我们今天觉得天经地义的学校生活,因为互联网,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会在润物无声的改变中,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未来,传统的学校不再是唯一的学习场所。说到学习,大家马上想到的不是“学校”,而是“学习中心”。
针对当下诸多教育痛点,朱永新对未来教育趋势做出了预判:今天的学校会被未来的学习中心取代。同时,他系统整理了关于未来学习中心的八个问题。
学习中心,长什么模样?
学习中心,谁来学?
学习中心,谁来教?
学习中心,学什么?
学习中心,怎么学?
学习中心,怎么评价学得好不好?
学习中心,父母应该做什么?
学习中心,需要政府干什么?
朱永新认为,教育变革,虽然不像社会革命那样,有强烈的人为干预的色彩,但是我们可以主动迎接、主动介入通往未来的教育趋势,这个趋势就可能会向着我们期待的方向发展。我们已经来到了教育大变革的前夜,已经站在了未来学习中心的门前。推开这扇门,就是一个新的教育世界。
##在过去的2-3年里,参加了很多研习会、讲座、研修班,类似的内容听了很多,可惜很多人身在其中,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缓慢不明显的改变。不妨这样期待,尽管前路漫漫壁垒重重,此刻此书并非为了刻画虚幻未来而作,仅仅也是有那么一些人深信不疑和不断践行而已。
评分##学习中心,大学图书馆博物馆咖啡厅社区,可以step学习可以主题学习,混龄学习有教无类,未来的老师更多是陪伴指导,让学生有获得感,正确价值观。
评分##希望教育革命真正到来的时候 我还不算太老 我也想重来一遍
评分建议改成:教 育 乌 托 邦
评分##书后附录的参考书籍和文献,很好。另外,抛开书的内容不说,书本身的质量真差啊,看到教育评价制度部分的时候,书本脱页,直接散架了……
评分##书中的观点太认同了,可是为什么已经是很有话语权的作者朱永新也依然推动不了真正的教育改革,只能靠写书来表达。
评分##很多人评价这本书的描绘只是乌托邦,作为教育工作者,我认为这不仅仅是乌托邦式的幻想,而代表一种难能可贵的设想和追求。尤其身在这个国度,这个时代,更多的代表一种改革的勇气。很多东西只有去面对、去设想、去解决,才是真正有意义的。
评分##未来学校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设想,但如果要把它变成国民性社会活动,我觉得还有两个问题要好好考虑,一是可操作性的评价,二是学生社会活动组织。如果没有固定的学校,相当于未成年学生也不再有学生这一单一的社会身份,那么他们在社会中如何存在如何活动,这也是需要预想的……我仍然认为,教育问题不能仅就教育谈教育,得放诸社会谈教育
评分##在过去的2-3年里,参加了很多研习会、讲座、研修班,类似的内容听了很多,可惜很多人身在其中,却没有意识到其中缓慢不明显的改变。不妨这样期待,尽管前路漫漫壁垒重重,此刻此书并非为了刻画虚幻未来而作,仅仅也是有那么一些人深信不疑和不断践行而已。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