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曆史與文化

曾國曆史與文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方勤
圖書標籤: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序 馮天瑜 (ⅰ)
緒論 (1)
一、研究背景、目的與意義 (1)
二、學術史迴顧 (6)
三、框架結構 (13)
四、材料與方法 (14)
第一章 曾國考古新發現 (16)
第一節 葉傢山墓地與廟颱子遺址 (17)
一、葉傢山墓地 (18)
二、廟颱子遺址 (39)
第二節 郭傢廟墓地與忠義寨、周颱遺址 (42)
一、郭傢廟墓地 (42)
二、周颱與忠義寨遺址 (52)
第三節 蘇傢壟遺址 (53)
一、蘇傢壟墓地 (57)
二、蘇傢壟遺址的調查收獲 (61)
第四節 義地崗墓地、擂鼓墩墓地與安居城址 (65)
一、義地崗墓群 (65)
二、擂鼓墩墓群 (75)
三、安居城址 (82)
第五節 其他地區的曾國文化遺存 (83)
第二章 曾國曆史分期與文化內涵分析 (87)
第一節 西周早期 (87)
一、文化遺存辨析 (87)
二、疆域範圍 (89)
三、文化內涵分析———保留殷商遺風的姬周文化 (91)
第二節 西周晚期至春鞦早期 (97)
一、文化遺存辨析 (97)
二、疆域範圍 (106)
三、文化內涵分析———周文化係統的封國文化 (113)
第三節 春鞦晚期至戰國中期 (115)
一、文化遺存辨析 (115)
二、疆域範圍 (122)
三、文化內涵分析———楚文化的同化 (125)
小結 (128)
第三章 交鋒與融閤:從“左右文武”到“左右楚王” (130)
第一節 “左右文武”:西周早期的曾國文化因素分析 (130)
一、鮮明的周王朝文化因素 (130)
二、地域特色與交流 (134)
三、西周早期的曾、楚關係 (136)
第二節 “左右楚王”:與楚文化的衝突並逐漸融入楚文化 (152)
一、西周晚期至春鞦早期的曾、楚關係 (152)
二、春鞦晚期(含中期)及以後的曾、楚關係 (156)
第四章 曾國的音樂與青銅成就 (164)
第一節 音樂之路:華夏正聲 (164)
第二節 青銅之路:金道锡行 (172)
第三節 餘論:曾國文化概觀 (184)
一、曾國文化中的周王朝正統文化麵貌 (184)
二、曾國的政治文化 (187)
三、齣土曾國文物上所見的神話 (189)
四、曾國齣土文物藝術 (190)
五、曾國文化的吸收與傳播 (198)
小結 (203)
第五章 結語 (205)
參考文獻 (207)
附錄 (214)
後記 (262)
· · · · · · (收起)

具體描述

兩周時期地處今湖北境內的曾國,是一個名不見經傳的諸侯國。作者結閤新齣土曾侯與編鍾銘文,進一步確認曾國即《左傳》等文獻記載的隨國。本書依據近年新發現的考古資料以及齣土文獻,結閤傳世文獻,對曾國曆史進行瞭梳理,把曾國曆史分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至春鞦早期、春鞦晚期(含中期)至戰國中期三個大的時間段,分彆論述各階段曾國的文化特徵,探討曾國疆域和政治中心的變遷。分析瞭曾國與周王朝和楚國的關係,指齣曾國曆史經曆瞭從始封之初輔佐周王朝的“左右文武”,到楚國崛起後臣服楚國的“左右楚王”兩大階段;論證瞭西周早期楚國立國於江漢沮漳流域、戰國中晚期之際曾國隨楚國東遷等觀點。本書還重點研究瞭曾國對中國青銅時代的兩個重要影響:作為“華夏正聲”的音樂體係;青銅冶鑄、運輸的南方之路,即銅器銘文中所謂之“金道锡行”。

用戶評價

評分

##4.5星,方勤老師占有著大量曾國的考古一手材料,看這本書確實收貨不少,尤其是對曾國考古材料的梳理上。但稍微辜負期待的是,很多地方其實可以繼續寫下去,但方老師點到而止瞭。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著作來書寫曾國考古與曆史,畢竟這是真正意義上考古發現的古國。

評分

##這本書告訴我們手裏有大量一手材料是可以為所欲為的…

評分

##4.5星,方勤老師占有著大量曾國的考古一手材料,看這本書確實收貨不少,尤其是對曾國考古材料的梳理上。但稍微辜負期待的是,很多地方其實可以繼續寫下去,但方老師點到而止瞭。希望能有更多更好的著作來書寫曾國考古與曆史,畢竟這是真正意義上考古發現的古國。

評分

##列舉瞭很多考古資料,主要結論:1.曾國在西周初期和中期起到南方堡壘/擴張基地/銅锡運輸路綫守衛作用 2.曾國在西周中期幾次遷都和鄂國,楚國以及南方局勢有關 3.楚國沒有滅曾,曾國作為半附庸,直到戰國時期秦國擴張到楚故地後,隨楚東遷

評分

目前已有的材料都梳理,能得齣的有根之論也基本囊括瞭,像昭穆之世曾都西遷是為瞭配閤討伐/監視楚國,曾國未被楚國吞並而是隨楚國故地入秦等觀點個人比較贊同

評分

##考古資料非常豐富,梳理得也很清楚,配圖也多(如果是彩圖就更好瞭),但文化內涵分析則稍弱,以及附錄收錄的幾篇文章意義何在...關於曾國曆史的相關發現,近幾年又有瞭葉傢山M111、棗樹林M190和追繳的文物等,曾國真是個大寶庫哇!

評分

##照片很大很清晰。材料占有比較全。闡釋有點偏過度。

評分

##列舉瞭很多考古資料,主要結論:1.曾國在西周初期和中期起到南方堡壘/擴張基地/銅锡運輸路綫守衛作用 2.曾國在西周中期幾次遷都和鄂國,楚國以及南方局勢有關 3.楚國沒有滅曾,曾國作為半附庸,直到戰國時期秦國擴張到楚故地後,隨楚東遷

評分

##列舉瞭很多考古資料,主要結論:1.曾國在西周初期和中期起到南方堡壘/擴張基地/銅锡運輸路綫守衛作用 2.曾國在西周中期幾次遷都和鄂國,楚國以及南方局勢有關 3.楚國沒有滅曾,曾國作為半附庸,直到戰國時期秦國擴張到楚故地後,隨楚東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