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青春惹的祸:青春期决定孩子的人生

不是青春惹的祸:青春期决定孩子的人生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劳伦斯·斯坦伯格 著
图书标签:
  • 青春期
  • 家庭教育
  • 亲子关系
  • 心理成长
  • 教育方法
  • 青少年心理
  • 行为习惯
  • 人生规划
  • 成长焦虑
  • 父母必读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百图书苑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青年出版社
ISBN:9787515345482
商品编码:30200591700
包装:平装-锁线胶订
出版时间:2017-12-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不是青春惹的祸:青春期决定孩子的人生

:48.00元

作者:劳伦斯·斯坦伯格

出版社:中国青年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7-12-01

ISBN:9787515345482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锁线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青少年专家劳伦斯斯坦伯格根据*脑科学、临床辅导实例、以及法庭案例,颠覆长期以来关于青少年教养的观点。*尽量避免孩子太早进入青春期。少吃糖和脂肪,多吃新鲜水果和蔬菜,每天至少做一个小时的有氧运动。减少孩子暴露在人工光线的时间,尽量避免使用含有双酚A的塑料制品。

内容提要


《不是青春惹的祸》从脑科学重新解读青春期!家长、教育工作者、所有关心青少年者必读的教养指南。为何青少年成群结队时,特别容易惹祸?这是因为身体已长大、大脑却还在施工。塑造大脑的好时机,除了0~3岁,*后一次机会就是10~25岁。父母与教育者应以全新眼光看待青春期,大幅改变养育、教导的方式,协助青少年培养高度自制力,走上成功人生。青春期拉长,机会变多,解开青春期的迷思,帮助您成功教养孩子。

目录


章 把握时机 / 001
青少年期:另一个幼儿期 / 003
值得关注的新现象 / 004
新策略 / 008
第二章 大脑的可塑性 / 012
回忆高峰 / 013
青少年的大脑具有可塑性 / 016
可塑性的作用 / 018
建构更好的大脑 / 020
成年期的可塑性 / 022
可塑性都是局部的 / 024
你重要的网络不在脸书上 / 028
近侧发展区的经验可改变大脑 / 030
给大脑日后的改变打下基础 / 033
青少年大脑发育期的三大系统( 3R ) / 034
一段不稳定的时期 / 035
充分利用大脑的可塑性 / 038
步入青少年期后大脑可塑性增强 / 040
青春期和可塑性 / 041
以可塑换效率 / 044
第三章 长的十年 / 046
已延长的青少年期 / 047
孩子为什么越来越早熟? / 051
青春期是如何发生的? / 052
为什么要重视早熟? / 056
成年期的延迟 / 059
放纵自我,理性选择还是发展停滞? / 061
成年期的延迟是一把双刃剑 / 063
重新思考青少年期 / 064
第四章 青少年是如何思考的 / 066
危险时期 / 070
青少年大脑发育的各个阶段 / 071
大脑的卫兵:边缘系统 / 073
追求享乐 / 074
青少年期的意义 / 077
大脑的首席执行官:前额叶皮质 / 078
世界各地的青少年都这样吗? / 086
第五章 预防青少年自我伤害 / 091
阻止危险行为 / 094
同伴效应 / 099
社会脑 / 101
群体的愚昧 / 103
保护无力自救的青少年 / 108
第六章 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 115
现在,还是以后? / 117
“棉花糖试验” / 118
漫长的等待 / 119
安吉莉卡的故事 / 121
露西所缺的品质 / 123
成功的决心 / 126
非认知技能 / 127
我们为什么忽视了动机? / 129
动机的重要性 / 130
自我管理能力是决心的核心 / 131
自制力的培养 / 132
第七章 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 135
做温暖的父母 / 136
做坚定的父母 / 139
多支持孩子 / 142
不同风格的教养方式 / 146
型教育方式的好处 / 149
帮助青少年培养成熟的自我管理能力 / 150
第八章 高中改革 / 151
在学校培养学生的自制力 / 156
反思中学教育 / 159
品格教育可以解决问题吗? / 162
在神经科学中寻求出路 / 165
训练大脑执行能力 / 168
正念冥想 / 169
有氧运动 / 170
训练自我管理的技巧与策略 / 171
持续的鹰架式刺激 / 173
第九章 胜利者与失败者 / 177
自我管理能力和犯罪 / 180
四个原则 / 183
强制循环 / 185
贫穷与青春期 / 187
脆弱时期的保护措施 / 189
资本的形成 / 192
推迟进入成年期的好处和期待 / 194
第十章 受审的大脑 / 197
父母都知道的事 / 201
美国与奥尔马 卡德尔 / 205
虚假供认 / 211
底线 / 212
青少年的堕胎权 / 216
重新界定青少年与成年人的界线 / 219
第十一章 结语 / 223
一些建议 / 225
后一些看法 / 235

作者介绍


劳伦斯斯坦伯格(Laurence Steinberg):心理学教授,美国天普大学“劳拉卡内尔”教授组成员。他于1974年毕业于美国瓦萨学院,并于1977年获得康奈尔大学人类发展与家庭研究博士学位。他曾任美国青少年研究学会主席、美国心理协会发展心理学分会主席,目前是美国心理协会和心理科学协会成员。他还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青少年科学委员会主任,并经常在制定童工、中学教育、青少年犯罪等方面的相关政策时,为州级、联邦机关及立法机关提供咨询意见。斯坦伯格是发展心理学领域著作被引用次数多的学者之一,致力于当代青少年相关主题的研究,包括父母与青少年关系、青春期冒险与决策、青春期心理卫生、青春期大脑发育、在校、学业成就、青少年犯罪与司法等。他曾获多项殊荣,以表彰其在青少年心理学方面做出的贡献。斯坦伯格在研究和教学方面的杰出才能也得到了加利福尼亚大学、威斯康星大学以及天普大学的认可,并于1994年获得了天普大学“杰出教师”称号。除本书外,斯坦伯格在青少年成长发展领域发表了350余篇学术论文,还出版了许多著作,如《青少年心理学》《你和你的青春期》《当青少年工作的时候:青少年就业的心理和社会成本》《交汇的旅程:孩子的青春期如何引发你自身的危机》《走出教室:为何学校改革会失败,家长又该如何做》《成为父母的十大法则》《青少年司法的反思》《青春期心理手册》等。

文摘


序言



《成长的十字路口:青春期,塑造未来的关键十年》 青春期,一个充满迷茫、躁动与无限可能的独特阶段,它不仅仅是身体发育的剧变,更是心理、情感、认知以及社会性发展全面转型的关键时期。这个时期,仿佛是人生航程中的一个十字路口,孩子在这里经历着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而在这个十字路口所做的选择,所形成的习惯,所建立的认知,都将深刻地影响他们未来的人生轨迹。 本书并非旨在泛泛而谈青春期少女或少年的普遍烦恼,也不是简单罗列生理变化的教科书。它聚焦于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如何理解并科学地引导孩子走过这段承载着一生基石的青春期,使其最大限度地发挥潜能,规避潜在的风险,最终成长为独立、自信、有责任感的个体。 我们所说的“青春期”,涵盖的不仅仅是十四五岁到十八九岁这段法定意义上的时间,而是指从孩子内心开始萌发独立意识,对自我、对世界产生好奇与探索,直到他们初步具备成人所需的认知与情感能力为止的这一整段时期。这可能比我们普遍认为的要更早开始,也可能延续得更晚,它受到个体发育差异、家庭环境、社会文化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书的核心洞察在于,青春期并非“无可救药”的叛逆期,也非“自然而然”就会顺利度过的阶段。它是一个需要精心呵护、科学引导、充满智慧参与的“成长期”。 孩子在这个阶段的成长,如同栽种一棵幼苗,需要适宜的土壤、充足的阳光、及时的浇灌和精心的修剪,才能最终长成参天大树。而作为家长和教育者,我们扮演的正是那位园丁的角色。 本书将深入剖析青春期儿童在以下几个关键领域所经历的深刻变革,并提供切实可行的指导: 一、 认知的飞跃与思维的重塑: 青春期是孩子们逻辑思维、抽象思维飞速发展的时期。他们开始质疑权威,渴望理解事物的本质,并形成自己的观点。 抽象思维的萌芽与发展: 孩子们不再满足于眼前的事实,开始能够理解和运用概念、符号、假设,并进行逻辑推理。例如,他们可能开始理解“公平”、“正义”、“自由”等抽象概念,并对此进行辩论。 批判性思维的形成: 孩子们逐渐学会分析信息、评估证据、识别偏见,而不是全盘接受。这使得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做出更明智的判断。 自我认知与身份探索: 孩子们开始思考“我是谁?”“我属于哪里?”“我想要什么?”。他们会尝试不同的角色,探索自己的兴趣、价值观和人生目标,这是建立稳固自我认同的关键。 道德推理的进步: 孩子们的道德观从遵循外在规则转向内在的道德原则,能够理解更复杂的道德困境,并形成自己的道德判断标准。 如何引导: 鼓励孩子提出疑问,尊重他们的观点,即使与我们不同。提供多元化的信息来源,引导他们进行分析和比较。设计一些需要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活动,培养他们的批判性思维。 二、 情感世界的潮起潮落: 青春期是情绪最为波澜壮阔的时期,孩子们的情绪体验更加丰富、强烈,同时也更加难以捉摸。 情绪的复杂化与波动性: 情绪不再是简单的快乐或悲伤,而是可能伴随着焦虑、兴奋、沮丧、愤怒、羞耻等多种复杂情绪交织。情绪的起伏可能也比以往更加剧烈,让他们自己和家长都感到难以适应。 独立情感的萌发与依恋关系的转变: 孩子开始渴望在情感上脱离父母的过度依赖,与同龄人建立更深厚的情感联系,形成自己的朋友圈。他们可能对父母表现出疏远,但这并不代表他们不再需要父母的爱和支持。 性意识的觉醒与情感的萌芽: 这是青春期一个重要的发展领域。孩子们开始对异性产生兴趣,体验到浪漫的情感,学习如何处理亲密关系,包括爱恋、失恋以及如何设定健康的界限。 自我价值感与社会比较: 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很大程度上受到外部评价的影响,他们会通过与同龄人的比较来评估自己,这可能带来自信,也可能带来焦虑和自卑。 如何引导: 帮助孩子认识和理解自己的情绪,学习健康的情绪表达方式。建立开放的沟通渠道,倾听他们的烦恼,理解他们的感受,并提供情感支持。引导他们建立健康的同伴关系,认识到真诚的友谊的重要性。对于性教育,我们应该以开放、科学、负责任的态度来引导,而非回避或压抑。 三、 社会交往的拓展与规则的理解: 青春期是孩子们走出家庭,全面融入社会的开端,他们开始学习如何与更广泛的人群互动,理解社会规则,并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凸显: 朋友在青春期的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他们不仅提供情感支持,更是社交学习的重要场域。孩子们在这个过程中学习合作、竞争、冲突解决以及人际交往的技巧。 社会角色的探索与适应: 孩子们开始尝试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如学生、朋友、家庭成员、未来职业的预备者等,并在这些角色中学习责任与担当。 对社会规则与价值观的认知: 孩子们开始更深入地理解社会规则、法律法规以及主流价值观,并思考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和责任。 风险行为的出现与应对: 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部分孩子可能会接触到一些风险行为,如网络成瘾、不良社交、物质滥用等。 如何引导: 引导孩子建立健康的社交圈,鼓励他们参与有益的集体活动。教育孩子如何区分和选择朋友,以及如何在交往中保护自己。与孩子讨论社会规则,帮助他们理解规则背后的意义,并学会遵守。密切关注孩子的社交动态,并在发现风险信号时及时介入,提供正确的指导和帮助。 四、 身体的巨变与健康的塑造: 身体的快速发育给孩子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双重影响。 生理发育的挑战: 青春期伴随着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的快速发育,这些变化可能让孩子感到不适,甚至产生自卑感。 健康习惯的养成: 良好的饮食习惯、规律的运动、充足的睡眠对于孩子身体和大脑的健康发育至关重要。 对身体形象的关注: 孩子可能会过度关注自己的外貌,容易受到外界审美标准的影响。 如何引导: 以积极的态度与孩子讨论身体的变化,帮助他们接受和欣赏自己的身体。普及健康知识,鼓励他们养成健康的饮食和运动习惯。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身体形象。 本书的独特价值在于: 深度洞察: 我们将从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多学科视角,深入剖析青春期儿童行为和心理变化的深层原因,而非停留在表面现象。 实用性指导: 本书不提供空洞的理论,而是聚焦于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践,为家长和教育者提供一系列可操作的、具体的策略和方法。 情境化案例: 通过贴近生活的真实案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书中提出的观点和方法,并从中获得启发。 积极赋能: 本书旨在赋能家长和教育者,让他们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更自信、更有智慧的陪伴者,而非焦虑的旁观者。 《成长的十字路口:青春期,塑造未来的关键十年》 是一本关于理解、关于陪伴、关于引导的书。它不仅仅是关于“青春期”这个特殊的阶段,更是关于如何与孩子一起,走过这段充满挑战却又孕育无限希望的旅程,为他们的人生奠定坚实的基础,让他们能够自信、从容地驶向属于自己的广阔未来。我们相信,通过科学的理解和有爱的引导,每一个孩子都能在青春期这个关键的十年里,收获成长,绽放精彩。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读到的最令人振奋的一本书。它用一种非常深刻且具有前瞻性的视角,为我揭示了青春期对于孩子人生轨迹的决定性意义。我一直以为,青春期只是人生中的一个“小插曲”,是需要我们家长“严加看管”的一个阶段,但这本书让我明白,这哪里是小插曲,分明是孩子人生“交响乐”的序曲,它的每一个音符,都将影响到未来的旋律。 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独特,她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输出,而是以一种非常具有画面感的方式,将青春期孩子们内心的挣扎、渴望以及父母在其中扮演的角色,娓娓道来。我仿佛看到了无数个鲜活的孩子,他们的迷茫、他们的叛逆、他们的渴望被理解,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书中对于“内在驱动力”的探讨,让我深刻反思了自己过去是否过于注重“外在奖励”和“惩罚”,而忽略了培养孩子真正的兴趣和热情。 最让我拍案叫绝的是,作者在书中提供的那些“反直觉”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放手”来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如何通过“示弱”来赢得孩子的信任。这些方法,与我过去的一些认知完全不同,但又充满了深刻的智慧。我尝试着去理解和实践,感觉自己正在慢慢打破固有的思维模式,学习如何以一种更成熟、更有效的方式与孩子互动。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可以用“睿智而充满温度”来形容。它既有对教育本质的深刻洞察,又不失对人性的关怀和理解。它不是那种让你读完就扔掉的书,而是一本可以反复品读,并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都能从中汲取养分的“人生宝典”。它让我看到了,原来育儿也可以是一场充满探索和惊喜的旅程。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剂“解药”,能够化解我们对于青春期的恐惧和焦虑,更是一盏“指路明灯”,为我们指引方向。它让我明白,我们不是在“惹祸”,而是在“播种”,播下的是影响孩子一生的一生的种子。我强烈推荐给所有想要培养出优秀孩子的家长,它绝对会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

这本书,真的是像一位慈祥的长者,在娓娓道来,又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在引领方向。它让我意识到,我之前对于孩子成长的理解,可能过于片面,甚至有些误区。青春期,这个我一直觉得是“麻烦”的代名词,在作者的笔下,却展现出其深刻的意义和不可替代的重要性。它不是一场需要“战胜”的危机,而是一次塑造灵魂、奠定未来的宝贵机会。 作者非常善于捕捉细节,她用平实却充满力量的语言,描绘了青春期少年少女们内心深处的呐喊和困惑。我仿佛看到了自己孩子身上的影子,他们那些看似无理取闹的行为背后,隐藏着怎样的渴望和不安?那些沉默寡言的时刻,又藏着怎样的思考和挣扎?这本书让我学会了用一种更宽广的视野去观察和理解孩子,不再仅仅纠结于表面的行为,而是去探索那些更深层次的原因。 书中的一些观点,我之前从未想过,甚至有些颠覆。比如,关于“独立”的论述,让我明白,过度的保护和控制,只会适得其反,扼杀孩子自主成长的可能。它教会我如何适时放手,给予孩子探索世界的空间,同时又能让他们感受到坚实的后盾。这种“松弛有度”的育儿理念,对于我这样一直习惯于“事必躬亲”的家长来说,无疑是一次深刻的自我反思。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书中传递的积极能量。她让我们看到,即使在充满挑战的青春期,父母依然可以扮演积极的角色,成为孩子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而不是阻碍者。她提供的建议,不是生硬的教条,而是充满了智慧和人情味。我感觉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焦虑和无助,而是多了一份信心和勇气,去面对接下来的挑战。 总而言之,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提供一些育儿技巧,它更像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我们重新认识自己,重新认识孩子,重新认识亲子关系。它让我明白,青春期不该是“惹的祸”,而是“决定祸”的起点,而我们作为父母,有能力也有责任,让这个“决定祸”变得光明而有意义。

评分

哇,这本《不是青春惹的祸:青春期决定孩子的人生》真的是一本“神书”!我之前对青春期的概念,可能还停留在“叛逆期”、“磨人的小妖精”这种刻板印象里。但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它让我明白,青春期不是一场需要“熬”过去的难关,而是孩子人生中最关键、最具有塑造性的一个阶段,它直接决定了孩子未来的轨迹,他们的价值观、性格、甚至是人生的高度。 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没有用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方式,而是用一种非常贴近生活、充满同理心的方式,去剖析青春期孩子们的内心世界。我能从书里看到很多我孩子身上才会出现的行为和情绪,作者的解读让我恍然大悟,原来他们那些看似“不懂事”的行为,背后有着如此复杂的原因。她对于“界限”的探讨,以及如何与青春期孩子建立健康的“界限”,让我受益匪浅。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部分,是关于“自主性”和“责任感”的培养。我之前可能过于注重孩子的成绩,而忽略了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和承担后果。这本书提供了一些非常实用的方法,教我如何引导孩子自己去做决定,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这不仅仅是培养孩子,也是在重新塑造我作为父母的角色,从一个“包办者”变成一个“引导者”。 这本书的文字风格也很独特,既有深刻的洞察,又不失幽默和温情。我读的时候,常常会心一笑,又会因为某些观点而陷入沉思。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育儿的书,更像是一本关于人生成长和自我实现的哲学启迪。它让我明白,如何才能在与孩子的相处中,实现双赢,共同成长。 总而言之,如果你正在为孩子的青春期感到困惑和焦虑,或者你想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未来,那么这本书绝对不容错过。它不是那种能让你立竿见影看到效果的书,但它会从根本上改变你对孩子成长的理解,让你用更智慧、更积极的方式去陪伴他们走过这段决定人生的大好时光。

评分

这本书,真的让我醍醐灌顶!我一直以为青春期就是孩子叛逆、闯祸的阶段,父母只需要忍耐、管教,等着他们长大就好了。可读了这本书,我才意识到,原来青春期根本不是“惹的祸”,而是“决定祸”!它决定了孩子未来的人生走向,决定了他们是成为一个有担当、有目标的人,还是一个随波逐流、找不到方向的迷茫者。 作者的笔触非常细腻,她没有空洞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大量真实案例,生动地展现了青春期孩子内心的挣扎、困惑以及父母在这段关键时期可能犯下的错误。我看到那些因为父母的过度干涉而变得胆怯的孩子,也看到那些因为父母的放任自流而走向歧途的孩子。最让我触动的是,作者强调了“理解”和“陪伴”的重要性。她告诉我们,青春期孩子需要的不是一味的否定和指责,而是能够倾听他们声音、理解他们情绪的父母。 书里关于亲子沟通的部分,简直是为我量身定做的。我一直苦恼于和儿子之间总是充满火药味,我说一句,他顶一句,最后不欢而散。这本书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沟通技巧,比如如何表达自己的感受而不指责对方,如何引导孩子思考而不是直接给出答案。我尝试着运用其中的一些方法,虽然还不够熟练,但明显感觉儿子愿意和我多说几句话了,虽然有时候还是会闹点小脾气,但至少我们之间的“战火”似乎熄灭了一些。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的育儿方式。我过去可能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略了他们心理健康的成长。青春期是孩子塑造自我认知、建立价值观的关键时期,而我们作为父母,在这场“决定人生”的战役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这本书就像一盏明灯,照亮了我前进的方向,让我知道如何在这个复杂而充满挑战的时期,成为一个更有智慧、更有力量的父母。 总而言之,如果你是一位正在经历孩子青春期的父母,或者你即将成为父母,这本书绝对是必读之作。它会颠覆你对青春期的固有认知,让你明白如何在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孩子打下坚实的人生基础。它不是一本轻松读物,但它绝对是一本能够改变你育儿观念,甚至影响孩子一生的书。我强烈推荐!

评分

这本书,我拿到手就爱不释手,一口气读了好几章,那种震撼,久久不能平息。我过去总是觉得,青春期就是孩子胡闹的年纪,我们要做的就是管住他们,不让他们犯大错。可是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用一种非常宏观的视角,揭示了青春期对于一个人一生发展的决定性作用。这不仅仅是关于孩子,更是关于我们作为父母,如何在这场“人生开局”的关键时刻,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她不是那种空泛的理论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例子,让我们看到青春期孩子内心深处的纠结和渴望。我记得书里提到一个关于“界限”的章节,让我反思了自己是否给孩子设定了太多不合理的限制,或者在需要界限的时候却选择了退让。这种“度的把握”,对于家长来说,真的是一门高深的学问。 最让我感到惊喜的是,这本书不仅指出了问题,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它没有妖魔化青春期,也没有把孩子描绘成不可理喻的存在。相反,它让我们理解到,青春期的很多行为,是他们探索自我、建立独立人格的必经之路。作者提供的那些沟通技巧,比如如何倾听、如何引导、如何鼓励,让我觉得不再那么手足无措。 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了我过去的不足,也让我看到了未来的希望。我一直觉得,我尽力给孩子最好的,但这本书告诉我,最好的不一定是最物质的,而是最能帮助他们建立健全人格的。它让我明白了,如何才能真正地“赋能”孩子,让他们拥有面对未来挑战的勇气和能力。 总而言之,这本书是一份非常珍贵的礼物,送给所有面临孩子青春期的父母。它会让你重新审视自己的育儿理念,让你在迷茫中找到方向,让你在焦虑中获得力量。它不是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而是一本能够影响孩子一生的“人生指导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