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西北——名勝古跡 9787228070589

望西北——名勝古跡 9787228070589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圖書標籤:
  • 曆史
  • 文化
  • 旅遊
  • 古跡
  • 西北
  • 中國
  • 風景
  • 建築
  • 攝影
  • 地域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末橋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新疆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28070589
商品編碼:30139628097
包裝:平裝
齣版時間:2002-06-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望西北——名勝古跡

定價:30.00元

作者:張田。王金

齣版社:新疆人民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2-06-01

ISBN:9787228070589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24開

商品重量:0.200kg

編輯推薦


西部的曆史,在那荒涼的黑戈壁上,每一塊石頭,都能講述一段故事;黑色的礫石,凝聚著烈日和烽火的光澤,放射著古老而迷人的靈光。
曾經,數十個中亞草地民族在這裏共同演繹瞭一支民族融閤的交響麯。那一往無前的駿馬,那酣暢豪爽的歌聲,那響無需尋找,在每一片綠洲,在每一條河流,在每一處峽榖,以高海拔、高緯度地區的高山大漠草地平原為廣闊舞颱,在共同的宗教文化和生活交往中,西部創造著人類曆史上從來沒有過的奇跡。石窟、王陵、廟宇、故城,銘記著曆史,期待著未來。神話與傳說,宗教與信仰,民族與文化,處處閃爍著中西文明的光輝,多彩多姿,如璀璨的星群,匯八中華文明的曙光。
西部是神秘的,神秘是一種誘惑。莊嚴的布達拉宮,聖潔的珠穆朗瑪,還有那朝聖路上執著者的身影。
西部是大氣的,大氣是一種胸懷。浩浩蕩蕩的黃河,滾滾滔滔的長江,締造瞭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
西部是多情的,多情是一種創造。鞦波蕩漾的天池,栩栩如生的石窟壁畫,展開瞭自然和曆史的畫捲。
西部,永遠的西部!這裏有輝煌的過去,必將迎接輝煌的未來!

內容提要


這是一部齣自攝影傢之手的寫真集,由《絢麗風光》《名勝古跡》《自然奇觀》《神秘故城》四冊組成。它所展示的中國大西北,主要包括甘肅、新疆、青海、寜夏以及與四省區地域相鄰、地貌相近的西藏,內濛古西部和四川北部地區。位居西北五省區之首的陝西,以其厚重的文化曆史和豐富的旅遊資源已遐邇聞名,外齣版過大量攝影作品,故在本書中沒有涉及。望瀏覽過這套書的朋友們,為發現大西北自豪,為開發大西北添彩。

目錄


寜夏
西夏王陵
高廟
甘肅
崆峒山
麥積山
白塔山
王泉山
炳靈寺
拉蔔楞寺
郎木寺
武威文廟
張掖大佛寺
馬蹄寺
泉湖公園
嘉峪關魏晉墓群
黑山石刻
世紀龍林
安西榆林窟
莫高窟
敦煌西韆佛洞
渥窪池
青海
塔爾寺
班瑪白紮寺
玉樹結古寺
四川
阿壩格爾登寺
九寨溝
新疆
蘇公塔
石門子岩畫
剋孜爾韆佛洞
柏孜剋裏剋韆佛洞
天池
伊犁惠遠古城
伊犁將軍府
艾提尕爾清真寺
喀什香妃墓
西藏
布達拉宮
納木措與念青唐古拉山
大昭寺
紮什倫布寺
聖湖——羊卓雍措
古格王國遺址

作者介紹


王金:中國攝影傢協會會員、中國電視藝術傢協會會員、甘肅攝影傢協會副主席、嘉峪關市文聯副主席、《探險》雜誌編委。工作單位:甘肅嘉峪關市文化廣播電視局;聯係電話:0937—6226432(辦)0937-6224749(宅);網址:.Jyg.gs.info./wi/;電子信箱:wangjin29@163.

文摘




序言



《山川入畫:中國經典園林藝術探微》 圖書簡介 一、 捲首語:疊山理水,天人閤一的東方哲學 《山川入畫:中國經典園林藝術探微》並非僅僅是一本關於園林建築的圖錄或考據之作,它更是一部深入剖析中國傳統美學思想與人居哲學的深度文本。本書試圖超越對亭颱樓閣、假山池沼的錶麵描摹,直抵中國園林藝術賴以生長的文化土壤——那份根植於儒釋道三傢思想,追求“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園林,在中國文化語境中,絕非簡單的綠化或休憩之所,而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懷、安頓身心的“可遊可居”的微縮宇宙。本書將帶領讀者穿越曆史長廊,細緻考察自先秦的宮苑之始,經魏晉的玄遠空靈,至唐宋的成熟典範,直至明清私傢園林的精雕細琢,揭示不同曆史時期園林風格的演變脈絡及其背後的社會文化驅動力。 二、 結構與核心內容:解構園林之“形”與“神” 本書分為四大核心篇章,層層遞進,旨在構建一個立體、豐滿的中國園林認知框架: 第一篇:意境之源——哲學與美學基礎 本篇深入探討構成中國園林藝術的底層邏輯。首先,分析道傢“自然無為”思想對園林選址、布局的決定性影響,探討“天人閤一”觀念如何轉化為“移步換景”的空間序列。其次,聚焦於宋代理學興起後,士大夫階層對“拙樸”與“雅”的追求,如何影響瞭造園材料的選擇與意境的營造。重點解析“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美學原則在園林設計中的具體體現,如如何通過“虛實相生”、“藏露得宜”的手法,使有限空間産生無限聯想。特彆闢齣專章,研讀《園冶》等造園經典中對“理趣”的闡述。 第二篇:造園之術——空間序列與元素精講 本篇著重於技藝層麵,但以美學為指導。 1. 疊山理水藝術: 詳細剖析瞭堆山(尤其是斧劈皴、欄杆皴等手法)與理水(如“麯徑通幽”、“峽榖”的營造)的科學原理與藝術錶現。通過對古代水利知識的梳理,解釋瞭如何使水體在自然狀態下呈現齣“動靜相宜”的生命力。 2. 建築的融入與退隱: 探討園林建築(亭、榭、軒、廊)在空間中承擔的角色——它們是觀景的節點,更是情感的載體。分析“漏窗”、“月洞門”等構件如何打破空間邊界,實現室內與室外的無縫對話。 3. 植物的意象選擇: 不僅羅列常見的花木,更深入探討梅、蘭、竹、菊等“四君子”及鬆柏在傳統文化中的象徵意義,揭示園林植物配置如何服務於整體的文人情操錶達。 第三篇:地域的差異——南北園林的風格對讀 中國園林並非鐵闆一塊,南北方因氣候、文脈及功能差異,形成瞭鮮明的對比。 1. 北方皇傢園林(以京畿為例): 強調“氣勢恢宏”與“中軸對稱”,分析其如何通過宏大尺度和嚴謹的禮製秩序,體現皇傢的威嚴與“君臨天下”的格局。 2. 江南私傢園林(以蘇杭為例): 聚焦於“精緻內斂”與“小中見大”。深入剖析蘇州園林對空間的極限壓縮與釋放技巧,如何通過對水麵的精妙處理,模擬齣湖泊江海的壯闊感,體現文人安於一隅的閑適心境。 第四篇:時間的迴響——園林在現代的傳承與挑戰 在這一篇章,本書將目光投嚮當代。分析在城市化進程中,古典園林麵臨的保護睏境與修復原則。同時,探討如何從傳統園林中汲取養分,指導當代景觀設計的方嚮,避免陷入形式的拙劣模仿,而是傳承其“意境營造”的核心精神,使人與自然的關係在現代語境中得到新的和解與升華。 三、 寫作特色與目標讀者 本書的語言風格力求典雅而不晦澀,兼具學術的嚴謹性與藝術欣賞的流暢性。書中配有大量精選的古代園林圖紙、繪畫拓本及現代測繪圖,並配有深入的文字解析,以圖文並茂的方式,將抽象的哲學轉化為可感知的空間形態。 本書的目標讀者群體廣泛,包括但不限於:建築學、景觀設計、曆史學、藝術史專業的師生;對中國傳統文化、古典美學有濃厚興趣的業餘愛好者;以及任何希望深入瞭解“移步換景”背後文化密碼的普通讀者。通過閱讀《山川入畫》,讀者將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重新審視那些看似尋常的假山流水,體會其中蘊含的韆古匠心與東方智慧。它是一部邀請您進入古典精神世界的導覽手冊。

用戶評價

评分

《望西北——名勝古跡》這個書名,讓我聯想到那些雄渾壯闊的自然景觀與曆史遺跡交織的畫麵。我一直對西北的地理地貌和由此孕育齣的文明非常著迷,尤其是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如今卻隻剩下斷壁殘垣的古跡。我非常希望這本書能夠係統地梳理西北地區的重要名勝古跡,並對其曆史淵源、建築特色、文化內涵進行深入的解讀。我更關注那些能夠體現西北地區獨特地理環境與人類活動相互作用的古跡,比如那些與遊牧文明、農耕文明交融相關的遺址,或者是那些為瞭適應嚴酷自然環境而建造的工程。我希望書中能夠提供一些關於這些古跡保護現狀的介紹,以及它們在當代社會中的價值和意義。如果能有關於如何深入體驗這些古跡的建議,那就更棒瞭,能讓我更好地規劃未來的西北之行。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望西北——名勝古跡》就已經勾起瞭我極大的興趣。我一直對西北這片廣袤的土地充滿瞭好奇,那裏承載著厚重的曆史,也點綴著無數令人神往的名勝古跡。想象著踏上那片土地,觸摸古老的城牆,感受絲綢之路的輝煌,聆聽沙漠駝鈴的迴響,就讓我心潮澎湃。我尤其期待書中能詳細描繪那些被時光打磨得愈發珍貴的遺跡,無論是雄偉的宮殿,還是靜謐的寺廟,亦或是隱匿在山野間的古村落,都希望能在這本書中找到它們的身影,並瞭解到它們背後的故事,它們的建築風格,它們經曆的風雨。我希望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圖冊,更是一部能夠帶領讀者穿越時空,感受曆史脈搏的旅行指南。我期待它能夠提供深入的文化解讀,讓我不僅僅是“看”,更是能夠“懂”,能夠真正地理解這些名勝古跡的價值和意義。我希望它能喚醒我對西北探索的熱情,或許在未來的某一天,我真的能踏上這片土地,親身去探尋書中的每一個角落。

评分

剛拿到《望西北——名勝古跡》這本書,就迫不及待地翻開瞭。雖然我對西北的曆史文化算不上專傢,但一直對那片土地上的故事頗感興趣。這本書的書名很吸引人,很容易讓人聯想到壯闊的西北風光和那些塵封已久的曆史遺跡。我特彆關注書中會不會有一些我之前不太瞭解,但是卻極具代錶性的地方。例如,我希望它能介紹一些絲綢之路上重要的關隘、烽燧,或者是一些關於古代王朝在西北留下的印記。我也希望書中能有對當地民族風情和民俗文化的介紹,因為我相信,這些人文元素是構成名勝古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果能再配以高質量的圖片,那就更完美瞭,畢竟“百聞不如一見”,好的圖片能夠直觀地展現那些古跡的壯麗和滄桑。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填補我在西北曆史文化方麵的認知空白,讓我對這片土地有更全麵、更深入的瞭解。

评分

這本書的書名《望西北——名勝古跡》讓我對它的內容充滿瞭期待,特彆是“名勝古跡”這四個字,足以勾起我濃厚的興趣。我一直以來都對那些飽經風霜卻依然矗立的古老建築和遺址懷有深深的敬意,它們仿佛是凝固的曆史,無聲地訴說著過去的故事。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深入挖掘西北地區那些鮮為人知,但又極具價值的名勝古跡。不隻是簡單地羅列地名和年代,更重要的是能夠將這些古跡與當時的社會背景、曆史事件緊密聯係起來,讓讀者能夠更深刻地理解它們存在的意義。例如,一些與古代戰爭、貿易、文化交流相關的遺址,它們在曆史上扮演過怎樣的角色?又有哪些著名的曆史人物與它們有過關聯?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像一位博學的嚮導,帶領我去探索這些被時光掩埋的寶藏,讓我感受到曆史的厚重和人文的魅力。

评分

《望西北——名勝古跡》這個書名,讓我腦海中立刻浮現齣許多畫麵:蒼茫的戈壁,巍峨的山巒,古老的城池,以及在風沙中訴說著過往的遺跡。我個人對那些承載著深厚曆史底蘊的地方情有獨鍾,總是希望能通過閱讀瞭解它們的過去,感受它們現在的靜謐。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我走進西北那些不為人知的角落,去發現那些隱藏在曆史深處的瑰寶。我尤其想知道書中是否會對一些著名的古代城市遺址進行詳細的介紹,比如樓蘭、高昌,它們在曆史上扮演過怎樣的角色?如今又留下瞭什麼?再者,一些宗教聖地,如莫高窟、炳靈寺石窟,它們精美的壁畫和雕塑又是如何形成的?書中能否為我解答這些疑問?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成為我探索西北曆史文化的一扇窗口,讓我足不齣戶,也能領略那片土地的獨特魅力。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