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2012上海結婚消費指南
定價:38.00元
作者:上海市婚姻服務中心
齣版社:上海社會科學院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1-10-01
ISBN:9787807459330
字數:
頁碼:194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據部門統計,中國每年有800至900萬對新人結婚,每年新婚消費金額達到4000億元以上。新婚消費涉及房産、裝潢、汽車、傢具、傢用電器、化妝品、床上用品、珠寶首飾、美發美容、銀行、婚紗禮服、婚宴、旅行、婚慶等40多個行業。《2012上海結婚消費指南》是結婚消費指南類的工具書,涵蓋新全的結婚消費資訊和消費理財。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讀完這本“指南”後,我産生瞭一種奇怪的滿足感,這種感覺並非源於學到瞭什麼可以直接應用到我未來生活中的新技巧,而是像看瞭一部記錄片。它像一個時間膠囊,封存瞭十年前上海人對待“終身大事”的集體心態。我特彆留意瞭關於“婚後財務規劃”的那一小節,裏麵的建議非常保守,強調儲蓄和規避風險,這和現在推崇的“先享受後付賬”的消費觀形成瞭鮮明的對比。作者對於“房産購置”和“裝修風格”的建議,也處處透露齣那個時期對“穩妥”和“保值”的極緻追求。這本書幾乎沒有討論任何關於“個性化”或“小眾”的選擇,一切都圍繞著“主流標準”展開。這讓我不禁思考,在那個還未被過度消費主義完全席捲的年代,人們是如何定義一場成功的婚禮的。它讓我意識到,指南的價值,有時不在於它指導瞭什麼,而在於它清晰地勾勒齣瞭一個特定時代背景下,大多數人共同的焦慮與嚮往。這本厚厚的書,與其說是一本消費手冊,不如說是一份關於“過去如何做選擇”的社會切片。
评分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實在是太具有那個時代的特色瞭,讓我每次拿起它,都有種穿越迴舊書店的感覺。封麵采用的是那種略微有些粗糙的銅版紙,色彩搭配保守得讓人心疼,基本上是米白和深藍的組閤,沒有任何時下流行的“ins風”或“莫蘭迪色係”。內頁的字體選擇也偏嚮於宋體加黑,間距比較緊湊,這明顯是為瞭在有限的篇幅內塞進盡可能多的“乾貨”。如果你是個對視覺體驗有較高要求的讀者,這本書可能會讓你感到“審美疲勞”。不過,硬幣的另一麵是,它的實用性得到瞭最大化的體現。它仿佛在無聲地宣告:“我不是來取悅你的眼睛的,我是來幫你省錢和解決實際問題的。” 我注意到,書裏很多商傢的地址信息後,都附帶瞭詳細的公交綫路和地標建築描述,這在智能手機導航還不像今天這麼普及的2012年,簡直是救命稻草一般的存在。這種“老派”的貼心服務,雖然在今天看來有些笨拙,卻飽含著那個時代特有的認真勁兒。
评分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對於“人情往來”這部分的論述,這部分內容簡直就是一本活生生的社會學觀察報告,而且是聚焦於2012年上海特定圈層的人際交往準則。書裏對於“請柬發送範圍的界定”、“紅包禮金的閤理區間劃分”以及“如何優雅地婉拒不請自來的遠房親戚”等問題,給齣瞭近乎於教科書式的解答。這比單純教你如何挑西裝要深刻得多,因為它觸及到瞭中國式婚禮中無處不在的“麵子工程”和潛規則。作者用一種近乎冷酷的筆法,分析瞭不同社會階層在辦婚禮時會遇到的預算壓力和潛在的攀比心理。我甚至能想象到,在那個年代,很多新人就是拿著這本書,小心翼翼地對照著上麵的標準,生怕哪個環節齣瞭差錯,被親友圈裏的人說閑話。這種對社會壓力的細膩捕捉,使得這本書超越瞭一般的消費指導,帶上瞭一種時代的烙印。當然,對於現代讀者來說,這些規矩顯得有些繁瑣和過時,但理解當時的社會背景,是理解這本書價值的關鍵。
评分這本書的語言風格,簡直就是一位經驗老道的“上海大媽”在跟你拉傢常,充滿瞭直截瞭當的精明算計和一絲藏不住的優越感。我花瞭很大力氣纔適應這種“你聽我的沒錯,少走彎路”的語氣。它不像現在流行的那些精緻的婚禮策劃書,而是帶著一股子煙火氣,充滿瞭對細節的執著。比如,關於選購“三金”的環節,作者用瞭整整一個章節,詳細對比瞭不同金店的足金成色和手工費差異,甚至還給齣瞭一個隱晦的提示,暗示哪幾傢“背景深厚”的店鋪更值得信賴。讀到這裏,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在信息搜集上的功力,這絕對不是隨便在網上抄錄拼湊齣來的資料,而是真正跑斷腿、磨破嘴皮子換來的“江湖經驗”。但缺點也很明顯,這種信息密度過高,讓閱讀體驗變得有點沉重,就像背負著一份沉甸甸的采購清單。我嘗試跳著讀,但隻要一跳過某個關於“討價還價技巧”的段落,心裏總覺得少瞭點什麼似的,生怕錯過瞭那個能省下幾百塊錢的關鍵信息點。它更像是一本“秘籍”,而不是一本輕鬆的“指南”。
评分天哪,這本書真是讓人又愛又恨,想一口氣讀完,又忍不住想把它扔到一邊。首先,光是看到“2012上海結婚消費指南”這個標題,我就知道我得做好心理準備瞭。畢竟,這都過去十多年瞭,裏麵的物價、商傢推薦,現在看來簡直就是曆史文物級彆的參考資料瞭。我滿心期待能找到一些關於上海這座城市在那個特定年份的文化氣息,那種關於“準新人”特有的焦慮和浪漫,畢竟結婚是人生大事嘛。然而,翻開內頁,我差點被那些密密麻麻的錶格和廣告信息給淹沒瞭。如果你指望這本書能給你什麼心靈雞湯或者溫馨的愛情故事,那你可就徹底想錯瞭。它更像是一本厚厚的、充滿“實戰經驗”的黃頁,每一頁都在告訴你,在這個城市結婚,你該把錢花在哪裏,以及如何避免被那些“坑爹”的婚慶公司套路。我特彆想知道,那些被推薦的婚紗攝影樓,現在還屹立在上海的哪個角落?那些標注著“獨傢優惠”的婚宴場地,是不是早已經物是人非瞭?這種曆史的錯位感,讓我感覺自己像個考古學傢,試圖從這些泛黃的紙張裏還原一個已經逝去的“上海的婚嫁江湖”。書的排版也相當的直白,沒有太多花哨的設計,完全是效率至上的工具書風格,這倒是符閤那個時代對於“實用主義”的推崇。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