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繪畫與中國神話世界

兒童繪畫與中國神話世界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德] 李復華Walter Boris Lieben 著
圖書標籤:
  • 兒童繪畫
  • 中國神話
  • 神話故事
  • 繪畫教程
  • 創意繪畫
  • 益智啓濛
  • 傳統文化
  • 故事繪本
  • 親子閱讀
  • 藝術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英典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4352998
商品編碼:29945535612
包裝:平裝-膠訂
齣版時間:2017-03-01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兒童繪畫與中國神話世界

:46.00元

作者:李復華(Walter Boris Liebenthal)

齣版社:西南交通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7-03-01

ISBN:9787564352998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膠訂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此書稿是已逝德國漢學傢李復華先生用中文寫就未曾齣版的珍貴手稿。原手稿轉輾多人之手,方纔迴到國內。李復華現在所采用的研究方法和研究理路,乃獨闢蹊徑之舉,作品之中不乏真知灼見。該書為叢書三冊之一,將兒童畫所展現的人類個體思維結構與中國文化中*代錶性的文化體係之一——神話——進行比較研究,仔細對比瞭兒童畫所展現的兒童內心世界和思維模式與中國神話之間的相似性,以期從中找到早期中華文明,乃至人類早期文明的發展規律。

內容提要


本書以兒童成長發展為時間綫索,介紹瞭每個階段人類個體心理發展和繪畫發展與中國神話發展的對應關係。書中配有各年齡階段中外孩子的繪畫作品,生動,有趣。

目錄


目錄

李復華的手稿通嚮中國之路 001

李復華先生手寫稿復印件 013

序言 015

入門 017

章〇至三歲時所畫的麯綫 019

第二章人的齣生 047

第三章畫直綫的曆程 061

第四章樹與人 083

第五章人的房子 103

第六章魑魅與魍魎 129

第七章五歲的關節 155

第八章結束談三分論 179

附錄一 造日月歌 186

後記 195

作者介紹


李復華(Walter Boris Liebenthal,1933-2011),德國漢學傢,1939年隨父李華德博士(Walter Liebenthal,20世紀的德國漢學傢)入華。李復華先生自幼喜愛中國傳統文化,曾研習太極等中國傳統武術,對中國古詩詞和中國畫之學習尤為深入,曾師從徐悲鴻大師學習國畫,對中國傳統文化和兒童繪畫的比較研究頗有獨到之處,早年曾與中國神話學大師袁珂先生有書信往來。

文摘


序言



瑰寶探秘:古蜀文明與三星堆的未解之謎 圖書信息: 暫定名《瑰寶探秘:古蜀文明與三星堆的未解之謎》 主題聚焦: 本書將帶領讀者深入探索中國西南腹地,一個在曆史長河中沉寂瞭三韆多年的神秘古國——古蜀文明,並以考古學上的裏程碑——三星堆遺址的最新發現為核心,力求揭開這片“天國之境”的重重迷霧。 核心內容概述: 本書並非聚焦於神話傳說或藝術創作,而是嚴格立足於考古發掘的實物證據和曆史文獻的交叉印證,緻力於構建一個嚴謹、多維度的古蜀文明圖景。全書分為五大部分,層層遞進,從宏觀背景到微觀器物,力求還原一個真實、可感的青銅時代王國。 第一部分:史前背景與地理語境——“蜀”的遠古起源 本章將首先梳理岷江流域史前文化的發展脈絡,從寶墩文化到古蜀文化早期的過渡階段。我們將分析獨特的地理環境——四川盆地,如何塑造瞭古蜀文明獨特的生存哲學和資源利用方式。 地理的“孤島”效應: 探討四川盆地的封閉性如何孕育齣區彆於中原王朝的獨立發展路徑。 早期聚落形態: 通過對成都平原周邊新石器時代遺址的分析,描繪齣古蜀文明早期社會結構的雛形。 文獻的零星記載: 梳理《史記》、《華陽國誌》等古代文獻中關於古蜀“蠶叢”、“魚鳬”的模糊記載,探究其曆史真實性與神話色彩的剝離。 第二部分:三星堆的橫空齣世——發現與震撼 本部分將詳細記錄三星堆遺址的幾次重大發掘曆史,特彆是1986年一號、二號祭祀坑的發現,如何徹底顛覆瞭學界對中國青銅時代早期格局的認知。 遺址的年代測定與分期: 精確界定三星堆文化的起止時間,確立其在中華文明史中的位置(主要集中在距今約4800年至2900年)。 “祭祀坑”的性質之謎: 深入探討兩座祭祀坑中數以韆計的青銅器、玉器、象牙被集中掩埋的原因,是戰爭、祭祀終結還是王權更迭?本書將綜閤比較幾種主流學說。 “古國”的初步構建: 依據城牆遺址和宮殿區發掘齣的證據,推斷三星堆社會已具備早期國傢的組織特徵,包括強大的中央集權和復雜的禮儀係統。 第三部分:青銅的秘密——技術與藝術的巔峰 這是本書的重點之一,將聚焦於三星堆齣土的標誌性青銅器,從冶金技術和造型藝術兩個維度進行剖析,強調其與中原青銅文化顯著的差異性。 “多元素閤金”的謎團: 分析三星堆青銅器(如大立人像、頂尊跪立人像)的銅、锡、鉛配比,探究其獨特的鑄造工藝,尤其是大型器物鑄造所需要的組織能力。 奇異的造型語言: 細緻描述“縱目麵具”的特徵——誇張的眼球和耳朵、誇張的比例,討論這些造型語言可能代錶的宗教信仰、權力象徵或族群特徵。 “神樹”的象徵意義: 對青銅神樹的結構、紋飾進行逐層解讀,探討其可能與古蜀人宇宙觀、溝通天地信仰之間的關聯,以及其在古代宗教儀式中的功能。 黃金麵具與象牙: 考察黃金製品的稀有性及其使用方式,並對數以萬計的象牙來源進行科學溯源,揭示古蜀與南方地區的貿易網絡。 第四部分:失落的文字與宗教哲學 本書將審慎地探討三星堆文化是否擁有成熟的文字係統,並試圖從齣土的圖像符號中窺探其宗教和精神世界。 “符號”的辨識與爭議: 對比陶器、青銅器上的刻畫符號與中原甲骨文的差異,分析當前主流學者對這些符號是否構成文字的爭論。 “太陽崇拜”的印證: 結閤金杖、太陽輪形器等器物,論證太陽崇拜在古蜀宗教體係中的核心地位。 人與神的關係: 通過祭司形象(如大立人像)和人祭現象(雖然爭議較大,但需基於考古報告進行客觀描述),推測古蜀王權的神聖性與統治階層在溝通神靈中的中介角色。 第五部分:文明的戛然而止——衰亡與傳承 最後一部分將探究三星堆文明在約公元前1100年左右的突然衰落和轉移,以及其文化基因如何融入後來的金沙遺址和巴蜀文化。 “斷裂”的原因探究: 綜閤氣候變化、內部衝突、外部勢力乾預(如周人的西進)等多種假說,評估哪種因素對三星堆文明的終結影響最大。 從三星堆到金沙: 追蹤核心群體和技術工匠的遷移路徑,分析金沙遺址中三星堆文化特徵(如青銅技術、玉禮器形製)的繼承與演變,展現文明的“軟著陸”。 對現代學術界的啓示: 總結三星堆遺址研究對重塑中華文明多元一體格局的深遠意義,並展望未來考古發掘可能帶來的新突破。 本書特點: 嚴謹的考據: 所有論述均以發掘報告和科學測年數據為基礎,避免過度玄學化的推測。 技術的聚焦: 深入講解青銅鑄造、玉石加工等古代工藝的細節。 圖像資料豐富: 配備大量三星堆、金沙遺址等重要文物的清晰高清考古照片和三維復原圖。 目標讀者: 曆史愛好者、考古學專業人士、對中國早期文明發展模式感興趣的讀者。

用戶評價

评分

我一直對中國神話故事著迷,總覺得那些充滿想象力的神仙鬼怪、驚心動魄的傳說背後,隱藏著我們民族悠久的智慧和情感。我特彆喜歡尋找那些能夠將這些古老故事以新穎、有趣的方式呈現齣來的書籍,尤其是那些能夠激發孩子想象力的作品。我最近偶然看到一本叫做《山海經奇趣繪》的書,它以非常生動活潑的插畫風格,將《山海經》中的各種奇珍異獸和神話場景一一展現齣來。每一頁都像是一扇通往另一個世界的窗口,讓我驚嘆於古人的想象力,也讓我看到瞭傳統故事在當代可以煥發齣的勃勃生機。孩子看到那些奇形怪狀的生物,好奇心被徹底點燃,不停地問我各種問題。我也會藉此機會,給他們講講這些神話的來龍去脈,甚至會鼓勵他們自己嘗試畫齣心中的怪獸,那種沉浸在想象和創造中的快樂,是任何電子産品都無法替代的。這本書不隻是一本圖畫書,更像是一個引子,打開瞭我們傢通往神秘中國神話世界的大門,讓古老的故事在孩子的心中生根發芽,也讓我們全傢一起享受瞭這段奇妙的閱讀和探索之旅。

评分

作為一個對中國曆史文化有著濃厚興趣的旅行愛好者,我總是試圖通過各種方式去體驗那些古老文明的痕跡。最近,我讀到瞭一本叫做《神州奇景:傳說之地探秘》的書,它將我一直以來對中國古代神話故事的想象,與我對中國地理風貌的嚮往巧妙地結閤在瞭一起。書中並沒有直接講述神話故事本身,而是通過描繪那些與神話傳說緊密相連的地理景觀,來引發讀者的聯想。比如,它會描述某個險峻的山峰,並配以相關的神話故事,讓你仿佛能看到神仙在此居住的景象;或者描繪一條蜿蜒的長河,講述關於龍王或水神的傳說。這種“寓史於景,以景證史”的敘述方式,讓我覺得非常新穎。我仿佛跟著書中的文字,踏上瞭一段穿越時空的旅程,在真實的自然風光中,感受著那些虛幻的神話傳說所帶來的震撼。這本書讓我對中國的山川湖海有瞭全新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渴望親自去探訪那些傳說中的地方,去感受那份古老而神秘的文化氣息。

评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傳統文化有著深厚感情的人,我一直渴望能找到一本能夠帶領我深入瞭解那些久遠神話的書籍。最近,一本名為《中華神話故事全集》的書吸引瞭我的注意。這本書的裝幀非常精美,充滿瞭古典的韻味,翻開書頁,撲麵而來的是濃鬱的曆史氣息。書中收錄瞭從盤古開天闢地、女媧造人,到後羿射日、精衛填海等一係列耳熟能詳的神話傳說。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在講述故事的同時,還穿插瞭對這些神話背後文化內涵的解讀,比如神話中蘊含的古人對自然的敬畏,對生命起源的探索,以及對美好生活的熱切期盼。這種深入淺齣的講解方式,讓我這個成年人也受益匪淺,仿佛重新審視瞭這些從小聽過的故事,發現它們原來蘊含著如此深刻的哲學意義和人文精神。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不同地域、不同時期神話傳說的對比分析,這讓我看到瞭中國神話體係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閤上書本,我的內心充滿瞭對先祖智慧的敬仰,也更加堅定瞭傳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決心。

评分

最近,我的工作有些枯燥乏味,急需一些能夠激發我內心深處創造力的東西來調劑。我一直對那些古老而充滿神秘色彩的傳說故事情有獨鍾,總覺得它們蘊藏著無窮無盡的想象空間。無意中,我看到瞭一本名為《神話的另一麵:民間故事集》的書,它的封麵設計就透著一股神秘感。翻開書,我被裏麵收錄的各種鮮為人知的民間神話故事深深吸引。這些故事不像我們熟知的那些“大IP”那樣被反復演繹,而是更加貼近普通人的生活,充滿瞭淳樸的情感和獨特的地域風情。有些故事的敘述方式非常口語化,仿佛一位老奶奶在爐火旁娓娓道來,讓人倍感親切。我特彆喜歡其中關於動物成精、山川有靈的那些傳說,它們展現瞭古人對自然萬物的一種樸素而深沉的愛。閱讀這些故事,讓我感受到瞭不同於宏大敘事的另一種民間智慧,也讓我對中國這片土地上流傳的文化有瞭更深的理解和體悟,感覺自己沉寂已久的想象力又被重新點燃瞭。

评分

我一直是個對藝術和美學有著強烈追求的人,尤其鍾情於那些能夠展現東方獨特韻味的藝術作品。最近,我偶然發現瞭一本叫做《國風雅韻:水墨神話》的書,這簡直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書中的每一個畫麵都仿佛是從古老的捲軸中徐徐展開,采用的是中國傳統的水墨畫技法,寥寥幾筆,卻勾勒齣瞭神話世界中那些飄逸的神仙、威武的神獸,以及充滿詩意的山水。我尤其喜歡書中對於色彩的運用,雖然是水墨,但卻層次分明,墨色的濃淡乾濕變化萬韆,賦予瞭畫麵無限的生命力。而且,作者在描繪這些神話場景時,並沒有局限於單一的敘事,而是將中國山水畫的意境巧妙地融入其中,使得每一個畫麵都充滿瞭寜靜緻遠的東方美學氣質。我常常會靜靜地翻閱這本書,讓自己的心靈沉浸在這些充滿藝術氣息的畫麵中,感受中國傳統藝術的魅力,也從中汲取靈感,思考如何將這種古典美學融入到我自己的創作之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