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修典 国宝再造
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 五百家注昌黎文集
原大影印 宣纸包背装 4函20册
出版:线装书局
函册:4函20册
装帧:宣纸包背装
开本:16开200mm×315mm
版次:一版一次
定价:6600.00元
● 底本 以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文渊阁本《四库全书》为底本。文渊阁《四库全书》乾隆皇帝御览,曾经两次覆校、两次补遗,收书全、校勘、缮写精、保存完整,学术界公认文渊阁本是《四库全书》中、有价值的版本,受世人关注。
● 精选书目 特邀研究专家,依据打造时代新善本的要求,精选《四库全书》中具学术价值、出版价值和收藏价值的善本、孤本、珍本,按照“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推出。
● 原大影印 选用有“千年寿纸”之誉的特制高档手工徽宣,严格按照原书分册分函、版式大小影印,务求真实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的原始风貌。
● 手工打造 严格按照传统工艺手工续纸印刷、手工装订。全书300余道制作工序,除少数几道工序,全部采用传统工艺手工制作,以确保原汁原味,再现原书传统形制之美。
● 皇家气度 封面采用天然蚕丝织成的耿绢,按原书红、绿、蓝、灰四色配染,分别对应经、史、子、集四部。函套采用黄色团龙花绫,再现文渊阁《四库全书》皇家奢华气韵,极富欣赏价值和典藏价值。
《四库全书》是人类有史以来规模为宏大的文化工程,全书按照中国传统的图书分类方法,分为经、史、子、集四部。经为儒家经典,史为历代史书,子为诸子百家,集为各种诗文辞典。全书共36375册,收书3461种,79309卷,分装6144函,总页数238万余张,总字数近8亿,几乎囊括了清乾隆以前中国历史上的主要典籍。其历史价值之高和版本价值之巨,堪称无与伦比。故该书被视为人类文明的象征,是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
这本厚重的文集,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沉甸甸的历史分量。我特意选了这套“文渊阁四库全书珍赏系列”,就是冲着它那种古籍特有的韵味去的。翻开扉页,那印刷的细腻程度,简直让人仿佛穿越回了那个时代,亲眼见证古人如何一笔一划地雕琢文字。阅读的过程,与其说是看书,不如说是一种与古人对话的仪式。每一篇章的布局、选词,都透露出一种严谨的文人风骨,绝非今日轻浮之作可比。它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唐宋以来文坛的精致与博大,让人在浩瀚的经典中找到了精神的锚点。尤其是那些考据严谨的注疏,简直是寻宝,每一次深入阅读,都能发现被现代阅读习惯所忽略的细微之处,那种“原来如此”的恍然大悟,是阅读的至高享受。
评分我一直是个对“版本学”有点痴迷的爱好者,这套“珍赏系列”的装帧设计无疑抓住了我的心。它不仅仅是内容的复刻,更是一种物质载体的艺术品。纸张的质感、油墨的色泽,都经过精心考量,使得阅读体验达到了一个非常高的水准。我甚至舍不得在上面做太多批注,生怕破坏了它原有的美感。在快餐文化盛行的今天,能有这样一套让人心静下来的书籍,实在难得。它提醒着我们,慢下来,去欣赏那些经过时间考验的、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每一次翻阅,都像是在进行一场对传统的致敬,那份仪式感,是电子阅读无法给予的慰藉。
评分这部文集给我的感觉是,它像是一座巨大的文学宝库,里面装满了各种珍稀的“矿石”。初读时,你可能只看到了闪光的外表,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才能挖掘出它内在的结构和价值。里面的篇章跨度很大,从政论到诗歌,从序跋到尺牍,几乎囊括了一个古代士大夫全部的精神生活。我发现,要真正理解它,不能抱着“快速阅读”的心态。你需要放慢节奏,去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去揣摩那些典故的来龙去脉。这种“学习”式的阅读,虽然辛苦,但收获是巨大的。它拓展了我对古代社会生活和思想脉络的理解,让我对那些历史人物的复杂性有了更立体的认识,不再是教科书上扁平化的符号。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对这种“全集”类的书籍是抱有敬畏,甚至有些许抗拒的,总觉得太晦涩难懂,需要耗费大量精力去啃。但实际接触后,我发现它有着一种强大的内驱力,驱使你一页一页地读下去。它不像现代小说那样追求情节的跌宕起伏,而是着重于哲思的深邃和意境的营造。读着读着,那些看似陈旧的辞藻,反而焕发出一种历久弥新的生命力。我尤其喜欢其中一些篇章对于自然景物的描绘,那种细腻到令人心碎的观察力,仿佛能让你闻到墨香,感受到笔尖下的温度。这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一种生命体验的沉淀。对于任何想提升自己古典文学素养的人来说,这套书绝对是绕不开的硬菜,值得花费时间去细细品味,慢慢消化。
评分从一个纯粹的阅读者的角度来看,这套书的价值在于它的“完整性”和“权威性”。它汇集了如此众多的篇什,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全面审视这位文学大家思想演变轨迹的绝佳窗口。我常常会在阅读某篇作品时,联想到他在另一篇作品中流露出的相似情感或观点,这种跨越时空的对话,让我对人性的共通性有了更深的感悟。当然,初学者可能会觉得门槛略高,需要一些基础的古典文学知识作为铺垫。但即便如此,我依然强烈推荐给所有对中国传统文化有浓厚兴趣的同道中人。拥有它,就像是拥有了一把解读古代文人心灵的钥匙,每一次开启,都有新的风景映入眼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