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诗情花意——古风水彩花卉技法
定价:42.0元
作者:易昕著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06-01
ISBN:9787115389718
字数:230000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20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1.市面上绘制花卉的图书热度较高,本书以季节划分来绘制代表花卉,并配以古典诗与词元素,内容丰富,欣赏度高,非常迎合文艺青年的喜好。
2.提供创作空间,实用性强,使读者在学习的同时提高自身的创造力。
内容提要
四季的变化是大自然为我们创作的乐章,花花草草便是乐章中的旋律。
本书挑选四季里受人喜爱、形态唯美的花草进行绘制。春和景明、花开半夏、丹枫迎秋、冰花玉树,作者运用精炼的技法,通过水彩画特有的透明感效果,清澈温馨的色彩绘制精美的花卉。更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本书在学习与欣赏花卉绘制的同时,更可同作者一起邂逅古典诗词的魅力,使花卉与古典诗词结合。终读者可以根据所学花卉的绘制技巧画出意境非凡的水彩植物插画。
目录
作者介绍
易昕
网易lofter 2014十大人气插画师
天枰座、O型血
性子好静、能吃能睡
爱好美人
喜欢在有太阳的天气里创作
相比出门压马路更喜欢在家开着音乐画小画
梦想在有植物有动物的暖暖小屋里工作
文摘
序言
我一直以来都对中国传统绘画的水墨韵味和写意精神情有独钟,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途径。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完美地填补了我的这一需求。作者在书中巧妙地将水彩的通透与中国画的写意相结合,创造出一种既有水彩的细腻色彩,又不失水墨的笔墨趣味的独特风格。我非常喜欢他在“写意花头”部分的讲解,他通过示范,清晰地展示了如何用简洁的几笔,勾勒出花瓣的轮廓,再用晕染的手法赋予其色彩和体积感,这种“以形写神”的创作思路,对我来说非常有启发。书中对于“墨色的运用”也进行了深入的探讨,这一点在我看来尤为重要。很多水彩花卉教程都过于侧重色彩,而忽略了墨色的辅助作用。而这本书,则详细讲解了如何利用墨色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体积感,以及如何用淡墨、浓墨来表现光影的变化。我曾尝试按照书中的方法绘制了一幅竹子,惊喜地发现,通过墨色的不同运用,竹子的疏密、挺拔感和水分的湿润感都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种效果是我之前从未尝试过的。总而言之,这本书不仅教会了我绘画的技巧,更让我对古风水彩花卉的创作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作为一个初学者,我常常为如何下笔而感到困惑。这本书的出现,简直就像在迷雾中点亮了一盏灯。作者的讲解方式非常接地气,完全没有学院派那种高高在上的说教感。他将复杂的技法分解成一个个简单易懂的小步骤,并且每一页都配有大量清晰的示范图,让人一看就明白。我特别喜欢他对于“底色”的讲解,书中详细介绍了如何根据花卉本身的颜色以及想要表现的光照方向,来选择和调配底色,这对于新手来说,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而且,作者并没有局限于单一的颜料品牌或画笔型号,而是鼓励读者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选择,这种开放性的教学态度让我感到非常自在。最让我惊喜的是,书中有一个关于“失败的补救”章节。我之前画不好时,常常会觉得很沮丧,这本书告诉我,即使画错了,也有办法通过巧妙的处理来化腐朽为神奇。例如,他不厌其烦地讲解了如何用擦拭、叠加、或者巧妙地利用画面中的其他元素来掩盖小瑕疵,这极大地增强了我继续学习下去的信心。这本书让我觉得,画好古风水彩花卉,原来并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关键在于掌握正确的方法和保持积极的心态。
评分不得不说,这本书在细节处理上做得非常出色。当我翻到关于荷花的章节时,作者并没有像其他教程那样,简单地讲解花瓣的层叠和叶片的纹理。相反,他花了相当大的篇幅来讲述“风中摇曳的荷”、“雨打荷叶的晶莹”以及“月下荷塘的朦胧”等意境的描绘。其中,作者特别强调了水彩的“晕染”和“留白”在表现这些动态和光影效果上的重要性。他通过循序渐进的步骤图,展示了如何利用水分的控制,以及不同色彩的巧妙叠加,来营造出那种“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生动画面。让我受益匪浅的是,作者还在书中分享了一些关于如何捕捉花卉“神韵”的独到见解。他认为,很多时候,最能打动人心的并非精准的描摹,而是那份似有若无的灵动。例如,他提到在绘制花蕊时,不一定需要完全画出其结构,有时一抹点睛的亮色,或是恰到好处的虚化,反而更能引发观者的联想,赋予花卉生命力。这种“少即是多”的创作理念,对于一直以来追求细节完美的我来说,无疑是一种启迪。我还注意到,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关于花卉的诗词鉴赏,这让我在学习绘画的同时,也能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这种跨领域的融合,让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独特。
评分这本《诗情花意——古风水彩花卉技法》给我带来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沉浸式体验。作者的文字功底非常深厚,他不仅仅是在教你画画,更是在引导你走进一个充满诗意和美感的艺术世界。他将许多读者可能觉得晦涩难懂的传统文化元素,以一种极其生动和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例如,在讲解如何绘制一株缠绕的藤蔓时,他会穿插一段关于“长寿”、“不屈”的文化解读,并结合具体的笔触和色彩来示范如何表现藤蔓的生命力。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色彩的情感表达”的论述。作者并没有简单地告诉你“红色代表热情”,而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不同层次的红色,例如朱砂红、赭石红,在古风水彩中分别可以传达出怎样的细腻情感,以及如何通过与其他颜色的搭配来营造出微妙的氛围。书中对“构图的意境”的讲解也让我眼前一亮。他并非教你死板的几何构图,而是引导你去思考画面中的虚实对比、疏密关系,以及如何通过留白来营造“空灵”之感,达到“画外之意”。这种对艺术本质的探索,让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法书,更是一本能够启迪心灵的艺术读物。
评分这本《诗情花意——古风水彩花卉技法》的封面设计就足够吸引人,淡淡的水墨晕染,一株含苞待放的牡丹在其中若隐若现,旁边点缀着几笔写意的绿叶,色彩清丽雅致,瞬间就能勾起我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喜爱之情。翻开书页,我原本以为会是一本枯燥的教程,但实际阅读下来,惊喜连连。作者并非直接罗列技法,而是将传统诗词的意境与花卉的形态巧妙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讲解绘制竹子时,引用了“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诗句,从“岁寒三友”的文化意涵出发,解析竹子的挺拔、虚心、坚韧等特质是如何通过笔墨表现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非只停留在技法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花卉在古人心目中的象征意义,比如梅之傲骨,兰之幽雅,菊之淡泊,以及牡丹的富贵。通过对这些文化内涵的解读,使得学习过程变得更加有趣和富有深度,不再是机械的模仿,而是真正理解并融入情感的创作。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意笔”的阐述,作者用生动的语言和大量的例图,解释了如何在寥寥几笔中捕捉花卉的灵魂,而不是拘谨地描摹每一个细节。这对我来说是一种全新的视角,让我意识到水彩花卉创作不仅仅是色彩和造型的堆砌,更是一种心境的抒发和意趣的表达。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