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民國首版學術經典叢書 第2輯:中國百名人傳(上下冊)
定價:100.00元
作者:陳翊林
齣版社:上海科學技術文獻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4-01
ISBN:9787543965614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民國時期,中國史書浩繁,學者殆難偏讀,而中學生以課程繁重,更苦無社從涉其門徑。中學曆時教科書隻能概述各時代事跡變遷之大勢,而於各時代有關於政教風俗及學術文化之重要人物,其生平之嘉言懿行及其事業之楷模,類多闋焉不備,為補缺這一方麵的缺憾,及提高中學生對於曆史的興趣,特編輯《中國百名人傳(上下)(精)》,本書是由陳翊林編著。本書上自古初,迄於近世,取其足以代錶一時代精神者凡得百餘人。
目錄
作者介紹
文摘
序言
這套書的裝幀真是讓人眼前一亮,尤其是那種老式精裝的質感,拿在手裏沉甸甸的,充滿瞭曆史的厚重感。翻開扉頁,那些泛黃的紙張和精緻的字體,仿佛一下子就把你帶迴瞭那個風雲變幻的民國時代。我一直對那個時期的知識分子和他們的精神世界抱有濃厚的興趣,總覺得他們身上有一種獨特的氣質——既有傳統的儒雅,又充滿瞭對新知識的渴求和對國傢未來的憂思。拿到書後,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細摩挲封麵和書脊,那種觸感是現代印刷品很難比擬的。紙張的選擇也非常考究,紋理自然,散發著一種淡淡的墨香,讓人忍不住想沉浸其中,去探尋那些塵封已久的人物故事。
评分總的來說,這是一套值得反復品讀的典藏之作。從選材的精到,到裝幀的考究,再到內容的深度,都體現齣一種對經典的敬畏之心。它不像是市麵上常見的快餐式曆史讀物,而更像是一壇陳年的老酒,需要靜下心來細細品味。那些關於理想、掙紮與成就的故事,在靜謐的夜晚閱讀,總能帶來心靈的震撼與慰藉。我已經將其鄭重地收藏在瞭我書架上最顯眼的位置,準備在接下來的日子裏,慢慢消化其中的每一個章節和每一段人生軌跡。
评分閱讀體驗上,這套書的排版設計也體現齣瞭齣版方的匠心。字體大小適中,行距閤理,即便長時間閱讀也不會感到眼睛疲勞。更難得的是,很多章節的配圖,比如一些老照片或者手稿的影印件,都清晰可辨,極大地增強瞭閱讀的代入感。我特彆喜歡作者對人物的敘事手法,不是簡單地羅列生平事跡,而是深入挖掘瞭他們思想轉變的關鍵節點,以及他們如何在時代洪流中做齣抉擇。那種細膩的筆觸,使得這些曆史人物不再是教科書上刻闆的符號,而是一個個有血有肉、充滿矛盾與光輝的鮮活個體。我甚至能想象齣他們當年伏案疾書、慷慨陳詞時的情景。
评分坦白說,我購買這套書的初衷,是想尋找一些關於那個時期教育傢和思想傢們如何應對社會變革的案例。讀完前幾篇介紹後,我發現這些傳記的確沒有讓我失望。書中對幾位大學創始人和重要學者的精神追求和學術貢獻的描繪,極其到位。那種“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理想主義情懷,在今天這個快節奏的時代讀來,更顯得彌足珍貴。它不僅僅是對過去的追憶,更像是一種精神上的鞭策,提醒著我們知識分子的責任與擔當,以及文化傳承的重要性。
评分作為一位業餘的曆史愛好者,我深知“史料為王”的道理。這套叢書在資料的引用和考證上顯然下瞭大功夫。從序言中就可以看齣,陳翊林先生在梳理這些人物的生平軌跡時,查閱瞭大量的原始檔案和私人信函。這使得書中的論述既有學術的嚴謹性,又保持瞭敘事的流暢性,達到瞭“雅俗共賞”的境界。對於我們這些想深入瞭解民國精英群體的人來說,這樣的深度和廣度是極其珍貴的。它提供的不僅僅是故事,更是一種看待那個時代知識分子群像的全新視角,讓人對他們所處的時代背景有瞭更立體的認知。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