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片: 1、春江花月夜 2、江南三月 3、出水莲 第二片: 1、歌舞引 2、渭水情 3、汉宫秋月 第三片: 1、龙船 2、律动 3、野蜂飞舞
吴玉霞,中国当代琵琶演奏家,国家演员,中央民族乐团独奏演员,民族管弦乐队琵琶首席、文化部尖子演员、中国文联各文艺家协会“德艺双馨”会员,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她自幼学习琵琶,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师从刘德海、李光华、陈泽民、李光祖等琵琶名家。她博采众长,用心揣摩,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艺术风格。 吴玉霞曾在1980年首届琵琶比赛中获二等奖。近年来多次以独奏家身份出访美国、瑞典、芬兰、奥地利、韩国、印度、缅甸、巴基斯坦等国家、并多次参加日本、新加坡、香港、澳门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节。曾在世界的卡耐基音乐厅、柏林爱乐音乐厅和二次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担任独奏、领奏,并三度赴日本举办独奏音乐会,1992年作为首批大陆艺术家演出团十位成员之一赴台湾访问演出。1994年在北京音乐厅成功地举办了《千秋颂》个人独奏会。1998年出版了《吴玉霞琵琶韵》CD专辑。她的名字被分别列入《中国当代青年名人录》、《中国音乐家名人录》《中国当代音乐界名人大辞典》等。
对于备考八级的学生来说,最大的压力往往来自于对曲目难度的恐惧和对时间掌控的不确定性。我发现,反复聆听吴老师的演奏,提供了一种奇妙的心理锚定作用。她对整体篇幅的把握,无论是快板的急促收尾,还是慢板的从容过渡,都展现了一种游刃有余的掌控力,这种从容感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了听者。它不仅仅是在教你“怎么弹”,更是在告诉你“应该以何种心态去面对和完成”这整首作品。这种对时间和节奏的宏观调控能力,是初学者最难建立的自信。在我看来,这套示范碟片已经超越了单纯的辅助教材的范畴,它更像是一剂定心丸,让我在面对高难度挑战时,心中有了清晰的蓝图和可靠的榜样,极大地增强了我迎接挑战的信心和决心。
评分从制作和音质的角度来看,这张碟片的录制水准也着实令人赞叹。我特地在不同的播放设备上进行了试听,无论是细节的捕捉能力,还是整体声场的平衡度,都达到了专业录音室的标准。琵琶的“吟、揉、绰、注”等各种技巧产生的泛音和共鸣,都被清晰而饱满地记录了下来,没有丝毫的失真或含糊不清。这对于学习者至关重要,因为一个清晰的示范音轨,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判断自己的演奏与标准之间的差距,尤其是在力度变化和快速换把时,声音的干净程度直接反映了指法的功力。相比一些早期录音或翻录质量不佳的版本,这套碟片展现了极高的视听清晰度,保证了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让人感觉物超所值,完全对得起其“正版”的标识。
评分这张光盘的封面设计相当引人注目,深邃的背景色调仿佛将人带入了古老而庄重的音乐殿堂。我立刻被那种传统艺术的厚重感所吸引,想象着在这样的指导下学习,一定能更深刻地领会琵琶艺术的精髓。外包装上对演奏家吴玉霞的突出介绍,无疑是质量的有力保证。对于一个渴望在琵琶技艺上更进一步的严肃学习者来说,拥有这样一位名家的示范录音,其价值是无可替代的。我期待着她细腻而精准的演奏技巧,能够像一把钥匙,开启我理解那些高难度乐曲的大门。如果说学习传统乐器是一场修行,那么好的教材和示范便是最可靠的登山杖,能让我少走许多弯路,直抵技术与意境的高峰。这套碟片散发出的专业气息,让人感觉它绝不仅仅是一份简单的曲目播放列表,而更像是一份精心雕琢的艺术指南,每一个细节都凝聚着演奏家多年的心血与感悟。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感觉自己握住了通往更高境界的门票。
评分我一直觉得,考级曲目虽然有既定的要求,但若只是机械地完成技术动作,便会丧失音乐的灵魂。而这套示范碟片最可贵之处,就在于它对“意境”的诠释上。听着这些演奏,我能清晰地感受到,每一段旋律背后所蕴含的历史背景和情感张力是如何被巧妙地融入指法之中的。比如,某个描绘山川景色的乐章,通过演奏家对“散板”和“快速拨弦”的节奏微调,真的能让人在脑海中勾勒出波涛汹涌或是烟雨朦胧的画面,这已经超越了纯粹的技术展示,上升到了艺术再创造的层面。对于一个追求“技近乎道”的学习者而言,这种对音乐内在精神的捕捉和传达,才是学习琵琶真正的魅力所在。我希望通过持续的对比模仿,能够将这份“气韵”也融入到我自己的演奏中去,而非仅仅停留在指法准确的层面。
评分初次聆听,便被那股强大的气场震撼住了。我特别留意了不同乐曲之间情绪的转换和力度的把控,这些微妙之处恰恰是书面教材难以传达的精髓。例如,在处理那些需要大量揉弦和扫弦的段落时,吴老师的处理方式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范本——既有力度上的爆发感,又不失音色的圆润和颗粒感,那种层次分明的音响效果,让人不得不停下来反复揣摩她的指尖是如何在弦上舞蹈的。更让我感到惊喜的是,一些原本我觉得难以把握的快速跑动,在听了示范后,仿佛突然找到了清晰的脉络,那种“原来如此”的豁然开朗,是单纯依靠自己摸索练习所无法比拟的体验。这套示范碟片无疑扮演了一个“隐形导师”的角色,它用最直观、最震撼的方式,为我们描绘了八级曲目在专业领域内应有的声音面貌,极大地提升了我对完美演奏的想象标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