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王尚坤

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王尚坤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尚坤 著
图书标签:
  • 国画
  • 写意
  • 梅兰竹菊
  • 王尚坤
  • 绘画技法
  • 艺术教程
  • 中国画
  • 绘画
  • 艺术
  • 书法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品读天下出版物专营店
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412713
商品编码:2973729500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5-01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定价:69.80元

售价:44.7元,便宜25.1元,折扣64

作者:王尚坤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5-01

ISBN:978711541271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老书新画,结构合理,步骤细致,零基础跟学无压力,易上手。本书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内容针对零基础的国画初学者,以详细讲解配以大量范例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国画中花鸟鱼虫的绘制技巧。全书共5章,章详细讲解了国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后4章分别是梅、兰、竹、菊的画法讲解和范例展示。讲解的技法比较基础,同时注重对绘画对象各种姿态各种角度的训练,并提供了大量的绘画范例。

内容提要


本书是“中国画基础教程”系列图书中的一本。内容针对零基础的国画初学者,以详细讲解配以大量范例的形式,由浅入深地帮助初学者轻松掌握国画中花鸟鱼虫的绘制技巧。全书共5章,章详细讲解了国画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法;后4章分别是花、鸟、鱼、虫的画法讲解和范例展示。讲解的技法比较基础,同时注重对绘画对象各种姿态各种角度的训练,并提供了大量的绘画范例。 本书内容丰富,讲解专业,清晰易学,适合工笔画初学者阅读,也可作为美术培训机构的参考教材。

目录


1.技法7

1.1.常用的技法8

1.2.基本用色方法13

1.3.构图的方法19

1.4.题款与印章21

2.花谱23

2.1.梅花24

2.2.兰花37

2.3.菊花43

2.4.水仙50

2.5.紫藤54

2.6.牡丹59

2.7.秋葵65

2.8.荷花69

3.鸟语82

3.1麻雀83

3.2燕子87

3.3翠鸟90

3.4黄鹂93

3.5竹鸡96

3.6喜鹊100

3.7鸳鸯103

3.8鹰107

3.9仙鹤111

3.10雏鸡114

3.11八哥117

4.鱼谱

4.1鲤鱼

4.2鳜鱼

4.3柳条鱼

4.4神仙鱼

作者介绍


王尚坤,野草堂主人。1962年生,黑龙江省大庆人。国家一级美术师;北京国画艺术家协会花鸟画创研部副主任;北京丰台美协理事;黑龙江省美术家会会员;大庆市花鸟画家协会主席;大庆市萨区美协副主席; 大庆市民进开明书画院副院长;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九二七二七部队第二课堂客座教授。先后结业于中国国家画院高卉民大写意花鸟画工作室,清华大学全国美术理论研究与书画创作高级研修班。

文摘












序言



笔墨丹青,四君子精神——《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在中国悠久的艺术长河中,梅、兰、竹、菊四种植物以其独特的风姿与高洁的品格,被誉为“四君子”,成为无数文人墨客寄情抒怀、寓意高尚的画材。它们不仅是自然界中四季变换的缩影,更是中华民族精神品格的象征。本书《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正是撷取这四种最具代表性的花卉,以写意的手法,深入浅出地阐释其绘画要诀,旨在引导读者领略中国水墨画的精髓,掌握表现四君子神韵的技巧,最终将笔墨与情思融为一体,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精神内涵的艺术作品。 本书由著名国画家王尚坤先生倾心撰写,凝聚了他数十载的艺术积淀与教学经验。王尚坤先生笔下的梅兰竹菊,形神兼备,意境深远,其作品不仅展现了扎实的写实功底,更将文人的儒雅气质与写意画的洒脱灵动完美结合。本书内容充实,论述严谨,讲解清晰,绝非流于表面的技巧堆砌,而是从根本上探究写意画的用笔、用墨、构图、意境等核心要素,并将其融会贯通于梅兰竹菊的创作之中。 梅:铁骨傲霜,凌寒独自开 梅,是中国画中最具象征意义的花卉之一。它不畏严寒,在万物凋零的冬季傲然绽放,其凌寒不屈的品格,正是古代士大夫们坚韧不拔、清高自守精神的写照。本书在讲解梅花的画法时,着重强调了“骨”的概念。笔墨的运用,不仅仅是描绘其形,更是要表现其“骨”。 枝干的勾勒: 梅花的枝干形态万千,或盘曲,或挺拔,或苍劲,或瘦硬。王尚坤先生在书中细致讲解了不同形态枝干的用笔方法,强调了起笔、行笔、收笔的力度与变化,如何用浓淡干湿的墨色来表现枝干的质感与年代感。例如,用焦墨点皴,能够表现出老树皮的苍老;用湿润的淡墨,则能渲染出枝干的润泽感。书中的范例图,从简单的几笔勾勒,到错落有致的枝干组合,都蕴含着丰富的用笔心得。 花朵的点染: 梅花的花朵以含苞待放、怒放和残梅几种状态进行讲解。对于含苞待放的花朵,强调用点的方式,由浅入深,以少胜多,点出花瓣的层次感。对于盛开的花朵,则运用圈点结合的方法,笔锋的轻重缓急,墨色的深浅浓淡,都决定着花朵的生命力。特别是对花蕊的刻画,点染之间,要表现出梅花的精致与生机。残梅的描绘,则更能体现出一种历经风霜的美感,寥寥几笔,便能传达出一种苍劲与萧瑟。 风骨神韵: 讲解的核心在于如何通过笔墨将梅花的“风骨”表现出来。这不仅在于形似,更在于神似。如何在枝干的曲折中透露出坚韧,在花瓣的点染中展现出孤傲,在整体构图中营造出一种傲视寒霜的意境,是本书探讨的重点。书中还对不同季节、不同光照下的梅花形态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为读者提供了更广阔的创作视角。 兰:空谷幽香,质本洁来还洁去 兰花,被誉为“花中君子”,以其清雅脱俗、空谷幽香的特质而闻名。它不与群芳争艳,在幽静的山谷中默默绽放,象征着高洁、正直、谦逊的品格。本书在讲解兰花的画法时,强调的是“气”与“韵”。 叶片的描绘: 兰叶是中国画中最具代表性的线条之一。其形态多变,或舒展,或卷曲,或细长,或宽阔。本书深入解析了兰叶的运笔方法,重点在于“提按顿挫”。如何运用中锋、侧锋,如何通过笔的粗细、轻重、转折来表现叶片的筋骨和质感。讲解了“一笔到底”的技法,以及如何通过线条的起伏、连绵,来表现兰叶的飘逸与灵动。特别是对于叶片的层次感,如何让前后交错的叶片既有区分又融为一体,是本书的亮点。 花朵的勾勒: 兰花的花朵形态相对简单,但其神韵却极难把握。本书讲解了兰花的几种经典画法,如“下叶上花”的构图,强调花朵与叶片之间的协调性。对于花朵的色彩,通常以淡雅为主,墨色的浓淡晕染,能够很好地表现出花瓣的质感和透明感。讲解了如何用细笔勾勒花瓣的轮廓,再以淡墨晕染,营造出含蓄内敛的美感。 意境的营造: 兰花的意境在于其“幽”与“香”。如何在画面中营造出一种空谷幽静的氛围,让观者仿佛能闻到阵阵兰香,是本书的核心。通过留白的处理,暗示空间的深远;通过笔墨的虚实结合,表现叶片的疏密有致;通过整体的构图,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艺术感受。书中对不同角度、不同姿态的兰花进行了详细的示范,引导读者去体悟兰花“质本洁来还洁去”的君子风范。 竹:虚心有节,岁寒不改青翠 竹,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虚心有节”,象征着谦逊、正直、气节。无论春夏秋冬,竹子都保持着青翠的姿态,寓意着坚韧不拔、生生不息的精神。本书在讲解竹的画法时,侧重于“节”与“气”。 竹竿的绘制: 竹竿的绘制看似简单,实则蕴含着许多技巧。本书详细讲解了竹竿的“一节一节”的画法,强调了每节的粗细、长短、曲直变化,以及竹节的起伏感。如何运用中锋运笔,一气呵成地画出竹竿的挺拔感;如何用浓淡墨色来表现竹竿的质感和光影。对于竹竿的连体,如何让它们自然地组合在一起,形成疏密有致的画面,是本书的重点。 竹叶的勾勒: 竹叶是中国画中最具动感的元素之一。其形态变化多样,或迎风招展,或低垂,或向上,都充满着生命力。本书详细讲解了竹叶的“攒染”技法,强调了用笔的“提、顿、挫、转”,如何让每一片叶子都显得生动自然。讲解了“以少胜多”的原则,用寥寥数笔,便能勾画出茂密的竹林。对于竹叶的层次感,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和笔触的虚实来表现,是本书的精髓所在。 神韵的表达: 竹的“神韵”在于其“虚心有节”。如何在画面中表现出竹的挺拔、坚韧,同时又不失其谦逊的品格,是本书探讨的重点。通过竹叶的摇曳,表现风的动态;通过竹竿的疏密,营造空间的层次。书中还讲解了不同光照下竹的姿态,如阳光下的竹影,月光下的竹林,都能带来不同的视觉感受和意境。 菊:凌霜绽放,傲然独立秋风中 菊花,在秋季开放,不畏严寒,具有傲霜独立的品格,象征着坚韧、高洁、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本书在讲解菊花的画法时,强调的是“姿”与“色”。 花头的描绘: 菊花的花头形态丰富,有单瓣、重瓣,形态各异。本书详细讲解了菊花花头的不同画法,如“点花”和“勾花”相结合的方式。对于“点花”,强调用笔的圆润和墨色的层次,一点点地堆积出花瓣的丰满感。对于“勾花”,则需要用细笔勾勒出花瓣的轮廓,再以墨色或色彩晕染。本书特别强调了如何表现菊花花瓣的质感,如丝丝缕缕的绒毛感,以及花瓣的卷曲和舒展。 花叶的组合: 菊花的花叶组合,需要与花头形成呼应。本书讲解了如何用笔墨来表现菊花叶片的质感和形态,如叶片的锯齿状边缘,以及叶片的脉络。如何将花朵与叶片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自然和谐的画面。 神韵的体现: 菊花的神韵在于其“傲霜独立”。如何在画面中展现出菊花不畏秋霜的坚韧,同时又不失其高雅的美感,是本书的重点。通过花叶的疏密对比,以及色彩的运用,来营造出一种秋意盎然的氛围。本书还讲解了不同品种菊花的画法,如大立菊、悬崖菊等,为读者提供了更丰富的创作素材。 写意精髓,笔墨乾坤 本书并非仅仅是针对梅兰竹菊这四种花卉的技法讲解,而是将它们作为载体,深入阐释了中国写意水墨画的核心要诀。 用笔的奥秘: 王尚坤先生在书中反复强调“用笔是中国画的灵魂”。他详细讲解了提、按、顿、挫、转、折等基本笔法,以及如何将这些笔法运用到不同的线条和墨块中。通过笔墨的干湿浓淡、粗细方圆,来表现物象的质感、体积和空间。 用墨的讲究: “墨分五色”,墨是中国画的骨干。本书深入探讨了墨的浓淡、干湿、枯润的运用,以及如何通过墨色的变化来丰富画面层次和表现物象的神韵。例如,焦墨的苍劲,浓墨的厚重,淡墨的飘逸,湿墨的晕染,都能营造出不同的艺术效果。 构图的章法: 构图是中国画的骨架。本书讲解了疏密、虚实、长短、曲直等构图原则,以及如何通过留白来营造画面的意境和空间感。如何将梅兰竹菊这四种元素巧妙地组合,形成既有独立性又相互呼应的整体画面。 意境的升华: 写意画的最高境界在于“意境”。本书通过对四君子精神内涵的深入解读,引导读者在笔墨的挥洒中注入情感,将客观物象的描绘与主观情感的抒发融为一体,创作出富有生命力和感染力的艺术作品。 结语 《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艺术性于一体的优秀国画教材。它不仅为初学者提供了清晰的学习路径,也为有一定基础的画家提供了宝贵的艺术启迪。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将不仅能够掌握梅兰竹菊的绘画技巧,更能深刻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四君子”所蕴含的精神品格,并将这份高洁、坚韧、正直、谦逊的精神,融入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真正做到“笔墨丹青,四君子精神”。本书必将成为您探索中国水墨写意画世界的忠实伴侣。

用户评价

评分

说实话,我最近一直在找一本关于中国写意花鸟画的书,尤其是梅兰竹菊这几个题材。我之前也看了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总感觉有些零散,不够系统。这本书的名字《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王尚坤》,听起来就很有针对性,而且“要诀”二字,更是勾起了我的好奇心,不知道里面会提供哪些特别的“秘籍”。我一直觉得,写意画的精髓在于“意”,如何用简单的笔墨勾勒出物象的内在精神,这是最难的,也是最有魅力的。特别是梅兰竹菊,这四君子看似简单,但真正画出它们的“骨气”和“神韵”来,却需要长久的功力。我希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技法的堆砌,更能引导我去体会画家的心境,去理解梅兰竹菊各自所代表的文化内涵。比如,它会不会讲到如何运用不同力度的笔触来表现竹叶的舒展与聚拢?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干湿来烘托梅花的迎风傲雪?抑或是如何用简洁的线条勾勒出兰花的幽谷之姿?这些细节,往往是决定一幅画成败的关键。如果这本书能提供一些理论上的指导,再配以清晰的示范图,那对我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宝藏。

评分

我对国画的兴趣,可以说是由来已久,但真正投入精力去学习,大概也就这几年的事情。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发现写意画是其中最难入门,也最有挑战性的部分。尤其是梅兰竹菊这四个题材,虽然常见,但要画出自己的特色,画出与众不同的韵味,确实需要下很多功夫。所以,《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王尚坤》这本书,光听名字就让我觉得非常实用。我希望能在这本书里找到一些关于写意笔墨的“窍门”,不只是简单的勾描,而是能够真正理解笔墨在表达情感和意境上的作用。比如,在画竹的时候,如何才能画出“节节高”的生命力,而不是僵硬的线条?在画兰花的时候,如何才能画出那种“空谷幽兰”的清雅气质?还有梅花,那种在严寒中绽放的傲骨,如何才能通过笔墨表现出来?我希望这本书能给我一些具体的指导,哪怕是一些小的技巧,也能帮助我进步。我一直觉得,写意画更注重的是一种“感觉”和“意境”,如果这本书能帮助我更好地捕捉和传达这种感觉,那我就太开心了。

评分

在艺术的世界里,我总会被那些能够“以少胜多”的作品所吸引。国画的写意技法,恰恰是这种艺术哲学的最佳体现。我最近听说了《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王尚坤》这本书,虽然我还没有机会翻阅,但单从书名就能感受到一种扎实的功底和对传统艺术的敬畏。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在中国画坛上被赋予了太多美好的品质,它们不仅仅是笔下的物象,更是人格的象征。如何将这些象征意义,通过写意的笔墨表现出来,我认为是写意花鸟画创作中一个极具挑战性的环节。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在这方面有所启发。比如,它是否会深入探讨如何运用“飞白”来表现梅干的苍劲?如何用“破笔”来勾勒竹叶的生动?或者如何通过“墨分五色”来营造兰花的清新脱俗?还有菊花,那种秋日的绚烂与静谧,又该如何用写意的手法来呈现?我希望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技巧,更能引领我体会写意画的“气韵生动”,去感受其中蕴含的东方美学。

评分

这本《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王尚坤》的书,虽然我还没有真正翻开细读,但光是看封面和一些宣传介绍,就已经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特别喜欢国画中的写意风格,那种寥寥数笔却意境深远的感觉,总能触动我内心深处的情感。梅兰竹菊这四君子,更是写意花鸟画中永恒的主题,它们各自有着独特的品格和象征意义,如何在纸上勾勒出它们的神韵,一直是我学习和探索的重点。这本书的标题直接点出了“要诀”,这让我很期待它能提供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和技巧,帮助我突破瓶颈,提升画技。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浅出地讲解写意画的笔墨运用、构图章法,以及如何捕捉梅兰竹菊的动态与神态。比如,写梅花时,如何表现其傲骨和寒香;画兰花时,如何展现其幽静和高雅;勾勒竹子时,如何体现其坚韧和挺拔;描绘菊花时,又如何传递其清逸和淡泊。如果这本书能结合图例,甚至是一些大师的示范,那效果就更好了。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王尚坤老师是如何将这些“要诀”融汇贯通,并传授给读者的。对于我这样在国画学习道路上不断摸索的人来说,一本好的教程指南,绝对是难能可贵的。

评分

这几天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才能在国画写意上有所突破,尤其是在梅兰竹菊这几个我最常画的题材上。《国画写意要诀——梅兰竹菊 王尚坤》这本书,听朋友提起过,说内容很扎实,让我很心动。我一直觉得,写意画最吸引我的地方在于它的“虚实相生”,寥寥数笔,就能勾勒出物体的神韵,让观者在想象中补充完整。梅兰竹菊这四种植物,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象征,如何在画中赋予它们生命力,并传达出这份深意,是我一直追求的目标。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关于笔墨运用上的独到见解,例如,如何运用线条的粗细、干湿、顿挫来表现不同的质感?如何通过墨色的浓淡变化来营造空间感和层次感?再比如,对于梅花的枝干,是该着重表现其苍劲挺拔,还是其婉转灵动?对于竹子的叶片,是该追求其飘逸洒脱,还是其坚韧不拔?这些都是我想要在这本书中找到答案的问题。我渴望通过这本书,能够真正领悟写意画的精髓,让我的笔下之物,不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真正“活”起来的作品。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