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新世纪围棋之魅:争冠名局
:39.00元
售价:28.5元,便宜10.5元,折扣73
作者:王煜辉
出版社:青岛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04-01
ISBN:9787543692664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699kg
本套丛书分为四部分:“呕血劫争”“倚天屠龙”“争冠名局”“我眼中的围棋十诀”。前两部分主要是选材于2000年以来国内外的职业棋手比赛,共20局精彩对局。其共同点就是都拥有激烈的攻杀与防守,其中有些对局者可能不是棋友们十分耳熟能详的超高手,但他们奉献出的对局确实是精彩非常,完全可以代表新时代围棋的特点。“争冠名局”选材于十年来世界比赛决赛的对局。希望大家认可的是“我眼中的围棋十诀”这个部分,因为这些完全是我的原创。我精选了30局对局的片段用以辅助,来为棋友们介绍一个职业棋手心中所理解的围棋十诀,以及在实战中如何更好地去运用围棋十诀所蕴含的那深奥的棋理。
世石崛起
黎明之前
昊日升空
天才正名
虎啸报春
千年一战
完美复仇
豹已出林
全面
这本书的排版和图注质量相当高,这点必须点赞。不像有些围棋书籍,图例模糊不清,或者棋盘字体太小,看起来非常费劲。这里的棋谱清晰明了,关键变化点的着手放大和注释都做得恰到好处。更难能可贵的是,作者在分析某些复杂战斗时,不仅仅给出正解,还穿插了“如果当时换成A手,结果会如何”的副线分析。这种多维度、立体化的解析方式,极大地拓宽了读者的思维空间。我曾经在研究某盘对局时被一个错综复杂的“打劫”场面困扰很久,但作者对那个劫争的来龙去脉,从劫材的选择到劫争的价值评估,分析得抽丝剥茧,让人彻底明白了为何那个劫一定要打,或者为何那个劫应该放弃。这种对局部战斗的“解剖式”讲解,是很多普通讲棋录中难以见到的深度。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以为这种“争冠名局”的合集,无非就是把那些耳熟能详的经典对局重新包装一下,没什么新意。但翻开后才发现,我的偏见太深了。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它对“终局艺术”的呈现。很多业余棋手往往在进入官子阶段就容易松懈或者出现失误,但这些顶级对决中的官子变化,简直就是艺术品。作者并没有把官子处理得过于简单化,而是着重分析了那些细微的价值差异,如何通过精确的价值判断,将微小的优势转化为胜势。我尤其喜欢其中一局,双方在最后阶段都展现了近乎完美的收官技巧,每一步的价值都精确到半目甚至更小。这种对细节的极致追求,让我深刻体会到职业棋手的“不放过任何一粒棋子”的精神。它强迫我重新审视我平时对官子的态度,不再是草草收场,而是将其视为决定胜负的最后战场。
评分我一直认为,衡量一本围棋书的好坏,关键在于它能否激发读者“再下一盘”的冲动。毫无疑问,这本书做到了。每读完一局,那种强烈的代入感和学习的欲望就难以抑制。它没有那种居高临下的说教感,反而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前辈,耐心地陪你复盘每一局的精彩瞬间。特别是对那些布局阶段的“新颖一手”的探讨,作者总是能给出非常具有前瞻性的评价,让我对未来围棋的发展方向有了一些自己的猜想和思考。我甚至会尝试把书中的某些布局变化应用到我的慢棋训练中去检验效果。这种实践的欲望,正是源于书中内容的新颖和深刻性。它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该怎么走”,而是引导你去思考“为什么这么走最好”,这种思维的构建,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学习。
评分这本棋谱集简直是为我们这些沉浸在黑白世界里的棋手量身打造的。从翻开扉页的那一刻起,我就被那种扑面而来的对局的张力和深度所吸引。作者对布局的精妙构思,特别是对几种主流开局的演化路径的剖析,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我记得有一盘棋,开局阶段双方都走得非常稳健,但中盘阶段,棋盘上的气氛突然变得剑拔弩张,每一次交换都蕴含着对全局的深远影响。书里对关键时刻的计算深度做了细致的还原,不仅仅是简单地列出变化图,而是深入探讨了棋手当时的心态和每一步选择背后的逻辑。特别是对于那些看似寻常的“手筋”,作者总能从中挖掘出超越表象的意图,让人茅塞顿开。读完后,我感觉自己对中盘的战斗节奏把握能力有了质的飞跃,那种在复杂局面中寻找最优解的信心也大增。这本书的价值,绝不仅仅停留在学习招法上,它更像是一位高手的私塾,教会你如何“思考”围棋。
评分这本书给我的最大感受是,它超越了单纯的技术指导,更像是一部关于“胜利者心态”的纪录片。在那些决定荣誉归属的关键对局里,棋手的心理素质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之一。作者通过对赛后采访片段的引用,以及对棋手在压力下的决策过程的细腻描摹,让我们得以一窥顶尖棋手是如何调适情绪、保持冷静的。比如,有一盘棋在优势方明显犯下一个明显的失误后,劣势方并没有立刻抓住机会,而是选择了更为稳健的防守,这种“不贪功”的哲学在书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对我个人而言,这不仅仅是学棋,更像是进行了一次精神上的洗礼。它提醒我,围棋的魅力不仅在于计算的精准,更在于心性的沉稳和对局势的宏观把握,这对于我们在现实生活中处理复杂问题也大有裨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