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女人一生要养成的66个习惯
定价:29.80元
作者:田仲平
出版社:中国致公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01
ISBN:9787801797131
字数:280000
页码:253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381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所谓习惯决定命运,这句话对于天性细腻的女人来说,更是一句真理。那些具有良好习惯的女人,懂得关爱自己,不会被外物所束缚,她们拥有独特的气质和魅力,能够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她们的每一句话都能说到别人的心坎里,每一件事都能办的妥妥帖帖。她们在单位里要能独当一面,在家庭里是贤妻良母,在老人面前是个孝顺的女儿,在社会上也具有良好的形象,具有将自我、事业和家庭三者完美平衡的智慧。
展现在你眼前的这本书,就会将幸福女人的秘诀向你娓娓道来,它让你从日常小处着手,从生活细节着手,塑造一个女人的良好习惯。一个具有良好习惯的女人,将脱离小聪明,走向大智慧,拥有更加充盈、亮丽和幸福的生活。
目录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从阅读体验上来说,我非常挑剔书籍的“语感”。有些书的文字太过于书面化,读起来像是在啃硬邦邦的教科书,虽然道理我都懂,但就是提不起劲来吸收。另一些书,虽然语言很活泼,但内容太空泛,感觉作者一直在绕圈子,没有一句真正扎到点子上。我期待的是那种能有一种“老朋友聊天”的亲切感,同时又蕴含着深刻洞察力的文风。最好是那种,读着读着,你会忍不住停下来,对着书上的某句话会心一笑,仿佛作者就是写给你一个人看的。这种心意相通的阅读体验,能够极大地降低阅读的心理门槛,让那些原本可能有些沉重的话题,变得更容易被消化和吸收。说白了,我需要的是一种能够“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而不是那种大声疾呼的命令。
评分最近我发现了一个很微妙的现象,那些真正让人感到“岁月静好”的女性,她们对“完美”的定义似乎和大众不太一样。她们不追求事事做到无可挑剔,反而懂得适时地放手和接受“足够好”。这让我开始反思自己过去那种“什么都要抓牢”的心态,结果往往是把自己弄得精疲力尽,什么都没做好。我开始对那些能够引导我重新审视自己的“价值排序”的书籍产生浓厚的兴趣。我希望这本书能帮我梳理清楚,对我而言,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是外在的成就,还是内在的平和?是别人的认可,还是自我的满足?这种从“外部驱动”到“内部驱动”的转变,才是深层次的成长。我渴望找到那种能让我卸下不必要的精神负担,把精力集中在真正能带来长期幸福感的事情上的方法论。这种重塑核心价值系统的过程,比学一堆技巧要重要得多。
评分哎呀,最近我总是在思考,人到了一定年纪,生活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瓶颈,感觉自己好像被困在了原地踏步。我开始留意那些身边看起来过得舒坦、气场强大的女性朋友,她们身上总有一种让人说不出的松弛感和掌控力。我一直在琢磨,这中间到底有没有什么“秘诀”?我希望找到的是那种能真正帮助我调整内在状态,而不是浮于表面的速成方法。最近读到一些关于自我提升的书籍,有的说要早起,有的说要冥想,说实话,听着都挺玄乎的,操作起来难度不小,感觉像是在给自己增加新的“任务清单”,而不是真正地放松和成长。我更倾向于那些能够融入日常生活、细水长流的改变,那些能让人在日复一日的琐碎中,逐渐构建起强大内心的力量。我现在最需要的,是一种能让我从容面对生活中的不确定性,并且还能保持优雅姿态的能力。那种感觉就像是,世界再怎么喧嚣,我都能在自己的小宇宙里找到一个安宁的角落,并且能自信地掌控自己的人生航向。这种内在的稳定和力量,才是真正让人羡慕的。
评分我总觉得,一个人的生活态度,最终会体现在她对“日常仪式感”的构建上。那些被忽视的早晨五分钟、餐前的小整理、睡前的十分钟独处,这些零碎的时间,往往决定了我们一天的基调。很多自助类书籍关注的是宏大的目标设定,但对我这种常常被突发事件打乱节奏的人来说,建立一套灵活且具有弹性的“微习惯”系统更为实用。我希望这本书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在细微之处着手,去重塑对“时间”和“空间”的感知。例如,如何让自己的居住环境不再是杂乱无章的“战场”,而是一个能滋养心灵的“庇护所”。这种对物质世界和时间流逝的精细化管理,最终都会反哺到我们的精神状态上。我追求的不是刻板的自律,而是一种由内而外散发出来的、对生活细致入微的“爱惜”。这是一种更高维度的生活艺术。
评分说实话,市面上那些主打“改变人生”的指南,我看了不少,但真正能让我眼前一亮的真的不多。很多书读完之后,感觉就像是听了一场精彩的演讲,充满了激情和鼓舞,但一合上书本,回到现实的鸡毛蒜皮里,那些口号式的激励就瞬间瓦解了。我特别反感那种把成功描绘得过于简单、仿佛只要照着清单做就能达成的“童话故事”。生活哪有那么容易?它充满了各种妥协、取舍和意料之外的“惊喜”。我真正想找的是那种“工具箱”,里面装的是能应对真实、复杂人生的“扳手”和“螺丝刀”。我需要的是可以被拆解、可以根据我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的建议。比如,如何在高强度的工作和家庭责任中,依然能为自己挤出一点点“充电”的时间?这种实操性强的、能够经受住时间考验的建议,对我来说价值千金。我希望读到的内容是经过岁月打磨的智慧,而不是哗众取宠的潮流理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