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十辑:畜牧兽医分册 9787109197787

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十辑:畜牧兽医分册 9787109197787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农业标准编辑部 著
图书标签:
  • 农业标准
  • 畜牧兽医
  • 行业标准
  • 新中国
  • 标准规范
  • 农业技术
  • 畜牧业
  • 兽医学
  • 农业发展
  • 图书资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韵读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9787109197787
商品编码:29657302885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5-0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十辑:畜牧兽医分册 作者 农业标准编辑部
定价 58.00元 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ISBN 9787109197787 出版日期 2015-01-01
字数 页码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大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十辑):畜牧兽医分册》包括三个部分:部分为畜牧类标准,收录了牧草、养殖设施工程等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5项;第二部分为兽医类标准,收录了绿色食品兽药、病毒检测方法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3项;第三部分为畜禽产品类标准,收录了畜禽产品贮运和物流方面的农业行业标准2项。并在书后附有2013年发布的5个标准公告供参考。

   作者简介

   目录
出版说明
部分 畜牧类标准
 NY/T 1159-2013 中华蜜蜂种蜂王
 NY/T 2322-2013草品种区域试验技术规程禾本科牧草
 NY/T 2363-2013奶牛热应激评价技术规范
 NY/T 2364-2013蜜蜂种质资源评价规范
 NY/T 2443-2013种畜禽性能测定中心建设标准奶牛
第二部分 兽医类标准
 NY/T 472-2013绿色食品兽药使用准则
 NY/T 772-2013禽流感病毒RT - PCR检测方法
 NY/T 2417-2013 副猪嗜血杆菌PCR检测方法
第三部分 畜禽产品类标准
 NY/T 2362-2013生乳贮运技术规范
 NY/T 2534-2013生鲜畜禽肉冷链物流技术规范
附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94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944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988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31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公告第2036号

   编辑推荐

   文摘

   序言

好的,这是一本关于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特定历史时期畜牧兽医领域标准汇编的图书简介。 --- 《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十辑:畜牧兽医分册》 图书简介 本书籍是国家为规范和指导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特定历史阶段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畜牧业与兽医领域标准化工作的系统性汇编成果。作为“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系列丛书的第十辑,本分册聚焦于畜牧兽医行业的具体技术规范、质量要求、操作规程与管理标准,是研究中国畜牧业发展轨迹、评估行业管理水平、指导生产实践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一、 时代背景与标准体系的构建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发展始终是国家战略的核心议题之一。为了从依赖经验和粗放经营向科学化、标准化、规模化生产转型,建立一套严谨、统一的行业标准体系成为必然。本分册所收录的标准,反映了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对农牧业生产安全、产品质量、疫病防控及种业管理等方面的宏观调控与技术要求。这些标准并非一成不变,而是随着农业技术的进步、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接轨的需求,不断修订、完善和深化的结果。它们构成了指导当时畜牧生产活动的技术基石。 二、 核心内容板块深度解析 本分册的编纂遵循了畜牧业生产链条的逻辑顺序,内容涵盖了从基础的饲养管理到复杂的疫病防治与产品检测的多个维度。 1. 畜禽良种选育与推广标准: 这部分标准重点关注种畜种禽的质量控制与性能认定。它详细规定了用于生产的良种登记、性能测定方法、遗传力评估的指标体系。例如,针对不同品种的生长速度、产肉率、产蛋率、繁殖性能等关键性状,设立了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操作细则。这直接关系到畜牧业的生产效率和资源利用率,是衡量一个国家畜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标准中可能包含了对种源纯度、遗传稳定性的具体检测流程。 2. 饲料与饲料添加剂规范: 饲料是畜牧业的“粮食”。本辑中的饲料标准体现了国家对饲料安全和营养均衡性的严格要求。它界定了各类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补料的营养成分指标,包括粗蛋白、粗脂肪、代谢能等必需营养素的最低和最高允许范围。尤为重要的是,对于饲料添加剂(如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补充剂)的使用剂量、混合均匀度、安全阈值都有明确的规定,旨在防止因添加剂使用不当导致的畜禽健康问题或食品安全隐患。 3. 动物福利与饲养环境管理规范: 随着社会对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本分册收录的标准也开始反映对饲养环境的关注。这包括对圈舍的通风、光照、温度、湿度控制的技术参数要求,以及对饲养密度、运动空间面积的硬性规定。这些标准不仅仅是技术要求,也折射出国家在推进现代生态畜牧业建设中的导向性作用,确保了动物在相对健康和舒适的环境中生长。 4. 兽药使用与动物疫病防治标准: 这是本分册中最为关键且涉及公共卫生的部分。标准细致地规定了用于预防、诊断和治疗常见动物疫病的兽药的质量验收标准、使用范围、禁忌症及残留控制标准。在疫病防治方面,本部分包含了不同疫情(如高致病性禽流感、口蹄疫、非洲猪瘟等)的监测预警机制、诊断流程(包括实验室检测的技术规范)以及应急扑杀与无害化处理的操作指南。这些标准是构筑动物卫生安全防线的基石。 5. 畜产品质量安全与卫生检验标准: 该部分直接面向终端消费者,关系到食品安全。它规定了生鲜肉类、禽蛋、乳制品在上市前必须达到的感官指标、理化指标(如水分、脂肪含量)以及微生物污染限量标准。对于兽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物在畜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s),标准提供了精确的检测方法和判定依据,确保了进入市场的农产品符合国家设定的安全线。 三、 标准的实践意义与研究价值 本《畜牧兽医分册》不仅是指导畜牧业从业者日常操作的“操作手册”,更是研究特定历史时期国家农业管理哲学的重要窗口。 1. 对生产者而言: 它是确保生产过程合规性、产品质量稳定性的直接依据。遵循标准,意味着采用经过验证的、效率最高的生产模式,有效降低了因操作不规范导致的经济损失和法律风险。 2. 对监管者而言: 它是实施有效监管、进行市场准入控制和质量抽检的法定蓝本。标准的统一性保障了跨区域贸易和市场竞争的公平性。 3. 对学术研究而言: 研究者可以从中梳理出中国畜牧兽医技术进步的脉络,分析特定标准设立背后的社会经济驱动力,例如,某一标准是为应对国际贸易壁垒而设立,还是为解决国内环境污染问题而制定。这为构建更完善的未来农业标准体系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 总而言之,本册标准是新中国畜牧兽医领域从分散摸索走向系统化、科学化管理的里程碑式记录,是理解当代中国畜牧业发展逻辑不可或缺的专业文献。

用户评价

评分

在众多的专业书籍中,这本《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十辑:畜牧兽医分册》以其独特的视角和详实的内容,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并非专业的畜牧兽医人士,但出于对农业发展和食品安全的关注,我一直对这一领域保持着浓厚的兴趣。这本书虽然名为“行业标准”,但其语言风格相对严谨而不失通俗,许多概念的解释清晰易懂,即使是非专业读者也能从中获取有价值的信息。我特别被书中关于动物福利的章节所吸引,它不仅仅关注动物的生存,更强调了对动物身心健康的全面关怀,这让我对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书中提到的关于动物行为学在养殖过程中的应用,以及如何通过改善饲养环境来提高动物的生活质量,这些观点非常具有启发性。此外,关于动物疫病预警和应急处理的章节,也让我对如何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了更直观的认识,这对于保障社会稳定和公众健康至关重要。我不得不说,本书的编写者们在知识的梳理和呈现上功力深厚,将庞杂的行业标准转化为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内容,这对于推广先进的畜牧兽医技术,提升全社会的动物福利意识,都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评分

这本书,用一种非常宏观且深刻的视角,展现了新中国畜牧兽医行业发展的脉络和成就。它不仅仅是一本技术手册,更像是一部行业发展的史书,记录了我们在畜牧兽医领域不断探索、进步的历程。我尤其关注书中关于行业标准的演变和发展历程的介绍,这让我看到了国家在规范和推动畜牧兽医事业发展方面所付出的巨大努力。从早期的基础性标准,到如今更加精细化、科学化的标准体系,每一步都凝聚着无数科研人员和一线工作者的智慧和汗水。书中关于一些重大疫情的应对和防控措施的总结,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在应对全球性动物疫病挑战方面的能力和决心。例如,书中对非洲猪瘟等重大疫情的防控策略的阐述,展现了我们国家在科学决策、联防联控、信息共享等方面的成熟体系。对于我这样一个对行业发展趋势和政策导向感兴趣的读者来说,这本书提供了宝贵的历史视角和发展洞察。它让我更加理解了当前行业标准的制定原则和背后逻辑,也让我对未来畜牧兽医行业的发展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这本著作的价值,在于它能够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思想指引和实践基础。

评分

这本《新中国农业行业标准:第十辑:畜牧兽医分册》的出版,着实让我在畜牧兽医领域的研究和实践中找到了坚实的理论支撑和操作指南。书名中的“行业标准”几个字就足以说明其权威性和实用性,翻开它,我立刻被其条理清晰的结构和严谨的表述所吸引。本书并非简单的概念堆砌,而是将复杂的畜牧兽医技术规范化、标准化,这对于基层从业人员和科研人员来说,无疑是极其宝贵的财富。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模糊地带,或者对某些操作流程的准确性有所疑虑,而这本书的出现,就如同一个精准的导航仪,指明了方向,提供了依据。例如,在关于动物疫病防控的部分,书中详细列举了不同病原的诊断方法、流行病学特征以及综合防治措施,并辅以具体的实践操作要求,这大大降低了误诊误治的风险,提高了防控效率。同时,书中关于饲料原料的质量控制、兽药的使用规范、屠宰加工的卫生标准等内容,也为确保畜产品的安全和质量提供了科学的依据。总而言之,这是一本集科学性、规范性、实用性于一体的优秀著作,对于推动我国畜牧兽医事业的健康发展,提升行业整体水平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我强烈推荐所有从事畜牧养殖、兽医诊疗、畜产品加工以及相关科研教学的专业人士,都应该人手一本,将其作为案头必备的参考书籍。

评分

作为一名在基层从事多年兽医工作的技术人员,我深切体会到一套权威、系统、实用的行业标准对于规范操作、提升技术水平的重要性。这本《畜牧兽医分册》的到来,无疑为我们基层工作者带来了福音。书中涵盖的知识面非常广,从最基础的动物饲养管理,到复杂的疾病诊断和治疗,再到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几乎囊括了畜牧兽医工作的方方面面。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关于常见畜禽疾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方案,它详细列举了各种疾病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并给出了推荐的治疗药物和剂量,这对于我们基层兽医在面对复杂病情时,提供了非常有力的指导。不再是过去那种凭经验和感觉来治疗,而是有了更加科学、规范的依据。而且,书中对于疾病的预防和控制也给予了高度重视,提出了系统性的措施,这有助于我们从源头上减少疾病的发生,降低养殖户的损失。此外,书中的一些内容,比如关于兽药的合理使用和耐药性管理,也让我认识到了当前兽医工作中面临的一些挑战,并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总的来说,这本手册就像一本“活的百科全书”,是我们基层兽医工作者不可或缺的“工具箱”,极大地提升了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技术水平。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真正的好书,应该能够引发读者的深度思考,并能将其中的知识灵活运用于实践。这本《畜牧兽医分册》恰恰做到了这一点。它不仅仅是一本标准的汇编,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科学、高效、安全地开展畜牧兽医工作的百科全书。书中的内容涵盖了从动物的繁殖、营养、健康管理,到疾病的预防、诊断、治疗,再到畜产品的生产、加工、质量检测等各个环节。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一些前沿技术和理念的介绍,比如关于基因技术在畜禽选育方面的应用,以及生物安全在疫病防控中的核心地位。这些内容让我对未来的畜牧业发展有了更清晰的认识,也激发了我对相关研究的兴趣。在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将书中的内容与我自己的工作经验进行对照和反思,发现了不少可以改进和提升的地方。例如,在奶牛的繁殖管理方面,书中提出的精细化管理模式,让我认识到以往的一些粗放式管理方法是存在不足的,需要更加关注个体差异,运用科学的手段来提高繁殖效率。同样,在兽药残留的检测和控制方面,书中的详细规定为我们提供了重要的参考,确保了消费者能够吃到安全放心的畜产品。总的来说,这本书的价值远不止于其作为一本行业标准,更在于它所蕴含的科学精神和实践智慧,值得每一位畜牧兽医领域的专业人士深入研读和应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