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我们做朋友吧:40招指导孩子交朋友
定价:28.00元
作者:劳伦斯·E.夏皮罗
出版社: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02-01
ISBN:9787561354100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
商品重量:0.322kg
编辑推荐
内容提要
40个亲子活动可引导家长帮助孩子:
找到稳定、值得深交的友谊
建立起平等的关系
正确应付抛弃和失望
目录
写给家长的话…………………………………Ⅰ
写给小朋友的话………………………………Ⅲ
部分 交朋友
活动1 关于你………………………………3
活动2 寻找共同的兴趣……………………7
活动3 在哪里结识新朋友…………………10
活动4 友善的孩子更易交到朋友…………13
活动5 留下一个好的印象……………16
活动6 做个受欢迎的人……………………19
活动7 你的社会关系网……………………22
活动8 接触其他人…………………………25
第二部分 了解社会规则
活动9 做个社会小侦探……………………31
活动10 成为团体中的一员………………34
活动11 说话要得体………………………37
活动12 读懂肢体语言……………………41
活动13 讲礼貌……………………………44
活动14 电话礼仪…………………………47
活动15 邮件礼仪…………………………51
活动16 策划一个派对……………………54
第三部分 友谊中的付出和收获
活动17 学会分享………………………… 59
活动18 遵守次序………………………… 62
活动19 学会倾听………………………… 65
活动20 学会赞美别人…………………… 70
活动21 做个的……………… 73
活动22 懂得什么时候听从别人………… 76
活动23 遇到麻烦要泰然处之…………… 79
活动24 学会变通………………………… 82
活动25 言语要温和……………………… 85
活动26 保持冷静………………………… 89
活动27 释放自己的感情………………… 92
活动28 走出被拒绝的阴影……………… 95
第四部分 理解和关心你的朋友
活动29 关注别人的感受………………… 101
活动30 帮助别人………………………… 105
活动31 不要做“太和善”的人………… 108
活动32 把所有人都包括进来…………… 111
活动33 不是针对你个人………………… 115
活动34 原谅别人………………………… 118
活动35尊重差异………………………… 122
第五部分 讲和
活动36 和难相处的孩子打交道………… 127
活动37 社团与小集团…………………… 130
活动38 维护和平的关系………………… 133
活动39 道歉……………………………… 136
活动40 妥协……………………………… 139
作者介绍
文摘
序言
这本书最让我感到震撼的是它对于“榜样的力量”的强调。很多指导书都要求孩子做到这做到那,但很少有书籍会如此深入地剖析“家长自身的社交模式对孩子的影响”。它要求我们首先审视自己在职场、邻里、乃至家庭中的沟通方式,并提供了一套“家长社交自检流程”。这个自我反思的环节,无疑是提高指导效果的关键。我开始注意自己在与人交流时的非语言信号,并有意识地在孩子面前展现出更积极、更开放的姿态。书中还分享了许多真实案例,那些孩子从社交恐惧到游刃有余的转变故事,都配有详细的步骤拆解,让人感觉“原来我也可以做到”。它没有贩卖焦虑,而是散发着一种坚定的信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有能力建立有意义的人际关系,只要我们给予正确的工具和支持。这本书更像是一份长期主义的投资指南,投资于孩子未来几十年人际交往的基础,其价值无法用金钱衡量。
评分这本书的标题《我们做朋友吧:40招指导孩子交朋友》一下子就抓住了我,作为一个对孩子社交发展非常关注的家长,我迫不及待地想看看它究竟能提供什么实用的建议。初读之下,我立刻被它那种既温暖又充满实践性的基调所吸引。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邻家长辈,手把手地教你如何引导孩子迈出交友的第一步。我特别欣赏作者对于“友谊的本质”的探讨,她没有把交朋友这件事描述成一场必须赢得的竞赛,而是强调了真诚、倾听和同理心的重要性。书中关于如何处理“被拒绝”的章节,简直是我的救星。我家的孩子就曾因为一次邀请被拒绝而沮丧了好几天,那本书里提供的应对策略,比如教孩子如何识别“友谊的信号”以及如何优雅地转向下一个潜在的朋友,非常具有操作性,让我们整个家庭都学会了更健康地看待社交挫折。这种细致入微的关怀,让这本书远超了一本普通的“技巧指南”,更像是一本陪伴孩子成长的“心灵地图”。它教会我的,不仅仅是让孩子去“做”什么,更重要的是去“理解”和“感受”人与人之间连接的微妙之处。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语言风格也值得大书特书。它读起来一点都不费劲,节奏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你几乎可以想象作者正坐在你对面的沙发上,手里端着一杯茶,微笑着跟你分享她的经验。我最喜欢它在每个章节末尾设置的“家长自测清单”和“场景模拟对话”。这些小工具让理论知识瞬间落地,可以直接带入到日常生活中去检验效果。比如,书中提到如何教孩子提问而不是一味地回答,提供了一系列开放式的“破冰”问题模板,我立刻在周末的公园玩耍时尝试了几个,效果立竿见影,孩子的互动明显多了起来,气氛也更自然。更关键的是,这本书没有把社交技能异化为一种“表演”,它始终坚守着一个核心原则:交朋友是双方的共同选择与成长。它引导孩子去关注对方的反应,去理解社交中的“双向奔赴”,这对于培养孩子成熟的社交观至关重要,避免了未来可能出现的“讨好型人格”。这种根植于人本主义的理念,让整本书的份量和深度都远超同类书籍。
评分在阅读过程中,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共鸣感,仿佛作者完全理解了我作为家长在孩子交友问题上的所有纠结和无助。尤其是关于“网络社交边界”的探讨,在现在这个电子产品渗透率极高的时代,这个话题尤为尖锐和迫切。书中对于如何引导孩子在虚拟世界中保持真诚和礼貌,以及如何识别网络欺凌的早期信号,提供了非常前瞻性的指导。它平衡了“拥抱科技”与“保护自我”之间的微妙关系,没有采取“一刀切”的禁止态度,而是倡导一种有智慧的参与。此外,书中对“友谊的保质期”和“友谊的自然消亡”的处理方式也极具智慧。它告诉我们,有些朋友的阶段性任务完成后,关系自然淡去是正常的,这极大地缓解了我对于“孩子友谊不稳定”的焦虑。它让我们学会尊重“流动性”的社交关系,教会孩子在不同人生阶段接受不同的朋友,这种豁达的视角,不仅能帮到孩子,也让我这个成年人受益匪浅。
评分说实话,我本来对市面上这类育儿书籍抱持着一种审慎的态度,毕竟很多都充斥着空泛的口号和不切实际的幻想。但《我们做朋友吧》彻底颠覆了我的印象。它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它不是那种只针对“外向型”孩子的“万能药”,而是非常注重“内向”和“敏感”孩子的独特需求。我儿子就属于那种观察力强,但行动上比较慢热的类型。书中有一部分专门讨论了如何尊重孩子的节奏,比如“为你的孩子设计一个低压力的社交练习场”,这个概念对我启发太大了。我们不再强迫他参加大型聚会,而是鼓励他先从一对一的、有共同兴趣的小活动开始。这种“量身定制”的指导,让育儿过程中的焦虑感大大降低。而且,它还很巧妙地将“自我价值感”与“社交能力”挂钩,强调了只有孩子先接纳自己,才能更好地接纳他人。阅读这本书的过程,与其说是学习育儿技巧,不如说是一次对亲子关系的深度梳理和重塑。那种细致到连一个眼神、一个停顿的社交瞬间都能被捕捉并解析出来的细腻度,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察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