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二十世紀中國農業教育變遷研究
定價:28.00元
作者:包平
齣版社:中國三峽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7-12-01
ISBN:9787802233010
字數:
頁碼: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322kg
編輯推薦
內容提要
從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西方現代農業科學技術開始在中國傳播,中國數韆年傳統農業技術麵臨著先進生産力的巨大挑戰;與此同時,以傳授西方農業實驗科學和知識為特徵的現代意義的農業教育開始齣現。
本書以百年來不同類型的農業教育思想、農業教育製度、農業教育實施狀況等作為研究對象;闡述瞭中國現代農業教育肇始階段的國際、背景;嘗試對20世紀100年中國農業教育進行時段分期,並分彆論述各分期的基本發展情況與特點,從教育思想、教育製度、教育規模與人纔培養(含、專科、本科及研究生教育等)、專業與課程設置、師資隊伍、科研與推廣體係、學術交流與閤作等方麵,分彆論述瞭他們的演變過程;同時結閤國際、環境的影響,從政治社會、經濟、科技、教育自身發展等角度論述中國農業教育變遷的動因與相互關係。
目錄
作者介紹
包平,博士。現為南京農業大學圖書館館長,研究館員,碩士研究生導師。主要研究領域:近現代農業教育史、數字圖書館、文獻信息組織等。先後主持或參與國傢、部省等科研項目12項,發錶論文43篇,齣版著作5部,獲奬成果4項,其中省級科技進步三等奬1項,主持或參與完成學術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書頁散發著一種淡淡的油墨香,這是一種久違的味道,仿佛勾起瞭我對童年時期閱讀的記憶。我翻開目錄,看到那一連串的章節標題,每一個都像是一個引人入勝的鈎子,鈎著我對二十世紀中國農業教育曆史的好奇心。從早期的萌芽,到發展中的探索,再到革新中的陣痛,每一個階段都似乎蘊含著豐富的故事和人物。我尤其對那些關於“變遷”的論述感到興趣,因為“變遷”本身就意味著動態、過程和故事。我設想,這本書一定詳細描繪瞭各個時期農業教育的特點、麵臨的挑戰以及取得的成就。也許會有對那些早期教育傢們的生動刻畫,也許會有對當時教育政策的深入分析,又或許會展現齣普通農民在教育影響下的生活變化。這些想象,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要深入書中,去一探究竟,去感受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
评分拿到這本書,我首先被它嚴謹的排版所吸引。紙張的質感相當不錯,摸上去溫潤而厚實,即使長時間翻閱也不會感到疲憊。印刷清晰,字跡工整,沒有齣現任何模糊或錯位的現象。更讓我驚喜的是,在章節的開頭,設計瞭一些簡潔而富有深意的手繪插圖,這些插圖並非隨意為之,而是與章節的主題緊密相關,比如描繪耕作場景、學校建築或是人物剪影,它們在視覺上起到瞭很好的引導作用,同時也為冰冷的學術研究增添瞭一絲藝術氣息。書中的圖錶和數據也非常詳盡,邏輯清晰,配以精煉的文字說明,使得復雜的論證過程變得易於理解。我特彆注意到,作者在引用文獻時,格式規範,信息完整,這體現瞭研究的嚴謹性和學術誠信。整本書就像一件精心雕琢的工藝品,從細節處彰顯齣作者和齣版社的專業態度,讓人讀起來倍感舒適和信賴。
评分收到快遞後,打開盒子,那份沉甸甸的質感撲麵而來。這本書的書脊挺括,封麵圖案雖不張揚,但卻有一種沉靜的力量,仿佛是對曆史的敬畏。我特彆留意瞭扉頁上的題詞,雖然沒有看到具體內容,但想象中,那一定是對知識的渴望,或是對曆史的迴顧。書的裝幀工藝也很考究,每一頁都裁切得整齊利落,翻閱起來毫不費力。我喜歡這種厚重而紮實的實體書,它承載的不僅僅是文字,更是作者的心血和思想。從書的整體呈現來看,這本書顯然是經過精心策劃和打磨的,它不僅僅是一本學術著作,更像是一件值得收藏的文化産品。我期待它能帶給我一次深度而有益的閱讀體驗,讓我能夠全麵地瞭解二十世紀中國農業教育的發展脈絡,並從中獲得啓發。
评分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在一傢獨立書店的書架角落裏發現瞭這本書。當時我正在尋找一些關於中國近現代社會史的資料,而這本書的標題瞬間抓住瞭我的眼球。在那個信息爆炸的時代,能夠找到一本這樣專注於特定領域,並且帶有研究性質的書籍,確實是一件令人興奮的事情。我拿起它,反復翻閱,雖然隻是初步的瀏覽,但其中涉及的關鍵詞和曆史時期,已經讓我感受到作者在該領域深厚的積纍。封麵的設計,雖然樸實,卻有一種穿越時空的質感,仿佛在訴說著一段被遺忘的故事。我當時就覺得,這本書一定蘊含著許多值得挖掘的細節和觀點,能夠填補我對這段曆史的認知空白。它的存在,就像是在浩瀚的書海中,為我點亮瞭一盞探尋真相的燈,讓我對未來的閱讀充滿瞭好奇和期待。
评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非常吸引人,淡雅的米白色背景上,是略帶泛黃的舊照片,模糊地展現著田野和人物,仿佛一下子就將人拉迴瞭那個年代。書名“RTDK 二十世紀中國農業教育變遷研究”字體古樸而沉靜,與封麵的整體風格融為一體,傳遞齣一種學術的厚重感。9787802233010這個ISBN號,雖然隻是數字,卻承載瞭這本書背後的無數心血和研究。中國三峽齣版社的標誌,則讓人聯想到它在曆史文化齣版領域的專業性和權威性。單從這封麵和齣版信息來看,這本書就給人一種值得深入閱讀的期待感,仿佛它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曆史,等待著被發掘和解讀。那種歲月的痕跡,還有那份對土地的眷戀,都在這小小的封麵上得到瞭很好的體現,讓人忍不住想翻開它,去探尋二十世紀中國農業教育究竟經曆瞭怎樣的跌宕起伏,又孕育齣瞭怎樣的變革。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