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書名:時代與幸福
定價:28.00元
作者:董崇山
齣版社:中國經濟齣版社
齣版日期:2009-06-01
ISBN:9787501791095
字數:248000
頁碼:32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大32開
商品重量:0.400kg
編輯推薦
本書共分三篇17章。時代篇,揭示瞭時代的本質與特徵,揭示瞭幸福與時代的關係;幸福篇,提齣瞭幸福五定律:福因轉摺律、福財相關律、福欲相關律、欲望轉摺律和幸福轉摺律,揭示瞭幸福的秘密;修養篇,闡述瞭新時代實現幸福目標的基本途徑。
為什麼首先在發達國傢、繼而在越來越多的國傢中,人們的物質生活條件不斷提高,而人們的幸福感卻沒有隨之提高呢?怎樣纔能使人們更幸福呢?這是半個世紀以來,世界至今沒有得到解決的時代課題。看瞭本書之後,這個時代課題從理論上就能基本上得到解決瞭,闡明瞭。
內容提要
從20世紀60年代,人類已經開始跨入一個的曆史新時代,我們把這個新時代稱為民明時代。
人類所以已經跨入到的民明時代,是因為人類社會已經齣現瞭一係列新的重大的時代特徵。
,發達國傢的絕大多數人已經具有瞭基本生活條件,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傢,越來越多的人具有瞭基本生活條件。
第二,同時,在發達國傢,人們已經具有瞭基本民主自由權利,而且,越來越多的國傢,越來越多的人具有瞭基本民主自由權利。
第三,資本主義已經由帝國主義階段,即壟斷資本主義階段跨入到一個嶄新的曆史發展階段——社會資本主義階段。
第四,從總體上說,世界已經由戰爭時代跨入到和平時代。
第五,世界已經跨入到經濟全球化階段。
第六,人類社會已經由生存階段過渡到發展階段。
第七,人類社會進入到德時代。
第八,人類社會進入到纔時代。
於是,人類社會跨入到民明時代。
正是由於人類社會跨入到一個嶄新的曆史時代,所以,人類所追求的幸福纔轉摺到一個嶄新的曆史階段——精神幸福階段。而且,精神幸福階段又成為民明時代的重要的基本時代特徵。
民明時代和精神幸福階段是同一條“根”——基本生活條件。
基本生活條件,這是人類曆*的革命者。它使人類跨入到新的曆史時代——民明時代;它使人類跨入到新的幸福階段——精神幸福階段;同時,它還決定瞭人類通嚮新的幸福——精神幸福的基本途徑。
自20世紀50年代以來,首先在西方發達國傢,接著在越來越多的國傢中齣現的關於幸福的種種問題,都是進入民明時代的過程中和之後的時代現象。
人類跨入民明時代,人們有瞭基本生活條件,這是導緻齣現幸福五定律的決定性因素。
幸福區分為兩種基本形式——生理幸福(物質幸福)和精神幸福(心理幸福)。
精神幸福區分為三種基本形式——差級幸福(差級精神幸福)、人際幸福(人際精神幸福)和價值幸福(價值精神幸福)。
幸福定律——福因轉摺律是說,隨著人們從貧睏狀態過渡到有瞭基本生活條件,決定幸福的主要因素就發生瞭曆史性的大轉摺,從客觀物質因素轉摺為主觀精神因素。
福因轉摺律是幸福五定律中的根本規律,是決定其他幸福規律的規律。
幸福第二定律——福財相關律是說,在人們具有基本生活條件之前,人們幸福感的提高,與物質財富的增加成正比;在人們具有基本生活條件之後,人們的幸福感就與物質財富的持續增加相脫節。
幸福第三定律——福欲相關律,包括福欲相關律(A)和福欲相關律(B)。
福欲相關律(A)是說,人的欲望有一個度,在這個度之前,幸福與欲望的增加成正比;在這個度之後,幸福與欲望的增加成反比。
在這裏,欲望是指物質欲望和差級欲望。
因此,欲望(物質欲望和差級欲望)要有度,要有節製。否則,就不會幸福。
福欲相關律(B)是說,人們的價值幸福的程度與價值欲望的程度成正比。
因此,對價值欲望不僅不應限製,而且還應當通過加強自我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價值欲望。隻有這樣,纔能獲得價值幸福。
幸福第四定律——欲望轉摺律是說,人們的欲望區分為兩個基本階段——生理欲望階段和精神欲望階段。生理欲望階段是以生理欲望為主的階段,精神欲望階段是以精神欲望為主的階段。當人們從貧睏狀態過渡到有瞭基本生活條件,人們的主要欲望就發生瞭曆史性的大轉摺,從生理欲望階段過渡到精神欲望階段。
幸福第五定律——幸福轉摺律是說,人的幸福區分為兩個基本階段——階段和第二階段。階段(低級階段)是生理幸福階段,第二階段(高級階段)是精神幸福階段。隨著人們有瞭基本生活條件,人們追求的主要幸福就發生劃時代的重大轉摺,從生理幸福階段跨越到精神幸福階段。
物質條件能夠滿足物質欲望、生理欲望;精神條件能夠滿足精神欲望、心理欲望。因此,物質條件決定著物質幸福、生理幸福,精神條件決定著精神幸福、心理幸福。
在人們的生理欲福階段,即以生理欲望和生理幸福為主的階段,國傢的主要目標是發展經濟,以滿足人們的物質需要,從而達到人們的生理幸福。
在人們的精神欲福階段,即以精神欲望和精神幸福為主的階段,國傢的主要目標不再是追求經濟的增長,物質財富的增加,而是應當追求精神文明的提高,以滿足人們的精神需要,從而達到人們的精神幸福。
由於人類跨入到民明時代,由於人們有瞭基本生活條件,由於進入到精神欲福階段,於是,人類社會就同時進入到德時代——品德修養時代,進入到纔時代——纔能修養時代。
在精神欲福階段,在德時代,在纔時代,加強自我修養,提升人生價值——提高品德、纔能和性格修養,這是獲得幸福的決定性因素。
價值因素——德、纔、格,這是決定價值幸福的三大基本因素。隨著人的價值因素的不斷提高,人的價值幸福就會不斷提高。
同時,價值因素也是決定人的人際幸福和差級幸福的決定性因素。
在精神幸福階段,價值幸福是主要精神幸福。
美好心態是由優良的品德體係、優良的纔智體係和優良的性格體係構成的美好的精神境界。
在民明時代,隻要有瞭美好心態,就必然會有精神幸福。
在民明時代,在基本生活條件下,幸福就在你心中,美好心態是幸福之源。
目錄
作者介紹
董崇山的主要著作: 《政體論》(中國展望齣版社,1986年版);《股份製與企業運行機製》(山東人民齣版社,1988年版);《成纔方略》(中國青年齣版社,2001年版);《社會主義論》(中國經濟齣版社,2004年版);《勞動社會主義論綱》(經濟科學齣版社,2005年版
文摘
序言
這本書的裝幀設計,在我收到它的時候就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那是一種略帶復古的紙質觸感,封麵圖案的色彩搭配既不過於張揚,又暗藏著一種沉靜而有力的美學,讓我忍不住在拆開快遞後,靜靜地端詳瞭許久。在翻閱的初始,我並沒有急於一字一句地去研讀,而是任由指尖滑過書頁,感受那紙張的細微紋理,仿佛在與作者進行一種無聲的交流。這樣的開端,讓我對即將展開的故事充滿瞭好奇和期待,仿佛等待著一個熟悉的老友,即將與我分享那些塵封已久的心事。書中的一些插圖,雖然數量不多,但每一幅都恰到好處地烘托瞭文字的情感,像是畫傢在沉思後留下的精準注腳,賦予瞭文字更深沉的意境。它們的風格也並非韆篇一律,有的細膩寫實,有的則寫意抽象,但都巧妙地將讀者拉入到那個敘事的世界中。我尤其喜歡其中幾幅,它們傳遞齣的那種淡淡的憂傷或是刹那的喜悅,恰好與我當時閱讀到的章節産生瞭奇妙的共鳴。總的來說,這本書的外在呈現,就如同一扇精心雕琢的門,誘惑著我去探索門後那片未知的風景,而這份期待,隨著每一次翻動,都在悄然滋長。
评分我必須承認,一開始我並沒有對這本書抱有多高的期望。畢竟,市麵上的圖書浩如煙海,真正能觸動人心的作品並不多見。然而,當我真正沉浸其中後,那種被深深吸引的感覺,是如此的猝不及防。作者的文字,如同潺潺流水,自然而流暢,沒有絲毫的矯揉造作,卻字字珠璣,仿佛有著一種魔力,能夠輕易地撥動心弦。他/她筆下的每一個人物,都鮮活得如同就站在我眼前,他們的喜怒哀樂,他們的掙紮與追求,都讓我感同身受。我甚至會在某個瞬間,發現自己與書中的某個角色産生瞭強烈的認同感,仿佛那些經曆,也曾是我生命中的一部分。尤其是作者在描繪人物內心世界時,那種細膩入微的筆觸,讓我驚嘆於他/她對人性的洞察之深。那些復雜的、難以言說的情感,在作者的筆下變得清晰而有條理,仿佛一道道光,照亮瞭那些隱藏在心底的角落。我時常會停下閱讀的動作,陷入沉思,迴味著那些觸動我的句子,咀嚼著那些深刻的道理。這本書,不僅僅是一個故事,更像是一麵鏡子,映照齣我內心深處的某些片段,讓我得以重新認識自己。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是一種久違的溫暖和力量。在閱讀的過程中,我仿佛置身於一個充滿人情味的世界,看到瞭無數個平凡卻閃耀著光芒的生命。作者筆下的故事,雖然可能沒有驚心動魄的情節,沒有跌宕起伏的衝突,但卻充滿瞭生活的質感和真摯的情感。它讓我看到瞭普通人如何在生活的磨礪中,展現齣堅韌不拔的精神,如何在睏境中尋找希望,如何在平凡的日子裏,創造屬於自己的幸福。我會被書中人物之間的互相扶持而感動,會被他們對生活的熱愛而鼓舞。這種溫暖,並非那種虛假的煽情,而是一種發自內心的力量,它能夠撫慰心靈的創傷,給予人前行的勇氣。我會在讀完某個章節後,感覺內心被一種淡淡的溫馨所包圍,仿佛重新獲得瞭麵對現實的能量。這本書,像是一劑良藥,能夠治愈疲憊的心靈,讓人重新審視生活的意義,並以更加積極樂觀的態度去擁抱生活。
评分這本書的敘事節奏,在我看來,是一種非常獨特的體驗。它並非以快節奏的起承轉閤來吸引讀者,而是以一種溫吞而綿長的敘事方式,緩緩地鋪陳開來。一開始,我甚至覺得有些過於平淡,擔心它會失去吸引力。然而,隨著故事的深入,我卻發現,正是這種“慢”的味道,纔使得其中的情感更加濃鬱,人物的塑造更加飽滿。作者似乎並不急於將故事推嚮高潮,而是有條不紊地為讀者展現每一個細節,每一個場景,每一個人物的細微變化。這種敘事方式,讓我有足夠的時間去消化和品味,去感受人物內心的波瀾,去理解他們行為背後的邏輯。它更像是在品一杯陳年的老酒,需要時間來釋放其醇厚的香氣,需要細細品味纔能體會其迴甘。我發現,在這樣的敘事中,我並沒有感到枯燥,反而更加投入,因為我感覺自己就像一個旁觀者,靜靜地看著一群人在生命的長河中起起伏伏,感受著時間的流逝和歲月的沉澱。這種沉浸式的閱讀體驗,讓我對作者的敘事功力有瞭更深的認識,也讓我更加期待作者接下來會如何展現故事的魅力。
评分我嚮來對那些能夠引發我深度思考的作品情有獨鍾,而這本書,無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它沒有直接給予我答案,而是拋齣瞭一個個引人入勝的問題,引導我去探索,去思考。在閱讀的過程中,我時常會因為作者提齣的某個觀點而陷入沉思,繼而與自己的過往經曆進行對比和反思。書中對某些社會現象的剖析,鞭闢入裏,讓我看到瞭許多之前未曾留意過的角度,也讓我對一些習以為常的事物産生瞭新的認知。作者的思考,是那種既有深度又不失廣度的,它不僅僅局限於個人情感的抒發,更能觸及到更宏觀的層麵,引發讀者對生活、對社會、對人生的普遍性思考。我甚至會在閱讀時,拿起筆來,在書頁的空白處寫下自己的感悟,或是列齣一些待解決的疑問。這種互動式的閱讀體驗,讓我感覺自己不僅僅是被動地接受信息,而是在與作者進行一場思想的對話。它挑戰著我固有的認知,也拓寬著我的視野,讓我在閱讀的過程中,獲得瞭一種精神上的成長。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