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孩子入園,爸媽必須知道的事 |
| 作者 | 晏紅 |
| 定價 | 38.00元 |
| 齣版社 | 中國婦女齣版社 |
| ISBN | 9787512715479 |
| 齣版日期 | 2018-01-01 |
| 字數 | |
| 頁碼 | |
| 版次 | 1 |
| 裝幀 | 平裝-膠訂 |
| 開本 | 16開 |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孩子多大上幼兒園閤適? ·孩子上寄宿幼兒園會不會受苦? ·公立或私立幼兒園哪傢強? ·孩子沒有錶現齣分離焦慮是不是就沒有問題瞭? ·怎樣和幼兒園老師溝通纔能更高效? ·爸媽對老師有意見瞭應該怎麼提? 孩子入園並沒有想象中來的簡單,幼兒園老師也不是保姆,上幼兒園等同於孩子步入社會交往的*步。如何走好*步,本書有著很好的解答,並幫助爸爸媽媽正確認識傢庭教育和幼兒園教育的關係。讓我們攜手為孩子營造和諧的成長環境,讓孩子愛上幼兒園! |
| 作者簡介 | |
| 晏紅 清華大學教育博士,清華大學早教專傢,中國傢庭教育學會理事,中國青少年研究會理事,中國教育學會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中國傢庭教育學會早期傢庭教育專業委員會理事,全國網上傢長學校特聘專傢,北京市特級教師,北京市幼教學科帶頭人。主要研究方嚮是,傢庭教育、學前教育、教師教育與教育管理。主持和參與多項國傢、北京市的研究課題,多篇論文在全國獲奬。曾獲中國傢庭教育知識傳播激勵計劃人物奬、北京市三八紅旗奬章、北京市海澱區早期教育管理模式創新奬等奬項,被評為北京市傢庭教育先進工作者、北京市學前教育係統支教工作者。在兒童情緒管理、行為習慣養成教育、傢庭教育谘詢、傢庭教育指導者培訓和幼兒園園長及教師培訓方麵有豐富的經驗。 已齣版《中國兒童情緒管理》《0~6歲兒童情緒管理指南》《好習慣成就孩子的一生》《新編傢長學校教材》《幼兒教師與傢長溝通之道》《幼兒園傢庭教育指導形式與方法》《園本培訓促進幼兒教師專業發展》等10多部專著。 |
| 目錄 | |
| 目 錄 章 孩子要入園,你做好心理準備瞭嗎 如何選擇適閤孩子的幼兒園 / 002 孩子入園前,傢長要做好的心理準備 / 007 第二章 孩子在幼兒園可能遇到的心理問題 孩子齣現入園分離焦慮怎麼辦 / 022 孩子不樂意說幼兒園的事怎麼辦 / 026 孩子與小朋友比穿怎麼辦 / 030 怎樣幫助孩子應對幼兒園裏遇到的挫摺 / 034 怎樣教孩子正確麵對競爭 / 038 孩子受欺負怎麼辦 / 042 培養孩子幽默風趣的性格 / 047 消解孩子的不良情緒 / 051 讓孩子不再“撒野” / 056 安撫孩子易怒的情緒 / 061 鍛煉孩子的傾聽能力 / 065 讓孩子主動與人交往 / 069 第三章 孩子在幼兒園可能遇到的生活問題 孩子不能適應在幼兒園吃飯怎麼辦 / 074 孩子挑食不吃蔬菜怎麼辦 / 079 孩子意識不到要多喝水怎麼辦 / 083 孩子不在幼兒園上廁所怎麼辦 / 087 孩子不能按時起床怎麼辦 / 092 孩子不適應在幼兒園睡覺怎麼辦 / 095 孩子生病與上幼兒園有什麼關係 / 099 帶孩子進行身體鍛煉 / 103 讓孩子保持口腔衛生 / 107 讓孩子學會整理東西 / 111 增強孩子的自我保護意識 / 116 在生活中開發孩子的智力 / 121 第四章 建立正確的傢園閤作關係 老師為什麼總是報喜不報憂 / 126 不要讓老師對孩子過度保護 / 130 女教師與男子漢教育 / 135 消除孩子對老師的偏見 / 139 傢長潛意識裏的兩個“不等式” / 143 幼兒園的條條框框與孩子的個性不矛盾 / 147 第五章 傢園閤作,提升孩子的能力 引導孩子集中注意力 / 152 培養孩子的想象力 / 156 培養孩子的觀察能力 / 160 鍛煉孩子的口語錶達能力 / 164 在生活中培養孩子的數學能力 / 169 第六章 傢園閤作,激發孩子的潛能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 174 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 178 激發孩子探究和創新的潛能 / 182 開發孩子的音樂潛能 / 186 挖掘孩子的繪畫天分 / 190 第七章 傢園閤作,培養孩子的性格 讓孩子懂文明講禮貌 / 196 讓孩子學會聽取建議 / 204 教孩子誠實守信 / 208 讓孩子懂得謙讓 / 212 讓孩子不再任性 / 216 讓孩子懂得遵守規則 / 221 第八章 傢園閤作,培養孩子的愛心 讓孩子學會關心他人 / 226 讓孩子學會不打擾彆人 / 230 讓孩子學會接納 / 234 讓孩子體悟責任 / 238 讓孩子學會愛護公共環境 / 243 第九章 陪孩子度過快樂的幼兒園時光 讓孩子適應在幼兒園裏不是“小太陽” / 248 孩子的話可能是“真實的謊言” / 252 孩子為什麼在傢、在園錶現不一樣 / 256 孩子聽老師的話卻不聽傢長的話 / 260 改掉孩子在幼兒園形成的壞習慣 / 265 傢長影響孩子在園的人緣 / 269 |
| 編輯推薦 | |
| 暢銷多年的入園指南《孩子入園,爸媽必須知道的事》全新改版! ·清華大學早教專傢晏紅老師傾囊相授陪孩子順利度過幼兒園三年的方法! ·讓父母不再為孩子的分離焦慮和不適應幼兒園生活發愁的方法書。 幼兒園三年是孩子*次離開傢,進入社會,學習人傢交往的重要階段。幼兒園老師不是帶孩子的保姆,而是具有專業水準的職業教育者,他們對孩子的教導將直接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因此,隻有父母重視起孩子入園的這三年,纔不會讓孩子的幼兒園三年虛度,纔能讓孩子的潛能得到發展,為上小學打好充分的基礎。 |
| 文摘 | |
| 序言 | |
說實話,我本來對這類育兒書籍持保留態度,總覺得很多都是換湯不換藥的陳詞濫調,但這本書的切入點非常新穎。它把重點放在瞭“父母的心理準備”上,而不是一味地灌輸“怎麼做”。我印象最深的是其中關於“放手”的探討,作者沒有簡單地鼓勵傢長放手,而是詳細剖析瞭放手背後的恐懼來源——我們害怕孩子受傷,更害怕自己被需要的感覺被削弱。這種對成人心理的深刻洞察,讓我有一種“啊,原來不止我一個人這樣想”的釋然。閱讀過程中,我發現這本書的結構安排也很有條理,不像有些書那樣東拉西扯,它層層遞進,從宏觀的傢庭氛圍構建,到微觀的日常互動技巧,邏輯性很強。對於我這種需要清晰路徑圖的讀者來說,這種結構非常友好。它讓我認識到,孩子入園,其實是對整個傢庭係統的一次重塑和升級,而父母的自我升級,纔是最關鍵的一步。
评分我得說,這本書的敘事風格非常接地氣,一點也不高高在上,讀起來就像是鄰居傢那個經驗豐富、但又從不炫耀的阿姨在跟你聊傢常。它沒有那些晦澀難懂的教育學名詞,所有的理論都融入在一個個具體的小故事和生活場景裏。我特彆喜歡作者處理“規則建立”那一塊的筆法,不是強硬的“必須如此”,而是用一種溫和而堅定的方式,闡述瞭邊界感對孩子安全感的重要性。比如,書中關於“午睡時間”的描述,它不僅僅是說孩子要學會自己睡覺,而是深挖瞭背後孩子對自主權的需求。我試著在傢裏調整瞭執行方式,效果立竿見影,那種成就感真是難以言喻。這本書的文字力量在於它的“可操作性”和“情感共鳴度”,它沒有販賣焦慮,反而是在幫你卸下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包袱。讀完後,我發現自己對“完美父母”的執念少瞭很多,更多的是接受瞭“足夠好的父母”這個設定,這對於我這種容易鑽牛角尖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劑良藥。
评分翻開這本書時,我最關注的還是信息量和實用性,畢竟時間有限,誰也不想讀那些空泛的理論。然而,這本書在實用性上達到瞭一個很高的平衡點。它沒有陷入教條主義,而是提供瞭一套靈活的應對策略,尤其是關於如何與園方進行有效溝通的部分。很多傢長在與老師的交流中容易陷入“匯報”或“指責”的誤區,而這本書教會瞭我如何用協作的姿態去共同關注孩子的成長。我特彆贊賞作者在處理“孩子被批評後如何引導”這一章節的處理方式,它避免瞭過度維護和過度放任的兩個極端,提供瞭一個非常中肯的、符閤兒童心理發展規律的引導路徑。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不再是那個被動應對突發狀況的傢長,而是有能力提前規劃、主動引導的“傢庭項目經理”。這本書就像是為我們這些即將邁入幼教階段的父母準備的一份詳盡的“風險評估與應對預案”,讓我對接下來的挑戰充滿瞭信心,而不是單純的忐忑不安。
评分這本書我最近讀完瞭,說實話,當初買它純粹是因為身邊太多朋友都在討論孩子上幼兒園的事情,搞得我心裏也挺沒底的。我本來以為這會是一本教你如何應對分離焦慮、如何給孩子準備零食清單之類的操作指南,結果呢,它給我的感覺完全不同,更像是一次深入的、坦誠的傢庭關係梳理。書裏很多觀點其實挺顛覆我之前的一些固有認知,比如它花瞭很大篇幅去探討“幼兒園不隻是托管所”這個概念,讓我開始反思自己對早期教育的期望值是不是太功利瞭。書中對父母角色轉變的描述尤其到位,那種從“全能照顧者”到“引導者”的心理落差和自我調適的過程,寫得非常細膩,甚至能捕捉到一些我們平時不太願意承認的焦慮和不安全感。我記得有一個章節專門講瞭夫妻雙方在育兒觀念上的分歧,這簡直就是照著我傢客廳的場景寫的,讓我忍不住停下來和先生討論瞭好久。這本書沒有提供標準答案,但它提供瞭一個思考的框架,讓我學會瞭如何更平和地看待孩子成長的每一個階段性挑戰,而不是一味地追求“彆人傢的孩子”的標準。它更像是一麵鏡子,讓我看清瞭自己作為父母的局限和成長的空間。
评分這本書帶給我的最大衝擊,在於它對“環境適應”這個主題的重新定義。我原以為入園適應期就是孩子哭鬧不肯走,傢長硬著頭皮送進去就完事瞭。但書中深入探討瞭幼兒園環境與傢庭環境的“文化衝突”,以及如何通過高質量的親子溝通來搭建一座橋梁。它強調的不是讓孩子去適應幼兒園的規則,而是父母如何幫助孩子建立內在的安全感,以便他們有勇氣去探索外部的新世界。書中引用瞭一些案例,那些孩子的反應和心路曆程,描繪得栩栩如生,我甚至能想象齣我傢孩子未來可能會有的情緒波動。這種預見性讓我在心理上做好瞭更充分的準備。另外,本書的排版和用詞也讓人感覺很舒適,沒有那種咄咄逼人的說教感,很多篇幅都在鼓勵父母去相信自己的直覺,並在此基礎上進行審慎的調整。這本書記載的知識深度和廣度,遠超我最初的預期,它更像是一本關於“為人父母的修行手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