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知中 民谣啊民谣
定价:56.00元
作者:苏静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11-01
ISBN:9787508668383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胶订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0.4kg
编辑推荐
究竟什么是民谣?在民谣越发火热的当下,这个问题越发没有一个标准化的答案。每一首民谣,都是时代、地域、创作者们共同塑就的产物,都是关于世界的观察、记录和表达。它穿越了时光,永恒地流传下来,一代一代。历经了千年生长,中国民谣的本源究竟在何处?古老的《诗经》《楚辞》,与民谣又有着怎样的关联?在古罗马,人们称荷马为「吟游诗人」;而在当下,我们称周云蓬、万晓利为「民谣诗人」,他们共同特质是什么?不同的时代,诞生出不同的民谣歌者,他们身处「时代大潮」中的亲身体会又如何?「完全再现!民谣编年史」——知中ZHICHINA的第4本书《民谣啊民谣》,完整梳理千年中国民谣历史发展脉络,专访多位民谣音乐人,包括老狼、周云蓬、张佺等等,以不同的视角,深入解析中国民谣!
内容提要
《知中·民谣啊民谣》特集,是「知中ZHICHINA」品牌的第4本纸质出版物,完整梳理千年中国民谣历史发展脉络,专访多位民谣音乐人,包括老狼、周云蓬、张佺、宋冬野、程璧等,以不同的视角,深入解析中国民谣——「完全再现!民谣编年史」
目录
作者介绍
特约撰稿人/
郭小寒
媒体人、乐评人、乐童音乐副总裁,曾就职于《北京青年周刊》《VICE》。曾代理周云蓬、张玮玮、野孩子等歌手、乐队的演出事宜。
受访人/
老狼
民谣音乐人。代表作品有《同桌的你》《恋恋风尘》等,被誉为中国大陆「校园民谣」代表人物。
张佺
民谣音乐人,野孩子乐队创始人及主唱。代表作品有《远行》《黄河谣》等。
周云蓬
诗人、民谣音乐人。代表作品有《九月》《不会说话的爱情》等。
宋冬野
新锐民谣音乐人。「麻油叶」主要成员之一。代表作品有《董》《安和桥北》《斑马,斑马》等。
尧十三
新锐民谣音乐人。「麻油叶」主要成员之一。代表作品有《北方女王》《寡妇王二嬢》《雨霖铃》等。
莫西子诗
彝族独立民谣音乐人。代表作品有《要死就要死在你手里》《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等。
程璧
独立民谣女歌手。代表作品有《晴日共剪窗》《我想和你虚度时光》等。
邵夷贝
独立民谣女歌手。代表作品有《黄昏》《大龄文艺女青年之歌》等。
李元胜
诗人,作家。《我想和你虚度时光》词作者;其作品曾获首届重庆文学奖、人民文学奖。
孙立
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文学批评史及先秦与明代文学研究代表著作有《中国文学批评文献学》。
协力机构/
摩登天空
目前中国*规模的新音乐独立唱片公司,创立于1997年,是一家全新概念的综合娱乐公司,下设多家分厂牌,领域横跨音乐、影像与平面设计。其经营主旨定位为“推广国际音乐一体化”,主张将中国新音乐推向国际,同时也将国际音乐引进。
乐童音乐
致力于音乐行业项目发起和支持的平台。在此可以发起与音乐相关的项目,并向公众进行推广,获得用户的资金支持,从而完成多种音乐项目。
文摘
序言
这本书的名字实在是太吸引人了,光是“知中”两个字就让我充满了好奇。我一直觉得,我们对中国的了解,很多时候都停留在表面,像是隔着一层薄纱,看不真切。而“知中”,似乎给了我一个拨开迷雾、深入了解中国的机会。再加上“民谣啊民谣”,这更是让我心头一动。民谣,在我心中一直是一种最朴实、最接地气的表达方式,它像一条蜿蜒的小溪,流淌着普通人的喜怒哀乐,也记录着一个时代的变迁。我特别期待在这本书里,能够通过民谣的视角,去“知”那个更真实、更鲜活的中国。我想象着,也许里面会有关于山川河流的故事,有关于乡间小镇的传说,有关于市井生活的热闹,甚至有关于历史尘埃下的沉淀。我希望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民谣歌词的堆砌,而是能有对这些民谣背后的故事、创作背景、时代印记的深入挖掘和解读。就像是在听一位老者娓娓道来,用歌声串联起那些被遗忘或被忽略的珍贵片段。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那些淳朴的旋律和直白的歌词,究竟承载了多少属于这片土地的灵魂。
评分《知中 民谣啊民谣》这个名字,有一种莫名的亲切感,让我觉得它不是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著作,而更像是一位老朋友在轻声细语。我一直觉得,了解一个国家,不能只看宏大的叙事和官方的宣传,更要深入到它的民间文化,去体察普通人的生活和情感。“知中”二字,恰恰点明了这种深入探究的意图,而“民谣啊民谣”,则像是在说,让我们回归到最质朴的声音里,去寻找中国的灵魂。我猜想,这本书里应该会有很多让我感动的故事,比如那些关于离乡背井的游子,关于辛勤劳作的农人,关于古老村落里的传说。我想象着,那些歌词可能简单朴实,但字字句句都饱含深情,也折射出不同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生存智慧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我特别期待,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些尘封的岁月,通过民谣这扇窗,去窥探一个更加真实、更加有人情味的中国。
评分我最近在书店里偶然翻到一本叫做《知中 民谣啊民谣》的书,当时吸引我的,更多是它那种似乎蕴含着某种“态度”的书名。“知中”这词,总让我联想到一种想要深入探究、有所认知的意图,不像那种流于表面的介绍,而是带着一种思辨的味道。而“民谣啊民谣”,则点出了这本书的核心内容,也透着一股子对民谣的热爱和强调。我向来对那些能够反映社会百态、抒发真挚情感的艺术形式情有独钟,而民谣恰恰具备了这些特质。我猜想,这本书可能并非简单地罗列民谣作品,而是会通过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的民谣进行梳理和分析,来折射出中国社会的发展脉络和人们的精神风貌。我期待它能展现出民谣如何从一种民间艺术形式,逐渐演变成一种具有社会影响力的文化现象。或许,作者还会探讨民谣在特定历史事件中的作用,或者挖掘那些埋藏在歌词深处的社会批判和人文关怀。我很想看看,这本书是如何将“知中”与“民谣”这两个看似独立的元素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从而勾勒出一幅生动而立体的中国画卷。
评分我最近一直在寻找一些能够让我对中国有更深层次理解的书籍,直到我看到了《知中 民谣啊民谣》。这个名字给我一种直观的感受,它似乎在告诉我,要通过民谣这种形式,去深入地“知”中国。这让我立刻联想到,民谣往往是人民最直接的情感表达,它根植于土地,承载着历史,也反映着现实。所以我期待这本书能带我领略中国各地丰富多彩的民谣文化,不仅仅是欣赏优美的旋律,更重要的是理解歌词中所蕴含的意义。我希望它能讲述那些在民谣背后的人物故事,那些创作民谣的时代背景,甚至是民谣的演变和传承。我甚至希望,这本书能够通过对民谣的解读,帮助我理解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以及他们面对生活时的态度。我期待的不仅仅是知识的增长,更是情感上的共鸣和对中国文化的更深刻体会。
评分读到《知中 民谣啊民谣》这个名字,我第一反应就是,这书肯定特别有味道。你知道,现在市面上很多书,名字起得花里胡哨,但内容却空洞乏味,让人看了就提不起兴趣。但这个名字,却有一种沉静而厚重的力量。它没有故弄玄虚,而是直接点明了主题——“知中”,就是要了解中国;“民谣啊民谣”,则是通过民谣这种最能触及人心的艺术形式来达到这个目的。我一直觉得,真正的了解,往往藏在那些最朴素、最真诚的东西里,而民谣,就是这样一种能够跨越阶层、连接古今的独特载体。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带我走进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去倾听那些来自田间地头、街头巷尾的歌谣,去感受那些平凡人的生活气息。我想象着,书中可能会有关于某个地方特有的民歌,关于某个年代流行的歌谣,甚至是关于那些被遗忘的民谣艺人。总之,我希望它能像一个温厚的引路人,用音乐的语言,为我讲述一个更加立体、更加温暖的中国。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