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5-01-11
基本信息
書名:段祺瑞政權
定價:49.0元
售價:37.2元
作者:唐德剛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5-02-01
ISBN:9787549562688
字數:150000
版次:1
裝幀:精裝
開本:16開
編輯推薦
1. 史學大傢,董狐之筆,《段祺瑞政權》評點近代中國人物——一念之差做皇帝的袁世凱,聞國會而頭痛色變的段祺瑞,全無班底的孤傢寡人黎元洪,貌似菩薩渾渾而**心的辮帥張勛,天生文盲大總統曹錕,鋒芒畢露的“飛將軍”蔡鍔,早年當“鬍子”*後主政中樞的張作霖,內戰絕不再打瞭的張學良,善於觀風的山西閻锡山,全國知名的“倒戈將軍”馮玉祥,縱橫捭闔的老政客孫洪伊,舊式官場代拆代行的徐樹錚,手無寸鐵的梁啓超,瘋名遠播的國學大師章太炎……
2. 唐德剛“民國通史計劃”精裝齣版,幾乎封塵的遺稿,暢銷數十年的經典——從“晚清導論篇”開始,緊接著“北京篇”《袁氏當國》,晚年唐德剛潛心撰寫“民國通史計劃”,因病中斷。幸有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整理遺稿、書信等資料,終使“民國史軍閥篇”《段祺瑞政權》等劫後重生。今中文簡體精裝版“唐德剛作品集”,收入早期著作、晚期作品,囊括《李宗仁迴憶錄》、《鬍適口述自傳》、《鬍適雜憶》等經典史著,每冊均以鬍適手跡集字書名,以曆史照片還原現場。
內容提要
袁氏當國,袁後中國,幾乎封塵的遺稿,劫後重生。
在中國近現代史上糟亂的一段時期,應該就是民國初年的所謂軍閥時期瞭,而軍閥時期實在是從袁世凱死亡之後纔正式開始的。因為在帝製前,袁氏主政下的北京,還是一個可以號令全國的。地方軍頭還不能目無國傢法紀,隨意橫行的。野心政客雖然也難免結黨營私,但是在大一統的國傢之內,縱橫捭闔,多少還有些顧慮。可是到袁氏一死,那纔是真正的王綱解紐,全國皆兵,政客縱橫,中國近現代史纔正式進入一個所謂“軍閥時期”瞭。
一念之差做皇帝的袁世凱,聞國會而頭痛色變的段祺瑞,全無班底的孤傢寡人黎元洪,貌似菩薩渾渾而有機心的辮帥張勛,天生文盲大總統曹錕,鋒芒畢露的“飛將軍”蔡鍔,早年當“鬍子”後主政中樞的張作霖,內戰絕不再打瞭的張學良,善於觀風的山西閻锡山,全國知名的“倒戈將軍”馮玉祥,縱橫捭闔的老政客孫洪伊,舊式官場代拆代行的徐樹錚,手無寸鐵的梁啓超,瘋名遠播的國學大師章太炎……
唐德剛故世之後,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開始整理他留在紐約的手稿、論文、詩詞、書信等資料,首先把其中若乾遺稿重新編譯,終使本書得以問世,唐德剛“民國通史計劃”因此呈現“民國史軍閥篇”。全書分為“袁後中國”、“段祺瑞政權”與“外篇:民國史軍閥篇餘緒”三部分,主要描繪袁世凱死後的政治亂象,闡述北洋軍閥和政客的爭權奪利,實力派段祺瑞脫穎而齣,掌握大局的經過,綜論黎段府院之爭、參戰案、宣統復闢、孫中山南下成立護法等曆史問題,兼而探討桂係、奉係軍閥的興衰始末。作者抽絲剝繭,條分縷析,言人所未言,值得細讀。
目錄
作者介紹
唐德剛(1920—2009),安徽閤肥人。國立中央大學(重慶)曆史係學士,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紐約)碩士、博士。曾先後任職於安徽省立安徽學院、哥倫比亞大學、紐約市立大學,長期從事曆史研究與教學工作,並對口述曆史的發展貢獻良多。著有《袁氏當國》、《段祺瑞政權》、《李宗仁迴憶錄》、《鬍適口述自傳》、《鬍適雜憶》、《史學與紅學》、《書緣與人緣》、《五十年代的塵埃》、《戰爭與愛情》等,包括曆史、政論、文藝小說多種,及詩歌、雜文數百篇。
唐德剛教授瞭不起的地方,是他能辛酸,在七十歲退休之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做一個倔強的單乾戶,單打獨鬥地寫晚清、民國史,在八十歲中風生病之前,完成瞭《袁氏當國》、《李宗仁迴憶錄》、《鬍適口述自傳》等著作。這些書齣版後大受歡迎,居然還有盜版!唐教授當年辛辛苦苦搭瞭架子要建立的“第三勢力”雖然未能拔地而起,後無疾而終,但他所寫的史書在普通讀者“民國史閱讀書單”上,卻恐怕是排在“”。
曆史學傢必須公正,必須敢言,否則曆史學傢就不能得人敬重瞭。唐德剛教授是一位讓人敬重的曆史學傢,即以公正和敢言見稱。
文摘
【禤福輝《唐德剛教授與民國通史計劃》】
唐德剛教授長期鑽研民國史,數十年如一日。他的早期著作和晚期作品的重點頗有不同。早期的著述都是專著,主要是口述傳記,以1950年代後期參與哥倫比亞大學中國口述史學部(Chinese Oral History Project)的訪談為基礎,如《鬍適口述自傳》和《李宗仁迴憶錄》,都是傳誦一時的經典之作。晚期作品則特彆著重撰寫民國通史,氣魄恢宏,觀點獨到;而且極力打破繁瑣、枯燥的學院派傳統,以“唐派新腔”的散文下筆,幽默、流暢,亦莊亦諧,妙趣橫生;毅然走齣象牙之塔,提倡“務求其通俗”的主張,以期實現雅俗共賞的目的,為兩岸韆韆萬萬的讀者所熱烈歡迎。
1991年夏唐教授從紐約市立大學退休,剛放下教鞭,便潛心撰寫民國通史。先後齣版《晚清七十年》(1998)和《袁氏當國》(2002),前者是“晚清導論篇”,後者是“北京篇”,二者是互相銜接的。2000年修訂瞭撰述計劃,打算分為五篇,除上述兩篇外,還有“國民篇”(1928—1949)、“人民篇”(1949—2000)和“國民在颱北”(1949—2000)等三篇。2005年麵世,就是撰述計劃中的“人民篇”;但是這個計劃的主軸——“國民篇”卻始終沒有齣現。
2001年底唐教授害瞭一場重病,差點不起,體力恢復很慢。直到2005年,健康狀況稍有起色,便與吳章銓博士重新審議撰述計劃,再次修訂計劃大綱,分為“軍閥篇”(1916—1928)、“五四運動篇”(1919)、“北伐篇”(1927)、“國民篇”(1928—1937)、“抗戰篇”(1931—1945)和“中國近代轉型論”等六篇,顯然比2000年的大綱較為細緻。可惜重病之後,年高體弱,終究心有餘而力不足,很難再振筆直書瞭。修訂計劃無法落實,董狐之筆從此封塵,民國通史計劃不幸中斷。
但是他對民國通史始終未能忘懷,在閑談時常常流露齣無限悵惘。自2007年起,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同仁常常結伴到唐府拜訪,有時七八人,有時兩三人一同前往。除瞭正式訪談外,也陪兩老閑聊,天南地北,無所不談。他老人傢談得高興時,就不斷鼓勵大夥分頭撰寫民國史。2009年初我們後一次到唐傢探望,他還是苦口婆心,舊事重提,並且一再講述近四十年前(1971)推卻撰寫“蔣總統全傳”的往事,感到萬分遺憾。看來民國通史沒有完成,撰寫“蔣傳”的難得機會悄然溜走,可能是他一生大的遺憾。
在過去兩年,中國近代口述史學會同仁分頭整理他留在紐約的手稿、論文、詩詞、書信等資料,現在總算有一點頭緒,希望為中斷的民國通史計劃做一些補充,《民國史軍閥篇:段祺瑞政權》正是我們的初次嘗試。他多年前以英文寫成的《中國革命簡史》(A Short History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的翻譯工作也快要完成,希望不久可以付梓。但願能夠按照他的修訂大綱,整理現有資料,逐步編輯成書,以慰良師的期盼於萬一,並聊錶無限懷念的微意。其實《段祺瑞政權》一書,遠流齣版公司早在2004年就差不多編好瞭,後來把初稿送唐教授過目,不料齣瞭亂子,郵寄迴颱灣的訂正稿不幸遺失,一去無蹤。直至今年初,遊奇惠主編舊事重提,寄上原齣版計劃,建議我們把遺稿重新編纂。遠流的建議與我們的構想不謀而閤,可謂求之不得,因此立刻錶示贊同。我們馬上著手整理資料,除已在《傳記文學》發錶的幾篇有關軍閥的文章外,又從他的遺稿中挑齣《談談打打的護法戰爭》(此文太長,現在拆為兩篇,按原來小題,分齣《再造民國,段閣復起》一文)和《論桂係》兩篇未刊長文,並翻譯瞭早年在哥大的英文講稿《民國軍閥概述》以作補充,終於使本書劫後重生,能夠與讀者諸君見麵。
不過,復查修訂大綱,他顯然有意全盤探討軍閥史的種種問題,並非僅以皖係軍閥為限。但是,遍翻遺稿,沒有發現直係的文章,也沒有討論粵、滇軍閥的稿子,所以本書基本上還是以皖係及黎(元洪)、段的府院鬥爭為主軸。
本書分為三部分,部分描繪袁後中國的狀況,闡述北洋軍閥和政客的爭奪,實力派段祺瑞脫穎而齣,掌握大局的經過,其中《王綱解紐,軍閥割據,政客縱橫》一文深入分析瞭軍閥時代齣現的原因,不斷互相殺的現象,憲製混亂,黎、段寵臣的纏鬥造成府院之爭的經緯,可以說是全書的綱領。此外,《民國史軍閥篇四圓四方圖解》一文,簡明扼要地闡明軍閥時代的分期。民初大小軍閥三韆多人,縱橫捭闔,朝秦暮楚,史實紛繁,使人眼花繚亂。唐教授抽絲剝繭,條分縷析,並附上圖錶,把軍閥時代(1912—1928)分為四期,每期四年,井然有序,化繁為簡,一目瞭然,清楚闡述瞭軍閥割據時代的梗概,難能可貴。
第二部分專論段祺瑞政權,說明黎、段上颱後不久,就爆發嚴重衝突,勢成水火,鬥爭激烈。袁世凱死後,黎、段兩頭馬車走馬上任,恢復《民元約法》和舊國會,行“虛君實相”的責任內閣製,其實是非牛非馬的混亂製度,既非總統製,也不是真正的內閣製,因此運作極度睏難;同時人事問題復雜,黎、段的“二爺”(寵臣)孫洪伊和徐樹錚纏鬥不休,結果1917年竟藉參戰案而爆發激烈的府院之爭,黎聽信政客鬍言,昧於時勢,悍然拉段下馬,引起北洋軍閥群起反對,結果舉國騷然,天下大亂,終於造成統一的中國一分為二,禍延至今,兩岸分裂狀態依然無法解決。
第三部分“餘緒”中,《論桂係》是唐教授的未刊遺稿,隻有前半經過整理、繕正,後半篇是未經修飾的初稿,然而全篇深入淺齣地探討桂係的特徵,綜論其在民國史中所起的作用,觀點獨到,言人所未言,值得細讀。桂係雖有相當獨立的武力、地盤和財力,卻始終不能入主中樞,充分反映其地方軍閥的特性。不過新桂係統一廣西後,能夠認清大局,加入國民黨,成為支持革命軍北伐的重要力量,而國民的確立,桂係的歸附也絕不可少。北伐後李、白勢力迅速膨脹,如日中天。但是1929年2月“武漢事變”爆發,竟然不堪一擊,土崩瓦解,不但充分暴露桂係的弱點,而且也加強瞭削藩的決心,引發中原大戰(1929—1931),同時張學良於1930年鞦應召率師入關參戰,翌年日寇便乘機炮製“九一八事變”,終造成全麵侵華之局。因此“武漢事變”與“西安事變”同是近代中國國運的轉摺點,值得進一步深入探究。
《從北京到皇姑屯期間的奉張父子》一文是唐教授的力作,扼要闡述奉係在第二次直奉戰爭後勢力迅速膨脹的經過。這時張作霖擁有三十七萬雄師,打算以武力統一全國。不到一年便控製黑、吉、奉、熱、冀、魯、蘇、皖八省,天津、北京、上海三市,擁有半壁江山,傲視群雄。稍後老帥更應孫傳芳之邀,齣任安國軍總司令,1927年又在勸進聲中成立“中華民國軍”,儼然以國傢元首自居。然而由於抗拒日人無理要求,結果難逃“皇姑屯事變”的厄運,粉碎瞭奉係一統中原的宏圖。
從整體而論,軍閥也有賢與不肖,不能一概而論。“張作霖,軍閥也,然作霖竟以拒簽‘五路’條約而死國。吳佩孚,亦軍閥也,然其‘不住租界’,狷介一生。據說,後亦以誓不事敵而招殺身之禍。張宗昌,軍閥中之下陳者,然濟南慘案前,亦嘗堅拒日軍化裝直魯軍以抗南軍之要求。大節無虧,均足垂名青史。”(見《從北京到皇姑屯期間的奉張父子》)
另一方麵,段祺瑞掌權之初,根據《民元約法》,實行責任內閣製,基本上還是依法行事的,並非後來無法無天之輩可比;而且“黎、段二人都還算是正人君子,有節操、識大體而清廉可風的、難得的政治軍事”。問題齣在民初根本沒有實行現代議會政治的條件,因此“形勢比人強,非兩個老軍閥的二‘人’之過也”,可說是持平之論。(見《皖係政權的發展與“參戰”的糾紛》)不過,唐教授深信我國終必將走上民主、法治的道路。他說,“我民族要做到把法律當皇帝的這一步,樂觀的估計,恐怕少還要等四十年。”(見《再造民國,段閣復起》)隻是四十年的推斷,說不定還是有點太樂觀吧。
在中國曆史長河中,改朝換代總不免齣現藩鎮割據現象,昔日的所謂藩鎮,就是近代的軍閥。如果我們從西漢算起,藩鎮割據之局先後齣現不下三十次。從宏觀史學來看,軍閥割據是我國轉型期中一個偶然現象。“我國史上第二次大轉型,從帝製嚮民治轉去,這個總方嚮是必然的,不會變動的;但是在各小階段中的變動,則往往是偶然的,不可捉摸的,和反復無常的。這個偶然齣現的軍閥階段,就是個很標準的說明”(見《王綱解紐,軍閥割據,政客縱橫》),相信是十分客觀的推斷。
在編輯本書期間,濛各方友好大力協助和匡正,特此一並申謝。
序言
BF:段祺瑞政權 唐德剛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9787549562688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5
BF:段祺瑞政權 唐德剛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9787549562688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BF:段祺瑞政權 唐德剛 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9787549562688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