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貨 知識大遷移:移動時代知識的真正價值+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套裝共2冊】羅輯思維推薦

現貨 知識大遷移:移動時代知識的真正價值+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套裝共2冊】羅輯思維推薦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美] 愛德華·威爾遜 威廉·龐德斯通 著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津冀騰飛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信齣版社、浙江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13086762T
商品編碼:28257996674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4-30
用紙:膠版紙
套裝數量:2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1、《知識大遷移:移動時代知識的真正價值》 ISBN:9787213086762  定價:72.90  浙江人民齣版社


內容簡介



在知識搜索即得的信息時代,我們還需要學這麼多知識嗎?

掌握學習方法,比掌握知識本身更重要嗎?

廣泛涉獵各種知識,還是精通一門專業對人生發展更有利?

知識付費産品滿天飛的當下,什麼知識纔是值得學的?

美國超級暢銷書作傢威廉·龐德斯通,在《知識大遷移》中對這些問題進行瞭詳細解答,並通過三個部分解讀信息時代的緻勝關鍵!首先,作者剖析瞭在信息爆炸的時代,人們為什麼變得越來越無知,還意識不到自己的無知;其次,通過覆蓋全美的調查和研究,以大數據的形式揭示瞭知識與收入之間的關係,告訴大傢學習哪些知識可以更富有、更幸福;最後,作者告訴我們,如何利用現有的媒體、網絡等資源,在移動知識時代成為真正的贏傢。

“百度百科”不是學習的結果,而是學習的方式,存在雲端的知識也不是你的知識。想要獲取成功,不妨翻開這本書,轉變你的認知,投入新的學習吧!


章節目錄



| 前言 | 知識,究竟去瞭哪裏?

| 第一部分 | 信息爆炸時代,為什麼人卻越來越無知?

01 雲端大腦與理性無知

02 扭麯的心智地圖

03 沉默不語的曆史

04蠢人的勝利:五分之一法則

05 信息匱乏的選民

| 第二部分 | 哪些知識讓你更富有、更幸福?

06 給你的知識標價格

07 科學越進步,人類越無知?

08 咬文嚼字是一種職業態度

09網絡紅人與巨額代言費

10 沒有知識,何來信仰?

11 真人秀明星的風頭蓋過哲學傢

12 公眾健康信息中的騙局

13 冷門的體育知識和收入有關?

14 人生是一連串的“棉花糖實驗”

15“ 一知半解”,纔能“舉一反三”

| 第三部分 | 在無知的世界,如何成為贏傢?

16 不要人為地製造求知的障礙

17 個人獲取信息應該平衡理性

18 以協商的方式化解公共衝突

19“ 狐狸式”的廣博勝過“刺蝟式”的專精



2、《知識大融通:21世紀的科學與人文》ISBN:9787508653839  定價:68.00 中信齣版社


內容簡介



       本書是著名科學傢愛德華?威爾遜凝結畢生智慧的巨著。在本書中,他重新開啓瞭啓濛運動時期的知識統一論,繼承牛頓、愛因斯坦和理查德?費曼以來的開創性道路,希望能找到一個共同的基礎,將從物理到生物再到社會科學和人文科學的各領域結閤起來。以自然科學為模型,威爾遜在社會科學、藝術、宗教、倫理等各學術領域間找到瞭令人驚異的鏈接點,從大腦中的化學反應到文化的基因基礎,從岩畫到《洛麗塔》中所蘊含的的生物學基本原則,這位生物學大師用清晰、雄辯的文字將各學科的zui新發現巧妙地編織到瞭一起,形成瞭一幅令人眼花繚亂的知識體係。





作者簡介


   

     愛德華?威爾遜(Edward O. Wilson),世界傑齣生物學傢之一,社會生物學、生物多樣性之父。曾獲美國國傢科學奬、瑞典皇傢科學院的剋拉福德奬等,以著作《論人性》《螞蟻》兩次獲普利策奬。目前是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昆蟲館的名譽館長兼榮譽研究教授。



章節目錄



第一章 愛奧尼亞式迷情 // 001
我相信這就是愛奧尼亞式迷情的源頭:追求客觀的真實性,而非神的顯現,這是另一種滿足宗教的飢渴的方法;它的中心思想,正像愛因斯坦所瞭解的,是知識的統一。一旦某些知識統一到一定的程度,我們就可以瞭解我們是誰,以及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裏。

第二章 學術的主要分支 // 011
科學和人文藝術是由同一颱紡織機編織齣來的;我們可以從基因進化到現代文化這整個悠久的曆史中,看到有關這颱紡織機的起源、本質,以及人類處境的一般詮釋。這種融通的因果詮釋,使得每一個單獨的心智能夠快速而正確地從共同心智的某部分前進到另一部分。

第三章 啓濛時代 // 021
啓濛運動從來不是一個統一的運動,它不是一條筆直的急流, 而是比較像三角洲上麯摺前行的河流所構成的花邊網絡。啓濛思想傢經常為一些基本問題相持不下,但他們意見重疊的部分很廣、很清晰,也很閤乎理性,都熱切地想要去除世界上的迷信,把人類心靈從缺乏人性的枷鎖中解放齣來。

第四章 自然科學 // 065
科學發展之前,神秘主義是探知未來世界zui有效的方法;盡管它能滿足人類情緒上的需求, 但成果卻是零。巫師施咒語或在聖山上絕食,都不能召喚齣電磁波譜;就連zui偉大的宗教先知也對它一無所知。這不是因為神有所隱藏,而是因為巫師和先知缺乏隻有經過努力學習纔能獲得的物理知識。

第五章 阿裏阿德涅的綫 // 095
當更多關聯建立起來時,各學科也就能更圓滿地由上貫通到下,由實體中zui特殊的部位一路貫通到zui普遍的分子和原子。 但是,以相反的方嚮來建立融通性,也就是由普遍到特殊, 相形之下卻睏難許多。簡單地說,分析阿瑪林果要比閤成阿瑪林果容易得多。

第六章 心 靈 // 137
心靈是一連串有意識和無意識的經驗,基本上是一種密碼,代錶感官印象以及對這些感官印象的記憶和幻想。 其中的組成資訊,極可能是通過嚮量密碼的方式來搜集整理和抽取使用, 這種方法能夠提供方嚮和大小。

第七章 由基因到文化 // 177
遺傳學傢給知識分子和決策者的贈言是:先選齣你想要推揚的社會,然後再準備與它所具有的遺傳率共存;絕對不要反過來,隻為瞭改變遺傳率而提倡某些社會政策。如果想要得到zui佳的結果,栽培個人,而不是團體。

第八章 人性的適應能力 // 229
並沒有任何證據顯示,舊石器時代的基因在這段“開創的改革時期”消失瞭;它們仍然留在原地, 繼續製定人性的基本法則,盡管它們跟不上文化的進化,文化也無法將它們滅絕。無論好歹,這些基因都已經把人性帶入瞭混亂的現代曆史當中。

第九章 社會科學 // 253
我已經可以想象,通過對人類事務非理性部分的探索,我們能接續起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的間隔。 如果這樣的結閤真能達成, 社會科學就能擴展時空範圍,並且獲得豐富的觀念 ; 結閤是社會科學獲增預測能力的zui佳方式。

第十章 藝術和藝術的詮釋 // 293
流傳久遠的藝術作品都極具人性,盡管它們是來自個人的想象力,甚至當創作者的幻想中齣現不可能存在的世界時, 他們所憑藉的仍然是人類的根源。 正如幻想大師馮內古特所說的: “藝術把人性置於宇宙的中心,不論我們屬不屬於這個中心。”

第十一章 倫理和宗教 // 333
道德行為的原始成分比舊石器時代的儀式更為久遠,而宗教建立在倫理基礎上,可能嚮來都以某種形式支持倫理規範。 宗教擁有令人難以抗拒的影響力,並不僅僅來自道德的認可, 但信仰若是盲目的,不論錶達方式有多麼熱情,都不足以讓人信服。

第十二章 為的是什麼? // 373
我們如果依賴人工替代品來維持自身和生物圈的活力,所有的事物終將變得脆弱;我們如果拋棄其他生命,必定使我們人類變得永遠貧乏;我們如果放棄遺傳天性,接受儀器輔助下的理性,並且以進步為名,講倫理、藝術和生命意義屈服於散漫不經的習慣之下,幻想自己如神一般尊貴,而不受古老傳承的束縛,那麼我們將變得什麼也不是。

注 釋 // 418
緻 謝 // 470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評分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