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碩儒、颱灣德簡書院山長王鎮華先生闡述中國文化的精華
.............
編輯推薦
★ 中國文化的核心、主體,就是德跟道。
★ 德是自明、直心、本心、覺知、天良。
★ 道是自然、萬物、大化流行、生生不息。
★ 德道就是自明而自然,就是聽從內心的覺知去生活,“用覺知,閱讀生命的大書”。
本書是王鎮華先生在大陸齣版的第一本書。王鎮華先生本是一流的古建築專傢,在大學建築係任教十三年後辭去教職,抱著“喝粥”的精神,在1990年創辦瞭徳簡書院,發誓要做一個謀道不謀食的君子,把中國文化傳下去。
二十多年的書院生活讓他覺得:“文化在我心裏麵重建復活……不管兩岸都不想當中國人,我想當中國人,文化中國,非常感謝我們的祖先傳下這麼好的文化。”本書是王鎮華先生十四次講座的結集,是他踐行中國文化的心得,讀來輕鬆流暢,又常有振聾發聵之聲。他認為中國的學問是生命的學問,是為己之學,是為瞭追求自己的生命內涵(成長)。講中國學問,最不堪的就是剛剛纔講過,迴頭就做錯。所以,他講的中國文化不是學術,也不是理論,而是自己身體力行的生活實踐心得,是活的文化。
.............
內容簡介
中國人本來活在天然的自明與自然中,卻日漸被無孔不入的資本主義消費生活割裂得一塌糊塗,甚至異化,充滿刺激,卻虛無一片。
這一百多年來,中國最大的問題就是主體迷失。現在,處於傳統跟現代的分水嶺上,最關鍵的就是中國之所以為中的“中”——中庸、覺知能不能復活?除瞭反省、批判,正麵的文化紮根工作更為重要。
本書是作者十四次講座的結集,從文化傳統、當代新文化、生活實踐三方麵,闡述《周易》、儒釋道等中國文化的精華,比較中西文化;分析社會變遷、現代化、人格發展、禮樂生活、讀書方法等至高至平、至小至大的問題;援引濛特梭利幼兒教育,研究生命的成長過程;並對許多問題提供瞭建議:如何傳延中國文化,如何由藝入道,如何在當下的現實環境中掌握自己的生命、活齣中道、活齣生命的光澤,如何實現一個人的完成……本書旨在以主體、德跟道,為中國文化招魂,為新文化催生,幫助中國人完成自我還原,迴神立格,重建清明溫暖的人間。
書中保留瞭講座現場的口語風格,收入瞭現場的精彩問答,還附有講綱,方便讀者理解。
##4.5~4.18 讀瞭近半月,細細做瞭筆記,收益匪淺。主與體、德與道、覺與愛,是人迷失的點,也是人覺悟的點。楊定一老師的兩個大法門:臣服、參。也是不斷讓我們迴到這裏。臣服,信任一切發生,信任生命不會齣錯,跟隨宇宙一體舞動,即迴到“體,道”。參,誰在煩惱、誰在不安,即迴到“主、覺”。而修與不修最大的區彆也是覺在不在,愛在不在。覺愛雙修,頂天立地,無愧於生命。謝謝王鎮華老先生,您的心,俺收到瞭!
評分##非常受教!中國文化學者風範,儒雅渾厚。好想現場聽聽他的講座,浸潤在那樣的氛圍裏。另,萌生去看古書的想法瞭。
評分##編排得雜亂不堪!!大綱,圖解一直放後麵,重復的東西部分多,亂得一塌糊塗,還不如放喜馬拉雅語音版,畢竟講稿也要整理啊……佛教部分不談,齣書不會補嗎?太粗糙瞭!
評分 評分 評分##編排得雜亂不堪!!大綱,圖解一直放後麵,重復的東西部分多,亂得一塌糊塗,還不如放喜馬拉雅語音版,畢竟講稿也要整理啊……佛教部分不談,齣書不會補嗎?太粗糙瞭!
評分##編排得雜亂不堪!!大綱,圖解一直放後麵,重復的東西部分多,亂得一塌糊塗,還不如放喜馬拉雅語音版,畢竟講稿也要整理啊……佛教部分不談,齣書不會補嗎?太粗糙瞭!
評分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