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党章内外的故事
ISBN:978-7-5098-4381-9
出版社:中共党史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7年11月
字 数:361千字
定价:59元
内容简介
党章是党的总章程,是全党必须共同遵守的根本行为规范。要做一个合格的共产党员,就要认真学习党章、严格遵守党章。
90多年来,每一次党代会都要对党章进行修改。党章的所有内容和条文,都经历了一个发展沿革的过程。所以,党章既是党的总规矩,也是党的历史的缩影。党章的每一个内容、每一个条文的背后,都有很多真实和生动的故事。了解党章沿革的过程及其背后的故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党章的内容和条文,从中汲取营养和智慧。本书将向广大党员和群众介绍一些党章内外的故事,以推动党章学习的不断深化。
作者简介
李忠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原副主任,现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央马克思主义研究和建设工程咨询委员会委员、中纪委监察部特邀监察员、中共党史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一直致力于理论和实践中具有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的研究。其著作《走向未来的中国与世界》在我社出版后持续热销,并获得第四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工程奖。作者还两次获得“五个一工程”奖。
目录
序:讲故事,学党章
上编:党章之路
一、起点初心
1.伟大的历史起点
2.上海制造,南湖启航
3.党纲中的党章
4.第一个正式的党章
5.全世界共产党党章的源头
6.最初的心志和心愿
7.从“树”德里到“辅”德里
8.一个特殊的决议
二、修订充实
9.最初的三次修订
10.特制的《中央执行委员会组织法》
11.党章史上的多个“第一”
12.早期的中央领导机构
13.国共两党党章的有趣比较
14.唯—在国外修改通过的党章
15.总书记还是“负总责”?
三、独立成章
16.第一个独立制定的党章
17.党章中的党纲
18.第一个修改党章的报告
19.毛泽东思想写入党章
20.批评“任何”人的权利
21.主席制的确立
22.神秘的“地下组织”
四、执政规范
23.新纪元的开始
24.远胜贾岛的“推敲”功夫
25.执政后的第一个党章
26.一项根本的改革
27.指导思想何以“隐形”?
28.中枢系统的新设计
29.权利和义务的平衡
五、曲折教训
30.弃置规矩的教训
31.“文化大革命”的产物
32.“左”的错误的延续
33.在徘徊中前进
六、伟大转折
34.伟大的历史转折
35.历史性会议的启示
36.规范党内政治生活
37.《历史决议》的基本结论
38.党章发展的里程碑
39.新时期的新规范
七、改革开放
40.改革开放的初步成果
41.东方春潮进党章
42.跨世纪的最大亮点
43.新世纪的新进展
44.高高举起的旗帜
45.党章的又一次与时俱进
八、新的时代
46.不忘初心团结奋进的大会
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
48.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新界定
49.党章内容的重大修改
50.规范化的党章修改
下编:梳史释义
九、党的性质
51.伟大事业的领导核心
52.为何是两个先锋队?
53.“远大”与“共同”的统一
54.中南海里的一次讲解
十、指导思想
55.什么是毛泽东思想?
56.老祖宗、搞清楚、讲新话
57.狭义与广义的三个代表
58.“科学”的含义
59.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十一、最大成果
60.怎识庐山真面目?
61.人类文明之“路
62.伟大的旗帜
63.此制度与彼制度
64.中国特色与世界胸怀
65.足以自信但勿自大
十二、路线纲领
66.决定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
67.不可动摇的基本路线
68.思想解放的结晶
69.选人用人的三个问题
70.安泰与盖娅的关系
71.战略布局的演进
72.总纲中的五大建设
73.新时代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
十三、发展战略
74.总揽70年的“三步走”
75.一个充满韵味的概念
76.美好愿景“中国梦”
77.新时代的历史使命
78.开启全面建设现代化强国新征程
79.建设美丽中国
80.新发展思想和发展理念
81.文化的力量
82.强军兴军新局面
83.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十四、伟大工程
84.举世关注的大工程
85.不断演进的总格局
86.六个字展示新特点
87.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
十五、执政大业
88.走向法治之路
89.权力+Y=X
90.“三个执政”
91.开创“第一”的中央全会
92.宪法法律与党章党规
十六、党员与干部¨
93.怎样才算合格?
94.闪光的“先锋模范”
95.入党的程序和手续
96.骨干的“骨感”
97.灵魂的修炼
十七、组织体系
98.谁是最高领导机关?
99.中央领导机构
100.党的地方组织
101.基础不牢,地动山摇”
102.从党团到党组
103.解读民主集中制
十八、党的纪律
104.“铁”的纪律
105.历史的警示
106.神威?神机关?
107.组建监察委员会
108.巡视全覆盖
十九、党徽党旗
109.党徽党旗的由来
110.庄严的标志
收起全部↑
我在最近读到的一本书中,领略到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深邃智慧。这本书没有采用那种严肃刻板的理论陈述方式,而是通过讲述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为我们揭示了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如何以超凡的政治远见和卓越的领导能力,带领中国人民克服重重困难,取得辉煌成就。 其中,书中对党在改革开放初期,如何打破思想僵局,勇于探索和创新的描写,尤其令我印象深刻。它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在面对全新挑战时,那种敢于突破、勇于担当的精神。这些案例不仅仅是历史的记载,更是党在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进步的生动体现。 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党内思想交流和政策制定的过程的细致描绘。它让我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并非是一个简单的指令性组织,而是一个高度重视集体智慧、鼓励思想碰撞的政党。这种开放和包容的态度,是其能够不断克服困难、走向胜利的重要原因。 此外,书中也多次强调了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它通过讲述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展现了共产党人如何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如何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这种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中国共产党最宝贵的财富。 总的来说,这本书给我带来了深刻的启示。它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历史进程和未来发展有了更清晰、更坚定的认识。它让我明白,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带领中国走向繁荣富强,离不开其深厚的历史积淀、卓越的领导能力以及与人民群众的紧密联系。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引人深思的佳作。
评分我最近读完了一本关于中国共产党历史的书籍,虽然书名没有直接提及,但它通过对一系列重大历史事件的梳理和解读,深刻阐释了中国共产党为何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以及它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如何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这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它没有局限于宏大的叙事,而是善于从微观的人物故事入手,展现出历史的温度和人性的光辉。 比如,书中对某个时期党员干部在艰难困苦下,如何坚持信念、克服困难的描述,就让我印象深刻。那些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党员们如何以身作则,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他们的牺牲和奉献,不仅仅是历史书上的文字,而是化为了鲜活的人物形象,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里。这种叙事方式,让原本抽象的历史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充满了强大的感染力。 另外,书中也对党在不同发展阶段面临的挑战和改革创新进行了深入剖析。它展现了党如何通过自我革新,不断纠正错误,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一些关键历史节点上,党内思想斗争和政策制定的细致描绘,这让我们能够理解,一个政党的成长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充满了探索、曲折和智慧。 这本书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也更深刻地理解了“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这些重要的思想原则是如何在实践中形成的。它并非简单地赞美,而是以一种客观、理性的态度,呈现了党的奋斗历程,包括其中的成功与不足。这种更加立体和 nuanced 的呈现方式,反而让我对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厚的敬意。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值得反复品读的书。它不仅仅是一本历史读物,更是一堂生动的党性教育课。它教会我们,理解一个政党,不仅要看它的目标和纲领,更要深入了解它的奋斗历程、思想演变以及无数党员的真实故事。它让我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够领导中国走向繁荣富强,有了更清晰、更坚定的认识。
评分近期拜读了一本让我茅塞顿开的书,它以一种全新的视角,深入浅出地剖析了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时期面临的重大挑战以及应对策略。这本书没有给我那种枯燥的理论说教感,而是将一个个复杂的政治概念和历史事件,通过生动的故事和鲜活的人物,呈现在我的眼前。 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那些关键历史时刻的描写。比如,在面临重大抉择时,党是如何通过集体讨论、思想碰撞,最终形成符合国家和人民利益的决策的。这些描绘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执政党,其决策过程的严谨和科学,以及党员干部在面对压力和困难时的政治智慧和担当精神。 书中还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它通过一系列感人的事例,展现了共产党人如何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将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这些故事让我深刻理解了“群众路线”的真谛,也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能够不断发展壮大的深层原因。它并非高高在上,而是深深植根于人民之中。 我注意到,这本书并没有回避党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和挑战,而是以一种坦诚的态度进行剖析。它让我明白,任何一个伟大的政党,其成长道路都不是一帆风顺的,重要的是能够不断总结经验教训,自我革新,从而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种成熟和自信的姿态,反而让我对党充满了信任。 总的来说,这本书对我来说意义非凡。它帮助我打破了许多固有的认知,对中国共产党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理解。它让我看到了党的历史的厚重,也看到了党的未来的希望。这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次深刻的思想洗礼,让我对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发展道路,有了更加坚定的信念。
评分最近,我读到一本让我耳目一新的书,它巧妙地将党史中的重要事件与具体的党员故事相结合,为我们展现了一个立体而生动的中国共产党形象。这本书的叙事方式非常独特,它不拘泥于宏大的历史框架,而是善于挖掘那些隐藏在历史细节中的人物情感和思想斗争,让读者仿佛置身于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 书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它详细描绘了在国家面临重大变革和挑战时,党内是如何通过激烈的讨论和反复的权衡,最终找到前进方向的。这些描写让我看到了中国共产党决策的复杂性,也展现了党员干部在关键时刻的坚定立场和无私奉献。它让我理解,中国共产党并非一个僵化的组织,而是一个充满活力的、不断探索的集体。 此外,书中对党内不同派别的观点和斗争也进行了客观的呈现,这让我得以更深入地理解党在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思想演变和理论创新。它并非简单地歌颂,而是力求还原历史的真实面貌,包括其中的曲折和不易。这种坦诚的态度,反而让我更加信服。 这本书也特别强调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群众之间的紧密联系。通过一个个感人的故事,它展现了共产党人如何时刻把人民的冷暖放在心上,如何与人民同甘共苦,共克时艰。这种深厚的感情和坚定的承诺,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党的群众基础的强大力量。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让我受益匪浅的书。它不仅让我对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品格有了更深的理解。它让我看到,正是有了这样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的不懈奋斗和牺牲,才有了今天的中国。这本书让我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评分一本引人深思的书,它以一种极为生动和贴近的方式,为我们揭开了党章这部重要文献背后的历史脉络与现实意义。作者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将那些原本可能显得枯燥和抽象的党章条文,转化为一个个有血有肉的场景,让我们得以窥见革命年代的艰辛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伟大实践,以及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人如何不断与时俱进,调整自身,以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书中并非简单地罗列党章的修改过程,而是深入挖掘每一次修改的时代背景、思想碰撞以及最终形成的共识。它让我们理解,党章的制定和完善,并非一蹴而就,而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不同历史时期,面对不同挑战,不断总结经验、汲取教训的智慧结晶。那些发生在党章制定和修订过程中的故事,充满了政治智慧、理论辩论,甚至还有一些人性的光辉与挣扎。 读这本书,仿佛穿越了时空,与那些为中国革命和建设贡献毕生力量的先辈们进行了一场跨越时代的对话。我看到了他们如何在艰难困苦中坚持理想信念,如何在重大抉择时刻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担当。这些故事,不仅是对党章内涵的生动解读,更是对共产党员初心使命的深刻诠释。它让我们明白,党章不仅仅是一部行为规范,更是一面旗帜,一种精神象征。 这本书的价值还在于,它帮助我们打破了对“党章”的刻板印象,将之还原为一个鲜活的、动态的、与中国社会发展紧密相连的有机体。它不是高高在上的教条,而是指引方向的灯塔。通过这些故事,我们得以更清晰地看到,中国共产党如何从一个小小的政党,发展成为领导一个拥有十四亿人口大国的执政党,其背后蕴含着怎样的思想力量和组织能力。 阅读过程中,我常常被那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所打动,也为其中蕴含的深刻道理所启发。它让我们深刻认识到,学习党章,不仅仅是记住条文,更是要理解其精神实质,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这本书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视角,让我们能够从“党章之外”去理解“党章之内”,从而获得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也更加坚定了我们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信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