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弯曲的脊梁: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
定价:38.00元
作者:(美)兰德尔?彼特沃克
出版社:上海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12-06-01
ISBN:9787542637901
字数:
页码: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大32开
商品重量:0.159kg
编辑推荐
德国和民主德国都自称代表了德意志的**并试图通过宣传建立一个新社会;扎根于同一片土壤的两个极权主义政权揭示现代社会中宣传的本质。
讨论宣传的经典著作。
内容提要
国家社会主义和民主德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都花费了大量精力来弯曲,有时是折断人们的脊椎——它们都发现宣传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为什么极权主义的宣传,比如在德国和民主德国,开始时显得卓有成效,后却终致失败?有效的宣传取决于一系列有说服力的方法——从温和的建议到公开的暴力,二十世纪的者对此都深有体会。从许多方面来看,现代极权主义运动在本质上是宗教性质的世界观,它们提供了对文化、道德、科学、历史和娱乐的方方面面的解释,也提供了人们接受现状的理由。本书考察了德国和民主德国使用的所有说服技巧,并试图指出这两个系统终失败的原因。
目录
致谢
专有名词及缩写
导论
章 世俗信仰
节 “元首永远正确”
第二节 时期的宗教节日
第三节 的信念
第四节 “党总是正确的”
第五节 崇拜的方式
第六节 社会主义信念
第七节 总结
第二章 教义
节 有关宣传的基础知识不存在
第二节 作为马列主义科学的宣传
第三节 总结
第三章 等级结构
节 和谐与争吵
第二节 社会主义宣传的结构
第三节 总结
第四章 福音传播者
节 作为宣传员的生活
第二节 东德外表下的宣传
第三节 总结
第五章 真实的图像
节 元首的媒体
第二节 东德的媒体
第三节 战败中的胜利
第四节 反保护墙
第五节 总结
第六章 艺术与娱乐
节 希特勒的艺术
第二节 社会主义艺术
第三节 尴尬的艺术:幽默与讽刺
第四节 来歌厅吧
第五节 笨蛋都笑了:讽刺性出版物
第六节 总结
第七章 公共与私人生活
节 党内高度一致
第二节 99%的选举胜利
第三节 临界点
第四节 看不见的教会
第五节 锋利之剑
第六节 一致性的代价
第七节 总结
第八章 失败的宣传
节 成功
第二节 失败
注释
精选参考文献
索引
作者介绍
兰德尔·彼特沃克(作者) 美国密歇根州加尔文学院(大急流城)传播学教授,长期致力于对德国宣传领域的研究,1989年前后曾数次游历东德。另著有《国家社会主义的里程碑式演讲》(Landmark Speeches of NationalSocialism)、《尤利乌斯施特莱彻:说服国家憎恨犹太人的男人》(Julius Streicher: The Man WhoPersuaded a Nation to Hate Jews,获得全美传播学会五十周年纪念奖)。此外,他还创办 “德国宣传档案”(German Propaganda Archive) 网站,提供大量英译的德国宣传资料和影像。
张洪(译者) 浙江大学国际政治、法学学士,华东师范大学政治学、法学硕士。
文摘
序言
读完书名,我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冷战时期柏林墙两侧的影像,空气中弥漫着意识形态的火药味。兰德尔·彼特沃克,《弯曲的脊梁: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这标题就如同一个精心设计的广告,瞬间将我的注意力牢牢抓住。“弯曲的脊梁”,这是一个多么形象的比喻,它暗示了在强大的外部压力下,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甚至是个体的精神是如何被迫扭曲、变形的。而“宣传活动”这个关键词,更是将我带入了那个信息被高度控制、舆论被精心编排的时代。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作者是如何剖析这两种截然不同但又都极度相似的宣传模式的。在被冠以“民主”之名的德国,宣传是如何维系其合法性的?而在那个被称作“工人阶级天堂”的民主德国,宣传又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又是如何塑造了人们的集体记忆和个体认知?我非常期待书中对具体宣传案例的分析,比如那些鼓舞人心的口号,那些极具煽动性的画报,那些被精心剪辑的新闻片段,它们是如何一步步渗透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又是如何影响他们的信仰和行为的。这本书仿佛是一把钥匙,能够打开那扇尘封的门,让我一窥历史深处的真实面貌。
评分这本书的书名本身就充满了引人入胜的张力——“弯曲的脊梁”,这意象瞬间勾勒出一种挣扎、一种变形,甚至是一种难以言喻的痛苦。再结合“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我立刻联想到那段波澜壮阔又充满阴影的历史。彼得沃克,这个名字对我来说并不陌生,他过往的一些历史作品总能带来深刻的洞察。我一直对宣传这一议题非常感兴趣,它不仅仅是信息的传递,更是一种社会心理的操纵,一种意识形态的塑造。尤其是在德国这样一个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东西分裂、又最终统一的国家,宣传机器的运作方式,其策略的演变,以及它对民众思想观念的深层影响,绝对是一块值得深度挖掘的宝藏。我期待这本书能够带领我深入到那个时代,去理解宣传是如何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下,以不同的面貌出现,又如何影响普通人的生活,甚至改变历史进程的。我很好奇,作者将如何描绘东西德各自的宣传模式,它们之间的异同,以及在历史的洪流中,这些宣传活动最终走向了怎样的结局。这本书的出现,恰好满足了我对这段历史复杂性的好奇心,以及对宣传机制背后运作逻辑的探究欲。
评分当我的目光落在《弯曲的脊梁: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这个书名上时,一种莫名的吸引力便油然而生。“弯曲的脊梁”这个词组,立刻在我脑海中勾勒出一幅充满力量与脆弱交织的画面,似乎暗示着在历史的巨变中,一个民族的精神是如何在压力下扭曲,却又努力支撑着不曾折断。而“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这一副标题,则精准地将我的兴趣点聚焦到了那个充满戏剧性转折的年代。彼得沃克,作为一位历史学者,他的作品往往带着一种严谨而又不失人文关怀的视角,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了期待。我非常好奇,作者将如何剖析在那两个政治体制迥异的国度里,宣传的力量是如何被运用的。它不仅仅是信息的简单传播,更是一种对思想的塑造,对情感的引导,甚至是对现实的重塑。我期待书中能够细致地描绘出东西德宣传机器的运作模式,它们各自的策略、手段和目标,以及这些宣传活动是如何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普通民众的认知、信仰和行为,从而塑造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评分我一直认为,宣传是权力最隐秘也最有效的武器之一。当看到《弯曲的脊梁: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这个书名时,我内心就涌起一股强烈的求知欲。《弯曲的脊梁》这四个字,本身就自带一种史诗感和深刻的隐喻,它让我联想到在极端政治环境下,一个民族的精神所经历的煎熬与转变。彼得沃克,这位作者的名字,在历史学界有着不小的声誉,他擅长从宏观视角解读历史事件,并能深入到微观的细节,这让我对接下来的阅读充满信心。我尤其好奇的是,书中将如何呈现东西德这两种截然不同的意识形态下,宣传机器是如何运作的。它们在形式上会有怎样的差异?在内容上又有哪些共通之处?更重要的是,这些宣传活动对当时德国人民的思想观念、社会情感以及历史进程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这本书就像一扇窗户,让我有机会窥探那个被历史洪流裹挟的时代,去理解宣传是如何塑造“真相”,又是如何影响人们对自身身份和国家命运的认知的。我期待这本书能够给我带来新的视角,让我对那段特殊的历史有更深刻的理解,也对宣传这一复杂的人类行为有更透彻的认识。
评分“弯曲的脊梁”——这四个字,如同一个钩子,瞬间勾起了我的好奇心。再配上“德国与民主德国时期的宣传活动”,我立刻联想到那个分裂的、充满对抗又彼此牵制的特殊年代。兰德尔·彼特沃克,这个名字在我眼中,代表着一种对历史细节的深刻挖掘和对宏观格局的清晰把握。我一直对宣传这种东西非常着迷,它不像直接的武力那样显眼,却能以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深刻地影响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尤其是在德国这样一个经历了深刻分裂的国家,东西德的宣传机器是如何运作的,它们之间又有何不同,又有哪些共通之处,这无疑是一个极具吸引力的研究课题。我迫不及待地想知道,这本书将如何揭示宣传在维护政权、凝聚民心、甚至制造社会裂痕等方面所扮演的角色。它会通过哪些生动的案例,来展现宣传的“艺术”?又将如何探讨宣传对个体和集体意识的影响,以及这些影响如何在漫长的历史中留下印记?这本书仿佛是一面棱镜,能够折射出那个时代复杂的政治景观和人文思潮,让我有机会更深入地理解那段历史的复杂性。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