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方剂443方,丹药1002种,近2000幅图、表,集结与联合

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方剂443方,丹药1002种,近2000幅图、表,集结与联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图书标签:
  • 藏医
  • 医典
  • 方剂
  • 丹药
  • 图解
  • 传统医学
  • 医学史
  • 藏文化
  • 养生
  • 健康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博宇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河北出版传媒集团
ISBN:9787537552653
商品编码:26711255464

具体描述

基本信息

书名:图解四部医典

定价:65.00元

作者:与妥·元丹贡布 原著,李健 编著

出版社:河北科技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11-1

ISBN:9787537552653

字数:

页码:720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

编辑


  ●神秘的藏医理论,融合中原医学、古印度和大食医学,可谓医学集大成者●方剂443方,丹药1002种,近2000幅图、表,让晦涩、深奥的藏医一看就懂◆与全面集藏医学诊治经验之大成,内、外、妇、儿各科疾病全收录。 ◆整合与延展 去芜存菁,只留下适合现代人健康需要的诊疗方法。◆图说与图解化繁就简,用图解表述替代繁杂文字,打造古籍简单读本。 ◆集结与联合千余幅精美曼唐图片震撼大集结,汉藏医者团队联袂打造。

目录


暂无相关内容


暂无相关内容

内容提要


  《四部医典》是集古代藏医之大成者,其内容十分丰富,对基础理论、生理解剖、诊断、、药物等诸多内容都有精辟论述。这部藏医巨著描述了人体内存在的隆、赤巴、培根三大因素,乳糜、血、肉、脂、骨、髓、精七种物质和粪便、尿、汗液三种排泄物,把它们作为维持生命的基础。并以此为基础,将医学理论与临床经验有机结合起来,详细论述了人体的生理、解剖以及内科、外科、妇科、儿科、五宫各科疾病的征兆、病因、病缘、病症表现、诊断及其方法。此书以药王与5个化身相互问答的形式成文,行文为7字句或9字句的诗歌体裁,详尽论述了的藏医学知识,成为藏医药学的百科全书,是藏医学发展的一个里程碑,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本书严格遵循古籍,在此基础上略作取舍,用现代科学的语言和观点重新阐释、图说这部医学名著。

文摘


插图
插图
暂无相关内容

作者介绍


  宇妥·宁玛元丹贡布是唐代吐蕃医学界的医学家,他在藏医学的形成和发展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以吐蕃医学为基础,总结藏民族积累的丰富医药经验,历经20余年的辛苦,终于在他45岁时,著成了藏医药宝库中的不朽经典——《四部医典》。李健


《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方剂443方,丹药1002种,近2000幅图、表,集结与联合》一书,以其宏大的规模和精深的内涵,为读者打开了一扇通往古老藏医药世界的神秘之门。这本书并非简单罗列药方与病症,而是深入挖掘了藏医药体系赖以生存的哲学根基、独特的理论体系,以及其在实践中千锤百炼的精妙之处。它致力于向读者呈现一个完整、系统且图文并茂的藏医药知识图谱,旨在让更多人理解并认识到这一古老医学的智慧与价值。 一、 藏医药的哲学源流与宇宙观 藏医药并非凭空产生,它深深植根于古印度吠陀医学、苯教以及藏族本土的萨满信仰等多元文化融合之中。本书将带领读者追溯其哲学源流,理解藏医药世界观的核心——“五大元素”(地、水、火、风、空)的构成原理及其在人体中的体现。这些元素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共同维持着人体的生理平衡。当这些元素的平衡被打破,便会导致疾病的发生。 书中会详细阐述藏医药的“三因”(病因)理论,即“内因”(指身体内部的生理失调,如三因子的紊乱)、“外因”(指外界环境的干扰,如气候变化、地理因素、传染性疾病等)以及“不定的因”(指由业力、鬼神等非物质因素引起)。对这些病因的深入理解,是藏医药辨证施治的基础。 更进一步,本书会揭示藏医药独特的“三因(物质)子”(隆、赤巴、培根)理论。这三个“因(物质)子”贯穿于人体的生理、病理、诊断和治疗的全过程。 隆(风): 代表动态、运动和能量。它与人体的神经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以及思维活动密切相关。当隆失衡,可能引发失眠、焦虑、消化不良、关节疼痛等多种病症。 赤巴(胆/火): 代表活力、转化和热量。它与人体的消化系统、代谢系统、情绪和精神状态紧密相连。赤巴失衡,容易导致炎症、消化不良、易怒、高血压等问题。 培根(痰): 代表稳定、结构和粘液。它与人体的骨骼、肌肉、体液以及组织生长有关。培根失衡,可能导致身体虚弱、水肿、粘液增多、关节僵硬等症状。 本书将以详尽的图解,展示这三个“因(物质)子”在人体内的分布、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读者将直观地了解,当这些“因(物质)子”失衡时,会在身体的哪个部位、以何种方式表现出来,从而为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奠定基础。 二、 藏医药的诊断体系:观察、询问、触诊与尿诊 藏医药的诊断方法独具特色,强调“望、闻、问、切”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发展出更为精细的诊断手段。本书将系统介绍藏医药的四诊法,并辅以大量图例,帮助读者理解。 望诊(观察): 不仅包括观察患者的整体面色、舌苔、体型、精神状态,更重要的是对患者的排泄物进行细致的观察。本书将重点介绍“尿诊”的奥秘。藏医认为,通过观察尿液的颜色、气味、泡沫、沉淀物等,可以准确地反映出体内“因(物质)子”的平衡状态以及相关脏器的病变。书中会提供不同病症下尿液形态的图示,并配以详尽的解释。 闻诊(听嗅): 关注患者的声音、呼吸以及身体散发出的气味。 问诊(询问): 藏医的问诊极为细致,会询问患者的饮食、起居、情绪、睡眠、排泄、月经情况(女性)等方方面面,以求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 切诊(触诊): 主要包括“脉诊”。藏医的脉诊并非简单地感受心跳,而是通过触摸桡动脉的搏动,根据脉搏的速率、强度、节律、形状等变化,来判断体内“因(物质)子”的状况和脏器的病变。书中会详细介绍不同脉象的特征,并配以图示说明。 通过对这四种诊断方法的深入剖析,读者将能够体会到藏医药诊断的全面性与深刻性,理解其为何能对许多疑难杂症进行精准的判断。 三、 珍贵的方剂与丹药宝库:443方与1002种的奥秘 本书的核心价值之一在于其收录的大量珍贵方剂和丹药。 443方方剂: 涵盖了藏医药治疗各种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杂症的方剂。这些方剂并非随意组合,而是根据藏医药的理论体系,针对特定的病因、病位、病性,精心调配而成。书中将对每个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用法用量、禁忌等进行详细阐述。读者将了解到,不同草药、矿物、动物的药性如何相互配合,产生协同效应,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1002种丹药: 藏医药的丹药制作工艺精湛,功效卓著。本书将系统介绍这1002种丹药的名称、主治、成分、制作工艺、服用方法等。这些丹药往往集合了多种天然药物的精华,通过特殊的炮制和提炼方法,使其药效更为集中和强大。例如,对于一些顽固性疾病,藏医药的丹药往往能起到奇效。 本书将通过精美的插图,展示方剂中常见药材的形态,以及丹药的成品外观,让读者对这些药物有一个直观的认识。同时,会强调藏医药中药物的“八性”(轻、重、冷、热、软、硬、钝、利)和“十八味”(甘、酸、咸、辣、苦、涩、淡,及各种复合味)的理论,理解药物的性味如何决定其治疗方向。 四、 藏医药的预防与养生智慧 除了治疗疾病,藏医药更注重“治未病”的理念,强调通过科学的饮食、起居、运动和精神调养,来维护身体健康,预防疾病的发生。本书将深入探讨藏医药的养生之道: 饮食养生: 根据不同季节、不同体质,推荐适宜的饮食,并指出哪些食物宜食,哪些食物忌食,以及食物的搭配原则。 起居养生: 讲解顺应自然规律的作息时间,以及不同时辰的养生要点。 运动养生: 介绍适合藏族人身体特点的传统运动方式,如“五业”(指藏传佛教中的某些瑜伽式运动,其动作有益于身体健康)。 精神调养: 强调情绪对健康的影响,以及通过冥想、正念等方式来调节精神状态,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这些养生智慧,虽然源于古老的传统,但其科学性在现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五、 图解与集结联合的创新呈现 本书最大的特色之一便是其“图解”与“集结联合”的呈现方式。 近2000幅图、表: 大量的图表并非简单地装饰,而是贯穿于全书的始终,对抽象的理论、复杂的方剂、精妙的诊断方法,进行生动形象的视觉化呈现。例如,人体经络图、“因(物质)子”运行图、药材形态图、病症示意图等等。这些图表不仅有助于读者理解文字内容的含义,更能加深记忆,提升学习效率。 集结与联合: 这里的“集结与联合”意味着本书并非简单地将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将藏医药的理论、诊断、治疗、方剂、丹药、养生等各个方面进行有机地整合,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读者将不再是碎片化地接触藏医药,而是能够在一个宏观的框架下,理解其内在的逻辑与联系。 总结 《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方剂443方,丹药1002种,近2000幅图、表,集结与联合》是一部集学术性、实用性、艺术性于一体的藏医药百科全书。它以严谨的态度,系统地梳理了藏医药的理论精髓,以生动的图解,清晰地呈现了其丰富的实践经验。无论您是医学研究者、对藏医药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还是寻求健康养生之道的人士,本书都将为您提供一份宝贵而深邃的知识财富,带领您领略神秘而博大精深的藏医药世界。它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扇窗,一扇通往健康、智慧与生命本源的窗户。

用户评价

评分

我一直认为,真正的智慧往往蕴藏在古老的文化之中。《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这本书,正是这样一部闪耀着古老智慧光芒的瑰宝。我被它所呈现的“神秘的藏医理论”深深吸引,尤其书中对人体生命能量、四大元素平衡的独特阐释,与我所理解的许多东方哲学思想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更加具体化、系统化。书中的近2000幅精美图表,简直是学习藏医药的“导航图”。我从未见过如此细致的图解,从经络走向到病理变化,都清晰可见。特别是那些关于方剂和丹药的图示,让我能够直观地了解它们的形态和构成,大大降低了理解的门槛。443种方剂的详细介绍,让我看到了藏医药在治疗各种疾病方面的丰富经验;而1002种丹药的分类和功效,更是展现了藏医药在药物研发上的独到之处。我尤其对书中提到的“集结与联合”这一理念印象深刻,它暗示着藏医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与其他医学体系有着潜在的联系和合作的可能性。这让我对未来医学的发展充满了期待。这本书不仅让我对藏医药有了全新的认识,更让我体会到了不同文明之间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重要性。

评分

天呐,我简直不敢相信我竟然能够拥有这本《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拿到书的那一刻,我就被它厚重的分量和精美的封面震撼到了。当我翻开第一页,那扑面而来的知识气息,简直让我心潮澎湃。我一直对藏医药有着浓厚的兴趣,总觉得它充满了神秘的东方智慧,但苦于没有系统的入门途径。这本书的出现,简直是雪中送炭!开篇的图解部分就极具吸引力,用清晰易懂的插画描绘了藏医学的理论基础,比如人体的构成、疾病的产生机制等等,这对于我这样刚刚接触藏医药的读者来说,简直是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那些图画不仅精美,而且非常生动形象,将抽象的医学概念具象化,让我能够直观地理解。而且,作者在图解之后,又细致地阐述了藏医学的四大部医典,分别介绍了各自的特色和重要性,让我对整个藏医药体系有了初步的认知。这种由浅入深、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让我觉得学习藏医药不再是枯燥乏味的背诵,而是一场充满惊喜的探索之旅。我迫不及待地想继续深入阅读,去领略这门古老医学的博大精深。

评分

翻开《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古老而神秘的医学殿堂。它不像一般的教科书那样枯燥乏味,而是充满了探索的乐趣。书中“图解”的特色,让我对藏医药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那些生动形象的插图,将复杂的解剖学、药理学概念变得简单易懂。我曾经对藏医药的理论感到困惑,但通过书中对“四大部医典”的系统梳理,我终于明白了藏医药是如何构建其独特的理论体系的。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竟然收录了443种方剂和1002种丹药!这简直是一个庞大的宝库。我认真地研究了其中一些方剂的组成和功效,发现它们针对不同的病症,有着非常精妙的配伍。而且,书中的近2000幅图、表,更是让这些复杂的知识变得直观易学。我特别欣赏书中“集结与联合”这个概念,它表明了藏医药并非固步自封,而是有着开放的心态,愿意与其他医学体系进行交流与融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扇了解藏医药的窗口,让我看到了这个古老医学体系的无限潜力,也让我对未来的健康之路有了更广阔的想象。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一部藏医药的百科全书!作为一名对传统医学有着深厚感情的读者,我被《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所呈现的丰富内容深深吸引。首先,其“图解”的特点让我眼前一亮。那些精美的插图,将复杂的经络、穴位、草药形态等一一呈现,让抽象的概念变得触手可及。我尤其喜欢书中对药物形态的描绘,仿佛能闻到药草的清香。紧接着,《四部医典》理论的系统梳理,让我得以窥见藏医药宏大的知识体系。从基础理论到辨证施治,逻辑清晰,脉络分明。而书中最为吸引我的,莫过于那令人惊叹的方剂和丹药数量。443种方剂,1002种丹药,这不仅仅是数字的堆砌,更是无数代藏医智慧的结晶。每一种方剂的组成、配伍,每一种丹药的炮制、功用,都被详尽地阐述,并且伴有相应的插图和图表,极大地增加了可读性和实用性。我尝试着对照书中的内容,查找了一些常见的疾病,惊喜地发现藏医药有着自己独到的治疗理念和方法。这本书不仅满足了我对藏医药知识的渴求,更激发了我深入研究的兴趣。我甚至开始考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和运用一些简单的藏医药知识来调理身体。

评分

我是一名西医从业者,最近对不同医学体系的融合与互补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图解四部医典/神秘的藏医理论》这本书,如同一座桥梁,连接了我所熟悉的现代医学与神秘而古老的藏医药。起初,我带着一丝审视的态度来阅读,但书中的内容很快就打破了我的固有认知。藏医药独特的理论体系,例如“三素”学说、脉象诊断的精细程度,以及其对五行、六味等元素的独特解读,都让我耳目一新。书中对443种方剂的详尽介绍,以及1002种丹药的分类和功效阐述,更是让我看到了藏医药在实际应用中的强大生命力。我特别欣赏书中“集结与联合”这个概念,它不仅仅是简单地罗列知识,更是在探讨不同医学体系如何能够相互借鉴、取长补短,从而为人类健康提供更全面的解决方案。书中的近2000幅图、表,更是将复杂的理论和实践操作可视化,让非专业人士也能相对容易地理解。我尤其对其中关于特定疾病的藏医治疗方案印象深刻,它们与我所熟悉的西医治疗思路有着截然不同的角度,但又在某些方面展现出惊人的疗效。这本书为我打开了一个新的思考维度,让我开始认真审视我们是否能够从藏医药中汲取更多智慧,为现代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