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称谓从何而来?为什么我们的国家叫做“中国”?
在古老而神秘的青铜器何尊上,最早出现了“中国”二字。这一重器于上世纪60年代出土于陕西宝鸡,长达122字的铭文讲述了周武王在灭商之后计划营建东都的重大决策,其中“余其宅兹中国,自之薛(乂)民”,意思是想要建都于天下的中心,在这里统治人民。然而这已经是西周的事情了,其实早在西周王朝建立之前很久远的时间——公元前2000年,在中原地区,最早的中国已经开始展开她广袤而悠长的画卷了。
“何以中国”是对最早的中国如何产生的追问,本书为读者展开了一个时间长线,打开了一个扇面,向大家一一讲述始于公元前2000年,中原发生的一系列事件,通过陶寺的兴衰、嵩山地区文化的星罗棋布、新砦遗址的崛起等,最后辐辏到二里头遗址——中国最早广域王权国家的横空出世上来,进而解构中国第一个王朝——夏王朝的诞生。
##利用工作之余完成的大作,令人感动。全书采用审慎的态度,又有许多源头的探索,事实摆出来,读者自忖之。
评分##跨年阅读,审慎的综述
评分##作者值得称道的有两点:始终坚持没有出土文献证据不轻言“夏朝”的严谨态度,以考古材料自己说话而不跟着“夏商周”的定势思维走的观念
评分##相当不错的科普书,从考古学的角度分析了早期中国的起源,考据与论述相当严谨,没有过分的解读,很好地解释了关于夏商断代困难,夏朝尚不被承认的原因,被国内历史教育洗脑的人都应该仔细看看。因为考古发现的缺失,书籍提出了很多有趣的问题,给人很多遐想的空间,但也让整体的叙事割裂;全书定位也略摇摆,前面部分有文学感,有恢宏的叙事(带有主观想象),到了后半部分又变成了列事实,讲道理的严谨讲解。
评分##140814 亚马逊
评分我们永远也不可能获知当时的真相,但仍怀着最大限度迫近真相的执着。
评分##这本书解决的问题还没有它提出的问题多,而且定位比较模糊,写得有些不高不低。当然,作为少壮派的一种姿态,我还是很认同的。前面墓葬中牛角入阴的照片太可怖了。
评分##发现—推想—再发现—再推想
评分##140814 亚马逊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