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的具有终极价值的艺术作品。本书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视死如生,即侍死如侍生。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彻底完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延续,由此留下众多的墓葬艺术,构筑起纷繁的地下世界。它们在千百年的岁月里绵延至今,又不断变迁。本书以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众多墓葬所包含的丰富信息,试图揭开那些逝去的面具,向读者展示出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先民对自我灵魂的深刻认知。
##两汉到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主要写的是两汉至唐前。康业、王阿命刻石、邺城规制、半启门几篇比较感兴趣。因为是论文集所以系统性不是很强,不过前后颇多照应处一路读下来还挺顺畅的。
评分##汉唐墓葬的现世关怀,厚葬对身后的关怀同样是现世的追求!“滇河”与“天河”的音转,颇为讨巧。
评分##价格公道,吼吼!
评分##其实不是一本专著是一本论文集……略坑的是……和《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有几篇重复…排版比那个好,只是时间范围圈定了汉唐——如副标题所说。
评分王阿命那篇真煽情啊!
评分王阿命那篇真煽情啊!
评分##最动人的,是对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探寻。从最初的邺城规制到今天,大概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方向的转向了吧。如果以二十年来看,十年一个台阶,对于一个学者而言,非常难得了。期待更多的作品。
评分##墓葬文集,有几篇不错,讲粟特人墓葬和小儿的比较好玩
评分##有两篇与其自选集《从考古学到美术史》所收重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