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的面具

逝者的面具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郑岩
图书标签: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古代墓葬与中国美术史写作(代前言) / 1
第一编 新艺术类型的兴起 / 17
风格背后--西汉霍去病墓石刻新探 / 18
关于墓葬壁画起源问题的思考--以河南永城柿园汉墓为中心 / 55
西汉石椁墓与墓葬美术的转型 / 76
第二编 画像主题与社会 / 97
山东临淄东汉王阿命刻石的形制及其他 / 98
汉代艺术中的胡人形象 /126
关于汉代丧葬画像观者问题的思考 / 147
第三编 墓主形象及其意义 / 167
墓主画像研究 / 168
墓主画像的传承与转变--以北齐徐显秀墓为中心 / 195
逝者的"面具"--论北周康业墓石棺床画像 / 219
青州北齐画像石与入华粟特人美术--虞弘墓等考古新发现的启示 / 266
第四编 制度、空间与形式 / 307
论"邺城规制"--汉唐之间墓葬壁画的一个接点 / 308
崔芬墓壁画初探 / 337
压在"画框"上的笔尖--试论墓葬壁画与传统绘画史的关联 / 352
论"半启门" / 378
后 记 / 420
· · · · · · (收起)

具体描述

古人对于死后世界种种的假设,见于制度、宗教、仪式和书写,更直接呈现于墓葬之中。墓葬既是安置死者肉身的处所,又是建筑、绘画、雕塑和工艺品的集合体,还可以被理解为人们在生死这个最大的、最具有普遍意义的哲学命题下,以物质的材料、造型的手法、视觉的语言,所营造的具有终极价值的艺术作品。本书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方法,从各个角度描述和阐释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材料,力图使这个幽暗的角落在中国艺术史上展现出特有的光芒。

中国自古就有一种观念——视死如生,即侍死如侍生。死亡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彻底完结,而是在另一个世界得以延续,由此留下众多的墓葬艺术,构筑起纷繁的地下世界。它们在千百年的岁月里绵延至今,又不断变迁。本书以两汉至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为研究对象,综合采用考古学与美术史的研究方法,深入探讨了众多墓葬所包含的丰富信息,试图揭开那些逝去的面具,向读者展示出不同地域的人们对“生”与“死”的哲学思考,以及不同历史时期的先民对自我灵魂的深刻认知。

用户评价

评分

##两汉到唐宋时期的墓葬艺术,主要写的是两汉至唐前。康业、王阿命刻石、邺城规制、半启门几篇比较感兴趣。因为是论文集所以系统性不是很强,不过前后颇多照应处一路读下来还挺顺畅的。

评分

##汉唐墓葬的现世关怀,厚葬对身后的关怀同样是现世的追求!“滇河”与“天河”的音转,颇为讨巧。

评分

##价格公道,吼吼!

评分

##其实不是一本专著是一本论文集……略坑的是……和《从考古学到美术史》郑岩自选集》有几篇重复…排版比那个好,只是时间范围圈定了汉唐——如副标题所说。

评分

王阿命那篇真煽情啊!

评分

王阿命那篇真煽情啊!

评分

##最动人的,是对理论与方法的不断探寻。从最初的邺城规制到今天,大概至少经历了两次大的学术方向的转向了吧。如果以二十年来看,十年一个台阶,对于一个学者而言,非常难得了。期待更多的作品。

评分

##墓葬文集,有几篇不错,讲粟特人墓葬和小儿的比较好玩

评分

##有两篇与其自选集《从考古学到美术史》所收重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