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参数
书名: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
作者:张星杰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6-06-01
印刷时间:2016-06-01
ISBN:9787115419095
字数:417000字
页码:180页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定价:49.8元
编辑
955幅超细致一线职业教练员指导技术动作步骤分解照片
· 连贯动作多步骤图分解 。
· 每一个动作都有多视角的立体讲解 。
· 正确、动作对比,让您一目了然知道自己错在哪里,怎么改进才对。
· 关键的技术细节,不仅有教练的贴心提示,还有局部放大照片展示。
通过全方位的视听指导,您将学习到:
·27 种基础训练动作:握拍、引拍、挥拍、步法和球性训练
·53 种技术训练: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弧圈球
· 18 种对攻及双打战术要点,活用基础技巧于实战
·场下体能训练及场上比赛规则,提升球员身体素质及赛场智商
内容简介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是专门为广大乒乓球爱好者所设计的入门级图书。《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通过955幅超细致连拍步骤照片、多角度拍摄的技术动作照片、局部细节特写照片、正确动作对比照片等丰富的视觉表现形式,图解了一线职业乒乓球教练员及其所带领队员的标准技术动作和训练方法。
《手把手教你打乒乓球》从了解乒乓球运动的场地、器材等基础知识开始,循序渐进地讲解了基础动作及其训练方法,如握拍、引拍、挥拍、步法等;基本技术及其训练方法,如发球、攻球、接发球、推挡球、削球、搓球、拉球、抽球、杀球和弧圈球等;体能训练方法,如耐力和力量训练;到比赛规则、裁判手势和对攻、双打战术等实战知识,帮助读者全方位地了解乒乓球、学习动作技巧,以及更好地应对比赛。
作者简介
张星杰
出生于中国武术之乡——山东菏泽,自幼习武,黄山学院教师、研究生学历、中国跆拳道协会会员、跆拳道四段、中国武术协会会员、武术六段,跆拳道、武术套路、散打项目国家一级裁判,黄山市跆拳道协会副主席。获得过安徽省运动会、省锦标赛裁判员、教练员称号,并发表论文多篇。于黄山学院的武术、跆拳道协会担任总指导至今。其学生在世界传统武术锦标赛、全国比赛、省运动会、省大学生表演赛等比赛中获得过冠、亚、季军等成绩。
副主编
蒋国强
体操项目***裁判,大学体育教研室主任,校级“教师”。长期以来主要承担体育系体操、乒乓球课程以及大学体育乒乓球、网球等选修课的教学工作。研究方向为体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曾获2008年院第二届教学成果二等奖。主持并参与多项
国家体育总局、省体育局、校级课题。在***和省级刊物上发表论文十余篇;参与《体操》《体操学习指导》《健美操健美运动》等全国统编教材的编写工作。曾多次担任全国及省内的各种体操比赛的裁判工作。
编委
钱煜文、汤思怡、杨康、张大卫
目录
第1 章准备 训练前的准备
场地
Step 1 球台 13
Step 2 球网 15
02 器材
Step 1 球 16
击球路线16
击球时间17
击球部位17
球的旋转和轨迹18
球拍Step 2 19
球拍的胶皮21
球拍种类19
03 人员
Step 1 准备姿势 22
Step 2 站位 23
横拍打法站位23
直拍打法站位23
双打站位24
第2 章基础训练
01 握拍方法
Step 1 直拍握拍法 26
中钳式握法26
大钳式握法27
弧圈球型握法28
直拍削球握法29
Step 2 横拍握拍法 29
02 引拍
Step 1 引拍姿势 31
典型的引拍方式32 Step 2
正手引拍32
反手引拍32
削球引拍33
03 挥拍
Step 1 反手挥拍 34
Step 2 正手挥拍 35
04 还原
05 步法
Step 1单步 39
Step 2 并步 41
Step 3 跨步 42
Step 4跳步 44
Step 5交叉步 45
正交叉步45
反交叉步46
06 球性训练
Step1 颠球练习 48
行走中颠球练习48
借助桌台面颠球练习50
原地颠球练习49
双面交替变换颠球练习51
对墙颠球练习52
Step 2 互动练习 54
二人对颠练习54
说实话,我买过好几本关于球类运动的书,很多都存在一个共同的问题:要么就是照片拍得太模糊,动作细节看不清楚;要么就是文字描述过于书面化,生硬拗口,根本不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点发力。然而,这本让我眼前一亮。它的图片质量非常高,每一个击球瞬间都被定格得恰到好处,可以清晰地分辨出肘关节、手腕和手指的微小变化。更绝的是,作者似乎深谙如何用最直白的语言描述最微妙的动作。比如,描述搓球时“手腕要像握着一把松散的沙子,在接触球的一瞬间快速收紧”,这个比喻让我立刻抓住了那个“松—紧”的控制感。我尝试着在练习中专注于这个“沙子”的比喻,结果发现我的下旋球质量明显提高了一个档次,落点更低,旋转也更“粘滞”。这本书的实用性已经超出了我的预期,它更像是一个随身携带的、可以随时翻阅的“动作指南”。对于那些对技术细节有苛刻要求的学习者来说,这种精准的视觉和文字结合,是无可替代的学习资源。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为我这种乒乓球零基础的小白量身定做的!我以前看着电视里那些高手你来我往的球,总觉得乒乓球是个高深莫测的运动,光是发球的旋转就让人眼花缭乱。拿到这本“宝典”后,我才发现原来入门可以这么轻松愉快。它不是那种枯燥的理论堆砌,而是真的像一个经验丰富的教练,手把手地把我从握拍姿势这种最基础的地方开始教起。每一个动作的分解图都极其清晰,配合着详细的文字说明,我甚至可以对着镜子自己比划着练习,完全没有教练在旁时的那种紧张感。特别是关于“摩擦”和“发力”的讲解,以前总听人说要“用手臂带动腰腹”,听着玄乎,这本书里居然能用非常接地气的比喻把这些抽象的概念讲明白。比如,它把击球比喻成“甩鞭子”,瞬间就让我抓住了那个关键的爆发点。我按照书里的建议,每天对着墙壁练习反手攻球的预备姿势和引拍,坚持了一个多星期,再去球馆试打的时候,居然能稳定地把球打过网了,那种成就感,简直无法用言语形容!这本书的价值就在于,它能把复杂的运动分解成可以执行的步骤,让我这个“门外汉”看到了希望,不再觉得打乒乓球遥不可及。
评分我是一个比较注重运动科学性的业余爱好者,我关注的重点是如何高效地训练,避免无效的重复劳动。这本书在训练方法论上的构建,完全符合现代体育训练的理念。它不是那种鼓励你“多练一万次”的土法炼钢,而是提倡“有目的、有反馈”的针对性训练。书中清晰地划分了初级、中级和高级训练模块,每个模块都给出了明确的训练目标和评估标准。比如,在初级阶段,它要求你必须达到多少次定点对攻的成功率后,才能进入下一个模块的学习。这种分阶段、有检测的学习路径,极大地提高了我的训练效率。我不再是漫无目的地对打,而是带着书中的具体要求去进行每一次对练。此外,它对基础体能训练的建议也非常科学,侧重于核心力量和爆发力的培养,而不是单纯的耐力跑,这对于乒乓球这种需要瞬间启动和急停的运动来说至关重要。这本书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它不仅教会了我技术,更重要的是,它教会了我如何科学地、系统地去学习和提高一项运动技能。
评分我是一个有着十几年业余球龄的老球友了,自认为有点小成就,平时也能在单位里充当个“指导员”的角色。但是,说实话,很多技术都是靠自己瞎琢磨或者看着别人模仿过来的,总感觉底子不够扎实,尤其在遇到那些打法更细腻的对手时,总感觉力量和旋转的衔接上总差那么一口气。这本书的出现,让我对自己的技术体系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体检”和“重构”。我最欣赏它在战术层面的深度剖析。它不只是教你怎么“打好一个球”,而是深入探讨了不同旋转球的“克制与被克制”关系,以及如何在多回合拉锯中建立自己的节奏和套路。书中关于“中路抢冲”和“衔接拧拉”的案例分析特别精彩,它不仅仅是画出了球的轨迹,更是对对手不同站位下的心理预期进行了推演。我尝试着把书里提到的一些针对性的步伐变化融入到实战中,比如在接对方中路侧旋球时,增加了一个小碎步的调整,效果立竿见影,原本容易失误的回球,现在变得非常稳定且具有威胁性。这本书的理论深度和实战指导的结合度非常高,对于想从“会打球”进阶到“懂打球”的进阶爱好者来说,绝对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教科书。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和排版设计,简直体现了一种极简主义的美学,拿在手上感觉很舒适。我当初选择它,很大程度上是被它清爽的视觉感受吸引了。页面的留白恰到好处,不会让读者感到信息过载。更重要的是,它的内容组织逻辑性极强,像一条清晰的脉络,把乒乓球的各个要素有条不紊地串联起来。从最基础的场地规则、器材介绍开始,逐步深入到不同的击球技术,再到双打配合,最后甚至还提到了如何科学地进行体能训练来支持高强度的对抗。我特别喜欢其中关于“心理博弈”那一章的探讨。作者用了一种近乎哲学的视角去分析比赛中的压力、兴奋和挫败感如何影响发挥。它没有提供什么“必胜秘籍”,而是教你如何去“管理自己的情绪”,这对于我这种容易在关键分上“掉链子”的人来说,比任何炫技的招式都管用。读完这一部分,我感觉自己对比赛的态度都发生了一些积极的转变,更懂得享受过程,而不是仅仅盯着胜负。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