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譯庾信詩文選》
作者:歸青 出版社:三民
出版地:台灣 出版日期:2018/01/02
語言:繁體中文 ISBN:9789571463551
叢書系列:古籍今注新譯叢書
規格:平裝 / 436頁 / 25k正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本書分類:文學小說> 中國古典文學> 古典文學
內容簡介
庾信,字子山,南朝梁人,南北朝文學集大成者。前期的作品風格精緻流靡、音韻諧美,與徐陵齊名,號徐庾體;梁亡,被迫滯留北方,文風轉為蒼勁悲涼,多抒發悲國懷鄉情緒、身世感慨的抒情之作。
本書收錄了庾信的賦、詩、文,參校多種善本與資料,考證詳實,並附有精闢的導讀,讓您深入了解庾信的生平、作品風格與演變。每篇正文皆有題解,說明作品的寫作背景與主旨,且注釋精確,語譯流暢,研析精當,是您品讀庾信作品的好選擇。
作者簡介
歸青
生於1956年,江蘇常熟人。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教授。先後求學於華東師範大學中文系、復旦大學中文系、上海師範大學中文系,獲學士、碩士、博士學位。師從王運熙先生、曹旭先生,治漢魏六朝文學和思想、中國詩學。撰有《南朝宮體詩研究》、《士族審美趣味和中古文壇風尚》、《中國詩學史(魏晉南北朝卷)》(合著)及論文五十多篇。校點《玉臺新詠》、《曹植集》、《鮑照集》、《東瀛詩選》(合作)。
目錄
刊印古籍今注新譯叢書緣起
序
導 讀
賦
小園賦 二
竹杖賦 一八
枯樹賦 二七
傷心賦并序 三六
春 賦 四八
對燭賦 五四
鴛鴦賦 五七
蕩子賦 六○
哀江南賦并序 六三
詩
奉和山池 一二六
和宇文內史春日遊山 一二九
奉報窮秋寄隱士 一三二
同州還 一三五
從駕觀講武 一三七
奉報趙王出師在道賜 一四一
和趙王送峽中軍 一四四
奉和趙王途中五韻 一四六
伏聞遊獵 一四八
和從駕登雲居寺塔 一五○
奉和趙王隱士 一五二
擬詠懷二十七首(選二十一首) 一五五
和詠舞 一九九
同會河陽公新造山池聊得寓目 二○一
歸 田 二○三
寒園即目 二○五
幽居值春 二○八
臥疾窮愁 二一一
山 齋(寂寥尋靜室) 二一四
望 野 二一六
同顏大夫初晴 二一八
郊行值雪 二二一
和裴儀同秋日 二二四
和王少保遙傷周處士 二二七
仰和何僕射還宅懷故 二三○
對宴齊使 二三三
和靈法師遊昆明池二首 二三五
別周尚書弘正 二三七
別張洗馬樞 二三九
別庾七入蜀 二四一
奉和永豐殿下言志十首(選二首) 二四三
慨然成詠 二四八
就蒲州使君乞酒 二五○
晚 秋 二五二
詠畫屏風詩二十四首(選六首) 二五四
寄徐陵 二六二
寄王琳 二六四
和劉儀同臻 二六六
和庾四 二六八
和侃法師三絕 二七○
送周尚書弘正二首 二七三
重別周尚書二首 二七五
徐報使來止得一見 二七七
送衛王南征 二七九
山 齋(石影橫臨水) 二八一
秋 日 二八二
望渭水 二八四
塵 鏡 二八六
移 樹 二八八
傷往二首 二九○
秋夜望單飛雁 二九二
代人傷往二首 二九四
昭君辭應詔 二九七
怨歌行 二九九
烏夜啼 三○一
燕歌行 三○四
文
賀平鄴都表 三一○
謝滕王集序啟 三一八
謝趙王示新詩啟 三二八
趙國公集序 三三一
為梁上黃侯世子與婦書 三三六
終南山義谷銘并序 三三九
溫湯碑 三四五
周大將軍懷德公吳明徹墓誌銘 三四九
擬連珠四十四首(選二十七首) 三六五
从版本质量上来说,这本书的校勘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至少在我仔细比对了几处我熟悉的篇章后,没有发现明显的错漏,这在古典文献的再版中是难能可贵的品质。纸张的厚度适中,即便是长时间阅读,手感也相当不错,不会有廉价印刷品的油腻感。我特别欣赏译者对特定主题的关注,比如对宫廷宴饮、边塞风光以及个人际遇的描写,都有专门的解读段落,帮助读者系统地构建对庾信创作主题的认知框架。与其说这是一本诗文选,不如说它是一本引导我们走进六朝文学殿堂的精美导览图。它提供给我的,不仅仅是诗句本身,更是一种进入那个时代精神世界的钥匙。每次阅读完毕,心中都会涌起一种对逝去时代的敬畏与向往,这大概就是优秀古典读物能给予读者的最大馈赠吧。
评分说实话,我很少对一本工具书性质的文学选本抱有如此高的期待,但这本书成功地超越了我的预期。它不是那种故作高深的学术著作,而是一本真正为热爱古典文学的普通读者准备的精品。排版布局非常舒服,字体的选择和行距的把握都体现了出版方对阅读舒适度的重视。我特别关注那些涉及到庾信晚年流寓江左的作品,那些饱含家国之思的篇章,总能轻易拨动心弦。这本书在处理这类情感浓烈的作品时,译文的把握度拿捏得恰到好处,既保留了原文的古典美和韵味,又确保了现代读者能够准确捕捉到字里行间的复杂情绪。我感觉译者在“信达雅”之间找到了一个绝佳的平衡点。更值得一提的是,这本书的装帧设计也很有品味,拿在手里沉甸甸的,无论是自己收藏还是作为礼物送人都很拿得出手。这种对细节的关注,体现了对古典文化的尊重,也让整个阅读过程变成了一种享受。
评分我记得自己为了找一本好的庾信诗文选本费了不少周折,市面上大多要么过于学术化,术语过多,让人望而却步;要么就是翻译得太过白话,失却了原作的风骨。直到看到这本,我才算找到了“对的那一本”。它的价值在于提供了一个可靠的、经过深思熟虑的阅读路径。比如,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篇章,译者在注释中也给出了不同学派的观点,这种审慎的态度让读者能够形成自己的判断,而不是被单方面的信息所左右。这对于提升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非常有帮助。我特别喜欢它对庾信生平脉络的梳理,清晰地将他的创作与他所处的政治环境联系起来,让那些诗文不再是孤立的文字符号,而是活生生的历史见证。每次翻开它,都能从中汲取到新的理解和感悟,这种持续的价值输出,才是一本优秀古典文学选本真正的魅力所在。
评分这本选本的选材范围非常广阔,基本上涵盖了庾信各个时期的代表作,而且在篇目的选取上,明显是经过了精挑细选的,没有那些凑数的、质量平庸的作品。这对于追求阅读效率和质量的读者来说,简直太友好了。我习惯在睡前阅读几篇,感受一下古人的情怀。坦白说,庾信的文字有时是极其华丽、辞藻堆砌的,这对于现代人来说是个挑战。然而,这本书的翻译策略似乎是倾向于“保持其华丽,但不损害其清晰度”。它没有为了追求“易懂”而牺牲掉骈文特有的韵律美和排偶工整。读起来,你依然能感受到那种盛世文风的余韵,同时又不会因为晦涩难懂而感到挫败。这让我不禁感慨,好的译本,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再创作,它成功地架起了古今文人心灵沟通的桥梁。
评分这本书拿到手的时候,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种带着岁月痕迹的纸张质感,一看就知道是精心挑选过的版本。我一直对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文学怀有浓厚的兴趣,尤其是庾信的诗文,总觉得那份在时代变迁中流露出的苍凉与旷达,是后世难以企及的境界。这本书的译注部分做得非常细致,很多典故和用词的考证都下了大功夫,这对于我们这些非专业人士来说简直是福音。它不仅仅是把原文翻译过来,更是试图还原作者创作时的心境和时代背景,这一点我特别欣赏。阅读过程中,我常常需要停下来,对照注释去理解那些看似平淡却蕴含深意的词句,感觉就像是和一位学识渊博的老师在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尤其是一些篇幅较长的赋和骈文,如果没有详尽的解读,很容易读得索然无味,但这本书的译者显然深谙此道,把那些复杂的结构梳理得井井有条,让原本高冷的古典文学变得平易近人起来。这无疑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阅读体验,让我对庾信的文学成就有了更立体、更深刻的认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