詭圖:地圖歷史上最偉大的神話、謊言和謬誤(精裝)古地圖圖鑑 愛德華.布魯克希欽 奇幻基地

詭圖:地圖歷史上最偉大的神話、謊言和謬誤(精裝)古地圖圖鑑 愛德華.布魯克希欽 奇幻基地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愛德華.布魯克希欽 著
图书标签:
  • 地图史
  • 古地图
  • 地图学
  • 历史地理
  • 神话传说
  • 谎言谬误
  • 图鉴
  • 文化史
  • 奇幻地图
  • 视觉文化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艺力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奇幻基地
ISBN:9789869590235
商品编码:27432844839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8-01-06
页数:264
正文语种:繁体中文

具体描述

书名:詭圖:地圖歷史上*偉大的神話、謊言和謬誤(精裝) 愛德華.布魯克希欽 奇幻基地

作者:愛德華.布魯克希欽

出版:奇幻基地

语种:繁體中文

页数:264 页

装帧:精装

ISBN:9789869590235

出版日期:2018-01-06

人類勇於探索未知,遠赴險地,征服困境,驗證夢想的偉大過程!

英國**遜地圖製圖學與大地測量學類,銷售排行榜**名

讀者五顆星**評價

《時代》雜誌、《博物》雜誌、英國《衛報》、《經濟學人》

高度讚賞推薦

**本精闢分析地圖史上從未被整理、探索的古地圖真相之謎圖鑑

58幅珍稀古地圖實例,近200頁全彩圖片,

以及********的豐富古昔追尋之旅

專業推薦:

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暨中國民國地圖學會理事長 賴進貴教授

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 李毓中副教授

荒野夢二書店主人 銀色快手

這本與眾不同、高度有趣的書,揭露了地圖製作者持續了數百年之久的幕後祕辛。──《時代》雜誌

本書收集一系列令人驚嘆的精緻珍稀古地圖,書中涵蓋十九世紀超過四十位地圖繪製家的作品,架構完整、敘事流暢,資料豐富,充滿了世界各地和種族從未真實存在過,卻精采紛呈的地理位置和繪圖,並詳盡交代書中每張圖片背後的故事,並指出其完整的年代背景與出處,結合探險、航海、神話的元素,創造出一幅幅描繪怪物、英雄、火山、騙徒、遷徙者、殺人兇手的絢麗掛毯。

內容充滿驚奇、生動有趣、引人入勝、淺顯易懂,令增長見聞,真實地圖與幕後祕辛佐以科學證據及事實查訪,推翻並證明古地圖的荒誕神話與謬誤之處,有趣與實用性兼備,為喜好探究史上著名古代神話和地理之謎的書迷**。

各界書評和**遜讀者五星?????推薦

在沒有衛星影像和GPS導航的年代,要**紀錄茫茫大海或冰天雪地中所觀測到的地理位置,是一件極其困難的工作,某些探險地圖因而成為珍貴的資產。然而由於測繪技術的限制和感官認知的謬誤,早年的地圖資訊經常有誤。例如16世紀時,航行通過臺灣海峽的西方水手,從海上看臺灣,曾把臺灣本島繪製成3個獨立的小島。尤有甚者,基於商業利益或政治的考量,有些地圖繪製者刻意在圖上標示錯誤資訊。本書作者透過科學考證,從58張地圖中找到許多其實不存在的島嶼和錯置的地標,並揭開一個個美麗的謊言和迷思。透過一張張的詭圖,作者讓我們更深刻地認識地圖的本質:原來地圖不只會說話,而且會說真話、假話和謊話。這項認知有助於我們成為更聰明的讀圖者。──國立臺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學系教授暨中國民國地圖學會理事長,賴進貴教授

受限於以往的科技能力,使得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家們,即使冒著生命危險努力地探勘,丈量繪測所得的地圖與海圖,仍舊存在著許多不可思議的荒謬與錯誤;但也因此,為現在的我們,留下了這些充滿故事與幻想的「詭圖」。

《詭圖》一書裡有著神話般的海獸與異族,還有想像的樂園、王國、大陸、山脈、河流,以及錯繪的半島、岬角、島嶼與海峽等;甚至還有一個十八世紀的法國人,為了滿足其虛榮心與特殊目的,自稱他是道地的「福爾摩沙」人,為當時的英國上流社會,勾勒出以一個蛇肉為主食、劊子手販賣死刑犯屍體當做其薪俸、男人娶妻超過其贍養能力時需斬首等荒誕風俗的清代臺灣社會。但不管是來自遠古的口傳神話,冒險家的刻意謊言,或是航海家的無心謬誤,即使經過當代科學驗證它們的「不存在」後,不存在的「詭圖」,卻始終「存在」我們的腦海與茶餘飯後中。──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李毓中副教授

這本《詭圖》簡直就是一部精采絕倫的小說!它適合那些相信遠方藏有寶藏的大冒險家,也需要經驗老練的水手,才能涉險抵達未竟之地,許多新大陸或是新的島嶼,就是這樣被發掘的吧,縱使握有不可告人的祕密,或精心策畫的詭計,地圖本身自有魔力,那些虛幻的存在,縱使千里迢迢也要親眼目睹方能信服,是這些欲望使得傳說之島成為神話,讓製圖師成為*尊魔法師,博物學和航海圖很明顯是一條不歸路,讓心中有夢想的人,永遠追尋著美麗新世界。──荒野夢二書店主人,銀色快手

一本超級瘋狂又有趣的書……強烈推薦!──《世界的歷史》作者,安德魯.馬爾

一次浩瀚壯闊、令人大開眼界的愉快閱讀經驗。──前BBC電視台脫口秀主持人,喬納森.羅斯

精緻美麗的插圖,搭配令人難以置信的故事和真相,一本收集未知世界天馬行空想像的遊覽大全。──《旁觀者》雜誌

引人入勝!本書告訴我們,只要一位製圖者用墨畫上它們的位置,這些不存在的地域便可以久久留存,甚至長達數百年。──《泰唔士報》

這本與眾不同、高度有趣的書,揭露了地圖製作者持續了百年之久的幕後祕辛。──《時代》雜誌

作者有一雙能探索真相的銳利眼睛,作品中的古老錯誤地圖,每一幅都伴隨著一個徹底研究過它們的人的故事。──《每日快報》

非凡的成就。──《博物》雜誌

**的作品!精簡扼要的章節佐以大量豐富珍貴插圖,這本書提供了一個令人目眩神迷的珍貴紀實。──《文學評論》期刊

從北極磁山到澳大利亞內海,愛德華.布魯克希欽描繪、查找出了五個世紀以來,橫跨五百年的歪曲地圖。──《衛報》

**值得一讀的科普書選擇......昭示了人類生動的思維是如何利用有限的知識,在學術想像中堅持謠言、猜測和徹頭徹尾的謊言。──《經濟學人》

《詭圖》一書描寫了五十則神話、謊言與粗心失誤,並配以細實的地圖……這樣的書值得放在客廳桌上,但你可得先睹一快──這裡面有許多值得吸收的內容。──約翰.烏瑞,英國《鄉村生活雜誌》

內容精彩,插圖美麗絕倫。──羅沙蒙.爾溫,《倫敦標準晚報》

精緻細膩的撰筆工夫……使曾經存在的諸國諸島,以美麗插圖的形式躍然紙上,地圖迷必買之作!──《澳洲人報》

這本引人注目的作品展現了地圖之美麗,文筆精湛、逗趣……這本書是一場富含靈性與愉悅的研究。──英國《立場月刊》

CONTENTS 目次

引言 8

亞尼俺海峽(Strait of Anian) 12

安提利亞(Antillia) 18

亞特蘭提斯(Atlantis) 24

曙光群島(Aurora Islands) 30

澳大利亞內陸海域(Australia’s Inland Sea) 34

貝梅哈(Bermeja) 38

布萊德里地(Bradley Land) 42

布斯島(Buss Island) 46

西撒之城(City of Caesars) 50

大烏勞斯海圖諸怪

(Sea Monsters of the Carta Marina)54

加利福尼亞島(Island of California) 64

卡西特瑞德群島(Cassiterides) 68

庫洛克地(Crocker Land) 70

古羅可山脈(Croker’s Mountains) 76

戴維斯地(Davis Land) 80

惡魔列嶼(Isle of Demons) 84

道提島(Dougherty Island) 88

地上樂園(Earthly Paradise) 92

黃金城(El Dorado) 98

平面世界(Flat Earth) 102

馮賽卡島(Fonseca) 106

撒瑪納札筆下的福爾摩沙

(Formosa of George Psalmanazar) 110

扶桑(Fusang) 114

加馬蘭與康龐尼島

(Gamaland and Compagnies Land) 118

大愛爾蘭(Great Ireland) 122

西方長河(Great River of the West) 124

格羅克蘭島(Groclant) 128

易巴席爾島(Hy Brasil ) 130

大爪哇島(Java La Grande) 134

璜.里斯伯島(Juan de Lisboa) 140

失落的卡拉哈里城

(Lost City of the Kalahari) 142

剛恩山脈(Mountains of Kong) 146

朝鮮島(Korea as an Island) 150

失落的雷姆利亞大陸與姆大陸

(Lost Continents of Lemuria and Mu) 152

瑪麗亞.特里薩礁(Maria Theresa Reef) 156

梅達(Mayda) 158

月亮山脈(Mountains of the Moon) 162

班傑明.莫羅筆下的幻想地域

(Lands of Benjamin Morrell) 166

諾盧姆貝加(Norumbega) 170

紐倫堡編年史上的生物

(Creatures of the Nuremberg Chronicle Map) 174

巴塔哥尼亞巨人(Patagonian Giants) 182

佩匹島(Pepys Island) 186

波亞斯領地(Territory of Poyais) 190

祭司王約翰王國(Kingdom of Prester John) 194

黎沛安山脈(Rhipaean Mountains) 198

黑石峰(Rupes Nigra) 200

聖布倫丹島(St Brendan’s Island) 202

珊迪島,新喀里多尼亞

(Sandy Island, New Caledonia) 206

杉尼可夫地(Sannikov Land) 208

撒旦奈斯島(Satanazes) 210

薩森伯島(Saxenburgh Island) 212

西海(Sea of the West) 216

塔珀芭娜(Taprobana) 220

南方大陸(Terra Australis) 224

圖勒(Thule) 230

沉沒之城維涅達(Sunken City of Vineta) 234

瓦克瓦克(Wak-Wak) 238

澤諾地圖的幽靈島嶼

(Phantom Lands of the Zeno Map) 240

參考書目 246

索引 248

致謝及版權 261


虛構作品簡介: 《星辰的低語:失落王國的最後一頁》 作者: 伊蓮娜·凡爾納 類型: 史詩奇幻 / 文學懸疑 裝幀: 典藏硬殼精裝,附贈手繪星象圖錄 出版社: 奧德賽之光 --- 故事背景: 在被「永恆迷霧」籠罩的泰拉諾斯大陸上,時間的流逝變得模糊不清。這片土地曾是輝煌文明的搖籃,據說誕生了能夠繪製星辰軌跡、甚至預測未來災難的「編織者」一族。然而,一場被稱為「寂靜之災」的事件將一切文明的痕跡幾乎抹去,只留下無數半掩於沙礫與藤蔓之下的巨大遺跡,以及散佈在世界各地的、難以解讀的銘文。 故事開始於艾瑟里亞城邦——一座依託於巨大、似乎永不枯竭的地下溫泉而建立的、相對保守的知識中心。這座城市嚴格控制著對古代文獻的接觸,深信過度的知識會再次招致滅頂之災。 核心情節: 主人公凱蘭·維斯珀,一位在艾瑟里亞王室圖書館擔任基礎文獻修復師的年輕學者。凱蘭的日常工作是整理和修復那些被認定為「無害的、過時的民間傳說」的殘篇斷簡。他對那些關於「編織者」和他們所記錄的「宇宙織錦」的傳說抱持著懷疑與好奇。 某日,凱蘭在修復一份被認為是普通羊皮紙的古老文件時,意外發現了一層隱藏的、由某種奇異礦物墨水繪製的圖層。這不是地理地圖,而是一張「時間之圖」——它以一種凱蘭從未見過的幾何學結構,標示著過去、現在與未來可能發生的關鍵節點,並以複雜的符號鏈接了泰拉諾斯歷史上幾次重大的文明興衰。 這張圖的發現,立刻引來了城邦內部的兩股勢力: 1. 守護者議會: 堅持維持現狀,視這張圖為禁忌,認為它包含著引發「寂靜之災」的原始力量的線索。他們希望將圖銷毀,以確保城邦的安全。 2. 秘教「觀測者」: 一個秘密結社,相信凱蘭手中的圖是解開「寂靜之災」真相的鑰匙,並認為只有重新激活「編織者」的智慧,才能引導泰拉諾斯走出迷霧。 凱蘭發現,圖上標註的某些「節點」正在以一種難以察覺的速度「閃爍」——這預示著歷史的某個關鍵時刻即將重演。為了保護這份知識並尋求真相,他被迫帶著地圖逃離了艾瑟里亞。 他的旅程始於尋找傳說中最後一位「編織者」的隱居地——「迴響之塔」。在這趟橫跨破碎大陸的旅程中,凱蘭必須學會解讀地圖上那些看似隨機的符號、星象排列和古老語言,這些符號不僅指向了地理上的位置,更指向了被歷史故意抹去的事件真相。 主題探討: 本書深入探討了知識的雙刃劍性: 歷史的記錄與篡改: 歷史是由勝利者書寫的嗎?還是被恐懼所掩蓋?書中探討了官方歷史記載與民間傳說之間存在的巨大鴻溝,以及真相如何在時間的洪流中被扭曲、遺忘乃至系統性地消除。 預言與自由意志: 當未來被某種「地圖」標示出來時,個體的選擇還具有意義嗎?凱蘭的每一步行動,都在考驗著他是否能改變既定的時間線,還是僅僅在履行一張早已繪製好的劇本。 地理與神話的交織: 故事中的地貌變化,並非單純的自然演化,而是與古代強大力量的干預緊密相關。每一座山脈、每一條河流,都可能隱藏著一段被遺忘的、改變世界走向的「事件記錄」。 文學風格與特色: 《星辰的低語》以其細膩的文學筆觸和龐大的世界觀構建聞名。敘事風格融合了嚴謹的考古學探秘和宏大的史詩場面。書中穿插了大量凱蘭對古代文獻和圖表進行的晦澀分析,營造出強烈的知識探索感。 本書特色強調: 1. 非傳統地圖學: 本書的「圖」是概念性的、時間性的、而非單純的地理學描繪。它更像是一種關於因果關係和能量流動的宇宙藍圖。 2. 哲學思辨深度: 故事不滿足於表面的冒險,它詰問了文明的本質,以及人類面對已知未來時的道德困境。 3. 氣氛營造: 瀰漫著永恆的迷霧、古老石碑的寂靜,以及知識的危險性,整體基調既神秘又略帶悲劇色彩。 適合讀者: 熱愛細膩鋪陳的史詩奇幻、對歷史學、符號學和宇宙哲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適合那些欣賞《玫瑰之名》般的解謎氛圍與《沙丘》般的宏大世界觀交織的讀者。 --- (書籍封面描繪: 一個年輕人(凱蘭)站在一座被藤蔓覆蓋的巨大石碑前,石碑上雕刻著複雜的、放射狀的線條,這些線條似乎連接了天空中的星座與地面的遺跡。迷霧籠罩著遠方,但凱蘭手中緊握著一張散發著微弱藍光的捲軸。)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的地理历史爱好者,我总是在寻找那些能够拓展思维边界的作品,而这本精装本无疑满足了我对“宏大叙事”的渴望。它不仅仅是罗列了一堆古老的地理符号,更像是编织了一张错综复杂的文化之网。读着那些关于未知水域、山脉尽头的记载,你会被一种强烈的求知欲驱使着去探寻其背后的文化驱动力。作者似乎拥有将冰冷的历史碎片重新点燃的魔力,让那些早已被现代科技证伪的“错误”地图,重新焕发出它们诞生之初的震撼人心的力量。这让我反思,在人类认知边界被不断拓宽的今天,我们是如何看待“错误”的?在古代,那些被我们视为谬误的绘制,恰恰是当时人类想象力的极限和勇气的证明。这本书巧妙地将历史的严谨性与神话的浪漫色彩融合在一起,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惊喜和顿悟,每一次翻页,都像是在解开一个等待被世人重新发现的古代谜团。

评分

这本书在装帧上的用心程度,已经超越了一般图书的范畴,几乎可以看作是一件精心打磨的收藏品。我留意到,内页的纸张厚度经过了精密的计算,既能完美承载高分辨率的图像印刷,又避免了过度反光带来的视觉疲劳。而且,书籍的装订方式似乎也采用了能让书本平摊的特殊工艺,这对于需要近距离观察细节丰富的地图插图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很多大开本的图册在翻到中间部分时会凹陷得很厉害,影响观看体验,但这本书的设计完美规避了这一点,使得即便是跨页的巨幅图景也能一览无余。这种对“可读性”和“观赏性”的双重极致追求,让它不仅仅是知识的容器,更是一件值得反复摩挲把玩的视觉盛宴。它让我明白了,好的书籍设计,其本身就是对内容最好的注解和升华。

评分

坦白说,在当代这个追求极简和轻量化的时代,拥有一本如此重量级、需要双手捧持的精装书,本身就是一种对阅读态度的宣言。它需要一个稳定的桌面,需要你全身心的投入,无法像平板电脑那样轻易地被塞进背包里匆匆浏览。这种阅读的“仪式感”其实是一种对作者劳动和历史沉淀的致敬。我常常在阅读那些关于地理大发现时代“未知领域”的篇章时,油然而生一种对早期探险家的敬意。他们面对的不仅是未知的海洋,更是对已知世界观的颠覆。这本书通过对那些地图载体的细致呈现,让我们得以一窥彼时人们如何理解他们脚下的这颗星球,那种带着敬畏和好奇心去描绘世界的方式,是现代制图学中缺失的一种人文温度。它唤醒了我内心深处,对于那种“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式探索精神的共鸣。

评分

拿到这本厚重的精装书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那沉甸甸的质感,光是掂在手里就让人感受到一股历史的重量感。封面设计非常考究,那种略带斑驳的色彩和古老的字体,仿佛真的能带你穿越时空,去触摸那些尘封已久的羊皮纸和墨迹。我记得第一次翻开它的时候,就被里面那种扑面而来的探险气息所吸引。它不像是一本枯燥的学术著作,倒更像是一本被精心绘制的探险日志,里面记载着那些传说中失落的国度、漂浮的岛屿,以及那些被描绘得栩栩如生却又虚无缥缈的奇幻地理。装帧的精美程度,绝对配得上“艺术品”的称号,即便是纯粹作为书架上的装饰,也能瞬间提升整个空间的文化品味。我甚至会特意找个阳光充足的下午,泡上一壶浓茶,小心翼翼地拂过那些细腻的纸张,想象着古代的制图师们是如何在昏暗的油灯下,将自己的想象力与有限的知识拼接成这些“世界地图”。这种动手翻阅的仪式感,是电子阅读完全无法替代的宝贵体验,每一次指尖的触碰,都仿佛在和历史进行一次无声的对话,让人对知识的载体本身产生一种近乎虔诚的尊重。

评分

这本书的排版布局简直是教科书级别的示范,每一页的设计都极具匠心,仿佛每一张地图的复刻品都被赋予了独立的呼吸和生命力。色彩的运用极为克制而精准,既能凸显出古籍原有的风貌,又保证了现代读者在辨识细节上的舒适度。我尤其欣赏它在细节处理上的那种较真劲儿,比如某些边缘处理上的“做旧”效果,处理得恰到好处,既有历史的沧桑感,又不至于让人觉得是粗制滥造的仿品。阅读过程中,我经常会停下来,对着某个特定的图形或标注反复琢磨,那种油墨在纸张上自然渗透形成的纹理,以及纸张纤维的自然卷曲,都在无声地诉说着时间的流逝。这种对“物”本身的尊重,使得阅读体验不再是单纯的信息获取,而更像是一种跨越世纪的文物鉴赏活动。它让人开始重新思考“地图”的本质——它究竟是记录现实的工具,还是构建想象的媒介?这种深层次的思考,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书籍设计者对视觉元素的精准把控和拿捏分寸的艺术性。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