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家庭中医养生一点通

图解家庭中医养生一点通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邓月娥主编 著
图书标签:
  • 中医养生
  • 家庭医学
  • 健康生活
  • 图解
  • 养生保健
  • 传统医学
  • 穴位按摩
  • 经络
  • 饮食养生
  • 预防保健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句容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94975
商品编码:24493996197
包装:平装-胶订
开本:16
出版时间:2017-05-01
页数:178
字数:240

具体描述


内容介绍
中医保健养生法源远流长、效果显著,可以达到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美容保健和延年益寿的作用。本书以问答形式,介绍了日常中医养生的关键方法。“基础篇”介绍了生命、健康、养生的基本问题;“日常篇”围绕人们的衣、食、住、行、坐、卧、走、动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包括运动、饮食、四季养生等;“防病篇”针对现代常见病介绍简便易行的防病法和中医特色养生法,如推拿按摩、针灸疗法、导引气功法等。全书围绕中医保健养生理论和方法,结合现代人实际生活常见问题展开,读者一看即懂,一学即会。 本书内容通俗易懂、图文配合、方便实用,适合广大读者日常养生保健阅读。

关联推荐
精选300个日常养生的关键问题,围绕日常衣、食、住、行、坐、卧、走、动等各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养生观点和方法,包含运动养生、饮食养生、精神养生、起居养生、环境养生、睡眠养生;阅读本书,可以了解如何保养身体,如何预防疾病,做到未病先防,收获健康  
目录
基础篇 ▎D一章 ▎养生基本知识 01什么是养生?/2 02SJ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标准是什么?/2 03中医认为哪些人才算是健康?/2 04中医对生命是怎么认识的?/3 05什么是亚健康?你处于亚健康吗?/4

基础篇

▎D一章 ▎养生基本知识

01什么是养生?/2

02SJ卫生组织指出人的健康标准是什么?/2

03中医认为哪些人才算是健康?/2

04中医对生命是怎么认识的?/3

05什么是亚健康?你处于亚健康吗?/4

06人衰老的表现是什么?/4

07人衰老的原因是什么?/4

08延缓衰老的方法是什么?/5

09为什么不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养生的大敌?/5

10中医养生的观念是什么?/6

11中医养生的方法有哪些?/6

12什么是体质?中国人的体质主要有哪些类型?/7

13你属于何种体质?/7

日常篇

▎D二章 ▎饮食养生

01什么是饮食养生?/10

02饮食养生的作用是什么?/10

03饮食也像中药一样有性和味吗?/11

04酸味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1

05苦味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1

06甘味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2

07辛(辣)味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2

08咸味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3

09食物具有哪些属性?/13

10温热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3

11寒凉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4

12平性食物有哪些养生保健功效?/14

13为什么饮食要品种多样化?/15

14饮食要怎样搭配才有利于养生?/15

15为什么饮食不可过饥过饱?/16

16细嚼慢咽能益寿延年吗?/17

17为什么一日三餐要有规律?/17

18快乐进食对健康有什么意义?/17

19 “饭后百步走”是不是适合每个人?/18

20为什么说“药补不如食补”?/18

21春夏秋冬要怎么吃?/19

22人的体质和饮食有关吗?/19

23气虚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0

24血虚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1

25阴虚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2

26阳虚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2

27痰湿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3

28湿热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4

29阳热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5

30血瘀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5

31气郁体质的人应该怎么吃?/26

32女子月经期应该怎么吃?/27

33妊娠期的饮食注意事项?/27

34产后的饮食怎么注意?/28

35脾胃虚的人应该怎么吃?/28

36婴幼儿期怎么食补?/29

37青少年期怎么食补?/29

38中壮年期吃什么适宜?/30

39老年人如何进行食养?/31

40饮酒能养生吗?/31

41怎么饮水Z健康?/32

42为什么说“茶为万病之药”呢?/32

43服药期间的饮食应注意什么?/33

▎D三章 ▎运动养生

01“生命在于运动”的原理是什么?/34

02什么情况下不适宜运动?/34

03运动中出现什么情况要停止运动?/34

04健身运动后有什么禁忌?/35

05运动后如何进行饮食调养?/35

06有哪些好的健身方法?/35

07散步的益处有哪些?/35

08慢跑的益处及注意事项是什么?/36

09如何正确地跳绳?/36

10怎样用跳绳方法进行减肥?/37

11如何进行登楼梯健身?/37

12怎样拍打肢体来健身?/38

13冷水擦澡有何益处?如何用冷水浴增强体质?/39

14颈椎病如何锻炼?/40

15肩周炎如何锻炼?/41

16腰痛如何锻炼?/42

17腰椎间盘突出症有哪些锻炼方法?/45

18夏天锻炼应该怎么防止中暑?/46

19冬天锻炼怎么防止冻伤?/46

▎D四章 ▎按摩养生

01中医按摩法有什么养生作用?/47

02如何进行头面部的按摩养生?/47

03如何进行面颈部美容保健按摩?/49

04如何进行颈肩部的按摩养生?/51

05如何进行背腰部的按摩养生?/54

06如何进行脘腹部的自我按摩养生?/55

07如何进行胸胁部的自我按摩养生?/56

08如何进行四肢的自我按摩?/57

▎D五章 ▎精神养生

01什么是精神养生?/60

02精神养生的关键心态是什么?/60

03长寿的人都有什么样的心理?/61

04为什么养神重在静养?如何静养?/61

05精神养生的基础是什么?/62

06情绪变化对健康的影响是什么?/62

07如何调和“七情”?/63

08摆脱心情抑郁、烦躁有什么妙法吗?/63

09消除寂寞有哪些妙招?/64

10遇到烦心事时如何化解?/64

11如何有效抑制“愤怒”这匹野马?/65

12你是否有点疑心太重?/66

13如何运用“自嘲”法来摆脱难堪境遇?/66

14如何用“感恩法”为生活增添幸福感?/67

15如何运用“宣泄养生法”?/67

16中年人要克服哪三种惰性?/68

17老年人养生如何“养心”?/69

18老年人如何让自己“越活越年轻”呢?/69

19如何用休闲养生获得快乐?/70

20在职场中如何轻松减压?/71

21精神养生要注意哪“八戒”?/71

22你懂得自我激励吗?/72

23改变春季抑郁症、焦虑症有哪些方法?/73

24人际关系对健康有影响吗?/73

25内向性格者怎么获得良好的社交关系?/73

26你知道拥有好心情的生活小窍门吗?/74

27二十招制胜坏心情!/75

▎D六章 ▎起居养生

01何谓起居养生?/76

02你知道每天的ZJ起居时间吗?/76

03你知道生活中的一些ZJ的姿势吗?/77

04你注意到科学刷牙的问题了吗?/77

05你注意到科学洗脸的问题了吗?/78

06为何发宜常梳理?/79

07为何耳宜常按摩?/80

08泡脚好处知多少?/80

09如何做到劳逸适度?/81

10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感冒?/81

11看电视要注意什么?/82

12你留意这些日常小卫生了吗?/83

▎D七章 ▎睡眠养生

01何谓睡眠养生?/84

02睡真的比吃重要吗?/84

03你准备好睡眠了吗?/85

04每天必须睡足8小时吗?/86

05如何自疗失眠?/87

06怎样的卧室环境有利于睡眠?/87

07高枕真的无忧吗?/88

08睡中打鼾正常吗?/88

09醒来起床前的健康小技巧有哪些?/89

▎D八章 ▎二便、服饰、沐浴养生

01二便通畅对健康的作用是什么?/90

02保持大便通畅的方法有哪些?/90

03保持小便通畅的方法有哪些?/91

04何谓服饰养生?/92

05高跟鞋也会影响养生吗?/92

06什么是沐浴疗法?/93

07洗澡也能治小病?/93

08温泉浴对人体的养生作用有哪些?/94

09什么人不宜泡温泉?/94

10六款药浴养生秘方/95

11你了解冷水浴吗?/95

12运动后沐浴可以缓解疲劳吗?/96

▎D九章 ▎房事养生

01什么叫房事养生?/97

02男女之间为什么要行房事?/97

03为什么要提倡房事养生?/98

04为什么说适度的房事生活有益于身心健康?/98

05房事养生的原则是什么?/99

06房事养生有哪些注意事项?/99

07房事有什么禁忌呢?/100

08性生活持续多长时间为宜?持续时间长短受什么影响呢?/100

09性生活次数以多少为宜呢?又该怎样判断自己的性生活是否过度呢?/101

10房事后不宜做哪些事?/101

11如何保持夫妻间性爱和谐、美满呢?/102

12房事养生中应注意哪些才能优育呢?/103

13在受孕时间选择上有哪些忌讳?/103

14男性养精有哪些方法?/104

15什么叫房事的七损八益?/105

16调治八益的方法有哪些?/105

17哪些菜类能改善男性性功能?/106

18哪些饮食习惯易使性功能下降?/106

19预防性衰老的方法有哪些?/107

20性功能减退有什么食疗方法?/107

21如何运用导引术治疗遗精?/108

22搓肾俞法对性养生有什么好处?具体怎么做?/109

23兜肾囊法对性养生有什么益处?具体做法怎样?/109

24常用强肾保健功法有哪些?/110

25常用的增强性功能的家庭药膳有哪些?/110

▎D十章 ▎环境养生与娱乐养生

01什么样的自然环境Z适合人生活?/112

02如何预防电磁辐射的危害?/112

03如何防护手机电磁辐射?/113

04怎样预防空调综合征?/114

05什么是娱乐养生?包括哪些方面?/114

06不同情绪下该听什么音乐?/115

07音乐养生选择有什么注意点和禁忌点?/116

08MP3适合一直听吗?/116

09哪些旅游好去处适合都市人?/117

10养花养鸟比养猫狗更有益健康吗?/117

11益智游戏的功效——小游戏有大作用吗?/118

12安静的垂钓也能收获健康吗?/118

13笑口常开寿自高——你学会了在生活中时时欢笑吗?/119

▎D十一章 ▎四季养生

D一节 春季养生

01春季如何养生?/120

02“春捂”的意义是什么?如何“春捂”?/120

03春天为什么会“春困”?/121

04如何克服春困呢?/122

05春季梳头好处多吗?具体有什么好处呢?/123

06春季饮食养生要注意些什么?/123

07春季进补的原则是什么?/124

08春季如何美容护肤?如何吃出美丽?/124

09老年人春季养生有什么禁忌?/125

10老年人春季运动的注意要点是什么?/125

11春季要预防哪些传染病?/126

12春季如何进行自我排毒养生?/128

D二节 夏季养生

01夏季如何养生?/129

02夏季如何防暑?/130

03夏季如何防止贪凉过度?/131

04夏季如何饮食调补?/132

05夏季滥用祛火茶饮有什么危害?/133

06如何预防急性肠胃炎?/134

07夏季睡觉有哪些禁忌?/134

D三节 秋季养生

01秋季如何养生?/135

02秋燥季节如何养肺?/135

03哪些是秋季Z好的养肺润肺食疗粥?/135

04初秋如何防止“秋老虎”的伤害?/136

05深秋如何“秋冻”?/136

06悲秋季节如何调养情志?/137

07秋季吃哪些水果好?/137

08摩鼻、浴鼻可以防秋天感冒吗?/138

09咽津有助于防止秋燥吗?/138

10秋季老年人养生注意事项有什么?/139

11秋季如何保持皮肤湿润?/139

D四节 冬季养生

01冬季如何养生?/140

02冬天日常生活中如何养肾?/141

03冬季保养肾有什么好办法?/141

04为什么要选择在冬令进补?/142

05冬季进补有哪些方法?/142

06冬天总是腰酸手冷的人应怎样进补?/142

07冬季如何锻炼身体?/143

08老年人冬季健身的注意事项是什么?/143

09冬季如何防止室内污染?/144

10冬季如何用药粥补肾元?/145

11为什么冬天日光浴好处多?/146

防病篇

▎D十二章 ▎肥胖症

01什么是肥胖症?/148

02肥胖者易患哪些疾病?/148

03女性肥胖容易引起不孕吗?/149

04肥胖症怎样综合调理?/149

05如何用耳针疗法防治肥胖症?/150

06推拿按摩可以减肥吗?/151

07沐浴和药浴可以减肥吗?/151

▎D十三章 ▎高脂血症

01为什么现代人易患高脂血症?/152

02高脂血症对身体有哪些危害?/153

03血脂高的人宜吃什么?/153

04高脂血症者生活中应注意什么?/154

05中医针灸治疗高脂血症怎么做?/154

▎D十四章 ▎高血压

01高血压对身体哪些脏器危害Z大?/156

02引起高血压的四大危险因素是哪些?/156

03高血压的“预警身体信号”有哪些?/157

04降压防病养生粥如何做?/157

05高血压病饮食禁忌是什么?/158

06如何用中医敷贴疗法降压?/158

07中医如何用保健按摩法预防高血压?/159

▎D十五章 ▎冠心病

01什么是冠心病?/160

02如何预防冠心病?/160

03怎样巧选药茶防治冠心病?/161

04对高血脂、冠心病患者有益的食物有哪些?/161

▎D十六章 ▎糖尿病

01什么是糖尿病?/163

02糖尿病的危害有多大?/163

03如何早期发现糖尿病?/163

04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原则是什么?/164

05你知道糖尿病患者“三宜三不宜”吗?/164

06影响糖尿病患者康复的误区是什么?/165

07如何预防糖尿病的发生?/166

08防治糖尿病食疗方有哪些?/166

▎D十七章 ▎癌症

01什么是癌症?/168

02癌症是不是绝症?/168

03癌症发生前有特殊信号吗?/169

04哪些人群易患癌症?/170

05哪些食物防癌抗癌作用强?/172

06你知道抗癌蔬菜排行榜吗?/172

07常见抗癌食物的抗癌机制是什么?/173

08常用的防癌药膳有哪些?/174

09生活中有哪些防癌小秘诀?/175

参考文献/177

显示全部信息

《图解家庭中医养生一点通》是一本旨在普及家庭中医养生知识,帮助读者掌握简单易行、切实有效的养生方法,从而提升生活品质、增强自身健康的书籍。本书最大的特点在于“图解”二字,它摒弃了枯燥乏味的理论阐述,而是通过大量精美、清晰的插图,将中医养生的核心理念、辨证要点、穴位按摩手法、食疗方剂、药膳制作等内容直观地呈现出来。读者无需具备深厚的中医基础,也能轻松理解并运用书中的知识。 本书内容涵盖了中医养生学的多个重要方面,力求为读者构建一个全面、系统的家庭养生指南。 第一部分:中医养生基础理念的通俗解读 在这一部分,我们将深入浅出地介绍中医养生的基本原则和核心思想。这并非是冰冷抽象的理论说教,而是围绕着“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展开。我们会解释中医如何看待人体的五脏六腑(肝、心、脾、肺、肾)及其生理功能,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例如,为什么说“肝主疏泄”,它与我们的情绪、消化有什么关联;“心藏神”,为何说“心静自然凉”,养心又该如何入手。 同时,我们还会讲解中医重要的“气”、“血”、“津液”等基本物质的概念。它们是如何在体内运行,维持生命活动的?一旦这些物质失衡,又会产生怎样的健康问题?比如,为何会说“血虚则萎黄”,血虚具体会表现出哪些症状?“津液不足”又会导致哪些干燥不适? 本书还将重点阐述中医的“病因观”和“辨证论治”方法。我们不会把疾病简单归结于单一因素,而是从内因(情志不和、体质虚弱)、外因(风、寒、暑、湿、燥、火六淫)以及不内外因(饮食不节、劳逸失度、外伤等)等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了这些病因,我们就能更好地进行预防。而“辨证论治”是中医治病的灵魂,它强调的是“辨证”,即通过望、闻、问、切等方法,收集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分析其属于何种证型,然后再根据证型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本书将用图解的方式,让读者大致了解一些常见证型的区分,例如“湿热证”和“痰湿证”的 Symptoms differences。 第二部分:四季养生与时令节气 中医养生非常强调顺应自然界的变化,所谓“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本书将根据一年四季的特点,详细介绍不同季节的养生重点。 春季养生: 春季万物复苏,人体阳气开始生发。我们如何通过饮食(多吃辛甘发散的食物,如葱、姜、豆芽)、起居(早睡早起,与鸡俱鸣,适当锻炼)来顺应春天的生发之气?我们会重点讲解如何疏肝理气,缓解因春季情绪易波动而产生的烦躁、抑郁等问题。 夏季养生: 夏季炎热,湿气较重。我们应如何“宜焦勿渴”,适当的饮水,避免过度贪凉?我们会介绍清热解暑的食疗方法,如绿豆汤、冬瓜荷叶汤,以及如何应对夏季常见的“中暑”和“湿邪”侵袭。 秋季养生: 秋季气候干燥,是养阴润燥的季节。本书将重点介绍如何润肺止咳,预防秋燥引起的咽干、咳嗽、便秘等。我们会推荐一些润肺的食物,如梨、百合、银耳,以及秋季的起居和情志调养方法。 冬季养生: 冬季寒冷,是匿藏阳气、进补的最佳时机。我们将讲解“藏”的原则,如何在寒冷中保暖,以及冬令进补的讲究。我们会介绍一些温补的药膳,如羊肉汤、当归生姜羊肉汤,同时也会提醒读者注意避免过度进补,以免“助火”。 此外,本书还会结合二十四节气,讲解每个节气的天气特点、养生重点以及相应的食疗方和生活起居建议。例如,雨水节气的养生与桃花;惊蛰节气的养生与春雷;立秋节气的养生与“秋老虎”。 第三部分:日常养生方法图解 这是本书的核心实践部分,力求将复杂的养生技法简单化、可视化。 穴位按摩与经络疏通: 我们将选取人体最常用的、与常见病症密切相关的穴位,通过清晰的穴位定位图,并配以详细的按摩手法指导。例如,足三里穴的定位与保健作用,如何通过按揉足三里来健脾胃、增免疫;合谷穴的定位与治疗头痛、牙痛的技巧;内关穴的定位与缓解心悸、恶心呕吐的方法。我们会详细讲解每个穴位的功效、主治,以及按摩时应注意的力度、频率和时间。此外,还会介绍一些简单的经络梳理方法,如用刮痧板或梳子梳理背部、四肢的经络,以促进气血流通。 中医体质辨识与调养: 中医认为人有不同的体质类型,如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湿热质、血瘀质、气郁质、特禀质。本书将用生动的图文,帮助读者识别自己属于哪种体质,并针对不同体质提供个性化的养生建议。例如,气虚体质的人容易疲劳,我们会推荐补气益气的食物和锻炼方式;痰湿体质的人容易发胖,我们会提供祛湿化痰的饮食和运动建议。 食疗与药膳制作: “药食同源”是中医养生的重要理念。本书将介绍大量简单易学的食疗方,食材常见,制作方便,功效显著。这些食疗方将根据不同的体质、不同的季节、不同的病症进行分类。例如,针对睡眠不好的食疗方(如酸枣仁粥),针对消化不良的食疗方(如山药薏米粥),针对提高免疫力的食疗方(如枸杞红枣鸡汤)。每个食疗方都会配有详细的食材清单、制作步骤图解,以及具体的功效说明。 情志调养: 中医认为“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情绪对健康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通过调整心态、转移注意力、听音乐、冥想等方式来管理自己的情绪,达到“情志相宜”的养生境界。我们会提供一些具体的情志调养方法,如焦虑时如何通过深呼吸放松,抑郁时如何通过社交活动来改善心情。 起居作息: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健康的基础。本书将指导读者如何建立科学的起居作息,包括规律的睡眠时间、适度的运动、劳逸结合的原则。我们会强调“子午觉”的重要性,以及不同年龄段人群的睡眠需求。 简易中医保健操: 为了方便读者在家练习,本书还将介绍一些简单易学的、结合中医理论的保健操,如八段锦、易筋经的简化版本,以及针对颈椎、腰部等常见不适的伸展运动。这些运动都配有详细的动作分解图,易于模仿。 第四部分:常见亚健康问题的中医调理 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聚焦于现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各种亚健康问题,并提供中医的解决方案。 失眠多梦: 分析失眠的不同原因(如心脾两虚、肝火旺盛),提供相应的食疗、穴位按摩、情志调养方法。 疲劳乏力: 讲解气虚、血虚等导致疲劳的原因,推荐补气养血的食谱和运动。 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分析脾胃虚弱、食积等问题,提供健脾开胃的食疗和按摩方法。 颈肩腰腿痛: 讲解风湿痹痛、劳损等原因,介绍针对性的穴位按摩、药敷、运动疗法。 皮肤问题(如暗黄、痘痘): 分析内分泌失调、湿热等原因,提供调理饮食和外用的方法。 情绪低落,焦虑不安: 结合情志调养,提供疏肝解郁、宁心安神的技巧。 《图解家庭中医养生一点通》不仅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贴心的家庭健康顾问。它以其直观易懂的图文结合方式,将博大精深的中医养生智慧,化为触手可及的实践指南,帮助您和您的家人,轻松踏上健康、幸福的养生之路。本书的宗旨是“授人以渔”,让您学会如何“一点通”,从而在日常生活中,成为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管理者。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棒了!作为一名对中医养生一直怀有浓厚兴趣但又缺乏系统知识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够轻松入门、深入浅出的指南。终于,我在书架上发现了它,初读之下,就被其独特的编排方式深深吸引。书中大量的插图,如同为复杂的中医理论量身定制的“翻译官”,将那些看似晦涩的经络、穴位、体质等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我尤其喜欢那些针对不同季节、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体状况的养生建议,它们不是空泛的理论,而是落到实处的具体方法,比如如何通过饮食调理来应对春季的易过敏体质,如何在夏季通过穴位按摩来缓解暑热带来的疲惫,又如何在秋冬季节通过食疗来增强体质,抵御寒冷。书中的每一个小贴士都充满了生活智慧,让我觉得养生不再是一件遥不可及的事情,而是能够融入日常点滴的乐趣。它不仅教会我如何“治未病”,更让我开始真正理解“天人合一”的中医哲学,感受身体的细微变化,并学会与之和谐相处。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就像在迷雾中找到了一盏指引方向的明灯,让我对未来的健康生活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评分

我一直认为,养生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生活。这本书恰恰传递了这样的理念。它没有将养生描绘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的方式。书中对生活习惯的建议,比如如何调整作息、如何进行适度的运动、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而且都非常有实践性。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情志养生”的部分,它认识到情绪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简单易行的方法来调节负面情绪。我曾经因为工作压力大而感到焦虑,按照书中的一些方法进行冥想和深呼吸练习后,心情确实得到了缓解。这本书让我明白,养生不仅仅是调理身体,更是调理心灵。它鼓励我们关注内心的平静,拥抱积极的生活态度,从而达到身心灵的和谐统一。它让我意识到,真正的养生,是让我们在忙碌的生活中,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份宁静和从容,让健康成为我们享受生活的基础,而不是阻碍。

评分

我一直觉得,养生这件事,最怕的就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很多养生书,要么是罗列一大堆名词术语,看得人云里雾里;要么就是简单粗暴地告诉你“吃这个,喝那个”,却不解释背后的原理。而这本书,恰恰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它不是那种“照猫画虎”式的养生指南,而是非常有条理地、循序渐进地将中医的精华拆解开来,用最贴近生活化的语言和视觉化的方式呈现。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体质辨识”的部分,那些关于阴阳、虚实、寒热的描述,不再是枯燥的文字,而是通过生动的插画和形象的比喻,让我能够准确地找到自己身体的“症结”所在。更重要的是,它并没有止步于此,而是根据不同的体质,给出了非常具体的调养方案,从饮食、作息到运动,甚至是情绪管理,都考虑得非常周到。我曾经尝试过书中的一些食疗方,效果真的比我想象中要好,而且食材都很常见,操作起来也很方便。这本书让我明白,养生并非是刻意的“对抗”,而是一种顺应自然、理解身体需求的智慧。它教会我如何倾听身体的声音,如何用最温和、最自然的方式去呵护自己,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养生理念,是我一直以来都在寻找的。

评分

对于我这种平日里忙碌于工作,偶尔会因为压力大而出现各种小毛病的人来说,找到一本能够快速、便捷地提供解决方案的养生书,简直是救星。这本书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它没有冗长的理论铺垫,也没有复杂的养生步骤,而是直击要害,用最直观的方式告诉我们,当身体出现某种不适时,应该如何应对。我最欣赏的是书中那些“一点通”式的设计,比如针对失眠、疲劳、消化不良等常见问题的图解,清晰地展示了相关的穴位和按摩手法,甚至连按摩的力度和方向都标注得一清二楚。我曾经试过按照书中的方法按摩内关穴来缓解心悸,效果立竿见影,让我非常惊喜。而且,书中的养生方法,大多不需要花费太多的时间和金钱,很多都可以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在办公室或者家中完成,非常符合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它就像一本随身的“健康急救包”,让我随时随地都能找到应对身体小状况的“金钥匙”。这本书让我觉得,养生原来可以如此简单,如此触手可及,不再是可望不可即的奢侈品,而是人人都能实践的生活方式。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最大的感受就是,原来中医养生并非只能由专业人士掌握,普通人也可以从中受益良多。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中医在耐心教导你一样,没有丝毫的架子,也没有故弄玄虚。它将祖国医学中那些深奥的理论,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解读出来,并通过大量的图例,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具象的画面,让我这种“视觉型”的学习者也能够轻松理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食药同源”的章节,它不仅列举了许多常见的具有食疗功效的食材,还详细解释了它们为什么能够起到养生作用,以及如何根据不同的体质和季节进行搭配。我曾经按照书中的建议,用红枣、枸杞、桂圆煮水喝,一段时间后,感觉精力明显比以前充沛了。这本书让我对“吃”有了全新的认识,不再仅仅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而是将食物视为一种调养身体的“良药”。它让我学会了如何在日常饮食中,潜移默化地为身体注入健康,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养生方式,让我感到非常舒服和自在。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