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花经典童话全10册0-3岁早教必读_子故事书畅销书早教睡前胎教

小红花经典童话全10册0-3岁早教必读_子故事书畅销书早教睡前胎教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小红花图书工作室 编
图书标签:
  • 童话故事
  • 早教
  • 0-3岁
  • 绘本
  • 子故事
  • 睡前故事
  • 胎教
  • 亲子阅读
  • 经典童话
  • 益智启蒙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与子偕老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新时代出版社
ISBN:9787504215451
商品编码:23998758132
丛书名: 经典童话(共10册)
开本:48
出版时间:2012-01-01

具体描述

 

描述填充代码

【品牌】 小红花
【作者】北京小红花图书工作室
【定价】20.0元/套
【适合年龄段】0-3岁
【重量】300克/套(10册)
【ISBN】978-7-5042-1545-1
【出版时间】2013年1月
【开本】48开
【尺寸】140mm*140mm
【页数】12页/本*10本
【纸张】铜版纸
【包装】骑订

 目录信息:

小红帽
青蛙王子
皇帝的新装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白雪公主
小兔乖乖
灰姑娘
糖果屋
三只熊

内容简介:

本套丛书是专门为0-3岁的小宝宝设计的,共包括睡前故事10册、经典童话10册和婴儿童话10册,共计30册。本套丛书精选了好故事30则。将文字精炼,配以简单生动、形象可爱的插画,让故事能够更精彩的呈现给宝宝。轻巧的装订,小开本设计,也非常适合宝宝自己拿在手里翻阅。故事长短适中,对于还在学习说话和已经可以简单说话的宝宝来说,是一个很好的语言示范工具,鲜艳的画面吸引宝宝的注意力,激发宝宝阅读的兴趣,从小故事开始一点点的开启宝宝无限能力的大脑。

编辑推荐:

倚在床头为可爱的宝宝讲述一个睡前故事,这样美好的亲子时光怎么能少的了精彩的故事呢。本书的设计非常适合0-3岁宝宝的阅读特点,图片颜色鲜艳,简单大方,很容易吸引宝宝的目光。就算宝宝不看文字,手里拿着这一本小巧的书翻看,也会感觉特别的新奇。便捷的装订,可以随时取换,让好故事一个接一个的永远讲不完。

特色优势:

1、用铁环将书串起来,可以灵活拼拆,方便取悦和收纳。
2、大图少字,适合宝宝的阅读需求。
3、图片设计简洁,颜色鲜艳明亮,用黑线条勾边,符合宝宝的视觉发展需求。
4、圆角设计,不伤宝宝的手。

 


《奇妙的自然探险家:100个你不知道的自然奥秘》 一本激发孩子无穷好奇心、培养科学精神的自然科普图画书 献给所有渴望探索世界的学龄前儿童及他们的家长 --- 【书籍核心价值:不止于知识的传递,更是探索精神的启蒙】 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我们深知,对于0到6岁的孩子来说,最好的教育不是堆砌抽象的知识点,而是点燃他们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引导他们亲近、观察和理解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世界。 《奇妙的自然探险家:100个你不知道的自然奥秘》并非传统的百科全书,而是一场精心设计的、充满趣味与互动的自然主题探险之旅。它将带领小读者们暂时告别室内的高楼大厦,走进广阔的森林、深邃的海洋、神秘的沙漠乃至我们身边的微观世界,用最生动有趣的方式揭示隐藏在日常事物背后的科学原理和生命奇迹。 【内容架构与深度解析——我们探索了哪些激动人心的领域?】 本书汇集了超过百个精选的自然现象、动植物知识和生态学概念,内容覆盖面广,深度适中,旨在激发孩子“为什么”的好奇心。我们将其划分为五大核心探险主题: 第一章:微观世界的巨人——昆虫与微小生命(约25个主题) 揭秘生命蓝图: 蚂蚁如何建造它们的地下城市?为什么蜜蜂的舞蹈是精准的导航系统?我们将细致描绘昆虫的复眼结构、惊人的蜕变过程(完全变态与不完全变态的差异),让孩子理解看似渺小的生命体,拥有着复杂而高效的生存策略。 自然界的清洁工: 蚯蚓如何翻松土壤,为植物的生长提供养分?了解真菌和霉菌在自然界中的分解作用,建立初步的物质循环概念。 拟态与伪装的艺术: 蝴蝶翅膀上的“眼睛”究竟有什么用?竹节虫是如何完美融入环境的?这部分内容将训练孩子的观察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第二章:会呼吸的星球——植物的秘密花园(约20个主题) 植物的“超能力”: 介绍捕蝇草如何“捕捉”猎物,含羞草为何会迅速合拢叶片,以及向日葵如何追逐太阳。这些动态的展示远比静态的描述更吸引孩子。 从种子到参天大树: 深入浅出地讲解种子是如何发芽、根系如何向下生长、叶片如何进行光合作用(用“为自己做饭”来比喻)。 森林的联络网络: 简要介绍真菌菌丝体如何帮助树木进行“地下交流”,初步建立生态系统相互依存的概念。 第三章:奔跑与飞翔的精灵——动物的生存智慧(约30个主题) 动物的生存“装备”: 为什么北极熊的皮毛是透明的而非白色?长颈鹿的长脖子是如何泵送血液的?探讨动物的体温调节、迁徙导航和特殊的感官系统(如蝙蝠的回声定位)。 海洋深处的奇观: 介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从会发光的深海鱼类到在潮间带生存的螃蟹。讲解潮汐的形成原因(用简单的月亮引力概念引入)。 声音的魔法: 狼嚎、鸟鸣、鲸歌,每种声音背后都有其独特的交流目的。探讨动物如何利用声音进行捕食、求偶或发出警告。 第四章:天空、大地与水的交响乐——地球的自然现象(约15个主题) 天气的小秘密: 云朵是如何形成的?彩虹出现的条件是什么?介绍水的三态变化——冰、水、蒸汽——是如何驱动地球上所有天气系统的。 地理的画笔: 火山喷发和地震是如何塑造我们脚下的土地的?冰川是如何雕刻出峡谷和湖泊的?用宏大的视角让孩子感受地球的演变过程。 光影的魔术: 解释日食和月食的原理,用孩子能理解的语言描述“影子”的形成和移动规律。 第五章:我身边的自然——从家到社区的探索(约10个主题) 城市绿洲: 即使在城市里,我们也能发现什么有趣的自然现象?例如苔藓的生长、蜗牛的移动痕迹、不同树叶的形状对比。 环保小卫士: 介绍垃圾分类的自然意义——“分解”与“再利用”。培养孩子珍惜资源和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设计理念与阅读体验——如何让孩子爱不释手?】 为了确保《奇妙的自然探险家》能紧密抓住学龄前儿童的注意力,我们采用了以下几项核心设计: 1. 沉浸式视觉体验: 全书采用高品质的实景摄影与细腻的手绘插图相结合的风格。我们坚持“真实为本”,确保呈现的动物和植物形态准确无误,同时通过艺术化的构图增强视觉的吸引力。不同于卡通化处理,我们的目标是让孩子接触到最接近真实自然的形态。 2. “探险家日志”互动环节: 每个主题末尾都设置了“今日发现”或“探险家笔记”栏目。这包括简单的观察任务(如:“去院子里找一片像星星形状的叶子”)、动手小实验(如:“用一杯水模拟云的形成”),或需要孩子进行描述和比较的问题(如:“描述你看到的一只昆虫的三个颜色”)。这些设计鼓励主动学习而非被动接收。 3. 语言的节奏感与科学准确性平衡: 我们的文字由资深儿童科普作家与幼儿教育专家共同打磨。叙述语言充满了画面感和节奏感,采用比喻和拟人手法来解释复杂的概念(例如,将植物的根比作“大地吸管”,将血液循环比作“身体里的快递车”),确保在保持科学严谨性的同时,让3-6岁的孩子能够轻松理解并产生共鸣。 4. 贴近生活的切入点: 很多主题都从孩子熟悉的事物出发,例如:为什么小鸟会唱歌?(引出不同鸟类的求偶行为);为什么下雨天泥土的气味更好闻?(引出“土壤呼吸”现象)。这种“由近及远”的引导方式,能极大降低知识的陌生感。 【本书带来的深远影响】 阅读《奇妙的自然探险家》,孩子将收获的不仅仅是关于动植物的知识,更重要的是: 培养科学思维的萌芽: 学习观察、提问、分类和简单的因果推理。 提升专注力和耐心: 观察需要时间,理解自然需要等待,这有助于提升孩子对慢节奏的接纳度。 建立对生命的敬畏与共情: 理解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和生存的挑战,从而形成初步的环保意识和爱护自然的同理心。 《奇妙的自然探险家:100个你不知道的自然奥秘》——打开这扇门,让孩子成为最棒的自然观察家!

用户评价

评分

哎呀,最近给家里的小家伙淘了几本绘本,简直是挖到宝了!说实话,一开始我也就是随便看看,没想到这几本书的质量和内容都出乎意料地好。比如那本讲《月亮上的小兔子》的,画风简直绝了,那种水彩晕染出来的感觉,柔和得像是能滴出水来。而且故事的节奏把握得特别到位,不会让孩子觉得拖沓,每一个转折点都恰到好处地吊着他的胃口,让他一直想往下翻。更棒的是,它里面讲的道理特别简单,不像有些书,道理一大堆,孩子根本听不进去。这本就是潜移默化地告诉孩子,即使是孤独的月亮,也有伙伴,很有治愈感。我儿子每天晚上都要抱着它不撒手,指着那些颜色和形状问我,感觉他的观察力都被激发出来了。翻页的手感也特别厚实,完全不用担心他会不小心撕坏,这点对于我这种“新手妈妈”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省了不少心啊。这本书真的值得推荐给所有想培养孩子艺术审美的家长,它不仅仅是故事书,更像是一件可以阅读的艺术品。

评分

最近发现了一本关于恐龙的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家娃的“史前世界大门”!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知识密度和趣味性的完美平衡。它不是那种干巴巴的百科全书,而是把每一种恐龙的生活习性、栖息年代,都融入到一个很小的故事场景里。比如讲到霸王龙的时候,它会配上一幅动态感十足的插图,让你仿佛能听到它在远古森林里咆哮的声音。我儿子是个典型的“恐龙迷”,以前问他三角龙和剑龙有什么区别,他只能支支吾吾。自从看了这本书,他现在能清晰地告诉我哪个有角,哪个背上有板子,甚至连恐龙蛋的化石形状都能说得头头是道。最让我惊喜的是,书里还巧妙地设计了一些互动环节,比如“找一找,这只翼龙藏在哪里?”这种小游戏,让阅读过程充满了探索的乐趣。现在晚上睡觉前,他都要我用夸张的语气给他讲那些“远古的冒险”,读完后,他会满足地抱着书,进入甜美的梦乡,梦里可能都是奔跑的巨兽吧。这本书对提升孩子的科普兴趣和词汇量,效果立竿见影。

评分

说起来,我最近入手了一本关于“小小科学家”系列的好书,它彻底颠覆了我对科普读物的固有印象。这本书的核心内容是关于“水的旅行”——从天空落下,汇入江河,变成云朵,再回到大地。这本书的厉害之处在于它的科学严谨性和视觉的震撼力。它用了非常多微距和宏观结合的插画,让你能清晰地看到水滴内部的分子结构,下一页又立刻切换到广阔的海洋景象,这种视觉上的跳跃感,极大地刺激了孩子的求知欲。它没有用复杂的化学公式,而是用“魔法”的比喻来解释蒸发和凝结的原理,让孩子觉得科学探索就像一场奇妙的冒险。我儿子现在看到水龙头滴水,都会兴奋地跑过来问我:“妈妈,这些水是不是准备要回家变云朵了?” 这套书成功地把抽象的科学概念,转化为了孩子可以理解和感知的故事,培养了他对自然现象的敬畏和好奇心。相比那些只讲故事不讲原理的书,这本在教育深度上更胜一筹,是那种可以陪伴孩子好几年的深度阅读材料。

评分

最近陪孩子看的一套关于“情绪管理”的绘本,简直是我的“育儿救星”!我家那位小家伙,情绪来得快去得也快,高兴能上天,一旦受挫立刻就哭得山崩地裂。这套书里有几个小故事,分别针对“生气”、“害怕”、“难过”这几种常见情绪做了很好的引导。比如讲“生气”的那一本,它把“生气”画成了一个小小的、红彤彤的气球,告诉孩子,气球满了会爆炸,但只要找到方法把气放掉一点点,气球就不会破。这个比喻太形象了!书里没有说“你不该生气”,而是教孩子如何“处理”生气。我试着在儿子发脾气的时候,抱着他,指着书上的图画说:“你看,你现在是不是也像这个小熊一样,脸都鼓起来了?” 这种带有共情和引导的方式,比我直接吼他“不许哭”有效多了。他的哭闹时间明显缩短了,而且开始愿意用语言来描述自己的不舒服,而不是直接肢体冲突。这套书不仅是给孩子看的,更是给我们家长上了一堂生动的“情商课”。

评分

说实话,我选书挺挑剔的,尤其对文字的韵律感很在意。我最近找到一本非常小众但惊艳的诗歌绘本,它简直是语言的魔术师。这本书的主题是关于四季的变化,但它用的词汇非常富有画面感和音乐性。比如形容春天的“嫩芽偷偷探出头,阳光像橘子汽水冒着泡”,读起来朗朗上口,连我这个大人都忍不住跟着哼唱起来。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有心思,每一页的文字和图画都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互相渗透,图画的留白和文字的密度都经过精心计算,读起来节奏感极强,像是在听一首轻柔的民谣。我的体会是,这种韵律感强的读物,对孩子未来语言表达的灵敏度非常有帮助。我发现我儿子现在学说话的时候,会不自觉地模仿书里的那种抑扬顿挫的腔调,他的表达变得比以前更生动、更有层次感了。如果家长注重从小培养孩子的语感,这本书绝对是首选,它把抽象的季节概念,变得具体可感又充满诗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