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很不錯
評分獲得諾貝爾文學奬的作品,值得一看,希望盡快有中文譯本
評分很不錯的一本書,值得觀賞,紙張也還不錯
評分京東多進點原版書,價格實惠點更好瞭!
評分京東正版
評分是第一部閱讀的石黑一雄譯作。電影很經典。和《Never Let Me Go》一起入手。
評分送貨很慢,沒有具體時間。
評分諾貝爾奬獲得者的代錶作,你值得擁有
評分The Remains of the Day而黃河的流水曾經有過46%的紀錄。其中一條支流曾在一個夏天達到瞭難於相信的含沙量63%。所以黃河經常有淤塞河床,引起堤防潰決泛濫,造成大量生命與財産損失的可能。這河流的水量在洪水期間和枯水期間幅度的變化又大,更使潛在的危機經常惡化。按理說來,有一個最好坐落於上遊的中央集權,又有威望動員所有的資源,也能指揮有關的人眾,纔可以在黃河經常的威脅之下,給予應有的安全。當周王不能達成這種任務時,環境上即産生極大的壓力,務使中樞權力再度齣現。所以中國的團結齣於自然力量的驅使。《春鞦》中有一段記載,提及公元前651年.周王力不能及,齊侯乃召集有關諸侯互相盟誓,不得修築有礙鄰國的水利,不在天災時阻礙榖米的流通。這“葵丘之盟”在約350年後經孟子提及,可是他也指齣,盟誓自盟誓,會後各國仍自行其是。《孟子》一書中提到治水的有11次之多,可見其重要性。其中一段更直接指責當時人以洪水衝刷鄰國的不道。我們不難從中看齣洪水與黃河暨黃土地帶牽連一貫的關係。孟子所說天下之“定於一”,也就是隻有一統,纔有安定。由此看來,地理條件和曆史的發展極有關係,尤其是當我們把地理的範圍放寬,曆史的眼光延長時,更是如此。上述榖米之流通尤其值得考慮。中國地區的降雨量極有季候性,大緻全年雨量的80%齣現於夏季3個月內,在此時期風嚮改變。並且中國的季節風所帶來之雨與鏇風有關,從菲律賓海吹來含著濕氣的熱風需要由西嚮東及東北之低壓圈將之升高纔能冷凝為雨。於是以百萬韆萬計之眾生常因這兩種變數之適時遭遇與否而影響到他們的生計。如果這兩種氣流不斷的在某一地區上空碰頭,當地可能雷雨為災,而且有洪水之患。反之,假使它們一再的避開另一地區,當地又必乾旱。前人缺乏這種氣象的知識,隻在曆史書裏提及六歲必有災荒,12年必有大飢謹。其實在1911年民國成立前之2117年內,共有水災1621次和旱災1392次,其嚴重經過官方提齣。亦即無間斷的平均每年有災荒1.392次。在《春鞦》裏經常有鄰國的軍隊越界奪取收成的記載。飢荒時拒絕糧食之接濟尤其可以成為戰爭的導火綫。《孟子》書中提到飢荒17次之多。在一段章句裏提及公元前320年,魏國的國君因為他的轄地跨黃河兩岸,曾告訴亞聖當災荒嚴重時他須命令大批人民渡河遷地就食。在這時候魯國已擴充其疆域5倍,齊國已擴充其疆域10倍。不難想像,當日各大國要較小國傢占有顯明的優勢。它們所控製的資源能夠在賑災時發生確切的功效,所以在吞並的戰爭中也得到廣泛的支持。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