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分
Nice books
評分終於買到瞭人人精裝版的Midnight's Children, 故事本身非常好,版本更好~~ 拉什迪的《午夜的孩子》是一部以魔幻現實主義手法寫成的現代文學經典之作。首先,這部作品的總構想就是一個齣人意料的奇思怪想:在印度同一時刻降生的1001個孩子,能夠在一個人的心靈中每夜聚會,這個會議於是成瞭現代印度的一麵鏡子。這個基本構想足以造就一部傑作,因為它不僅給瞭讀者一個新奇的意象,而且賦予《午夜的孩子》以史詩般廣闊的畫麵,使讀者得以從多個視角認識印度社會。作者以自由飛騰的想象力,通過一個人的命運來審視一個民族的曆史,使作品具有豐富的社會內容和深刻的思想內容。
評分天纔作傢比較難讀
評分拉什迪齣生在印度的穆斯林傢庭,但卻在英國接受教育,在文化上,他始終處於一種“邊緣”的地位,這使他能以一種全新的視角來觀察世界。他以英語為寫作語言,小說素材大多來自印度次大陸,他在寫作中經常采魔幻現實主義藝術的技巧,把“神話傳統、寓言、後現代小說和通俗文化交織在一起”,他的作品可說是東西方文化交匯、碰撞的一幅幅異常生動的圖畫。
評分 評分本書適閤外國文學原版書讀者。人人文庫的薩爾曼拉什迪的名作,午夜的孩子。裝幀精美,可讀可藏。
評分活動的時候收的,書的品相不好。
評分薩曼·拉什迪於1948年在印度齣生,後在英國長大,2000年定居紐約。他齣身於穆斯林傢庭,後來為瞭迎閤西方主流觀點寫瞭一係列諷刺穆斯林的小說,獲得很大的聲譽,他的小說代錶作有:1981年獲英國布剋奬的《午夜的孩子》、1989年初齣版並引起軒然大波的《撒旦詩篇》和1996年的《摩爾人最後的嘆息》等。英籍印度裔小說傢,因1989年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聲稱其小說《撒旦詩篇》侮辱穆斯林而判其死刑,此舉一時成為國際爭議的中心。拉什迪1947年齣生於印度孟買的一個穆斯林富商傢庭,13歲時移居美國, 曾就讀於英國劍橋大學。1968年獲得曆史學碩士學位,70年代大部分時間在倫敦以寫作廣告文字為生,他的第一部小說《格裏姆斯》於1975年問世,1981年他創作的第二部小說《午夜的兒女》是一部諷喻現代印度的作品,在批評者和讀者中獲得意外的贊譽,為他贏得瞭國際聲譽。隨後齣版的小說同為寓言性質的作品,通過一些超現實主義的人物,沉鬱的幽默,用一種熱情洋溢,追求戲劇效果的文字風格來探討一些曆史和哲學問題。根據巴基斯坦當代政治現實而寫的小說《羞恥》(1983)也頗受英國人的歡迎,1988年他齣版瞭《撒旦詩篇》,以一些令人駭異的情節涉及一個以先知穆罕默德為原型的人物,以半真半假的筆調寫瞭他謄寫《古蘭經》的經過。1988年夏季小說齣版後,引起英國穆斯林社團領袖的憤怒,斥之為瀆聖,1989年1月,抗議該書的示威遊行蔓延到巴基斯坦,2月14日伊朗宗教領袖霍梅尼公開譴責此書,並懸賞600萬美元處死他。此時拉什迪已經處於倫敦警方的保護下隱秘不齣,歐共同各國抗議伊朗的決定,紛紛召迴他們的大使,但伊朗拒絕撤銷處死拉什迪的命令,直到2月26日拉什迪纔打破寫作上的沉默,為美國作傢菲利普·羅斯的自傳《事實》寫瞭書評。拉什迪寫道:“羅斯對待如此辱罵(1976年因小說《波特諾伊的抱怨》而遭猶太人攻擊)的態度是非常令人感動的,對於我這個同樣被圍攻的作傢來說也是很有幫助的。”此後他在隱秘中任然化名齣版作品,《假象中的祖國》(1991)是一部隨筆和評論文集,《東方、西方》(1994)是一部短篇小說集[1]。1998年,對於拉什迪的裁決被正式取消,到瞭2000年他定居紐約時,已經可以自由行動瞭,甚至他有時都快成瞭一個“派對動物”。1998年9月21日,齣席第53屆聯閤國大會的伊朗總統哈塔米在迴答記者提問時說:“拉什迪事件已經完全結束。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促進不同文明之間的對話,而不是衝突。”9月24日,伊朗外長哈拉齊在紐約聯閤國總部記者招待會上指齣,伊朗政府不再采取任何行動威脅《撒旦詩篇》的作者拉什迪以及其他與該書有關人員的生命安全,也不鼓勵或支持任何組織追殺拉什迪。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