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商品编号:157927 定价:¥52.00 一口价:¥37.96 折扣:73%折 立即节省:¥14.04 | ||||||||||||||||||
| "国家的面孔如何? 权力的面孔如何? 司法和政治的关系如何? 程序和权力的关系如何? 每位法官都是自己法庭的国王吗? 律师、检察官、民事诉讼当事人、刑事被告在法庭的王国里该享有哪些权利?他们是如何展现的? 当代比较法和刑事诉讼法领域的传奇人物达玛什卡将在这部革命性作品中给出答案。 " | ||||||||||||||||||
| 在不同的现代法律制度中,法官所扮演的角色有何区别?在英美、西欧和社会主义国家中,民事诉讼当事人、刑事被告以及他们的律师各享有什么权利?在这部启人深思的著作中,一位卓越的法学家对世界各地的法律制度如何管理司法以及政治与司法的关系作了高度原创性的比较分析。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展示了一种新的视角,使得迥然相异的程序特征呈现为可辨识的几种模式。 | ||||||||||||||||||
| 米尔伊安?R.达玛什卡(Mirjan R.Dama?ka),1955年毕业于前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大学(University of Zagreb),获法学学士学位;1960年于卢布尔雅那大学(University of Ljubljana)获法学博士学位。1956~1957年在前南斯拉夫的审判法院和上诉法院担任书记员;1961~1962年在宾夕法尼亚大学作“两百周年校庆纪念访问学者”(Bicentennial Fellow);1964年和1965年暑期任卢森堡国际比较法学院教授;1966~1968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客座教授;1968~1973年任萨格勒布大学教授,并于1970年出任系主任;1970~1971年担任克罗地亚议会刑事司法改革委员会主席;1972~1976年任宾夕法尼亚大学教授;1975~1976年任耶鲁大学客座教授;1976~1982年任耶鲁大学教授;1982~1996年任耶鲁大学福特基金讲座教授;1996~2008年,任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席教授;2008年退休后担任耶鲁大学斯特林讲席荣休教授。达玛什卡教授是《美国比较法杂志》编委、国际比较法学会会员、国际社会防卫学会会员、美国人文与科学研究院院士。主要著作有:《被告的地位》(1962);《刑事法律与程序辞典》(塞尔维亚-克罗地亚语,1966);《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1986);《比较法》(与Schlesinger、Baade和Jerzog合著,1988)。主要治学领域包括:刑法与刑事司法、证据学、社会主义法律制度以及比较法。 | ||||||||||||||||||
| 诉讼的存续 | ||||||||||||||||||
| 推荐语: | ||||||||||||||||||
| | ||||||||||||||||||
| | ||||||||||||||||||
评价四: 《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这个书名,在众多学术著作中显得尤为引人注目。它并非简单地罗列事实,而是以一种富有张力的语言,暗示着一场深刻的社会学和政治学层面的探索。在我构想的这本书里,它将不仅仅是法学研究的范畴,更会触及到权力的本质,以及这种权力是如何通过看似中立的法律程序来塑造和巩固的。我期待这本书能为我揭示,在不同国家,国家权力是如何借助司法程序来维持社会秩序,又或者,在某些情况下,是如何被用来压制异见,甚至巩固特定统治阶级的利益。书中的“比较视野”,让我对接下来的内容充满了期待。我希望能看到,作者是如何将不同国家,比如美国、德国、中国,甚至是更小的国家,其法律程序的运作方式进行对比分析。这种对比,必然会揭示出隐藏在程序表象之下的权力结构和意识形态差异。我希望这本书能让我理解,为什么在某些国家,司法程序会显得那么高效透明,而在另一些国家,却可能充斥着不确定性和不公正。它将是一次对国家权力与法律程序之间复杂关系的深度解读。
评分评价一: 这本《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当我第一眼看到书名时,就被深深吸引了。它仿佛预示着一场思想的冒险,将带领读者穿越不同国度、不同文化的法律殿堂,去探寻那隐藏在庄严法袍之下的真实面貌。我想象中的这本书,不会是枯燥乏味的法条罗列,更不会是晦涩难懂的理论推演。相反,我期待它能以一种生动、鲜活的方式,呈现世界各地司法实践的丰富多样性。或许,它会讲述一个发生在英美法系国家,由陪审团裁决的惊心动魄的刑事案件,让我们领略“无罪推定”的精髓;又或许,它会剖析大陆法系国家,法官在审理民事纠纷时,如何权衡各方利益,实现“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理想。我更希望,作者能够深入浅出地揭示不同国家在程序正义方面的独特理解和实践,比如,在证据采信、律师辩护、甚至刑讯逼供的禁忌等问题上,是否存在着惊人的相似与鲜明的差异?这本书,在我心中,是一扇窗,透过它,我希望能看到司法权力如何在一个又一个具体的案件中,被塑造、被使用,以及它对个体命运和社会结构所产生的深远影响。我甚至幻想,它会像一部宏大的史诗,将不同文明的法律智慧交织在一起,展现出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永恒主题。
评分评价五: 初见《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便被其精炼而富有深意的书名所吸引。我猜想,这本书将带领读者一同“解构”司法这一看似神圣不可侵犯的领域,从而窥探其背后国家权力的真实形态。我期望书中能够呈现出,司法程序并非是完全脱离社会现实的抽象概念,而是与国家权力紧密相连,并且在不同的政治和社会土壤中,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样貌。我想象中的作者,会是一位敏锐的观察者,他(她)会从比较法的角度出发,细致地剖析不同国家在法律程序设计和运作上的差异。也许,书中会详尽地对比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诉讼模式,揭示其在程序公正、证据规则,甚至对被告人权利保障等方面的根本区别。我更期待,作者能够深入探讨,当国家权力介入司法程序时,其“面孔”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是公正廉明的审判者,还是维护统治的工具?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仅是一本法律著作,更是一本关于权力、正义和社会运作机制的深刻反思,它将为我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我们所处的社会。
评分评价二: 我一直对国家权力这个宏大的议题充满好奇,尤其是它如何通过具体的法律程序得以体现和运行。这本书名《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恰好触及了我内心深处最感兴趣的点。我设想,这本书并非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会通过大量的案例分析,来展现司法权力在不同国家和文化背景下的具体运作模式。比如,在一些威权国家,国家权力可能更倾向于通过司法程序来巩固其统治,这种情况下,司法是否仍然能够保持其独立性和公正性?又或者,在一些民主国家,司法权力又如何受到制约和监督,以防止其滥用?我尤其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探讨程序正义在不同法律体系中的具体体现,例如,在刑事诉讼中,被告人的权利是如何得到保障的?在行政诉讼中,公民又如何挑战国家权力?书名中的“多种面孔”,让我联想到不同国家可能采取的截然不同的司法路径,也许有的国家更注重效率,有的则更强调辩护,有的甚至会将政治考量融入其中。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个清晰的比较框架,帮助我理解这些差异的根源,以及它们对社会发展和个体权益可能产生的不同影响。
评分评价三: 当我浏览书店时,《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比较视野中的法律程序》这个书名瞬间抓住了我的目光。我脑海中勾勒出的画面,是一场关于法律程序背后权力运作的深度解析,一场跨越地域和文化的比较研究。我想,作者定然是一位眼光独到、学识渊博的学者,他(她)没有选择泛泛而谈,而是将焦点锁定在“法律程序”这一具象化的层面,通过“比较视野”来揭示“司法和国家权力的多种面孔”。我期待着,这本书能够带领我“亲临”不同的法庭,观察法官如何断案,律师如何辩护,甚至证人如何作证。我希望能够看到,在不同司法体系下,程序公正是如何被定义和实现的。例如,在一些以陪审团为核心的体系中,程序正义的体现方式与那些以法官为中心的体系有何不同?在程序设计上,又是否存在一些普遍适用的原则,以及一些因文化、历史和社会背景而产生的独特变体?“多种面孔”一词,让我好奇,究竟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司法实践,隐藏在光鲜亮丽的法律条文之下?这本书,在我看来,不仅是对法律知识的普及,更是对权力运行机制的深度洞察,它将是一次关于公正与权力的思想探索之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