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二战精锐对决: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德军“帝国”师
原价:59.00元
作者:(英)波特 著,姚军 译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5-4-1
ISBN:9787115377395
字数:261000
页码:184
版次:1
装帧:平装
开本:16开
商品重量:1
编辑推荐
1.英国著名二战研究者戴维-波特(David Porter)编著;
2.书中配有200余幅图片,内容括历史照片、战场态势图以及参战部队各型坦克装甲车辆和火炮三视图;
3.2个拉页完整展现德军参战部队旅级建制部队的全部装备;
4.战役与装备相介绍结合,可读性强。
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也是世界军事史上规模的坦克会战。本书从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的视角,介绍了1939年-1943年德国党卫军“帝国”师从步兵师到机械化师再到装甲师的演变过程、装备、作战历程、库尔斯克会战之前苏德战场的背景、德国空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作用、会战中占领普罗霍夫卡的战斗过程及其对整体战局的影响。
目录
第1章 1939年一l943年“帝国”师的作战经历
第2章 打造精锐之师:党卫军“帝国”装甲掷弹兵师(1942年—l943年)
第3章 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德国空军
第4章 战斗的考验:普罗霍罗夫卡
第5章 结局:1943年
内容提要
库尔斯克战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苏德战场的决定性战役之一,也是世界军事史上规模的坦克会战。《二战精锐对决: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德军“帝国”师 》从库尔斯克战役中德军的视角,介绍了1939年-1943年德国党卫军“帝国”师从步兵师到机械化师再到装甲师的演变过程、装备、作战历程、库尔斯克会战之前苏德战场的背景、德国空军在库尔斯克会战中的作用、会战中占领普罗霍夫卡的战斗过程及其对整体战局的影响。
《二战精锐对决:库尔斯克战役中的德军“帝国”师 》适合对第二次世界大战战史感兴趣的军事爱好者、历史爱好者阅读。
作者介绍
戴维-波特曾在英国国防部工作了29年,业余时间专注于装甲战和坦克装甲车辆的研究,著有《步兵师指南:苏军坦克部队》、《战斗序列:二战中的红军》、《战斗序列:二战西方盟军》、《希特勒的秘密》等书。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实在是令人眼前一亮,那种厚重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光是捧在手里就能感受到作者对细节的极致追求。封面选用的那张老照片,黑白分明,人物的表情坚定而又带着一丝迷茫,瞬间就把人拉回到了那个风云激荡的年代。内页的纸张质量也属上乘,印刷清晰,无论是文字排版还是地图插图的呈现都显得极为专业。特别是那些战役地图,线条精准,标注详尽,即便是对于军事历史不太了解的读者,也能通过这些图示清晰地把握战局的走向和部队的部署。这本书在视觉呈现上完全达到了一个收藏级的标准,绝对是军事迷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件珍品。这种对实物细节的重视,往往预示着内容本身也会是严谨和考究的,让人对即将展开的阅读充满期待。
评分我特别欣赏作者在叙事节奏上的把控能力,它没有那种教科书式的枯燥乏味,反而像是在讲述一个宏大且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的推进张弛有度,时而聚焦于高层指挥官的战略博弈,那种运筹帷幄间的紧张感令人窒息;时而又将视角下沉到最前线的士兵,描绘他们在泥泞、炮火和恐惧中的真实体验。这种“大景深”的叙事手法,使得整场战役不再是一个抽象的军事符号,而是一部充满血肉、汗水与个人命运交织的史诗。这种叙事上的多层次性,让即便是对历史事件已经有所了解的读者,也能从中发现新的阅读乐趣和情感共鸣,真正体会到战争的复杂性和残酷性。
评分阅读过程中,我深感作者在资料搜集方面的扎实功底。书中引用的资料来源极为广泛,明显超越了一般的二手资料整合,那种对原始档案、当事人口述历史的挖掘力度是惊人的。它不仅仅停留在“谁打赢了”的层面,而是深入探讨了“为什么会这样”的深层原因。这种对因果链条的细致梳理,使得历史事件的逻辑链条非常清晰,论证过程也显得无懈可击。每当提出一个观点时,作者总能迅速提供多方面的佐证材料,这种严谨的治学态度,极大地增强了文本的说服力和可信度,让读者能够放下戒备,完全沉浸在作者构建的历史场景之中,进行深度的思考和判断。
评分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既有学术著作的沉稳与精准,又不乏文学作品的感染力与画面感。作者擅长运用一些极富张力的动词和精准的军事术语,将那些复杂、快速变化的战场态势描绘得淋漓尽致,仿佛能听到钢铁的摩擦声和爆炸的巨响。更难能可贵的是,它在描述这些残酷场面时,保持了一种克制而有力的笔触,没有过度的煽情,但那份对逝去生命的敬意和对历史教训的反思,却通过字里行间自然流淌出来,直击人心。这种成熟的文字功力,让它在众多同类题材的著作中脱颖而出,成为一本既能满足专业人士的求知欲,又能吸引普通历史爱好者阅读的佳作。
评分坦率地说,这本书提供的历史维度是相当丰富的,它成功地做到了“去神化”和“还原真实”。它并没有将任何一方简单地塑造成绝对的英雄或恶魔,而是将笔墨聚焦于军事行动本身的复杂性、技术层面的较量以及环境因素的制约。通过对诸多战术细节、后勤保障甚至是天气对战局影响的剖析,读者能够获得一个更为立体、去浪漫化的战争认知。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不仅是记录了一场历史性的冲突,更是在提供一套分析复杂事件的框架和方法论,引导我们思考在极端压力下,决策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技术与人为因素在历史转折点上所扮演的微妙角色。读完后,感觉自己的历史观得到了极大的拓展和深化。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