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5-01-05
为什么中国的钱这么多? 为什么中国人钱多了反而不安? 为什么说大国崛起靠的是制度而非掠夺? 为什么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为什么说养儿防老“不道德”? 为什么发展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 陈志武所著的《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 )(精)》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 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 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 机,廓清阴谋迷雾。作者长期关注社会转型问题,痛 击时弊,观点振聋发聩。新版更增加数十幅插图,见 证金融发展的历程;增添一篇后记,解析实体经济与 虚拟经济的错误二分法,观点犀利。
经典畅销书《金融的逻辑》重装再现,被誉为中国的《国富论》。 陈志武所著的《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精)》探讨金融发展和一般市场发展对文化和社会带来的影响。作者从理论到事实对西方金融的发展正本清源,追溯财富基因,解读资本密码,剖析金融危机。作者创造性地从金融作为“大社会”中一分子的角度研究金融,对儒家文化进行金融学反思,直言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发展金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
序言 金融是什么【第一部分】资本化的逻辑 第1章 中国的钱为什么这么多 第2章 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第3章 西方的兴起是因为掠夺的银子多吗 第4章 掠夺对西方的崛起贡献有多大 第5章 资本化是美国资本主义的核心精神【第二部分】金融的逻辑 第6章 治国的金融之道 第7章 政府有钱不如民间富有 第8章 中国人的理财前景 第9章 反思高利贷与民间金融 第10章 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 第11章 金融现代化为何如此艰难【第三部分】金融危机的逻辑 第12章 从美国次贷危机中学到什么 第13章 政府为解救危机而持股银行不是国有化 第14章 金融危机之下,美国的借贷消费模式会改变吗 第15章 消费驱动型模式不会改变【第四部分】股市的逻辑 第16章 中国股市怎么了 第17章 从国有银行A股上市中看到什么 第18章 资本市场与法治发展的互动【第五部分】文化的金融学逻辑 第19章 对儒家文化的金融学反思 第20章 儒家“孝道”文化的终结与中国金融业的兴起 第21章 儒家文化与中国金融发展的滞后 第22章 市场经济是个人解放的必由之路 最后的话 发展证券金融是中国唯一的出路编辑说明致谢新版后记
金融是什么 2007年7月,美国出现次贷危机。到2008年秋, 次贷危机进一 步演变成全方位的金融危机。在2008年9月15日雷曼 兄弟公司倒 闭之后,美国的金融危机不仅裂变成全球金融危机, 而且转变成十 足的经济危机,对全球经济形成严重冲击,给多国带 来失业大增、政 治动荡的严峻挑战。
这个时候,我们自然想知道:金融到底是怎么回 事?危机之后, 金融市场是否会终结?人类社会为什么需要金融市场 ?金融交易除 了让华尔街、金融界赚钱之外,对社会到底有没有贡 献、有没有创造 价值?如果有的话,是如何贡献的?如何创造价值的 ?金融的逻辑 是什么? 我跟金融结上缘,完全是巧合。或者说,整个人 生都是一系列巧 合,随机事件组合在一起,形成系列,就构成了你我 的人生。
1986年1月,我从国防科技大学毕业,拿到系统 工程硕士学位。
由于那时我的英文较好,学校不让离校,于是,毕业 即留校。只是到 那时,我已对工程没有兴趣。权衡之下,就要求分到 政治教研室工 作,这样,至少能名正言顺地看些社会科学类著作。
在那时候,全国 没有几个政治学、社会科学类的研究生,就这样,我 创造了历史,成 了第一位进入国防科大政治教研室的硕士毕业生。去 那里之后,具 体工作主要是给教研室老师分苹果、送花生、收钱, 等等。
到3月份,我收到耶鲁大学管理学院的录取通知 ,给我奖学金 和生活费用,让我进入其博士班。由于该博士项目包 括金融、财会、 市场营销、管理经济学以及运筹学,说去了之后我可 以选择其中任 一学科作为研究方向。这么多选择,一下把我弄糊涂 了,当时,除了 经济学和运筹学之外,我确实不知道其他学科是什么 。
那时,崔之元在国防科大读数学本科,我跟他在 一起写文章、 译书。问他:“什么是finance?”他说:“是金融 。”“那,什么是金 融?”他接着再给了一个解释,只不过,我确实没听 懂,也就更不明 白了,没记住他的解释。我想,反正我的兴趣是要用 数理方法研究政 治、经济与社会,所以,不知道“什么是金融”也无 妨。
就这样,1986年8月28日,我稀里糊涂地来到耶 鲁大学。第 一学期,要上的课程没有多少选择,不管你今后学哪 科,都要上线性 代数、概率论与统计、微观经济学以及效用函数理论 。第二个学期上 的是非线性代数、计量经济学、博弈论、微观经济学 。这期间,我发 现,原来要跟随的那位导师教授年纪已经较大,他所 做的研究课题 有些过时了。同学给我建议:“不要选择博弈论政治 学或者数理经济 学了,还是学金融经济学吧。” 但是,“什么是金融”呢? 到今天,按照我的定义,金融的核心是跨时间、 跨空间的价值交 换,所有涉及价值或者收入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之 间进行配置的 交易都是金融交易,金融学就是研究跨时间、跨空间 的价值交换为 什么会出现,如何发生,怎样发展,等等。
比如,“货币”就是如此。它的出现首先是为了 把今天的价值储 存起来,等明天、后天或者未来任何时候,再把储存 其中的价值用来 购买别的东西。但,货币同时也是跨地理位置的价值 交换,今天你在 张村把东西卖了,带上钱,走到李村,你又可以用这 钱去买想要的东 西。因此,货币解决了价值跨时间储存、跨空间移置 的问题,货币的 出现对贸易、商业的发展是具有革命性的创新。
像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山西“票号”,则主要以 异地价值交换为 目的,让本来需要跨地区运物、运银子才能完成的贸 易,只要送过去 山西票号出具的“一张纸”即汇票就可以了!其好处 是大大降低了 异地货物贸易的交易成本,让物资生产公司、商品企 业把注意力集 中在他们的特长商品上,把异地支付的挑战留给票号 经营商,体现 各自的专业分工。在交易成本如此降低之后,跨地区 贸易市场不快 速发展也难! 相比之下,借贷交易是最纯粹的跨时间价值交换 。你今天从银 行或者从张三手里借到一万元,先用上,即所谓的“ 透支未来”,明 年或者5年后,你再把本钱加利息还给银行或张三。
对银行和张三 来说,则正好相反,他们把今天的钱借出去,转移到 明年或者5年后 再花。
…… 第二,就如当年美国三只国债所表现的,这些国 债的存在与交 易给市场提供了评估其政府政策与制度优劣的具体工 具,通过国债 价格的上涨下跌,立即反映出市场对国家未来的定价 。只要国家的 负债足够高、只要继续发债的需要还在,国债价格的 下跌必然逼着 政府对其政策或法律做出修正。公民投票是民主制度 的重要形式, 但投票无法天天进行,而证券市场对国家的监督、评 估、定价却是每 时每刻的!美国和英国的兴起如此,其他西欧国家的 经历要么也如 此,要么就被金融市场所教训! 负债累累的政府是一个权力难以扩张的政府,因 为负债后,一方 面政府就得面对债券市场,另一方面就得征税,就得 面对纳税人。或 许,负债、债券市场、征税、纳税人,这些也都是民 主宪政的砖瓦。
金融不只是能帮助一个国家平摊一时的支付压力,还 能促进制度的 良性发展。
回头看,对金融的认识、理解,花了我二十余年 时间。1986到 2001年间的数理金融理论训练和研究,给了我分析人 、社会、经济 的科学方法和基本框架,让我认识到人生一辈子效用 函数的最大化 是人的行为的终极目的,而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和工 具在不同时期、 不同社会不一样。这一分析框架或许就是一把钥匙, 帮助我认识社 会、文化、历史还有其他,包括反思和审视我们习以 为常的许多观 念,也包括再思考企业和国家的治理战略。
本书汇集的正是这些年反思、审视、研究、讨论 的结果。
2009年2月17日
第2章 为什么中国钱多了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 中国正在经历的转型总是一个说不完的话题,因 为正在发生的 事情太多、太广,也太快,对于有兴趣研究人、研究 社会的学者来 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研究机会。还是以我们在前面 谈到的“中国 的钱为什么这么多”这个话题为例,我们看到,商品 交换的日益市 场化、经济活动的进一步钱化、财富和未来收入的快 速资本化,这些 都使中国的钱和金融资本越来越多。
但是,除此之外,正在经历的中国社会结构与文 化转型也在给 中国带来很多钱。具体讲,就是原来许多通过亲情关 系、友情关系所 实现的隐性经济交易和隐性保险信贷投资交易,都逐 步被显性的市 场交易取而代之,被直接钱化、金融证券化了,其结 果必然使中国的 钱和收入大大增加,同时当然也对金融业的发展提出 挑战。原来由 亲情、友情实现的互助互惠式隐性金融交易被钱化之 后。如果替代性 的显性金融保险、信贷、养老、投资产品又无法跟上 ,中国人在钱多 的同时。可能反而对未来更感到不安,这不仅使中国 的内需无法增 长,使中国经济增长继续依赖出口,也让中国人的幸 福感下降。
——靠亲情实现的隐性交易逐渐由市场取代 人类自古就难以以个体生存,人际经济交易、感 情交换历来是 人类得以存活的主要保障形式,必须通过彼此间的利 益交换,特别 是在不同时间、空间之间的人际利益交换来最大化我 们的生存概率, 来让我们对未来的生活保障(包括养老)有安全感。但 是,人际交 易,尤其是跨时间或空间的人际交易必须以相互信任 为前提,否则, 交易的不安全使我们即使有需要,也不会去跟他人做 不同时空间的 价值交换,不会去互相保险、互相借贷、互相养老、 互相投资。
在市场规则、信用交易保障体系均不发达的社会 里,人们主要 依靠以血缘建立的家庭、家族为跨时空利益交易的场 地,或者说家 庭、家族就是隐性的内部金融市场。在传统中国社会 里,血缘是这些 族内、亲情内部利益交换的信用基础,而儒家“三纲 五常”名分等 级秩序便是信用交易的具体文化制度保障。“孝道” 文化是这种个人 未来生活安全保障体系的另称。
“养子防老”,亲戚间“礼尚往来”,生老病死 时的相互帮助。这 些都是保险、养老、信贷、投资等的具体实现形式, “血浓于水”的 信念是用以强化这种体系的信用基础的文化价值。这 些当然都是不 能称作“利益交换”的跨时空经济交易活动,是只能 做但不能这样 说的经济活动,因此,这些经济交易所创造的价值从 来不能以货币 单位计算,没有被“钱化”,自然没有记入GDP之中 。家庭、家族之 内的经济交易或者说“互相帮助”、“互相照顾”再 多,这种价值交 换由于没以钱来核算,人们自然不会感到“钱多了” 。
不过,随着中国社会结构的转型、文化价值观的 变化,原来靠血 缘、亲情实现的隐性金融交易正在由金融市场以显性 金融交易的形 式取而代之。原因有几个方面:第一,人口流动大大 增加,例如在江 西出生但到北京、上海、广州生活的人口比例越来越 高,人口流动起 来后,由血缘、家族提供的经济保障和养老互助功能 越来越不可靠, 正式的金融交易产品必须取而代之;第二,多年来所 执行的独生子 女政策也使单纯的家庭、家族养老互助体系无法胜任 ,特别是人均 寿命的上升,使年轻的夫妻很容易要负责上两代12位 老人的生活, 因此,以血缘为基础的保障体系的效果越来越低;第 三,在文化价值 观上,中国人越来越追求个人自由和经济独立,把未 来的生活保障 尽量掌握在自己的手里,通过各种金融品种的组合安 排把未来各类 经济需要事先设定好,以此最大化自己经济上的独立 。
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开始依赖金融市场,而不是只 依赖家庭、家族 达到保障未来生活的目的,这当然也使中国的市场交 易额大大增加。
钱自然也多了。
就以中国的保险业为例,寿险、财产险、人身险 、意外事故险、 健康险等各类保费的总额,在2006年底为2万亿元, 到2007年5 月底大约是2.5万亿元,5个月增长25%。也就是说 ,如果是在传统 中国社会里,这些保险品种都会以人格化的形式在家 庭、家族以及 朋友网络间实现了,隐性地实现了,那么,这2.5万 亿元金融资产就 不会在中国经济中出现,全社会的金融资本供给量就 会少2.5万亿 元,保险业的公司收入和从业者的收入也不会有,中 国的钱量当然 也会少许多。换言之,正是由于这些保险功能已逐步 走出血缘、走出 友情,由保险行业取代,中国的金融资产多了2.5万 亿元,中国的货 币收入也因此增加了许多。
P43-45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正版书籍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5
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正版书籍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金融的逻辑(1)-金融何以富民强国正版书籍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