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书名:《有病早知道图解手诊+图解面诊》
精品套装,一部科学的诊断全书,一部实用的养生宝典!
定 价:? 73.60
作 者:易磊 编著
出版时间:2010-6-1
ISBN:23461391
版 次:1
页 数:全2册
字 数:300000
印刷时间:2014-1-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2
包 装:平装
内容推荐
《有病早知道:图解手诊》是一部最科学的手诊全书,一部最实用的养生宝典。《有病早知道:图解手诊》洋解了手掌3大主线、20余条轴线,以及手掌九官、五行、星丘等变化,并附有600余幅插图作参考,为你揭开手掌奥秘,可谓手诊真奇妙,健康早知道!
《有病早知道:图解面诊》通过科学地介绍面诊方法,使广大读者了解面诊知识,增强对一些迷信相面法的识别能力,达到增长知识、开阔眼界、提高自我防病能力的目的。
《有病早知道:图解面诊》共分十一章,包括:初识面诊——健康“写”在脸上、头部诊病——抗衰防病从“头”开始、眼部诊病——人体健康的“监察官”、耳部诊病——人体疾患的“采听官”、鼻部诊病——人体健康的“审辨官”、人中望诊——捍卫生命健康的“隘口”、口唇诊法——人体健康的“出纳官”、舌诊——人体健康研判的“灵根”、牙齿诊法——貌美牙为先,齿白体康健、头部穴位——长在身体之巅的“大药”、健康与美容——面部按摩“一举两得”。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简繁得当,图文并茂,知识广博,是一部具有权威性、系统性、实用性、可操作性的工具书,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实验性、资料性和学术性。
目录
《有病早知道:图解手诊》
第一章 不可不知的手诊常识
初识手诊:探索掌纹医学
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手诊
你的五脏六腑都“投射”在手掌上
手掌、手背与手指等的生理构造
手掌的形状、颜色与纹路诊病特征
手诊三线:主线、辅线、病线执掌人生
手诊秘要:流年变量的坐标诊断法
九宫八卦:人体健康“预测各就各位”
两手对照看才更准确更有效
伸手摸一摸,百病莫错过
手的大小与健康:手小易得妇科病
手的胖瘦与健康:手比人瘦易患神经衰弱
观手知性:从拇指角度看性格与健康
手掌摸一摸:寒凉虚热都把握
手掌软硬预测人体健康与疾患
青筋暴满,是福是祸
青筋凸起是“体内垃圾”太多
手掌青筋多,人体疾病也多
警惕,拇指下青筋要“当心”
手背青筋提示容易腰肌劳损
拇指横纹有青筋提示心脏冠状动脉硬化
医例为证:一手天地小,万种健康气象藏
心脏需要关照的年轻男性手诊分析
血脂需要稳定的中老年男性手诊分析
肝胆需要保养的年轻女性手诊分析
脾胃需要调养的中年女性手诊分析
第二章 “掌”握健康:手指预测人体疾病
手指知健康:五指预测疾病
大拇指——反映人体整体素质强弱
食指——提示消化功能强弱
中指——判断心脑血管功能强弱
无名指——与内分泌、泌尿生殖系统相关
小指——反映人体肾脏疾病与健康
手指外候预测人体健康
五指长短
长短标准
五指形态
指端倾斜度
各指共性含义
活动手指治百病
老人多活动手指可以治疗眼花
全手按摩,养肝护胃保健康
手指看健康
第三章 指甲预测人体疾病
指甲的生理构成与望诊意义
指甲,显示全身健康状况的“窗口”
甲为筋之余,观甲诊病自古有之
指甲望诊——人体不同尺寸的“荧光屏”
指甲观健康——纹路、色泽等蕴藏健康秘密
指甲色泽与外形望诊
指甲片状红带——提示有胰腺炎疾患
白色指甲——提示体内有寄生虫病
黑色指甲——提示恶性肿瘤惹祸端
指甲色泽——多提示慢性心肺疾患
病态指甲辨识
望指甲色泽、软硬看生命盛衰
指甲外形变化与疾病望诊
甲床内出血与人体疾患望诊
指甲的厚度、韧度与疾患望诊
指甲点状凹陷提示可能患有风湿病
指甲横纹与人体病理刺激
指甲纵纹提示胃肠功能衰弱
从指甲半月痕中收集健康的奥秘
半月痕是观察健康的窗口
健康状态下的半月痕
非健康状态下的半月痕
五指半月痕与疾病的关系
指甲半月痕诊病法
第四章 健康写在手:掌色预测人体疾病
察看手掌有学问
看手掌辨体质阴阳盛衰
手掌的核心区——三焦
看手掌颜色对应识别炎症
看手掌色泽的变化知正邪气
黑白手斑告知的健康秘密
不可忽视的手背健康疾病
察颜观色知百病
红白相间内热掌——脾胃不和
掌面泛青内寒掌——肝胆郁积
掌色紫红血瘀掌——心血管病
掌色苍白贫血掌——患贫血症
掌色发黄肝病掌——谨防肝癌
红黄杂色肝脾掌——防慢性病
掌面红润青筋掌——头疼腹胀
九宫之内啥模样
内分泌系统功能状况——看乾宫
生殖、泌尿系统功能状况——看坎宫
消化、呼吸系统功能状况——看艮宫
消化、内分泌系统功能状况——看震宫
肝胆功能状况——看巽宫
心脏功能和血液循环功能状况——看离宫
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状况——看坤宫
呼吸系统功能状况——看兑宫
心脑及胃功能状况——看中官
第五章 观手知健康:掌纹预测人体疾病
掌纹是人体内部器官的荧光屏
一掌之内,可以体察脏腑
手纹健美者——提示身体健康
掌纹诊病从解剖开始
手部的山脉——骨骼
手部经络的保护神——肌肉
手部的江河——血液
手部的输送管道——神经
手的安全部——皮肤
百病都躲藏在掌纹里
生命线——主要代表生命力的强弱
智慧线——控制生命线
感情线——反映情绪的控制能力
事业线——提示中老年心脑血管疾病
健康线——出现健康线反而不健康
性线——反映泌尿生殖系统好坏
腕横纹线——反映前列腺、泌尿生殖病变
贯桥线——提示心脏功能障碍
干扰线——提示体质下降
太阳线——与人的智能有关
颈椎线——提示颈椎增生病
变异线——代表疾病恶变发展
寿线纹——长寿之象征
便秘线——提示长期顽固性便秘
放纵线——提示性生活过度
异性线——提示房事过频
指腹横纹线——提示睡眠障碍
肝分线——提示过量饮酒
美术线——提示有艺术天赋
玉柱线——心肺功能强弱的晴雨表
断掌纹——易出现肝火过盛
川字纹——易产生忧郁症
鸡爪掌纹——提示体弱多病
白线纹——提示肾功能差
胚芽纹——提示气血双亏
指节屈褶纹——提示大脑反应迟钝
指节横纹线——提示体质差
金月丘指样纹——提示此人耐力差
梦幻线——出现梦幻线并非完全是病态
其他类型细纹的意义
指纹——先天的自然纹
第六章 手部穴位的位置、主治与治疗手法
手部经穴的定位与主治
商阳穴——主治耳聋、齿痛、麻木等疾病
二间穴——主治目昏、咽喉肿痛等疾病
.......
精彩书摘
历史悠久的传统医学:手诊
手诊,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1953年在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陶器上就有制陶者的指纹,距今有6000多年的历史,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指纹印迹。早在商代甲骨文就有掌纹辨病的记载;《灵枢》也有诊鱼际纹路之法及爪甲诊病法。唐代王超《水镜图诀》就介绍过小儿指纹诊病的方法。古代很多医学家曾指出“面诊不如体诊,体诊不如骨诊,骨诊不如手诊”的论断。
在我国民间,也一直有“十指连心”、“从外知内”、“掌中热者腑中热,掌中寒者腑中寒”的认知。时至今日,经过历代研究者不懈的探索和实践,掌纹医学不但能够进行预测诊治生理性疾病,还可以从心理上进行调节诊治。
当代著名中医学家董建华说:“欲穷临床,首重于诊。诊法之中,望闻问切,至为重要。观古往今来,为名医者莫不精此四者之道。然四诊之外,又有五气六运可稽,易经八卦可演,千般诸法,精穷奥蕴。前贤孙思邈叹日:须精熟如此,乃得为大医。”
北京著名中医贺普仁教授经多年研究发现,人的手掌、手指有14条气脉、344个穴位,几乎与全身的经穴对等。人体若发现疾病,在手掌或手指的某一经穴给以点刺就能收到明显疗效。掌面联系着人体前部的各个器官,掌背联系着人体后部的各个器官。诊察手部穴位,就可了解内脏情况,并调节脏腑气机,达平衡阴阳、祛病疗疾之效。
现代医学,对于疾病有一个鉴别尺度,这就是临床症状。被视为病人的人,一般只在有了临床症状后才能受纳给予治疗。其实这是一种“亡羊补牢”的做法。而那些具有潜伏隐患的人,一般只要不发作,仍被视作“健康人”。虽然“亚健康”备受人们关注,但在早期发现的诊断方法太少了!而真的一旦有了临床症状,疾病已经很严重了,而这就是只重治疗、不重预防(早期发现)的结果。这正是现代医学的普遍弊端。
那么,有没有一种既可以早期发现、早期诊治,又能容易掌握、容易应用的诊断方法呢?回答是肯定的。这就是我们中医学中的手诊疗法。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来手诊、面诊受到民众欢迎的原因。当然,除了这个原因外,手诊疗法还具有以下几大优点:
(1)简单直观
手的变化可以摸得着、看得见,较为直观,可以随时随地地进行观察。
(2)经济实用
掌纹医学的检查,有着与仪器检查相同的或仪器检查无法达到的效果,并且在掌纹医学指导下进行有目的地检查,不仅可以减少痛苦与麻烦,同时可节约检查费用。
(3)容易推广
凡是精通掌纹医学的人,都比较容易与人沟通,引起人们注意,人们关心自己的身体状况,也愿意把手伸出来接受检查,因此便于推广。
你的五脏六腑都“投射”在手掌上
东方传统文化认为,宇宙和万物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一切系统都是全息的,每个局部都是整体的缩影(全息胚)。在空间、时间以及时空上都存在着对应性。
根据生物全息理论,我们可运用特定的技术和方法来认识和调整生物体,全息诊断与治疗就是这一原理在医学上的应用。中医学很早就观察到体表的每一部位都是全身的缩影,都可作为反映全身信息的窗口,如面相诊病、耳相诊病、手相诊病、足相诊病等。
中医经络学说使人体形成一个整体信息网络。经气流行于人体中,犹如沟渠河流,内联脏腑,外络支节,连通表里,贯穿上下,使之形成了一个“一处动而周身无处不动”的有机整体。手足部又是各条经络的起止点,是经气的源头。手掌与内脏以经络为能源连接线、情报传送线,因此小儿的指纹诊断、成人的全息脉诊都在手部及手腕。当人们心情紧张时总会“手心冒汗”,这是内脏紧张的一处反映;而当烦躁不安时,会无意识地揉搓手掌,这也是企图松弛内脏的自发动作。可见手与周身器官密切相通,不失为反映内情的窗口,内脏发生的任何细小变化都逃不出手掌,脏腑一有不调和症状,手掌会马上发出信号。
现代医学的神经系统功能,同样是讲人体各部均与大脑中枢联络相通。手是神经最丰富的部位,布满了神经线网,可将体内各脏腑器官的情报传递到脑神经中枢。而大脑又可将所有内脏情报原原本本地反映于手上,则手掌便成了一个控制中心。故有“脑外之脑”、“脑的驻外机构”之称。
我们平时如果养成经常注意观察手的习惯,那么内脏一有问题,就会提前发现,如手上一旦有掌纹、颜色、硬度、灵活度、感觉等变化,便都是内脏的求救信号,要立即重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措施,以促进自己的健康。
然而,掌纹诊病不是万能的,同其他中西诊断和仪器诊断一样,它同样有着局限性,作为一门新兴而古老的诊病方法,更需要同其他诊断方法综合应用分析,才能更好地为临床服务。
痰液已经为大家所熟悉,从医学的角度来看,它是呼吸道(支气管、气管、喉、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出现痰并非一定是病,在正常的情况下,人体都会通过呼吸道黏膜分泌少量的黏液。这些黏液不仅能保持呼吸道湿润,还可以粘住侵入呼吸道的病菌和灰尘、异物等,起到屏障的作用。
就一般而言,健康的人一般是不咳痰的,只有少数人清晨起床后会有少量痰液咳出,其色清而透明,属正常现象。但如果身体出现了异常,痰液量、质、味等也就会发生相应的改变。就其原因来看,大体可以归结为三个方面:体质、脾胃、外感失治。具体说来,一个人如果体质虚弱,就会出现脾虚不运的状态,这就是中医常说的水湿停留,凝聚为痰。而如果一个人脾胃薄弱,人体就会因为损伤了脾胃而生痰,这其中比较多的原因就是恣食生食、瓜果及热病饮水过多、恣食肥甘等。再就是一个人要是外感失治,不能输津四布,通调水道下输膀胱,使水液停留,也可成痰,痰贮于肺,肺气不利,痰涌气道而发,必致咳嗽痰多。
大体归结起来,很容易就能看出,痰的产生主要与肺、脾两脏密切相关。跟肺有关,很多人都能通晓,因为肺主呼吸,可以调节宗气(元气)的出入和升降;相反,如果肺失肃降,就会出现咳喘、卧不平等症。那么,跟脾脏有什么关系呢?前面已经有所提及,即脾主运化,如果脾的消化和运送营养物质至各脏器的功能受到了干扰,人体就会湿邪侵犯人体,或思虑过度、劳倦及饮食不节,都能伤脾而使其失去运化功能,造成水湿内停凝结成痰。不同的脏器都能导致疾患的发生。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细心观察这些变化,就可以辨别疾病。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