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隻有醫生知道!1》告訴我們:
無論你是怎樣的女性,對自己身體的瞭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
天下沒有絕對安全的安全期
宮外孕就是綁在你身上的不定時炸彈
臨床醫生的修煉秘密
從進化論的角度看待自然流産
忽略孕前檢查是造人的風險
珍惜你的“送子鳥”
産房:女人一生中最危險也最溫暖的地方
分娩就像建座羅馬城
孩子齣生後的“黃金5分鍾”是他一生的福祉
子宮:不生孩子就生肌瘤
客觀的手術記錄好比你的銀行信用記錄
包打聽的熱情可能會害瞭朋友
中國式醫患關係:相互不信任
《隻有醫生知道!2》
楊瀾、梅婷、馮唐、馬伊琍、孔二狗、劉春、李小萌、不加v等各界名仕交口贊譽鼎力推薦的百萬暢銷書《隻有醫生知道!》
開創西醫寫作的新風格,寓知識於故事,使科普不再乏味。
@協和張羽醫生應廣大讀者要求,誠意奉上該係列第二本,生動講述隻有醫生纔知道的醫學科普知識、求醫問藥之道。
《隻有醫生知道!(1)》
一本有關女性的百科全書。抱著“大醫治未病”的願景,@協和張羽通過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在幽默而不乏溫情的敘述中,力圖幫助女性真正瞭解自己的身體,懂得愛護並且知道如何愛護自己,讓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體、命運和生活的方嚮,不再受到無謂的傷害。
《協和張羽隻有醫生知道!(2)》
精彩講故事,明白說科普。教大傢識彆市麵上幾種婦産科最常見的過度醫療陷阱,告訴大傢更多高效備孕、封山育林的妙方好招,用案例闡述不采取避孕措施的危險後果,最生動直觀、效果的性教育知識……更多讀者最想知道的、普通女性都需要知道的健康知識,盡在《協和張羽隻有醫生知道!(2)》。
張羽,中國協和醫科大學婦科腫瘤學醫學博士,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副教授、副主任醫師。齣版超級暢銷書《隻有醫生知道!》,開創西醫寫作新風格,寓知識於故事,獲得極大反響。
長期專注於婦科腫瘤、子宮內膜異位癥和子宮腺肌癥的臨床和基礎研究。長期緻力於女性慢性盆腔疼痛的患者教育和優生優育的科普工作,為國內數傢大型孕産雜誌撰寫專欄和科普文章,在好大夫在綫開設個人網站,利用業餘時間長期為患者提供疾病谘詢,五年來,訪問量達七百餘萬次。
《隻有醫生知道!2》
自序 我手寫我心
第一章 我的朋友懷孕瞭
01.約一半以上的流産是因為胚胎染色體異常
02.剖宮産後再懷孕,小心疤痕妊娠
03.無論麵臨什麼險境,都彆輕易放棄子宮
04.惡心、頭暈、嗜睡和尿頻,這些都可能是早孕反應
05.哪怕是婦産科女醫生,也會避孕失敗
06.吃避孕藥可能會得靜脈血栓,但概率極低
07.醫生開給病人的第一張處方應該是關愛
08.緊急避孕藥的服用方法不當,作用等於零
09.戴安全套是一種現代文明
10.所有醫生都不想碰上的殺手:羊水栓塞
11.初乳賽黃金
12.患者之間隨便換病床可能引來“殺身之禍”
13.女性的生育數是2.3個
第二章 阿彌陀佛,我拿掉瞭她的孩子
01.注意:你懷的可能是“坑爹、坑娘、坑大夫”的“三坑胎”
02.人流不是颳完就瞭事,漂到絨毛纔算功德圓滿
03.人流並發癥雖是小概率,落在你頭上就是100%
04.宮頸癌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05.沒有消息就是好消息
06.宮頸妊娠如何判定
07.霹靂手段與菩薩心腸
08.鐵打的協和流水的小兵
09.打算藥流的,要先確認是否宮內孕
10.陰道清潔度檢查是無良醫生的慣用伎倆
11.陰道也有高智商
12.萬事預則立
13.險象環生的颳宮術
14.東窗事發,誰的青春沒“二”過
第三章 天使之煉
01.我通常這樣問候病人:“你拉瞭嗎?”
02.還是要去好醫院
03.做個剖宮産,鬼門關上走三迴
04.一次剖宮産不代錶永遠要剖宮産
05.剖宮産和腹壁子宮內膜異位癥
06.“叫床”尚未成功,同誌仍需努力
07.能順利搶到住院床位的五條“潛規則”
08.醫生最怕聽到什麼話
09.入院注意事項可不是你想的那麼簡單
10.當婦産科男大夫麵對美女的隱私部位
11.什麼叫原發不孕?什麼叫繼發不孕?
12.過夫妻生活時不要思考,不然上帝會發笑
13.子宮誠可貴,卵巢輸卵管價更高
14.我曾經命令一對夫妻:你們今天要過一次性生活
15.男人的快感和痛苦為何如此類似
第四章 在中國,醫生有醫生的問題,病患有病患的問題
01.想找好醫生,就看本院大夫都找誰看病
02.肌瘤、囊腫、積液,沒準都是障眼法
03.“宮頸糜爛”是一種正常的生理現象
04.錯割瞭宮頸真要命
05.宮頸病變是“最容易變好的壞孩子”
06.急性腹痛,警惕黃體破裂
07.沒點性常識,還滾什麼床單
08.女童陰道齣血,需要考慮陰道異物
09.絕經後齣血是大病先兆
10.孕婦乘車一定要係安全帶
11.孕期陰道齣血,彆閉著眼睛就知道保胎
12.女兒每月腹痛無月經,當媽的可得長點兒心
13.有一種自摸是必須的——定期自檢乳房是女性的必修課
尾聲 子欲養而親不待,你要生而卵不再
01.上環是國際公認的避孕方式
02.上環能有效降低患子宮內膜癌的風險
03.琳琳說:我要給李天生個孩子
04.人生不能等的事就是生孩子
《隻有醫生知道!1》
自序:
大醫治未病
一個婦産科醫生的心裏話
我不是職業作傢,也沒有與生俱來的寫作天賦,高考時語文隻得83分,差點兒毀瞭爸媽寄托在我身上的大學夢。在斷斷續續的兩年時間裏完成這部幾十萬字的寫作,迴過頭來甚至自己都感到驚訝。
談到創作初衷,我想主要源於自己內心那份實在憋不住的"不吐不快"。醫生的職業注定每天和不同的病人打交道,北京協和醫院婦産科的工作相當繁忙,我從實習醫生開始一直做到現在的副主任醫師,已經無法確切統計經治病人的數量。和大多數同事一樣,我每天都是提前到醫院,中午不休息,很少按時下班,周末加班查房更是傢常便飯,經常是連續幾年沒有一次休假。齣門診的時候,我整個上午不喝一口水、不去一趟廁所,一刻不離開診室,最多也就看幾十個病人,但實際上很多時候我們是在重復工作,說重復的話,重復的病情解釋,做重復的手術,我很纍,雖然很盡力,但病人仍然那麼多,好像永遠看不完,類似的傷害如噩夢輪迴一般,不斷發生在一波(撥)又一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身上,醫生看在眼裏,痛在心上。
女性在人類社會的生存繁衍中承擔孕育、養育、教育等諸多角色,女性的健康狀況以及一位母親對待健康問題的觀念都直接影響個人、傢庭、社會乃至整個人類。從小女孩到青春期,再到成年、中年、跨越更年期最後到達人生的暮年,女性的一生都在發生身體和情緒的變化,從幼稚青澀到懵懂不諳世事,從初為人母的喜悅和慌張到中年的沉穩和沉重,從更年期的焦躁和睏惑,到老年麵臨日益衰退的體能和精力以及生命中隨時可能發生的、完全無法預料的種種變數,我們的身體和精神總是無時無刻不在經受考驗。從醫21年,在臨床摸爬滾打15年,我深切的感到,很多婦科疾病本來是可以預防的,很多悲劇本來可以不必發生。如果有一本不枯燥、又帶有溫度,就像說故事一樣道齣這些積壓在心底已久的東西,又能幫助女性真正瞭解自己的身體,懂得愛護並且知道如何愛護自己,讓女性真正掌控自己的身體、命運和生活的方嚮,不再受到無謂的傷害,不是真正實現瞭"大醫治未病"的硬道理嗎?。
文字是有味道的,是內心真情的流淌,也是心靈走齣自我時候的模樣,在每一個夜涼如水的夜晚,那些故事就這樣隨著指間敲擊鍵盤生發齣來,集成此書。談理想是的,但我還是希望通過本書的寫作,能讓整個社會更加真實的接近和瞭解這個有血有肉的醫護群體。醫生是一個特殊的職業,社會對這個群體多持神秘感,再加上近年來醫患關係惡化,大眾一提到醫生甚至不寒而栗。希望我展現給您的不再是穿白大衣,帶著帽子口罩,手持冰冷聽診器,沒有錶情沒有笑容甚至沒有個人情感的大夫,而是真正鮮活的醫生形象。
在瞭解現實生活中這些醫生不再是被插上翅膀的天使,而是同為父母所生,也有七情六欲,也吃五榖雜糧,也麵臨生老病死之後,我相信大眾會更加懂得如何跟醫生交流。會更加自覺的參與營造一個更加寬容、能夠相互理解的醫患環境,更深刻的體會到醫生和病人的共同敵人是疾病。醫生就像月黑風高之夜渡你過河的人,醫學的復雜性和太多的不確定性就像腳下湍急的水流,醫生同樣手無寸鐵,此時,你給醫生"撐一把傘",說一句鼓勵、信任、溫暖人心的話語,他們一定會付齣自己全部的努力,把病魔造成的危害降到。
寫作是對自己過去的一種梳理,包括情感、記憶和認知。從事寫作這兩年,我看瞭很多書,也思考瞭很多過去和將來,覺得自己比以前寬廣豁達不少,不再過分糾結於女人自己的那點小心思,工作中也多瞭一份甚至自己都不曾覺察的小溫暖和大悲憫。還有一點不得不提的是,涉足寫作後,我有機會認識很多文學圈和齣版界的朋友,在單調的醫者生活中,這無異於打開一扇全新的窗子。寫作進入實質性階段以後,雖然時常的"靈感迸發和下筆如有神"令我無不沉浸在一種莫名和齣奇的快感之中,但是很快我就發現這是一件苦差事和體力活,朋友是人生真正的財富,如果沒有他們的鼓勵和引導,憑藉我個人將是很難完成的這本書的。在此我誠摯的感謝那些在一個個寂靜的夜晚,用心靈陪伴我寫作的亦師亦友的兄長們。
感謝我的先生,多少次我加班晚歸,他風雨不誤到路邊接迎,多少次我執迷寫作於傢事不顧,他紮起圍裙做飯洗碗,多少次我報怨博士清苦醫生清苦,他總能用最簡單也最堅毅的話語要我堅持,感謝多年來溫柔的注視。
感謝父母的養育和教育。
《隻有醫生知道!2》
自序 我手寫我心
《隻有醫生知道!》從有寫作想法到正式齣版,前後曆時兩年。正式提筆那天,一位叱吒齣版界多年的大哥語重心長地對我說:“一本書的定價差不多 30多塊,打完摺也要20多塊,這錢在小城市夠普通一傢人吃頓紅燒肉或者燒雞瞭,想想他們為什麼要買你的書呢?”
新書下廠印刷的那天,我感覺心一下子被掏空瞭,心懷忐忑,坐立不安,一是太在乎看重並引導自己走上寫作之路的兄長們,怕沒有閤格的作品作以交代;二是太在乎它是否對讀者真的有幫助。
後來,書一不小心就火瞭,讀者好評如潮,銷售異常火爆,齣版社不斷加印,媒體和書評人給予的評價也是正能量爆棚,還拿瞭南中國地區最 具影響力的非虛構類圖書大奬,這是我這個初次嘗試寫作、根本沒什麼文采可言的普通婦産科醫生做夢都想不到的。
書封上有這樣一句廣告語:“哪怕你是一個知識女性,對自己身體的瞭解程度也可能不到5%。”這是一句非常優秀的文案,但是說實話,對此我一直抱有疑慮,總想著現代女性的受教育程度普遍提高,醫療條件也比從前好很多,應該不至於吧?隨後,從每天大量的讀者反饋中,我發現很多女性真的對自己的身體瞭解太少,或者說誤區太多,由此帶來的傷害更是巨大的,尤其是麵對錯綜復雜的性、避孕、孕育、生育和養育問題。
例如很多女孩子不懂避孕,認為無痛人流就是無害人流,沒什麼大不瞭的,不就像得瞭一場重感冒嗎?很多女孩子不懂得緊急避孕藥是避孕失敗的補救措施,而是先痛快一番,然後吃兩片藥就以為萬事大吉瞭;很多女孩子不懂性的健康和安全,不懂得保護自己,患上性傳播疾病,年紀輕輕就破壞瞭自己整個生育係統,待到塵埃落定準備做母親的時候,追悔莫及。
一本書的容量畢竟有限,還有太多的女性健康問題要和大傢講,還有太多含淚帶血的故事要說給女性朋友們聽,因為女性真正瞭解自己的身體結構,按照科學的方法愛護自己,一旦齣現問題懂得嚮誰求助,懂得預防和及時治療,那麼,很多悲劇本來就可以不必發生,很多幸福本來就可以伴隨一生。
於是,無數個工作以外的細碎時段纍加在一起,無數個點燈熬油的零散夜晚積攢在一起,又有瞭這本《隻有醫生知道! 2》。寫完這一本,我正式步入人生的不惑之年,應該說寫作情緒更加清醒和理智,拋卻瞭諸多個人的小淩亂和大煩惱,盡量做到精彩講故事、明白說科普。
實現“上醫治未病”的古訓,踐行老協和人一直都在提倡的“一盎司的預防勝過一磅的治療”,是我完成此書的心願。如果功力還無法達到,我也將繼續努力,起碼用文字對這個時代的醫學現狀做一真實記錄。
很多讀者朋友問,張醫生你會不會棄醫從文?接著還列舉瞭眼前的馮唐、現代的魯迅,以及國外的毛姆和契訶夫。實際上,我自己知道,大傢喜歡我的書,就是因為我是從真正臨床工作的水深火熱中摸爬滾打過來的,故事是真實的,情感是真切的,科普是動真格的,字裏行間是掏心掏肺的,看完書,您的很多睏惑是能夠真相大白的。所以,我會堅持年輕時候的夢想,做好醫生這份安身立命的工作,隻要讀者喜歡,我會一直堅持寫下去。
能夠在三年時間內完成這兩部作品,我必須感謝一直培養我的北京協和醫院,多年傳承的寬廣、博愛、做大事不拘小節的醫院文化,讓我有勇氣以一個醫生的身份,從一個相對保守的行業走進公眾的視野。也正是因為它的寬厚仁愛和自由精神,使得很多協和醫生有機會活躍在微博平颱,他們講故事、說科普、聊生活、論體製,還原醫生的本來麵目,拉近醫患之間的距離,讓彼此真誠相待,在和疾病鬥爭的過程中,更加心手相連、同仇敵愾。
感謝先生多年來的支持,幸福就是平心靜氣的相處,然後一起慢慢變老。感謝孩子,如果沒有他們,齣版社可能已經在印《隻有醫生知道! 3》瞭。不過老話說得對,女人過日子就是在過孩子,他們正是我們人生無比重要的課題。
最後,謹以此書獻給全天下的女性和未來的孩子們。
張羽
2013年10月25日於澳門
《隻有醫生知道!1》
楔子 精子的聖戰
1973年的9月,我呱呱墜地,我媽說從她肚子疼到我齣生,總共摺騰瞭三天三夜,說我不是個省油的燈。
那一年,爺爺去世,麵對死亡,全傢人悲痛欲絕。轉眼間,我齣生瞭,一個八斤多水嫩粉白的大胖丫頭,麵對生命,全傢人又歡天喜地。人類總是這樣,其實他們不知道,生命從最開始的一刻,便充滿瞭爭鬥、攻擊和傷痛。
男人每次高潮之後射齣來的那幾毫升乳白色黏稠液體中,多是前列腺分泌的營養水潤成分,真正在“弄齣人命”這場戰役中衝鋒陷陣的是在睾丸産生、在附睾中加工成熟,最後通過輸精管到達“人間大炮”,隻待主人身心愉悅達到極點再也無法掌控興奮的閥門時轟然齣動的精子。
精子數目繁多,豈止百萬雄師過大江,一次射齣的幾毫升精液中至少有幾韆萬到上億個精子。射齣的大部分精子隻是墊背的,射精後很快從陰道流齣體外,廢瞭。雖然理論上隻要有一個精子和卵子結閤就能夠完成生育,看似根本沒必要製造這麼多精子,但在整個動物界,很多精子天生就是要被犧牲掉的,沒有這個數量級根本無法讓雌性受孕。
極少的一部分精銳部隊在射精後的第一時間進入宮頸管,開始瞭從宮頸到子宮,最後抵達輸卵管的漫漫長徵路。精子從陰道到達子宮腔和輸卵管的過程並不是悶著頭隻管朝前跑,除瞭比到底誰跑得快、跑得遠,誰能最後跑到卵子身邊並且鑽入她體內,還有一個重要蛻變要在途中進行:精子頭部的頂體錶麵糖蛋白必須經過女性生殖道分泌物中的α和β澱粉酶的處理,纔能發生膜結構中膽固醇和磷脂比率和膜電位的變化,從而降低頂體膜的穩定性。完成“獲能”是受精的基本條件,這個過程大概需要7個小時,這和很多“心靈雞湯”中描述的場景何其相似--不能為瞭達到終點錯過一路風景,精子必須在途中“獲能”,否則即使一路狂奔第一個到達卵子的身邊,照樣是個“無能”的主兒。
輸卵管是一根柔軟狹長的管道,左右各一根,就像小姑娘頭上的兩隻小辮子,一端連在子宮角部,另一端呈遊離狀態,辮梢部位像一把張開的小傘,末端又似無數細小柔軟的手指,恍如大堡礁中各式順水擺動的珊瑚蟲觸角,保證下方的卵巢一有卵子排齣,就能在第一時間撿拾並且運送到輸卵管內部。輸卵管有814厘米長,像一條蚯蚓,中間一段略微膨大,叫作壺腹部,管徑有68毫米,是精子和卵子相遇、結閤並在短期內完成分裂分化的“洞房”。
洞房之中,精子的新娘、圓滾滾胖乎乎的卵子姑娘可能已經含羞帶怯等待一段時間瞭。但是,和塵世間的女人不同,卵子姑娘的原則性極強,最多等24小時,誰要是放她鴿子,她絕對是二話不說扭頭就走。卵子隻有一個目的:等待與生命力最旺盛、攜帶基因最為優良的精子結閤,順利成長為生命力強悍的個體,將傳宗接代和物種進化這件事進行到底。
精子一路拼殺,經過子宮腔進入輸卵管的壺腹部,也就是洞房的時候,如果正好遇到從卵巢排齣又被輸卵管傘端準確拾取的卵子在此靜靜等候,就會發生生命偉大的結閤。如果此刻卵子還在卵巢的孵化當中,預先趕來的精子會非常有耐心和風度,畢竟是主動方和追求者,隱忍的精子能夠輕鬆等上三到五天,精子據說能等七天之久。
前往洞房的新郎不止一個,精子在前進過程中,沿途受到子宮頸黏液的阻擋和子宮腔內白細胞的吞噬,最後到達輸卵管的僅有數十條至一二百條。這時,一群精子包繞圍攻卵子,他們迅速而激烈地扭動和尋找著,每一個都試圖攻入她的身體。最終,隻有一個精子能夠利用其頭部分泌的足以讓女性融化的頂體酶,溶解卵子周圍鎧甲樣的放射冠和透明帶,為自己最終進入卵子體內殺齣一條血路。
一旦有精子穿過卵子周圍的透明帶,卵子細胞會自動釋放溶酶體酶,引起自身透明帶結構的改變,這使她由原來的等待和接納狀態搖身一變成為冷美人。如果這時候的卵子不能及時改變立場和心態,一旦兩個或者更多精子鑽入她的身體,就會結閤成怪胎,在其後的分化發育過程中也會遭受淘汰,齣現胚胎停育和自然流産。
人類的自然流産率占全部妊娠的10%15%,其中80%以上發生在懷孕前三個月。而早孕期發生流産的胚胎中,50%60%都是因為胚胎具有這樣或者那樣的基因缺陷,也就是常說的“怪胎”或者“畸形胎”。這些怪胎、畸形胎的流産是生命孕育過程最初的自然選擇,是優勝劣汰的結果,即使少數經過保胎治療達到足月妊娠,齣生後也可能是弱智、畸形兒,或者是攜帶某種嚴重的代謝性疾病。所以,在歐美一些國傢,婦産科醫生和孕婦對於早期流産都采取順其自然的觀望態度,並不進行過多的乾預和治療,他們相信,好的自然會被留下,有問題的即使保胎也是徒勞,甚至徒增後患以及無窮盡的傷悲。
實際上,大部分流産都是因為胚胎本身的缺陷,根本就是染色體數目不對,或者結構異常的怪胎。除遺傳因素外,感染、藥物都可能誘發染色體異常,這種胚胎多在三個月之前自然流産,毫無保胎的價值和必要。
小部分流産是因為母親發生瞭嚴重的全身性疾病,例如心率衰竭、嚴重的貧血、高血壓、慢性腎炎或者嚴重的營養不良等全身缺血缺氧性疾病,此時醫生和傢屬考慮的不應該是保胎,而是保命,孕婦的生命永遠應該放在第一位。
早孕期間還有一些少見的齣血原因,包括免疫功能異常、創傷刺激、不良生活習慣、環境因素。這些都是很難獲得直接證據證明和流産有關係的,即使確認,醫生和孕婦也沒有太多作為。很多時候我們不是要“與天鬥,其樂無窮”,而是要“盡人事,聽天命”。
所有早孕期齣血的原因中,黃體功能不足是有驗血數據可以明確臨床確診的,很多醫院都可以化驗孕婦血清孕酮水平,正常值應該在20ng/ml以上。如果化驗值偏低,多數醫生會給予黃體酮補充治療。實際上,隻有胚胎正常,隻是因為自身黃體分泌不足的孕婦可能會在補充天然黃體酮的治療中真正受益。很多孕酮不足的孕婦病根就是胚胎本身的問題,這就是為什麼同樣齣血,結果卻大不相同的原因。有人齣血瞭沒保胎也沒事,有人齣血瞭用瞭幾天的黃體酮胎兒保住瞭,而有的孕婦一齣血就開始絕對臥床,除瞭大小便根本不下地,花大價錢請人到傢裏一天兩遍注射黃體酮,屁股都紮爛瞭還是沒有保住孩子。
目前,包括中國在內的世界上很多國傢的醫生都對有習慣性流産病史的孕婦進行孕酮的補充治療,有的可能隻是對病人的安慰,或者證明醫生是在努力幫助病人和有所作為的,其真正意義和價值還是有爭議的。英國已經聯閤多傢醫療機構對此進行大規模調查研究,有望在2013年得齣最終數據,給齣分析報告,提齣新的治療指南。由此看齣,即使是天然孕酮,科學傢仍然采取非常慎重甚至保守的態度在使用。所以,對於黃體酮以外的、名目繁多的、中西各式的、成分不明的,或者故弄玄虛就是不標明藥物成分的保胎藥,甚至祖傳偏方秘方等等,都應該采取謹慎態度。
胎兒就像樹上的蘋果,好果子根本不怕風吹草動或是鳥唱蟲鳴,反而會在大自然陽光雨露的滋潤下、在風吹雨淋的考驗下完成春華鞦實的曆練,爛果子卻永遠那樣孱弱,即使日日晴朗亦無電閃雷鳴,也無小蟲子偶來作梗,說不定哪天也會乾枯在枝頭或者落入泥土碾作塵。
所以,早孕期間不要過分迷信藥物的保胎作用,有流産跡象後是否需要保胎以及怎麼保胎都要在專業婦産科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放鬆心情,本著順其自然的態度是真正理性的選擇。
人類利用高科技拍攝研究受精過程發現,精子在鑽入卵子身體的一刻,卵子錶麵會齣現裂痕,精子完全鑽入其中後,裂痕得以修復,這看似一場勝利的會師,實際上也可以說是一次不摺不扣的攻擊、入侵和占領。那條最強壯、最有戰鬥力、最有耐力、最隱忍、綜閤素質並且在最恰當的時機做瞭最適閤的事的精子進入卵子,細胞的靈魂--兩個細胞核真心相擁,融閤成一個新的生命。
……
女人對自己的瞭解太不夠啦!
——楊瀾(主持人)
隻有醫生知道的,現在我們都能知道啦!
——梅婷(演員)
協和是個好醫院,齣瞭馮唐、張羽等很多傑齣的婦産科“腦內科”專傢。
——劉春(搜狐原副總裁)
我把本書獻給王珞丹。
——孔二狗(暢銷書作傢)
內容純乾貨,基本無注水。看來協和女大夫不隻生猛痛快,而且靠譜實在!
——作業本
很多病人是拿著《隻有醫生知道!》來協和的。
——章蓉婭(醫生)
女人看過此書,纔算完整。
——張強(血管外科專傢)
這本書不僅是我給自己的禮物,也會是我給女兒的禮物,是它讓我們知道怎麼愛自己更多、瞭解自己更多。
——曾焱冰(VOGUE中國版編輯)
人生有兩件最無法挽迴的憾事
子欲養而親不待
君欲生而卵不再
作為一名醫生
我深知
在每一聲無奈的嘆息背後
有那麼多本可以逆轉的時刻
隻是人們並不自知
此時,我手寫我心
願這些真實的故事能讓您體悟
一盎司的預防遠勝過一磅的治療
一輩子的幸福取決於知識的加持
——張羽
網友熱評:
感謝作者張羽,感謝讓此書齣版的人。因為職業的關係,我接觸過一些女性,十幾歲、幾十歲瞭都不清楚自身的構造,整個人稀裏糊塗的,不齣狀況還好,齣瞭問題就比較棘手。女性們都太需要瞭解自身、掌握更多跟自身相關的知識瞭。女性們都看看此書吧!張大夫寫得真好,完全看不齣是跨行寫作。嚮敬業的醫護人員緻敬!
——愛讀書的點點
作者做瞭一件功德無量的好事。作者通過懷孕這個楔子,生動地講述瞭宮外孕、子宮肌瘤等常見病的緻病原因、預防和處理辦法。生動闡述瞭協和先輩倡導的“一盎司預防勝過一磅治療”的公共衛生理念。同時也告誡廣大女性珍惜自己的身體、男同胞愛惜伴侶的身體。另外,像美劇《急診醫生》那樣,揭示瞭學醫者的酸甜苦辣,真的是闆凳要坐十年冷,纔能換來日後的成就。
——cmd2000
強烈推薦。全篇拜讀完瞭,真的是非常非常非常好的一本書!看完之後我瞭解瞭很多以前不知道的東西。生孩子的時候我不懂醫生為什麼要給我上産鉗,那麼危險!讀完後我終於明白,對醫生來說,那是對我和孩子最快的挽救生命的方式!張羽老師真的寫得很好,我已經推薦給身邊的準媽媽以及準備懷孕的媽媽以及生完孩子的媽媽以及我的媽媽看!贊!!!
——Yuhelena
傢裏有青春期女孩子的,必備一本。傢中有女已長成,關於性的問題,正苦於如何開口教育呢。尤其是處於青春期的孩子,正值反叛期,傢長越說不能做的事情,孩子越想去嘗試。有瞭這本書實在太好瞭,把書放在她的床頭,不用傢長多說什麼瞭,外人尤其是醫生說的話,這個年齡段的孩子還是能聽進去的。
——寶寶貝貝
很好的一本書,我不僅得到瞭更多的女性知識,還知道瞭醫患關係,如何找到適閤自己的醫生,如何去經營自己的人脈與生活!很好的一本書,是作者嘔心瀝血的作品。這個社會太需要熱愛自己職業又守得住清貧的好醫生瞭!
——lily_wang0
2013年度男人女人都必須看的書!這本書,感覺書名和封麵都不足以體現內容的生動和充實。這本書絕對不是一個沒有生活體驗和工作汗水、淚水的人可以寫齣來的。書中包含大量的婦産知識和經驗,作為一名男同胞,看完都會算預産期、知道宮外孕瞭,很神奇!一本富含知識,而且是專業疾病知識的書,她是如何書寫的呢?是像小說一樣充滿故事性,又以知識貫穿全文。真心期待第二書!
——小Cwaiting
商品不錯,以後還會再來購買其他書籍
評分幫朋友買的,木有見到
評分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很好
評分包裝太簡陋瞭,腳都碰瞭
評分不錯的書。。。。。。
評分值得好好學習的一套好書
評分包裝太簡陋瞭,腳都碰瞭
評分不錯,挺好的,很長知識
評分,,,,,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