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知心书·第三辑: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知心书·第三辑: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法] 茱莉娅·西萨 著,郑园园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9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书店出版有限公司
ISBN:9787807682264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6241
包装:精装
丛书名: 知心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360
字数:2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 畅销书系列“知心書”第三辑,三联生活书店原班人员引进推出同系列经典《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 知心書系列本身就是通识大众心理书系,对于有自我意识、渴望突破心理困境的现代读者,可谓行之有效的心理自助读本,集实用性、专业性、趣味性于一体。

? 如果让嫉妒一直不可言说,它就会永无消弭之日。它是不甘于臣服的悲情英雄,它是强烈的本能与爱带来的忧虑,它是欲望中的欲望,能够掀起地狱之火,也能使得人神成魔。

? 嫉妒作为一种隐秘而羞耻的情绪,点亮了女性乃至整个人类自我解放的火把,在这光亮之下,嫉妒在世界文学历史长河中的身影终于得以正名。

? 茱莉娅?西萨(Giulia Sissa),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学、人类学、古代哲学研究员,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曾出版《性别与性》《古代性文化》。她以学术、心理、哲学、历史多重角度诠释了嫉妒。


内容简介

嫉妒在西方的古典史诗中,本是一种骄傲的尊严,一种合理的愤怒。拥有它的人,甚至可以说是存在真实欲望并勇于表达的英雄。第1个可谓嫉妒代言人的当属古希腊神话中的美狄亚,她成为嫉妒的开篇,向人们展示着她失去自信的哀伤与歇斯底里的残忍。

但后世的伦理标准转变了,嫉妒成为欲望和欢愉的缺点,总是受到伦理学家的批判和指责,并被引申到受伤害者的身上。它是疑神疑鬼,它是多愁善感,它是竞争者之间狡猾的角力,也是掠夺者与受害者之间无耻的遮掩。

本书讲述了关于欲望的秘密——嫉妒,是如何在世界文学历史长河中,从被尊崇到被遮掩再到被正视的过程。这种隐秘而看似羞耻的情绪,实则点亮了女性乃至整个人类自我解放的进程。


作者简介

茱莉娅?西萨(Giulia Sissa)

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历史学、人类学、古代哲学研究员。目前在加利福尼亚大学任教。已出版著作包括《性别与性》《古代性文化》,两本书均获得巨大的成功。


目录

第一章 美狄亚,是我! 1

美狄亚,或为妒妇之最 6

百分之百的浑蛋 13

一种高贵的激情 16

喜剧里的嫉妒:热心过度 21

古罗马时期:美狄亚和她的副本 30

复仇是对痛苦的供认 31

现在,我是美狄亚! 36

谱写压抑的颂歌 38

美狄亚,野蛮的母老虎 41

跳跃吧,怪物们! 45

她自己还无法言说 47

亚里士多德式的美狄亚,斯多葛式的美狄亚 51

巴黎:有待发掘的美狄亚 57

伊阿宋是抛弃美狄亚的负心汉 62

另一种不可言说 69

第二章 一种不可言说的激情 73

一个突然出现的障碍 76

一种全新的情绪 80

独一的爱 84

安心地享受欢愉吧 88

最初的激情 90

造出爱情 93

又爱又妒的爱弥儿 98

蛮横,嫉妒,虚假,记仇 106

缺乏、贪婪的动物之激情 109

高尚的情人们害怕把它说出来 112

在塔希提的塔希提人 117

在巴黎的巴黎人 120

心上一把刀 125

人们嬉闹,人们放荡 127

她爱我吗? 132

他爱我吗? 135

一种现代情感 139

第三章 性对象和开放情侣 145

欲望的欲望 147

人不是物件 152

相互使用 154

康德式烤小牛肉 158

欲望的对象不是物件 160

康德式的嫉妒:卖弄风情和食人主义 164

去他的康德! 166

到处看到物件 170

在其内在性中僵滞的物件 175

通过肉体占有她 181

自由,不忠,嫉妒 186

透明化 190

第四章 不被爱的绝望 195

既非想象,也不高尚 197

我嫉妒了 200

自尊心比爱更多 203

爱情中的痛苦 205

正常的嫉妒 209

悲剧人的结局 213

颤抖的手 217

燃烧的手 224

不可言说,就是压抑 226

嫉妒的言语 229

真相之门 231

绿眼怪物 237

疑心过重或不够怀疑? 241

逃逸的存在 246

拥抱痛苦 248

一些乐趣 252

自恋的危机? 257

我的不正当手段是可憎的 260

第五章 爱的艺术,嫉妒的艺术 263

让自己被爱上的计划 265

性虐狂与受虐癖 267

爱抚 270

爱的一种艺术 272

快乐、痛苦和嫉妒 274

爱的艺术 277

嫉妒的艺术 280

你是我唯一喜欢的人! 282

奥维德,伊壁鸠鲁主义者 287

痛苦、愤怒和爱情 293

快乐的艺术 299

当爱情伤害了你 301

爱情和真相 304

嫉妒和真相 310

爱情令人轻信 313

结 论 说出不可言说的 319

致 谢 329


精彩书摘

美狄亚,或为妒妇之最

在古希腊这个世界里,承认痛苦并不低贱,恰恰是高贵的。正因如此,美狄亚,妒妇之最,承受着痛苦并沉溺其中:“因我在极大的折磨中,我的心里满是痛苦。”说出精神上所受的折磨,意味着公布侮辱、屈辱、不公,目的就是为了讨回对方的感激之情,所以需要让人知道对方引起的破坏:首先是身体被蹂躏,双颊消瘦、“容颜异形”;其次是感知变得迟钝,不停喊叫、不修边幅;最后还有喋喋不休详细地解释发生了什么,这人做了什么,好让曾经的旧时光赋予现在这个当下意义。美狄亚哭天喊地:“我有祸了!我六神无主!已经无法感受到痛苦!我,正是我,有祸了!怎么死才好?”所有人都听见她的声音(phonè,古希腊语),她的喊叫(boa,古希腊语),和她的歌声(melpein,古希腊语)1 。狄俄尼索斯的圣殿中应该回荡着她不断的哀嚎:呜(io)!哎哎(Aiai)!

美狄亚并不觉得羞耻。尽管她的情绪翻江倒海:害怕、情欲之爱与母性的温柔。在这些情绪中,没有一丝羞耻的踪迹,更没有“不敢言说”的羞耻。所以拉罗什富科在《道德箴言

录》里的话,对她没有任何意义。在悲怆的古希腊语中,羞耻(aischunè)被定义为由“恶”引起的忧伤。所谓的“恶”就是指一些罪恶、恶行,例如胆怯、谄媚、疏懒、吝啬,所有那些让人失去名誉的事。美狄亚所做的和这里的“恶”没有任何关系。相反地,她所呈现出来的,是一个受害者的无辜,她为自己的痛苦感到自豪。她所说的话引导着整个悲剧的走向,因为她的话让人更加不齿伊阿宋的所作所为。通过她的陈述,让人渐渐意识到伊阿宋行为的严重性:毫无道理,不可原谅,让人十分痛苦,这些就是她要反抗的理由。看看吧,他所做的事给我带来多大的灾难,看看这些后果吧!对于她,美狄亚,除了太爱她的丈夫这一点,人们没什么可指责的。千夫所指的,理当是伊阿宋。她毫无保留地将一切矛头直指伊阿宋。所有的感受,她都用言语表达出来。所以,没有局促不安的沉默,完全不同于沉默,是她烈怒的爆发。美狄亚抱怨被“错待”,“忍受”了太多太多:伊阿宋背弃了曾经的誓言和承诺,单方面毁“约”;他忘记了她赋予的最大的信任(在当时的习俗里用握手来表示该信任);还有他的薄情寡义,她为帮助他做了那么多事,而他竟以此相报!总之,伊阿宋有好几重背叛:婚姻的誓言和承诺,她的恩情,感情的相互性。伊阿宋一一毁约、食言。所有这些揭示的不仅是一种恋情的失败,那崩溃还带来社会性的效应:伊阿宋不单是个违约者,更是让第三者介入婚姻之床——发生情欲和爱情的最隐私之处,这等于在所有人面前羞辱了美狄亚。他毁了婚姻之床的公平。由此,一个原本关乎感情和性的事件,借由美狄亚的诉苦升华到伦

理和社会层面,这样,这件事同时涉及了公平、荣誉和情欲之爱。

用亚里士多德学派的放大镜来看,上述场景正与愤怒的辩证法吻合。孩子们的乳娘向众人解释了美狄亚的愤怒表现出来的文化内涵和悲怆性。美狄亚的痛苦是如此合理、如此容易理解,以至于她可能正在酝酿一个计划,虽然乳娘无法感知计划的细节,但她认为美狄亚能做出让人难以置信的事,一个了不起却令人退避三尺的女人会做的事:“因为她看上去非常吓人……我已经注意到,她看孩子们的眼神就像发了疯一样,似乎打算犯罪。除非她找到人发泄怒气,否则她决不会善罢甘休。”

乳娘所强调的话非常具有诊断性。我们前面说过,愤怒是这样一种情绪:它是人被侮辱时的感受,自尊心因侮辱受到伤害,产生复仇的欲望。更确切地说,愤怒隐含着对实施伤害者的衡量:因为从社会地位和感激之情或报恩的角度来说,这都是被伤害者不应当得到的侮辱。在过去的关系里,现在受害的那一方曾施恩于现在损害自己的人。接受恩惠的人现在竟是用这样的方式来报恩!

美狄亚正是完全处在这样的情况里:对方藐视她、忘恩负义,这带来的主观情绪就是希腊人称为怒心、烈怒、愤怒,也就是愤怒。欧里庇得斯的描述里充满了这些词汇2。要知道美狄亚愤怒的情绪是如何发展的,就得参考欧里庇得斯创作的这个神话故事革新版的整个架构。当美狄亚意识到伊阿宋狠狠地羞辱了她,而这羞辱不是她应得的,她在保持着明智和客观性的情况下,容许自己承受痛苦。她陷入几乎毁灭她的痛苦中;可她带着复仇的计划,重新振作起来。故事情节、美狄亚的肢体表达和情绪的外在表现,还有其他人物的对白,无一不在重复着:美狄亚愤怒了。

也就是说,美狄亚嫉妒了。

(本文摘自茱莉娅?西萨作品《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三联生活书店2018年5月出版。)


另一种不可言说

把嫉妒重新定焦到情欲愤怒,这让我们看到从一段较长的历史区间思考问题的重要性。这个视角很深刻,正如我们前文提到的,可以让我们把那些决定性的时刻放大观察。就是在这些时刻,哲学思想开始产生断裂,且裂痕越来越深;学术争论随之而起;观念也改变了。这样,我们可以描绘出一个文化历史的图表。

在这图表里,首先有斯多葛派的转折。其中的代表就是塞内卡的作品,他把愤怒从古人赋予它优越的位置上撵走,把它贬低为卑微、狭隘(pusilla et angusta,拉丁语)、失去理智的情绪。只是,基督教哲学家和神学家都不接受斯多葛主义。很快地,我们就可以看到基督教思想拒绝接受斯多葛智者描述的理想状态:不受任何事物搅扰,对情绪无感,对痛苦没有反应。奥古斯丁在公元5世纪写的《上帝之城》中反驳道,只有过于骄傲的人,才不会因自己的罪感到痛苦,不会爱他的邻人,更不会敬畏(或译为惧怕)神。托马斯?阿奎纳把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封为经院哲学时,就建立了他自己的伦理学,所以他的研究也涉及情绪。愤怒、爱和嫉妒互相缠绕在他诫命式又细腻的伦理观里,容我们在后文中再仔细研究。至于嫉妒与爱,不可分割。

安德烈?勒?夏普兰(André le Chapelain),是名著《论爱情》的作者(12世纪),对他而言,情人总活在惧怕里,而嫉妒让爱意更加浓烈。当一个情人猜忌他所爱的女子时,嫉妒和爱的激情同时加增。不会嫉妒的人,不懂得爱。互相归属的欲望、独一性,这时再一次被合理化。从但丁到奥克语爱情诗,都延续了这样的精神,他们描述的爱情经历通常是一段不可能的三角关系。在《神曲》中,嫉妒不是罪,更不是重罪,相较之下,贪婪得到的惩罚更重:贪婪的人被罚入炼狱,眼睛被缝上,面如死灰。保罗?马拉泰斯塔(Paolo Malatesta)和弗兰切丝卡?里米尼(Francesca da Rimini)因为通奸在地狱的纵欲层承受着永久的惩罚,而弗兰切丝卡的丈夫,乔凡尼?马拉泰斯塔(Giancio¬ o Malatesta),就是在他们没有防备时杀死他们的人,只在地狱的背叛者层。嫉妒不是罪。

到了伟大世纪,关于情绪的理论又被更新。皮埃尔? 高乃依让我们看见,面对一群明白嫉妒/愤怒产生原因的基督徒观众,一个高贵个体的嫉妒/愤怒如何被原谅。一方面,观众同情嫉妒者;另一方面,伊阿宋却嘲笑她。然而,美狄亚的悲剧才是他要表达的重点。忘恩负义的那个人,则自杀了。同一时期,拉罗什富科的《箴言集》与这嫉妒的新理论形成令人忧伤的对比。嫉妒是合理的情绪(因为人们害怕失去拥有的东西),只是变得不可以言明(因为人们觉得羞耻)。情欲的嫉妒揭示了(并挫败了)人们想成为中心的自我意识,而这自我意识正是基督教伦理观痛斥的虚荣心。

斯多葛主义者嘱咐我们压抑痛苦,而巴洛克时期的道德家却撕碎我们的面具,让我们难以自制地把它展现在众人的眼前、向别人述说我们的痛苦。嫉妒,让我们觉得何等耻辱!因为我们自尊心过强,所以才嫉妒以至于犯罪。我们太过虚荣,所以我们嫉妒。只是因着对手的成功,让我们的虚荣心无处安放,所以我们自然而然、小心翼翼地隐藏我们嫉妒的事实。从此,我们变得那么虚荣以至于无法说出我们已经嫉妒了。在沉默中,我们静静承受着痛苦,它比原来更加苦涩。

我们的先祖以他们高贵的嫉妒为豪——我们还需要教他们怎样忍住不嫉妒呢!现代人以他们的品格为豪,不管这些品格是真实的,还是想象中的——要让人看到他们最优秀的品格——这样的骄傲才是原罪!同一个情绪,同一种虚荣,使我们产生嫉妒,又耻于嫉妒。这就是另一种不可言说。

(本文摘自茱莉娅?西萨作品《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三联生活书店2018年5月出版。)


又爱有妒的爱弥儿

若不提《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以及充满争议的爱情作为一种社会情绪发展史,让-雅克?卢梭非常清楚爱情的实际本质。他把恋人们搬上舞台时,总能清晰地区分最微妙

的情感。在《爱弥儿》中,嫉妒没有被贬为“猛烈的愤怒”或“多疑而悲伤的幽灵”,即血祭的源头。恰恰相反,书中的嫉妒坚定、高贵、令人震惊,风格中流露着某种爱的艺术,值得称道,并且可作为教育传承的范例。

卢梭用大量充满学术气息、田园诗般的文字虚构了一个年轻人的形象——爱弥儿,他坠入情网了。嫉妒随之马上出现。开始时,卢梭再次肯定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提出的一些观点:“在社会性情绪中,嫉妒有自己特别的动机。”现代的爱情时常是自爱,即虚荣心。“比起爱自己的情人”,恋人“更恨自己的竞争对手”,因为他最在意的,其实是被爱。爱情,是一种“只会散发出排他性和偏爱气息的情绪”。更强烈的爱情,则变成“过度的热情,使(恋人)陶醉在虚幻的好感中,看不到所爱对象的真实面目。”虚荣心与爱情之间唯一的区别,在于前者只知道索取(希望被仰慕,成为众人倾心的人),而后者在给予的同时期待有回报(仰慕、偏爱一人,认为他最有魅力,而这完全是想象)。人们希望被爱,因此让自己变得可爱——要比另一个人看上去更可爱,甚至比所有人都好,从这里就衍生出竞争意识、敌对关系、嫉妒。“人们希望在给予爱的同时能够收获同样的爱;爱情是相互的”。所以,在爱情中,有自我完善和相互性,可是,自我完善夹杂着强烈的竞争意识,相互性不过是谄媚奉承的交换。

因此,一方面,年轻的爱弥儿的家庭教师痛斥都市爱情、风流艳史和诱惑游戏。所有这一切既不纯洁,又虚伪、轻浮,还彻底地自私。另一方面,他又必须做出一些妥协。苏菲主动地调情以引起恰如其分的嫉妒。她知道如何引起猜疑和担忧,同时她的恋人又不会过于焦虑不安。“她知道怎样使他不安,又适时地安抚他;即便有时她让他忧心忡忡,却从不会让他悲伤绝望。”而现在,轮到爱弥儿饰演完美的嫉妒者了。

又爱又嫉妒的爱弥儿不是愤怒、阴郁、多疑的,而是细腻、敏感、羞怯的;与其说他愤怒,不如说他不安;他更在意如何赢得自己的情人,而不是如何威胁他的对手;他尽可能地避开他,好像他是个障碍物;他没有恨他如敌人一般;假如他真的恨他的对手,也不是因为情敌竟敢与他争夺他企图占领的心,而是因为对手让他遇到了失去这颗心的威胁;他决不会那样愚蠢地认为若别人敢跟他竞争,就是伤害了他的自尊心;他明白,他若被偏爱(droit de

préférence)是因他具有美德,而荣誉在于最终成功获得爱情之中;他就更加努力,好让自己成为更加值得爱的人,这样,他才有可能成功。

在批判了虚情假意、充满暴力的现实之后,让-雅克?卢梭向我们描绘了主人公们矫饰的田园气息。爱弥儿和苏菲是两位法国贵族,住在乡下一座漂亮的别墅里——让我们暂时忘记原始森林,那里,男人可以找任何一个女人,所有女人都毫无差别地合适。在这乡下地方,我们跟着爱情的智慧,力求勾勒欲望中的欲望。如何权衡理想化的宽宏大度和期待同等地被尊重被爱戴的愿望之间的冲突?在爱情中,存在着一种圆周运动:赞美泛滥地循环,给对方的称赞,最终希望落到自己身上;赠送礼物,礼物被接受,也需要回赠。卢梭承认,真正的

爱情必须是相互的,但这相互性,从深层的动机来看是十分值得怀疑的,因为它是利他主义和利己主义的掺杂,并且包含了这样的策略:为得到所爱对象的认同而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

卢梭看到爱情里面充满自尊心的算计、索求和希望胜人一筹的竞争;而非构成爱情的专心、不安的等待。

又爱又嫉妒的爱弥儿,完全以他自己模仿和选择的方式遵循托马斯?霍布斯的教训。实际上,卢梭在爱与嫉妒的观点上,使用的辞藻深刻地刻画着“霍布斯主义”。在这两种哲学

思想里,都贯穿着三个观念:比较、自尊心和障碍。

(本文摘自茱莉娅?西萨作品《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三联生活书店2018年5月出版。)


正常的嫉妒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就会知道弗洛伊德非常清楚嫉妒的正常性。他在1921年的一份文本中(由雅克?拉康在1932年翻译成法语)写道:“嫉妒属于任何一种我们可以分类的情感状态之一,正如我们把悲伤归为正常状态一样。”他补充说,对于正常的嫉妒,精神分析没有太多需要处理之处。“很容易看出它由自认为失去所爱对象的悲伤或痛苦,以及自恋的创伤组成,这样说的前提是我们能把后者跟前者区分开来。”

这些话明确且最终消除了敌意。是的,正是由于相信我们已经失去了或者有可能失去所爱的对象,我们才深感不安。是的,这伤害了我们的自我形象——因此损伤了自尊心或虚荣心,但可以这样说有一个前提:我们分得清痛苦的“自恋”组成部分和其真正“失去”的部分。这意味着这样的区分是非常困难且是以纯粹的形式出现,这与爱情的本质是一致的。弗洛伊德在1929年出版的《文化的不适》(Malaise dans la culture)中如此解释爱情:如果爱与被爱让我们非常积极地快乐着——这意味着充分的信任,包括对我们自己的信心,我们因对方而感到自己是独特的,那么担心看到这面镜子破碎将使我们失去平衡。是的,把这一切当作正常是“非常容易的”,那么正常及其反面,也就是抑制嫉妒——弗洛伊德告诉我们——才应该显得不健康:“当一个人的性格和行为中看上去缺乏嫉妒时,我们非常有理由下这样的结论:他有非常严重的压抑行为,他的无意识活动对他的影响反而更深。”

嫉妒带来的痛苦是被证实的。压抑它,事实上反而加强了它带来的效果,让它在无意识(inconscient)中自由活动,带来更严重的后果。这样的压抑与斯多葛主义者如出一辙,而巴洛克时期的道德家或放纵者们认为谈及嫉妒脸红、耻于承认它非常微妙,甚至是被欢迎的。与往常一样,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活力四射地维护着自己的标准,并被载入史册。与往常一样,沙发上的知识与关于爱情的浪漫智慧狭路相逢,从古人的悲剧主观性到普鲁斯特,再到我们,就在我们停止对自己说谎的时候。

为了更好地理解这个认知,让我们来看看细节吧。弗洛伊德谈到三度或三个层次的嫉妒:第一度为竞争的嫉妒,这是正常的嫉妒。我的丈夫出轨了,我很痛苦。第二度为我们自己不忠的冲动在伴侣身上的投射作用。我的丈夫一定出轨了,这是我杜撰的。第三度来自于我们被压抑的同性恋倾向,这个倾向让我们觉得我们的伴侣特别有性的吸引力,而我们的无意识渴望其实是个与我们同性别的人。我确定我丈夫渴望得到这个女人,而事实那只是我自己的渴望。只有后两个投射和妄想的嫉妒是病理性的,有可能需要被分析治疗。

在弗洛伊德看来,竞争的嫉妒是在实际发生的情境中成年人的反应。确实存在“当前的情境”和“实际的条件”。他明确地指出,痛苦从幼年的俄狄浦斯情结(恋母情结)的三角关系中汲取力量,而这使痛苦“ 知心书·第三辑: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知心书·第三辑: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知心书·第三辑: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知心书·第三辑: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知心书·第三辑:嫉妒:一桩不可告人的心事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