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d holder

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日] 柿木隆介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04-28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ISBN:978755961311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77638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6-01
用纸:纯质纸
页数:224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内容简介

1. 日本脑研究者为普通读者写的记忆科学扫盲读物。

2. 综合“脑科学家基础研究”与“神经科医生临床经验”揭示的“记忆”惊人新常识。

3. 22个普通人关注的记忆问题的专业解读,帮助我们更好地使用记忆参与学习与工作。

4. 全面彻底分析、比较了十余种激活大脑、有效记忆的方法,讨论了诸如饮食、睡眠、运动对记忆的显著影响。

5. 介绍了与记忆相关的脑科学研究现状,包括作者自己多年钻研的以记忆为基础的测谎器“脑指纹”与“面孔记忆”的研究成果。

6. 本书特色无任何专业术语,客观地解说与记忆术、记忆法相关记载,与日常生活中的实例相结合。


“激活大脑”一词近期掀起了脑科学热潮,然而目前科学尚未证明“短期内”大脑被激活后,就能 “长久”(10~20年后)远离痴呆症。世面上还充斥着不少有关“记忆术”的书籍和教材,难道读过这些书或者接受过记忆术训练的人,记忆力水平就真的能够突飞猛进吗?

本书面向普通大众,以浅显易懂的方式,从生活中记忆情景谈起,分析影响有效记忆的各种因素,回溯了历史上出现的各种记忆术,向读者全面介绍了与记忆相关的脑科学研究现状。作者同时还介绍了自己多年钻研的以记忆为基础的测谎器“脑指纹”与“面孔记忆”的研究成果,与各位读者一起探索记忆的本质,并对记忆有更进一步的认识。

本书以实事求是的态度,解答读者对于记忆方方面面的疑问,鼓励读者在科学认识记忆及其背后的脑科学知识后,合理选择并使用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获得更有价值的人生体验。


作者简介

柿木隆介,日本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教授,顺天堂大学医学院客座教授,综合研究大学院大学教授,医学博士。日本内科学会认定医师,日本神经学会专业医师,从事以人类为对象的神经学研究。历任日本生物物理学会前会长,国际临床神经生理学会亚洲、大洋洲地区总理事等多个学会的理事及监理职务。曾经负责日本文部科学省、厚生劳动省、环境省的多项大型研究。作为日本脑研究者,参与NHK电视台、富士电视台、TBS电视台等多家媒体的脑神经专题节目。

目录

序?言?

第一章?记忆是如何工作的

形成记忆的3个要素?

英语学习的王道

可以“使用”的记忆(陈述记忆)?

程序记忆和启动记忆(非陈述记忆)?

大脑的笔记(工作记忆)?

“读解达人”的特征?

“读解达人”善于自我监测?

第二章?提高记忆力的方法?

“身边的生活”和记忆?

对记忆有用和没用的事情?

第三章?记忆术的科学化?

2500年前的记忆术?

记忆术鼻祖西摩尼得斯创造的方法

记忆术的历史

各种各样的记忆术

第四章?脑指纹戳穿“谎言”

脑科学孕育出“测谎仪”

“脑波”是什么?

P300的构造?

如何识破谎言

绝妙的命名:“脑指纹”

脑指纹有什么用

对于“没记住的记忆”脑指纹的反应

林修老师对抗脑指纹检查?

第五章?脑因“脸”而吃惊

为什么人不会忘记“面容”?

人类喜欢把一切看成脸?

面部认知能力发达的原因?

专业待客人员的“面部记忆法”?

大脑的无意识反应?

与脸有关的“惊人记忆力”

化妆高手与面部识别系统的对决?

易记的面容和难记的面容?

如何看待对方的面容

女性都对“平均脸”情有独钟?

婴儿的面部认知

第六章?记忆为什么会消失?

为什么人会酒后失忆

痴呆症分不同种类

提防自称“脑科学家”的人

第七章?向脑科学家提问:记忆的疑问

01“日积月累”和“临时突击”哪个更有效果?

02“联想记忆”和“死记硬背”哪个更有利于记忆?

03 记忆力可以后天锻炼吗?

04 为什么记不住看过的书的内容?

05 可以像古代学者那样把一本书都背诵下来吗?

06“言语”和“印象”相比较,是后者更胜一筹吗?

07 为什么孩子比大人掌握语言的速度要快?

08 网络和手机的普及与“记忆力下降”关吗?

09 请讲解一下PTS

10 为什么烂醉如泥也能回到家?

11 记忆是以何种构造被大脑接收的?

12 怎样区分可靠的记忆法和不可靠的记忆法?

13 背单词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

14 记忆力会随着年龄衰退吗?

15 哪些生活习惯和训练可以阻止记忆力衰退?

16 为什么人总是会忘东西呢?“一时蒙住”和普通的遗忘不同吗?

17 为什么可以主动地去记忆,却不能选择性地遗忘?

18 大脑容量会满吗?

19 患有学者症候群的人或记忆力世界冠军的大脑和普通人的不一样吗?

20 无法将记住的东西很好地展现出来是为什么?

21 对于提高工作记忆有什么推荐的方法吗?

22 为什么会在不经意间想起过去发生的事?

结束语


精彩书摘

形成记忆的 3 个要素

大体上说,记忆可以分为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所谓短期记忆,是类似于记住“今天的早饭吃了什么”的记忆。这样的记忆,通常会在数小时至数天内逐渐消失。既然会消失,那么就不能成为人们的回忆。要知道,“是否成为回忆”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我们对身边各种现象的记忆,会被传送到大脑中一个叫作“海马体”的小型组织内。近年来,海马体“声名鹊起”。因为罹患老年痴呆症,首先出现问题的正是海马体,所以痴呆症的初期症状多为健忘。

信息在海马体内被过滤,保留下的部分被传送至颞叶的“记忆仓库”。一旦收入仓库的抽屉,就成为长期记忆。也就是说形成了回忆。

那么,未被滤掉而有幸成为长期记忆的内容,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大体分为以下 3 种。

也就是“印象深刻的事物”“意义重大的事物”,以及“经常反复的事物”。大约在 1 年前,我面向普通听众演讲后,收到如下问题 :

“对于这 3 点的重要性还有些似懂非懂,能否通过科学方法加以证明?或者请用日常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一下!”

的确,这些正是我们科研人员的职责。如果不能履行职责,以上结论就成了信口开河。


给大脑来点刺激(印象)

有许多实验能够证明“印象深刻的事物”容易被记住,其中最有名的是使用人脸照片进行的实验。2010 年9 月 10 日,我也曾在东京电视台播放的节目“北野武看日本”中,和主持人北野武先生、国分太一先生一起进行过这样的实验。

实验对象是普通的年轻男性。首先,在 30 秒的时间内将 15 位女性的照片展示给实验对象,并要求他们尽可能记住每张照片。接下来,替换其中的半数照片,再次展示后,询问实验对象是否能找到和之前重复的照片。结果,被记住最多的,不是美女,而是长相富有个性的搞笑女艺人的照片。心理学上,把给人深刻印象或者强烈刺激的现象称为“差异性”。根据以上实验不难发现 :容貌具有显著差异性的女性,更容易被记住。


为记忆标上主次(重要性)

相信大家在日常生活中都有这样的体会,意义重大的事物要比寻常事物更容易被记住。在复习考试时,这种感觉尤为突出。

请问,您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临考之际,因为平时逃课,借来朋友的课堂笔记拼命背诵。按理说,既然使用了同样的课堂笔记,无论是逃课的学生还是认真听讲的学生,两者在记忆内容上应该并无二致。但结果如何呢?大多数情况下,后者会以优异的成绩胜出。那么,原因究竟何在?

这是因为,后者在课堂上仔细倾听老师的讲义,自然而然就搞清楚了哪些部分是重点,并将其牢牢记住。而抄笔记的学生,完全摸不着头绪,只是一股脑地死记硬背。脑子里塞着轻重不分的知识点,考试时根本派不上用场,成绩自然不理想。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他们没有掌握“记忆的主次”(取舍选择)。注意,在高效记忆法中,“记忆的主次”是一大要素。


记忆来自反复(重复性)

不断反复以形成记忆,也就是说,“重复”是非常重要的。接下来,我介绍一下德国心理学家艾宾浩斯的传统实验。

首先,艾宾浩斯罗列出 20 组像“pek”“tes”一样,由 3 个字母构成且无实际意义的字母串,要求实验对象记住。数日后,再次记忆同样的内容,结果第 2 次比第1 次的记忆量增加。继续进行,第 3 次测试的成绩更佳。

大家很难相信,那些没有实际意义的字母串,怎么能在数日之后依然被记住。但事实上,我们的大脑会在无意识间把短期记忆储存进海马体。所以,再次进行记忆工作的时候,不是产生新记忆,而是唤醒之前的记忆。这样做显然要轻松得多。

重复以上过程,渐渐地,20 个字母串的记忆都会被唤醒。这个时候,短期记忆就变成了长期记忆。

我们再说日常生活中的事情。之前提到,短期记忆是类似于记住“今天的早饭吃了什么”这样的记忆。换言之,没人能想起“10 天前的早饭吃了什么”,是因为它未能转换成长期记忆。

但是,如果 10 天前,早饭吃了焦黑的烤面包,还为此而心情烦闷的话,会怎么样?或者,10 天前,接到了奶奶久违的电话。住在远方的奶奶非常疼爱自己,偶尔在吃早饭时打来电话,又会给记忆带来什么变化呢?恰巧奶奶还询问了“在吃什么呢?”你回答,“烤面包和黄油煎蛋夹生菜”。那么,极有可能现在你还能回忆起10 天前早饭的内容。上述例子,就说明了什么是“印象深刻的事物”。

再比如,10 天前,“朋友的婚礼请柬”被夹杂在一堆广告信中送达。广告信的内容或许被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朋友的婚礼请柬”却被牢牢记住。这个事例,可以用来说明“意义重大的事物”。同日同时送达的大量邮件中,唯有重要的东西会成为长期记忆。


英语学习的王道

即便意识到是“意义重大的事物”,但期末考试中容易出现的英语单词或者历史年号仍然记不住。这时候,还可以在考试前一晚突击复习,靠“临阵磨枪”来渡过难关。所谓的临阵磨枪就是短期记忆。如果短期记忆不能转换成长期记忆,那么一周后再遇上临时测验,恐怕就束手无策了。看来,此法效率低下,不能长期奏效。

我读书的时候,凭借着“顽强的短期记忆”,各门功课都及格,顺利毕了业。但是踏入社会,工作中必须使用英语,绞尽脑汁却想不出一个单词来。既然短期记忆没有转化成长期记忆,出现这种情况倒也正常。只是,换个角度看,似乎也暴露出了日本在英语教育方面的不足。

那么,面对难以记住的英语单词,应该如何努力,

才能把它们从短期记忆变成长期记忆呢?其实,单词之所以记不住,是因为“没在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倒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通过短期记忆在考试中顺利过关,即便是忘掉了,也不会对日常生活产生影响。但是从长远来看,为了在升学考试中多一些把握,还是有必要转化成长期记忆。

这时候就轮到“重复性”出场了。只有反复去写,去读,不厌其烦地让海马体为这些单词效力,才能使之转化成长期记忆。


前言/序言

序 言

最近,“激活大脑”一词掀起了一股脑科学热潮。一些以脑科学家自居或者被他人冠以脑科学家头衔的人,声称“在一定的条件下,大脑容易被‘激活’,这对于预防痴呆症十分有效 ”。于是,“激活大脑=预防痴呆症”一说似乎就成了定论。

举例来说,钢琴家在演奏的时候,手指会进行精细的动作。那么,大脑中与运动相关的部位、感知关节与肌肉运动的部位、与听觉相关的部位,以及与集中注意力相关的部位等,许多区域都会变得活跃起来。换言之,就是“大脑整体被激活”。

此外,还听说烹调、散步、轻微的跑步、卡拉 OK,甚至连大笑都能预防痴呆症。这样一来,人们就产生了错觉,认为将来不会再有谁罹患痴呆症。

然而,根源性问题却在于 :目前科学尚未证明“短期内”大脑被激活后,就能使人“长久”(10 ~ 20 年后)远离痴呆症。如果缺少这一前提条件,那么从本质上来说,任何结论都毫无意义。

如上所述,在“大脑”研究的领域中,即便已经是人们眼中的一般性“常识”,仍有许多尚未得到科学的论证。“记忆”的领域也是如此。虽然市面上出版了许多关于记忆的书籍,网络上也发布了不少相关内容,但事实上,这些出版物和网页大都从作者的个人体验出发,渗透着主观色彩。

市面上还充斥着许多有关“记忆术”的书籍和教材。难道读过这些书或者接受过记忆术训练的人,记忆力水平就真的突飞猛进了吗?

当然,有些人会回答“是”,但多数人还是在遭遇挫折或者在没有收到任何成效时,感到气愤不已吧。

或许只有寥寥几人才能看到,在广告的角落里写着“效果因人而异”一行字。但只要有这几个字,就足以应对人们的不满。到时商家翻脸,说出“因为使用者先天资质不够”或者“后天努力不足”之类的话,消费者也无言以对。

进行与记忆有关的基础实验时,若以人为实验对象,难度会非常大。所以,实验多使用动物,尤其是老鼠。我尊重动物实验的结果,但还是觉得:判断在老鼠身上得到的实验结果是否适用于人类,是极其困难的。特别是像“记忆”这样高层次的脑机能,很有可能运用了人类独有的思考方式或者记忆方法。

我从医学院毕业后,大概有 15 年的时间,是在大学医院的内科、神经内科从事临床工作。我担任过门诊主任医师以及住院部主管,治疗了许多被脑神经疾病困扰的患者。

在那之后,我进入现在的工作单位—自然科学研究机构生理学研究所,从事人类脑机能方面的研究:从临床医学和基础研究两个方面来研究人脑。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属于国立研究机构,由国立天文台、核融合科学研究所、分子科学研究所、基础生物学研究所,以及我所属的生理学研究所这五个部门组成。无论是哪个研究所,都汇集了该领域内全国顶尖的研究成果。

自然科学研究机构每半年会举办一次面向大众的学术报告会。2014 年 9 月,我作为策划人举办的一期学术报告会,名为“记忆的脑科学:我们是如何记忆和遗忘的”。

最近与此类似的市民讲座有所增加,但是听众却逐渐减少。然而,我们的活动吸引了大量参与者,甚至因为座位有限,有些朋友只能站着听讲。普通市民居然对“记忆”怀有如此强烈的兴趣,这着实令我感到惊讶,也成为我着手撰写此书的目的。

目前为止,市面上已经出版了大量有关记忆的书籍。但是,这些书大部分出自心理学家或者从事基础研究的学者之手,还不曾有过像我这样熟知临床和研究两个方面的作者。当然,不同的作者会对“记忆”持有不同的见解,并相应选取不同的研究方法。

我把这本书尽可能写得浅显易懂,向读者讲解有关记忆的脑科学研究现状。此外,以记忆为基础而发明出的测谎仪“脑指纹”,以及“面部认知”的研究(为什么记得住长相却回想不出名字,等等)也是本书阐述的重点。希望能通过对上面这两种研究的思考,和大家一起探索记忆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我在写作时注意了以下 6 点:

①尽量减少“神经突触”“神经元”等专业术语的使用。

②尽量减少专业的解剖学及生理学用语的使用。

③主要介绍以人类为对象的实验结果,而不是动物实验的相关数据。

④在介绍记忆术和记忆法的有关记载时,不强加个人观点。尽可能保持客观的解说,并在此基础上发表评论。

⑤自己有不明白的地方就如实以告。

⑥讲解时尽最大努力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事物。

如果您在读过本书后,对“记忆”产生了新的认识,敝人将不胜荣幸。



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记忆的常识:脑科学告诉你如何有效记忆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