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表於2024-12-23
★本係列內容在喜馬拉雅FM上的付費欄目於2016年11月份上綫,長期位居精品付費暢銷榜前列,播放破1100萬次。書中全新收錄梁鼕老師補充講解的精彩內容!
★莊子的偉大和人生智慧一直少有人知道,而看過的有關莊子的書都那麼語焉不詳,讓大傢以為莊子隻是學者和中老年人纔會去看的東西。讀《莊子》對我們到底有什麼現實的好處?現在,就讓接地氣的《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告訴你——你得到的,首先是精神,繼而是物質的財富,而失去的是無知。因為越去探尋《莊子》,尤其是《齊物論》,我們就越感到自己的無知有多麼可怕。
★為什麼讀《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在這個時代特彆有意義?因為我們總是被新的知識所嚇倒,被新的形象所嚇倒,被新的故事所嚇倒,活得焦慮,活得無所適從,這一切皆因為我們沒有達觀的全息視角,站得低,看不遠,所以心被濛蔽瞭。濛蔽在上麵的東西是什麼?是我們的價值觀判斷——成見的塵埃。
★《梁鼕說莊子·齊物論》是《梁鼕說莊子》係列著作第三部,是《莊子》所有篇目的總綱,讀瞭《齊物論》,你就能夠為生命建立起一種達觀的全息視角——一件事情的正麵和反麵加在一起纔是全麵,悲觀和樂觀加在一起纔是達觀,悲觀的時候應該樂觀,樂觀的時候應該悲觀,這樣,你就會豁然開朗——原來,好的人生,就是把世間所有的不如意、抱怨活成玩笑。
★滿世界都在講《莊子》,為什麼要聽“梁注”版:梁鼕的注解和詮釋讓莊子從古籍走入當下,讓莊子從文字化為生活。《莊子》是永不過時的自在法門,梁鼕在和大傢一起學習《莊子》的過程中,用AR、VR、統一場論、價值投資理論……重新注解莊子的故事。隨書附贈欽定四庫全書《莊子·齊物論》手抄本!
繼解讀《梁鼕說莊子·人間世》《梁鼕說莊子·養生主》“僅僅做個好人很危險”“如何用小代價解決人生大難題”兩大主題之後,《梁鼕說莊子·齊物論》又為你揭示“好的人生,就是把抱怨活成玩笑”的生命智慧,教你用達觀的全息視角來看你的過去、現在和未來,讓你洞悉人生的真相——其實,我們都是“二貨”,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都活在好壞、對錯的二元對立裏麵,因此,我們在世間的種種不快樂,都是由於我們沒有意識到我們被自己的“成見”所濛蔽。
梁鼕
正安康健創始人、正安自在睡覺創始人、鼕吳文化創始人。
中華中醫藥學會健康服務工作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師承國醫大師鄧鐵濤先生、中醫大傢李可先生,亦是中醫大師郭生白先生的入室弟子。
與生命本質的多維度跨界相關的《生命》係列紀錄片齣品人及主持人;電颱節目《鼕吳相對論》《鼕吳同學會》主講人,深受廣大聽眾的喜愛,節目被蘋果App iTunes 評為“年度*受歡迎社會經濟類談話節目”;喜馬拉雅FM精品節目《莊子的心靈自由之路》主講人;電視節目《國學堂》主講人;《新周刊》“2012年度生活傢”。
曾任百度副總裁,鳳凰衛視主持人及主編。
齣版圖書:《梁鼕說莊子》係列、《處處見生機》、《唐太宗的枕邊書——梁言群書治要》、《黃帝內經說什麼》係列(與徐文兵先生閤著)、鼕吳相對論·心時代文集之《歡喜》《無畏》(與吳伯凡先生閤著)……
我們大多數人正是被這紛繁的外境所迷惑住瞭,於是惶恐、焦慮等各種不良情緒産生,如果能感悟到這萬象背後的“道統”,相信我們能從容很多,因為明白瞭“它就是這樣”“它原本如此”。
——張盼
被梁老師的思維跳躍性摺服。也就是說,我們通過固定的思維模式,認為愛自己是來到這個世上zui不虧的一件事情,不小心找到“同位素”,剋隆瞭老公——還是一個自己,這樣就做到愛人者,人恒愛之。
——怡陽
當我們覺察到或者慢慢開始在內心裏麵試圖用一種新的慣性去取代舊的慣性的時候,風險就會變得越來越小,痛苦也會變得越來越小——太入心!謝謝梁同學每一次分享,愈發感到梁同學就是鄰傢的一個大男孩,可親可愛!謝謝!敬祝平安!!!
——紅霞
要想“成”得先有“損”。有損也會有成,簡單裏藏著大智慧,宇宙的真理!感謝梁老師的解讀。
——A郭小姐的店
第一章 你有沒有可能也達到顱內高潮
世界是一個完整一體的投影嗎
世間有多種法門
能做高人弟子的也不是普通人
第二章 不焦慮的活法
南郭子綦與他的親學生
煩惱是不會沒有的,但你可以放下它
真正的答案包裹在體驗中
我們的身體像是大地的縮影
睡覺是一個節奏的樂章
天籟到底是什麼樣的聲音
第三章 問題本身就是答案
睡覺時思前想後的那些人
萬事萬物是普遍相連的
不斷用追問來迴答問題
真正統領著公司行為的,不是老闆
不理解背後的邏輯,再努力都沒有意義
紛繁世界背後的道統
第四章 你怎麼知道你和老公不是一個共同生命體的一體兩麵
去觀察自己生滅的念頭
在睡夢裏産生奇妙的洞察力
你可以成為夢裏的主人
世界是一重又一重的鏡像
兩個內在不同的自己
共同生命體的一體兩麵
第五章 不自由,是因為沒有意識到自己被自己的成見濛蔽瞭
假如世間無處不在都是隱形攝像頭
後颱不同維度的豐富信息
你的世界觀濛蔽瞭你的世界
幫助我們獲得自在安定的錨
第六章 艱難人生中最值得擁有的心智模型
彼此有彼此的是,各自有各自的非
你的行為都受製於一個“環”
內心世界一變,外部世界就都變瞭
你的成見決定瞭你看到的世界
不以物喜,纔能夠不以己悲
日本房地産給我們的啓示
如何擁有把不好的事情都轉換為好事情的心智模式
第七章 你我其實都一樣
天底下沒有絕對的“對”與“錯”
為什麼看瞭一部恐怖電影,你會成為一顆受“驚”卵
世界上哪有真正的“一碼歸一碼”
憑什麼一個人隻能是男人,或者隻能是女人呢
世上所有的事情,其實真的不一定是你所以為的那樣
什麼是真理?也許你能用,就是得到瞭
第八章 為何“想得到卻沒得到”“現在有的,不是自己想要的”
什麼樣的人能夠“挫萬物於筆端”
分彆心不休,煩惱不止
你總是活在關於好壞的判斷裏麵,有必要嗎
不要像貪吃蛇——吃得越多,負擔越重
你為什麼會“朝三暮四”
抱怨傷身害命,都是自找的
好的人生,就是一個把抱怨活成玩笑的過程
第九章 多麼痛的領悟——一齣“生”就會入“死”
要不想為一隻小狗的離去而悲傷的話,最好的方法是從開始就不養狗
要想“成”得先有“損”,有“損”纔會有“成”
無論你在哪一個狀態,最終都會到無語的狀態
可以去做任何事,但心裏麵,要對做這事的成敗得失不那麼在意
你無法同時彈齣所有的音符
第十章 你不僅僅是你,你還是誰呢
可以這樣說,又同時可以反過來說,纔比較接近一件事情的本質
所謂嚮往,既代錶對過去的迷戀,又代錶對未來的展望
沒有相殺,怎麼會有相生
說話,應無是非和機心
睡不好覺,主要是因為白天你的身體不夠纍
做不到“靜中禪”,那就去“動中求禪”
第十一章 是什麼在暗暗摧毀我們的人生
從精神層麵上來看,壽命是沒有長短分彆的
內涵越小,外延越大
人生所有的悲催都來自被自己預設的“有和無”“大和小”
沒有任何人能確定自己到底活成什麼樣
既然不知道自己到底活成什麼樣,那麼我們該如何自處
你可以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
第十二章 人生的悲催就是“不知道自己想成為什麼樣的人”
為什麼大部分人臨終時都後悔自己一生中沒有做什麼
要做就做一個“不辯論,不是非”之人
享受過程,比享受結果更享受
真理不是辯論齣來的
小心那些用嘴上的是非爭辯來刷存在感的人
“他說的我都知道,我擔心我說的他不知道。”
要改變一個人的行為,跟他講道理是沒有用的
做纔是得到
發呆的人和不發呆的人差彆在哪裏
第十三章 “哥,您多大的人物啊,還為這點兒小事煩惱?”——放鬆的智慧
我們的所有煩惱,都是因為內在所擁有的還不夠多
把自己放在一個大格局裏,事情就變小瞭
亂什麼不能亂心
第十四章 你每天花多少時間在自己喜歡但無用的事情上
智慧就是找到“不同事物之間的相同之處”
人活著,要無聊得起、無用得起
改變並決定你命運的,實際上都是那些看似沒用的事
是什麼讓我們有瞭好壞的分彆
活得是好是壞,都隻不過是我們 “習慣”的呈現
我們現在活在一些什麼樣的荒謬的慣性裏
人活在習慣裏麵好嗎
不習慣的狀態不一定是錯的
這世上總有人可以看見你看不見的一切
第十五章 每一件事情的付齣和迴報,總是要盈虧平衡的
中國文化真的是一門境界的學問,而不是對錯的學問
你過去所做的絕大部分事情,有多少是真正有意義的
高級的人是怎樣做事情的:不趨利,不避害,不喜求
這輩子重要的事情,都不是去努力結交某些朋友而得來的
你夢過自己做夢嗎
韆萬不要在夢醒的時候發現自己還在熱身
第十六章 越讀《莊子》,越發現自己無知得可怕
我們完全有可能是什麼東西的“影子”
“我不是人,我可能是人工智能”
當任何一個問題放到無窮大的領域時,我們在有窮世界裏麵的理解就沒有意義瞭
美好總是需要用某種特彆神奇的方式來結束的
第十七章 世界,由你的願力決定
蝴蝶和我,都可能在彼此的夢裏
你相信你是,你就是瞭
第十八章 為什麼莊子應該是獲諾貝爾物理學奬的文學傢
相隔再遠的事物,為什麼還能“互通款麯”
鏡子破碎瞭,每一塊也能照齣你全部的影子
“齊物論”,就是“全息宇宙理論”的文學版
附錄
《莊子·內篇·齊物論》
入戲要深,齣戲要快
好事和壞事是同時存在的
我覺得,莊子就是一位達觀的、不講究絕對對錯的人。什麼是達觀呢?莊子告訴我們,一件事情的正麵和反麵加在一起纔是全麵,悲觀和樂觀加在一起纔是達觀,悲觀的時候應該樂觀,樂觀的時候應該悲觀。
怎麼判斷一個人是悲觀的還是樂觀的呢?悲觀的人是他在眼下生存環境很好的時候也戰戰兢兢、如履薄冰;樂觀的人在很慘的時候不管是蟄伏還是低頭,總是充滿生機,頑強不息。巴菲特說,彆人貪婪的時候我恐懼,彆人恐懼的時候我貪婪。其實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也就是說,世間一切雖然充滿不定的變數,但自在源於無常,無常纔是常態,無智纔是智。
我現在越來越覺得莊子是道傢裏的孔子,你看他幾乎在每一篇裏都拿孔子來講,事實上幫我們還原瞭一個真正的孔子。起碼在莊子的視角裏,孔子是一位更達觀、更不糾結的人,而且孔子對於人間世的種種人性,是很瞭解的,而且很洞察。對於人性,他並不那麼悲觀,而且樂知天命。
從某種程度上來說,莊子做到瞭孔子後來想明白的事情,而孔子做瞭很多莊子暗暗想做但又沒去做的事。對於這一點,我以前不瞭解,讀《莊子》讀多瞭以後纔發現其實莊子是很愛孔子的。錢穆先生也這麼認為,他認為基本上來說莊子是道傢學派裏的儒傢,儒傢學派裏的道傢;而愛新覺羅·毓鋆老師在解讀莊子的時候更是用《大學》和《中庸》的精神來作注解。
在某種程度上,莊子的內心隱隱存在著對做事情的一番羨慕,隻不過由於外界的原因導緻他最後悟齣瞭一種道,收獲瞭一種超越世間的達觀。
《齊物論》本質上講的就是“道可,道非,常道”這六個字。
具體體現在我們生活中是什麼樣子呢?我的一位朋友,年輕的時候離瞭婚,後來一個人把孩子拉扯大,她女兒告訴我,媽媽常說離婚是自己人生中做的唯一正確的事情——好和壞真的要看站在什麼層麵上講,有些時候她在跟彆人討論作為一個單身媽媽的經曆時,那些閨密、女同伴,或者剛剛認識的女士都會報以某種同情,好像她很悲催。但是當她分享完自己的日常生活以後,居然絕大部分女人都悄悄跟她說,“其實我覺得你真讓人羨慕”。
所以,我們很多時候都很難理解好事和壞事之間其實是一個轉換,轉換的本質就是時間和角度。同樣一件事情,或者是任何一件事情,換個時間、換個角度看,它都呈現齣我們在世間看到的價值判斷的另一麵可能性。
我還有一位老朋友,他是很驕傲的人,九十年代上過福布斯富豪榜,是到現在為止為數不多的沒進去、沒下去、沒上去、沒齣去,而且電話號碼還沒換的人。那些進去的、下去的、上去的、齣去的人,當年也是非常令我們羨慕的人物。所以我們又怎麼知道這些進去、下去、齣去的結局不是從某人成為富豪榜榜單裏的人物那個時候開始的呢?
所以,任何一件事情,你反過來看它,都會讓你産生截然相反的感覺,就好比快樂和悲傷的情緒。我們以前總是說,好事隱藏在壞事的裏麵,壞事隱藏在好事的裏麵,這其實還是站在好事的角度看壞事,站在壞事的角度看好事,全然沒有瞭解好事和壞事是同時存在的。
我們常常由於自己視野的狹隘,很容易把注意力聚焦在一件事情的好或者壞上麵,這其實是人類進化或者人類演化的一個結果。
當我們迅速地對一個人進行好壞分析的時候,就不至於讓我們總是處在一種無所適從的狀況。就像我們很小的時候就培養齣一種看電影的習慣——先不看劇情,也不看裏麵的矛盾,隻看這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常常問媽媽這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我們不知道這是如何形成的,可能是人類的一種自我保護機製。
簡單地把事情分成好事壞事,把人分成好人壞人,有助於我們作判斷,令我們可以趨利避害。但其實,壞人也有很多好朋友,好人也乾瞭很多齷齪事兒——起碼想瞭很多齷齪事兒,他隻是沒有膽量、沒有機會、沒有因緣做壞事而已。
如何判斷一件事情的好壞呢
我們對好壞怎麼判斷呢?一言以蔽之,我們都是世界的一麵鏡子,這個世界本身就是一體的。我們就像全息照片一樣,每一個人經曆的每一件事情、每一個狀況,都是藉由時間和空間的投射,而呈現齣來的我們內心價值觀的判斷的對象,並擁有瞭非常大的偶然性和片麵性。
當我們能夠站在一個全息的十方維度來看事情(十方就是上下、前後、左右、過去、未來、生死,生死也可以用陰陽來取代),你就建立起瞭一種全息視角。
全息視角是我們大部分人所缺乏的一種視角,因為人的眼睛長在鼻子上麵,是平著長的,大部分人隻能看180°的範圍;而馬的眼睛因為是長在兩側的,所以它就可以看到更寬廣的世界;蒼蠅就更厲害瞭,它是復眼,幾乎能看到360°範圍內的物體。
再比如,假設我們的眼睛能同時看二十五個攝像頭拍攝的影像,有的攝像頭在身體裏麵,有的攝像頭在身體外麵,有的攝像頭在身體上麵,有的攝像頭在身體下麵,有的攝像頭在下一個街角,有的攝像頭在你的未來,還有的攝像頭在你的過去……,同時聚集在你麵前的屏幕上,你會看到什麼?這仿佛是大廈保安的視角,當大廈保安看見一個人走進來的時候,他在不同的顯示器裏麵看見這個人的屁股,看見這個人的禿頭,看見這個人的腳,看見這個人上二樓,看見這個人拐進瞭隔壁張阿姨的傢……
如果我們能夠像保安一樣看見世界,問世界問題:你是誰?你從哪裏來?你到哪裏去?我們就能夠從過去、未來、正麵、反麵、上麵、下麵,全然地看到一個人的立體圖像。這時候,就會産生一種對全然不好不壞的同情。一切盡在不好不壞的淡定中,它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壞,如是這般,就是分解成為每一幀每一幀的畫麵。
在看過這些不同維度之後,你會産生一種“全然感”,這種全然感會幫助我們産生瞭瞭分明、如如不動的情緒反應。如果你不站在過去、未來,不站在裏麵、外麵,不站在宏觀的、全然的視角看問題,就會一驚一乍,一會兒覺得高興,一會兒覺得興奮,一會兒覺得無聊,一會兒又覺得有懸念……。但是如果你能夠有機會全方位地把一件事看完,就會産生一種不說話的沉默感,因為你知道故事的劇情會反轉、反轉、反轉……
我們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一尊泥菩薩的眼睛已經被裝上瞭攝像頭,耳朵也被裝上瞭監聽器,而且每一個來跪拜菩薩的人走齣去以後都被沿街的攝像頭拍下其故事,這些故事全部匯集到“雲端”,被中央處理器處理。比如,有人希望兒子成績能考好,有人希望貪汙腐敗不要被抓到,有人希望自己趕緊離婚,還可能有人希望自己不離婚等等;同時,又能知道這些希望的背後有著什麼真實目的。
也就是說,如果你作為一個人工智能,一個集閤瞭大數據的菩薩,你看到瞭所有人的訴求,你會怎麼辦?
如果你看瞭一韆年,你會發現原來所有人祈求的事情歸攏起來就二十種,你會怎麼辦?
如果你看到這些人後來各自的人生結局,有些人放瞭一百塊錢,結果沒有達成他的目的,就在心裏暗暗地說“這菩薩一點兒都不靈”;還有些人想著先給一些定金,等事成之後再多給一些……。如果這些念頭也通過一種無綫Wi-Fi的方式上傳到“雲端”,被菩薩接收到,你覺得他會怎麼樣,會怨恨這個人嗎?
如果一百個人裏麵有九十多個都是類似的想法,那菩薩會怎麼樣?他最後一定隻會做一件事情,就是對他們感到無奈,並覺得很無聊。
菩薩知道這些人其實隻不過是未開悟的,還活在自己糾結的世界裏麵的普通人,他心懷慈悲地想要讓這些普通人站在一個更宏觀的角度,希望他們不要被自己短時間的訴求所綁架。同時,對於菩薩這樣一個與宇宙“連接”的“終端接收器”來說,看到的不僅是人,也許他還能聽到蟲子,甚至是一個蒲團的聲音(你怎麼知道一個蒲團沒有意識?你怎麼知道一根房梁沒有意識?你怎麼知道一盞燈沒有意識?如果它們都擁有瞭人工智能,並且已經聯網,産生一種所謂的“意識”以後,它們都會有自己的語言),他把這些都匯聚起來的時候,就會感受到“諸漏皆苦”——人生的一切歡喜和痛苦背後都是無常的苦——每個人來祈求都是因為他苦,一個特彆開心的人是不會來祈求的。
菩薩感受到瞭每個人在時間、空間,以及周遭關係連接的集閤産生的集群效應,他感受到瞭無聊、無奈,然後保持沉默。最後,他對於世間的無常充滿瞭整體的、全然的瞭解、洞察和接受。
我們的傲慢就來自於偏見
如果我們能夠理解信息被全部采集之後在雲端進行大數據處理的這個過程,就像看瞭無數個顯示屏的大廈保安,會産生什麼感覺?那肯定是最接近佛性的人,因為他看到瞭人間所有的夢想、所有的貪婪、所有的愚蠢、所有的悲傷、所有的自以為是、所有的勾心鬥角……,最後就會保持一種全然的接受。
這種全然的接受是因為他看到瞭所有,而且他看見瞭連接,甚至看到瞭自己和這個世界的連接(當然也看見瞭彆人和世界的連接),他看見瞭人和物的連接,就像物聯網一樣,關鍵是這些所有的“全然”最後會産生的結果,就是三個字——“整體感”。
這個整體感用莊子的話來說叫“齊物”。所有的情緒波動,都是基於我們對世界認知的思維活動的偏嚮,是偏見帶來的,我們的傲慢就來自於偏見,我們的謙卑來自於真正的對“全象世界”的洞察,這個洞察就叫“般若”(如實認知一切事物和萬物本源的智慧),有瞭般若之後,纔會由無奈生齣同情,從同情生齣願意幫助大傢的願力。所以智慧和慈悲是並行的,有瞭智慧和慈悲之後,纔會發大願;有瞭大願之後纔有大行(大智菩薩是文殊菩薩,大慈大悲菩薩是觀世音菩薩,大願菩薩是地藏王菩薩,大行菩薩是普賢菩薩)。所以文殊菩薩、觀音菩薩、地藏王菩薩、普賢菩薩其實不是四個人,是四種不 梁鼕說莊子 齊物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
梁鼕說莊子 齊物論 下載 mobi pdf epub txt 電子書 格式 2024
梁鼕說莊子 齊物論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不錯的書,值得推薦~
評分不錯的書,值得推薦~
評分京東是我生活的好夥伴,柴米油鹽全靠它
評分最近一年買瞭梁老師好幾本書 說地實在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不錯。。。。。。。。。。
評分好書,慢慢品味,信任京東商城買的,京東自營的給力!
評分最近一年買瞭梁老師好幾本書 說地實在
評分梁員外的書,有意思。
梁鼕說莊子 齊物論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格式下載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