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间歇

死亡间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若泽-萨拉马戈 著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23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作家出版社
ISBN:9787506397810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8111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8-04-01
用纸:特种纸
页数:180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S码书房系统推出萨拉马戈作品七部之《死亡间歇》

死亡从人类社会缺席,既有秩序陷入空前混乱

一位孤独的大提琴手,一位化身为女性的“死亡”

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将会把人类社会带向哪里?

余华 苏童 李敬泽 邱华栋 闵雪飞 胡续冬

止庵 史航 陆建德 任晓雯 徐则臣 阿丁 鼎力推荐

余华:萨拉马戈的每部作品都好。

苏童:萨拉马戈和马尔克斯是我心目中的两位作家,但在我看来,萨拉马戈对现实的隐喻更强。


内容简介

某年某国,从元旦午夜开始,死亡不限期中止了服务。突如其来的“长生不死”并没有让国民高兴太久,奄奄一息的病人求死不得,殡葬行业全军覆没,养老院将无限增长,直至经济无法支撑,天主教会面临信仰崩溃……有一位濒死的老者让家人将自己偷偷运送到邻国边界,这桩成功的“自杀”迅速引得民间纷纷效法,而国家对于边境的管控使得黑社会组织趁虚而入,成为了此类灰色业务的实际经营者,并通过暴力恐吓逼迫政府默许他们的垄断。

有一天,国家电视台的台长收到一封来自“死亡”本人的神秘来信,令其通知全国,死亡将于当晚零点恢复正常,并且今后将死之人都会提前一个礼拜收到信函通知,以便料理后事。

意外的是,有位大提琴演奏家竟然退回了死亡的来信,逍遥于生死铁律之外,为了一探究竟并伺机再次投信,死亡化身为一个女人,走近了提琴家的生活。二人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情缘之后,将会迎来怎样的结局?


作者简介

若泽.萨拉马戈(José Saramago,1922-2010)


葡萄牙作家。1947年出版首部小说《罪孽之地》,1995年获葡萄牙语文学奖项卡蒙斯文学奖。1998年,因其“充满想象、同情和讽喻的寓言故事,不断地使我们对虚幻的现实加深理解”,


被授予诺贝尔文学奖。

萨拉马戈的作品风格独特,内涵深刻,作品主题大多关心的是人类的命运与世界的前途。写作手法上,他创立了一种充满想象、隐喻和讽刺的小说类型,赢得了无数读者的赞誉。

他一生创作了数十部小说和其它文学作品,已经被翻译成30多种语言,总销售超过350万册,主要作品包括《修道院纪事》《洞穴》《大象旅行记》《石筏》《所有的名字》《双生》等。


精彩书摘

第二天,没有人死去。此事实在有违常理,所以给许多灵魂带来了极大的困扰,从任何角度而言,这种影响都可以理解,只消想想,煌煌四十卷全球史,从未记载过类似的现象,一个例子也找不到,一整天过去,二十四小时的挥霍,白昼黑夜,日出日落,没有一场抱病而终,没有一回失足坠亡,没有一桩成功自杀,没有,什么也没有。节假日里,总有人因为不负责任的逍遥和摄取无度的酒精在路上互相挑衅,看谁头一个抵达死亡,可是并没有司空见惯的车祸死亡。跨年的欢庆没有像往常一样,在其身后留下一串灭顶之灾,仿佛长着一嘴龅牙的老阿特洛波斯?①决定将她的剪刀藏起一天。不过,流血是有的,而且不少。

消防队员们困惑错愕,惶惶不安,强忍着恶心从一堆残骸中拖出血肉模糊的人体,根据撞击的数理运算,他们是必死无疑了,可是,无论事故多么严重,创伤多么痛苦,他们仍然活着,一路伴随着救护车刺耳的警报声被送往医院。他们不会死在半路途中,并且将推翻最悲观的诊断,这个倒霉鬼没救了,不用浪费时间给他动手术,外科医生边整了整口罩边对护士说。

如果早发生一天,这个可怜人的确无可救药了,可事实很清楚,受伤者拒绝死去。这里如此,全国皆然。旧年最后一天的半夜十二点前,人们仍然接受死亡,无论在生命结束这个根本问题上,还是在临死一刻选择结束的方式上,虽然体面、庄重的程度不一,却都还循规蹈矩,依例而行。有一桩事例尤为有趣,有趣是因为故事的主角特殊,乃是德高望重的王太后。在十二月三十一日二十三点五十九分,没有人会幼稚到为太后陛下的存活赌上哪怕一根烧过的火柴棍。希望殆尽,医生在无情的医学铁证前缴械投降,王室成员按等级次序环立床边,无奈地等待着女族长咽下最后一口气,可能还会有只言片语的遗训,或许是一句意义深长的临终教诲,劝勉亲爱的王子王孙修养德行,或许是一句漂亮的回文,送给未来健忘的臣民。然后,时间仿佛停止了,什么也没发生。太后的病情没有好转也没有恶化,原处暂停,虚弱的身体悬于生死边缘,看上去时刻摇摇欲坠,死亡,也只可能是死亡,不知出于怎样的古怪任性,仍然攥着她不放,只有一线游丝连接着生命这头。现在已经跨入了第二天,正如故事开头所说,今天没有人会死。

时近傍晚,已经有传言开始散播,从新年开始,准确地说是一月一日凌晨零点,全国没有一例死亡报告。可以推想,这则传言或许源于奄奄一息的太后对死亡做出的惊人反抗,但事实上,宫廷新闻办公室在当日的常规医疗报告中,不仅向媒体透露太后的病情在夜间整体好转,甚至措辞小心地暗示,或是让人以为,太后的宝贵凤体有希望彻底康复。乍看之下,自然会想到,传言可能是从某家殡仪馆流出的:看来没人想在新年第一天死去;或是出自一家医院:二十七床的那个家伙不死也不活;或是出自交警部门的新闻发言人:这的确是个谜,路上出了那么多车祸,却没有一例死亡以儆效尤。风言风语的最初源头不得而知,虽然这与此后发生的事相比显得无足轻重,但传言还是见诸于报纸、广播和电视,并且让所有的编辑、助理和总编立刻竖起了耳朵,他们不仅善于老远就嗅出世界历史的重大事件,而且在夸大其词方面也训练有素。不消一会儿,路上就冒出了几十个调查记者,随便逮到张三李四就盘问一通,与此同时,编辑部也炸锅了,电话机组以相同的探究热情震动个不停。他们打电话给医院、红十字会、太平间、殡仪馆、警局,打给所有这些,秘密情报局除外,原因不难理解,但所有的答复都简洁明了,如出一辙,没有死人。一个年轻的电视台女记者比较走运,她采访到一位路人,他一会儿看着女记者,一会儿看着镜头,其讲述的亲身经历简直就是太后陛下的翻版,当时正是半夜十二点,他说,我爷爷眼看就要走了,可就在钟楼敲响最后一下之前,他突然睁开了眼睛,好像后悔刚要迈出的那一步,他没有死。女记者兴奋至极,完全不顾被访者的反对与哀求,啊女士,求你了,不行,我得去药店,爷爷还等着我买的药呢,她一把将他推进采访车里,来,跟我来,你爷爷不需要什么药了,她高喊道,并让司机火速开往演播室,此时此刻,演播室里正有三位专家准备就这一奇异现象展开讨论,具体说,是两位显赫的巫师和一位著名的预言家,他们被匆匆召来对这一异象进行分析、发表意见,已经开始有些百无禁忌的幽默人士称其为死亡罢工。自信的女记者带着极大的幻觉在工作,她按字面意思理解了被访者的话:垂死者反悔即将迈出的一步,也就是死亡、去世、翘辫子,于是决定返回。那个幸福的孙子说的是,垂死者好像后悔了似的,这跟一句简单粗暴的垂死者反悔了有着天差地别。一点基本的句法知识和对动词时态的起码了解,足以避免这样的错误,这个可怜的女孩儿也不至被上级训斥得面红耳赤,无地自容。但是,无论领导还是记者都没有想到,被访者在直播中复述了这句话并在当天的晚间新闻里重播后,数以百万的观众产生了同样的误解,在不久的将来,这会造成令人不安的后果,一场运动应运而生,参与的民众坚定相信,仅仅通过意志力的作用,死亡是可以战胜的,所以,先前的祖祖辈辈枉然离世,都可被诟病为意志力薄弱。事态并未就此打住。鉴于人们无需做出什么明显的努力也照样不死,另一项群众运动接踵而至,该运动的蓝图更加雄伟,它宣告,人类自古以来长生不老、逍遥尘世的美梦,已变为人人可享的福利,就像每天的日出与呼吸的空气一样。虽说两派势力要争取同一拨选民,在某一点上双方达成了一致,他们同意提名那位勇敢的老战士当荣誉主席,作为杰出的先行者,他在至关重要的一刻挑战并击败了死亡。众所周知,没人真会在意,从各项指标来看,这位可怜的爷爷陷于不可逆的深度昏迷之中。


前言/序言

“上帝·祖国·家庭”:萨拉马戈小说创作的黑匣子

——代《死亡间歇》译后记






作为小说家的若泽·萨拉马戈,给人的印象是一个惯于盗用上帝身份的骇客。他只消在历史与现实的流动中突破一个小小的缺口,插入一条反常的设定,看似稳定的文明就在这奇幻的一点上开始坍塌,支配社会运行的诸般“天经地义”在我们惊讶的注视下暴露出自身的荒诞与脆弱。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死亡间歇》又是一部典型的萨氏作品。虽说相比《修道院纪事》《里卡尔多·雷耶斯死去那年》,它没有宏观与微观叙事之间复杂精巧的多线穿插,相较《失明症漫记》《复明症漫记》,也缓和了批判的火力和视角的悲观, 但是在这部小说简短的篇幅和清晰的二分结构中,读者仍能不乏惊喜地领略到萨拉马戈经典的表达方式与思想旨趣。

故事的前四分之三从多个角度记录了一幅“死亡间歇”的社会图景:某年某国,从元旦午夜开始,死亡不限期中止了服务。突如其来的“长生不死”并没有让国民高兴太久,奄奄一息的病人求死不得,殡葬行业全军覆没,保险公司前途暗淡,养老院将无限增长,直至经济无法支撑,天主教会面临信仰崩溃……有一位濒死的老者让家人将自己偷偷运送到邻国边界,这桩成功的“自杀”迅速引得民间纷纷效法,而国家对于边境的管控使得黑社会组织趁虚而入,成为了此类灰色业务的实际经营者,并通过暴力恐吓逼迫政府默许他们的垄断。有一天,国家电视台的台长收到一封来自“死亡”本人的神秘来信,令其通知全国,死亡将于当晚零点恢复正常,并且今后将死之人都会提前一个礼拜收到信函通知,以便料理后事。

全书的后四分之一将镜头拉近,家国背景下的死生大事最终在个人层面上做了了结:不知什么原因,一位大提琴演奏家的死亡通知几次三番被退回,这位“命中注定”英年早逝的艺术家便如此浑然不觉地逍遥于生死铁律之外。为了一探究竟并伺机再次投信,死亡化身为一个女人,走进了提琴家的生活。二人经历了一段奇妙的情缘之后,死亡烧毁了准备好的信件,于是故事又回到了开头:第二天没有人死去。

《死亡间歇》这种并不言明何年何月、哪国哪邦的模糊设定在萨拉马戈一生讲过的故事中并不占多数,因为正是作者强烈的历史感、鲜明的国族身份和张扬的政治观点构成了作者表达欲的核心。他点评自己的作品《石筏》时坦陈,“大概只有一个葡萄牙人才能写出这本书”,小说大胆的想象、温情的故事和耐人寻味的隐喻背后,是一个葡萄牙人从自己的历史视角出发,对伊比利亚身份认同的独特感知。其实,萨拉马戈的其他作品,又何尝不是“只有葡萄牙人才能写出”的故事呢?

出生于1922年的若泽·萨拉马戈作为小说家大器晚成,五十多岁才开始全职写作并形成自己的特有风格,而他的前半生几乎与二十世纪西欧最长久的独裁统治——萨拉查时期大致重合,这构成了他人生经验与思想资源的主要部分。安东尼奥·德·奥利维拉·萨拉查统治葡萄牙长达三十六年之久,并建立了以“上帝、祖国、家庭”为口号的“新国家”体制(Estado Novo),在天主教会的明帮暗助之下,施行保守的政治路线,打压葡萄牙共产党等反对派,并不惜以战争手段强行保留所谓的“海外省”。为了配合对内威权统治和对外殖民主义的需要,“新国家”的宣传机器着力烘托卡蒙斯、赛巴斯蒂昂等本国民族主义情结中的核心形象,无形间将萨拉查捧为葡萄牙的政治弥赛亚。1974年4月25日,一场中下层军官领导的和平革命推翻了几十年的独裁政府,结束了旷日持久的殖民地战争,然而萨拉查时期的意识形态遗产却难以在一夜之间烟消云散。葡萄牙的心智依然闭塞,感情依然怀旧,帝国主义的思维根深蒂固,民族主义的幽灵挥之不去。葡萄牙人需要以新的目光展望未来,而这首先需要有新的历史重新讲述。就此而论,萨拉马戈的创作就是在一砖一瓦地拆毁前政权留下的思想长城,颠覆传统的历史叙述。

于是,我们在《拔地而起》、“历史三部曲”、《大象旅行记》等作品中,看到了作者无情地嘲讽天主教会的腐化堕落,宫廷政治的蝇营狗苟;史书上光辉伟大的葡萄牙帝国,其实是建立在奴隶贸易和殖民地掠夺的基础之上;萨拉查政府用经济稳定和社会秩序交换人民的沉默与顺从,看不见的代价是警察治国的粗暴与黑暗,就连与世无争的里卡多·雷耶斯也难以幸免,遭到臭名昭著的PIDE(国家安全警备总署)盘查。

那么《死亡间歇》这种无朝无代的故事里,也有葡萄牙人才有的恐惧和回忆吗?从背景设定上而言,它与《失明症漫记》颇为相似,然而后者受到的普世欢迎与诺奖认可并不能掩盖作者的具体指涉。同样,“死亡间歇”的奇事似乎发生在某个难以对号入座的西方某国,但是萨拉马戈终归是萨拉马戈,其标志性的讽刺俯拾即是,对“上帝、祖国、家庭”的挑战也不会因为隐去了历史语境的交代而有失猛烈。

首先,从小说情节中不难推敲,死亡暂停的国度是一个以天主教为官方宗教的国家。萨拉马戈是共产党员、无神论者,但生平访谈中论及信仰时,仅仅是平淡地表示,自己不过是看不到并且不相信上帝罢了。但是,在小说写作中火力全开的萨拉马戈,更多的时候是一位激进的教会批判者。作为一套庞大、僵化且与政治暧昧不清的体制,天主教会失去了信仰的真诚而沦为了名实不符的社会机构,于是在萨拉马戈的理解中,教义不过是统治者信手拈来的洗脑工具,而圣礼更是落后、反动的中世纪遗留。

当然,要否定无限的上帝,在哲学层面是不可能的命题,然而要羞辱有限的人类,作者的手法是自助盗取上帝的席位,一开始就暂停死亡,来戏耍因为没有死亡便没有复活而惶恐自危的教士阶级。在死亡间歇刚一爆发的时刻,全知全能的叙述者便带领读者“窃听”了红衣主教与国家首相的秘密通话,而主教的形象与任何一个不问民间疾苦、只顾自身地位的犬儒政客毫无二致。死亡恢复后,因为死者可以提前八天收到信件通知,人群中的恐慌情绪有增无减,这时,作者更是津津有味地将教堂描绘成了人民的精神鸦片馆:


教堂里人流络绎不绝,忧伤懊悔的罪人排成长龙,队伍像工厂流水线一样此消彼长、源源不断,在教堂的中殿里整整绕了两匝。聆听告解的神父一刻不停地工作,有时会因为疲倦而走神,有时又突然被讲述中丑恶的细节突然惊醒,最后总是走过场般代祷悔罪,不知多少句“我们的天父”,多少句“万福玛利亚”,然后匆匆完成了赦免。(……)不过,某些神父待在难闻、阴暗的告解室里纯属强打精神,上帝知道那是费了多大力气,因为就在当天早上,这些神父也收到了紫色信封,因此他们有充分的理由怀疑自己当时正在宣讲的快慰良言。


相比争议极大的《耶稣基督福音书》和《该隐》等公然渎神的作品,此处的萨拉马戈已算收敛锋芒。作为不信者,萨拉马戈自然无法认同《圣经》的真实性,《死亡间歇》中作者也认为,自己关于死神的编造和德古拉的传说、耶稣的复活一样,同样是传说的性质;作为姿态激进的知识分子,萨拉马戈更是猛烈批判教会与权力的勾结所造成的一切不公,而消解《圣经》的权威,是其撼动天主教会在欧洲历史地位与社会影响力的必需手段;作为思想家,萨拉马戈并没有在形而上学层面“杀死上帝”的野心,如果长远的愿景是拆除“新国家”时期留下的意识形态,那么他的攻击目标更多是指向作为思想资源留存在民族语言与文化深处的天主教,就像书中两次表达“进退两难”的意思时,作者都有意戏谑地重复使用了源于宗教传统的葡语习语:“一面是十字架一面是圣水缸”,对“神圣事物”举重若轻的使用,是萨拉马戈讽刺、消解最常见的手法。

其次,小说中的诸多细节都暗示我们,“死亡间歇”所发生的无名国家与萨拉查政权所宣传的“祖国”有很多“不巧”的重合。死亡回归后,养老院的管理层大大松了口气,于是“低调地来一杯波尔图或马德拉红酒”以示庆祝;叙述者在感叹黑手黨的手段卑劣时,引用的是卡蒙斯《葡国魂》(也称《卢济塔尼亚人之歌》)中怪兽阿达玛斯托的诗句;死亡提前一周通知死期,于是“恐慌的不仅是平均每天被噩运敲门的三百人,也包括其余的九百九十九万九千七百人”,而葡萄牙的人口恰好是一千万。不过,作者也故意做了一些转移视线的处理来模糊聚焦,例如交代该国接壤三个邻国,并不临海,所以也没有海军,首都地区的面积与狭小的国土不成比例,如此看来,它仿佛是葡萄牙的人文环境与拉美某国(例如玻利维亚)地理条件的结合。

当然,作者对自己的批判对象从来不模糊,萨拉马戈冷嘲热讽背后的矛头所指,是独裁者将祖国偶像化、人民主权抽象化、煽动仇外情绪、转移国内压力的政治伎俩,爱国主义成了流氓最后一块遮羞布,在一个共产主义者眼中更是如此。当黑手黨买通政府垄断了跨境死人运输,镇守国界的军队就成了掩人耳目的摆设,一场极其类似“四·二五”革命的士官哗变悄然酝酿,就在这时,有人利用邻国加强边防的动作大做文章,民族主义的狗皮膏药再次奏效,这激昂中透着滑稽的一幕令人玩味:


他们纯粹是嫉妒我们,在商店、家中、广播、电视、报纸上,谈到、听到、读到的都是这样的论调,他们嫉妒,在我们的祖国没有人死去,所以妄想入侵、占领我们的国土,也好长生不死。两天后,士兵们举着迎风招展的旗帜全速开赴前线,一路唱着爱国歌曲,有《马赛曲》《光明在望》《丰特的马丽亚》《宪章之歌》《你看不到一个国家》《红旗歌》《葡萄牙人》《天佑英王》《国际歌》《德意志之歌》《沼泽地之歌》《星条旗之歌》,他们回到之前撤离的岗哨,武装到牙齿,坚定守候着迫近的攻击与荣耀。但什么也没有。没有荣耀,也没有攻击。


大概很少有人会知道“丰特的马丽亚(Maria da Fonte)”



死亡间歇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死亡间歇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死亡间歇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死亡间歇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好的书值得等的久吧,虽然慢很难受

评分

竖向双摄像头

评分

【内容简介】

评分

包装很好,四本书装在一个盒子里,避免书角压坏,京东的物流更不用说了,给力!囤货中

评分

萨拉马戈七本书之一,新出版,收读。

评分

《大象旅行记》小说根据真实事件改编,作者借大象之旅的见闻,从多个角度对社会进行了批判:权力的专横,教会的荒唐,民众的愚昧等都是作者关注的重点。而大象的旅行也是人生的譬喻,书中传达出作者深刻的生死观,融合其诙谐、宽容和想象力丰富的文风,成就了这部萨拉马戈晚期的最重要作品。

评分

我收的萨拉马戈小说第一部 去年新出的作家社萨拉马戈文集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萨拉马戈经典作品。作家出版社7本萨拉马戈作品之一。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死亡间歇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