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山同一月,万户尽皆春。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生于世代以养殖渔业维生的大家庭,主角贞观遇到从台北初到布袋镇的表哥大信,两人开始了一场若有似无的爱恋。后来贞观上台北工作、大信到金门当兵,两人之间产生了误解,美好的情愫因此也产生了令人唏嘘的变化,一切就像镜中花、水中月,淡淡的,看似若有若无,却又萦绕心间,久久生挥之不去。故事以布袋的萧姓大家族为中心,叙述传统大家庭的习俗和人情琐碎,并探讨生死、亲情、爱情的冲突与矛盾。
在萧丽红的叙述中,充满了台湾民俗的瑰丽与趣味,而贞观与大信古典又含蓄的恋情,为这个时代逐渐失去的纯然恋歌,悠悠地低吟了一遍。
萧丽红,1950年生,台湾嘉义布袋镇人。代表作品有《桂花巷》《千江有水千江月》《白水湖春梦》三部长篇小说。其中《千江有水千江月》1980年获联合报长篇小说奖,该小说英译本于2000年3月由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目前专事写作。
贞观是出生在大雪交冬至彼时;产婆原本跟她外家阿嬷说:“大概霜降时节会生。”可是一直到小雪,她母亲仍旧大着腹肚,四处来去;见到伊的人便说:“水红啊,拖过月的囡仔较巧;你大概要生个状元子了!”
她母亲乃从做姑娘起,先天生就的平静性格,听了这般说话,自是不喜不惊,淡然回道:“谁知啊,人常说,百般都是天生地养的……谁会知呢?!”
贞观终于延挨到冬至前一天才落土,生下来倒是个女儿,巧拙尚未分,算算在娘胎里,足足躲了十一个月余———
到她稍略识事,大人全都这么说笑她:“阿贞观,人家都是十个月生的,为什么你就慢手慢脚,害你娘累累、挂挂,比别人多苦那么两下?”
贞观初次听说,不仅不会应,还觉得人家问得很是,这下缠住自己母亲问个不休;她母亲不知是否给她问急了,竟教她:“你不会这样回:因为那天家家户户都搓冬至圆,我是选好日子来吃的。”
问题有了答案,贞观从此应答如流,倒是大人们吃了一惊;她三妗还说:“我们阿贞观真的不比六七岁的囡仔……到底是十二个月生的!!”
乍听之下,贞观还以为自己生得是时候;后来因为表姊妹们一起踢毽子,两人都是二十六下,银蟾一定要说自己赢。
“为什么?”贞观笑问道,“不是平吗?”
银蟾说:“数目相同,就比年纪;你比我大一岁!自然算你输!”
贞观不服,问她几岁,银蟾说是六岁,贞观啊哈一声笑出来:“说平你还不信,比什么年岁,我也是六岁啊!”
银蟾嗤鼻说她:“谁说你六岁?正头算?还是颠倒算?”
“六岁就是六岁,怎样算都是六岁!”
银蟾收起毽子,推着她往后院走:“好!我们去问!!随便阿公、阿嬷抑是谁,只要有人说你六岁,我就输!”
后院住的她三舅、三妗;芒种五月天,后园里的玉兰、茉莉,开得一簇簇,女眷们偶尔去玩四色牌;那房间因吃着四面风,凉爽加上花香,一旦知滋味,大家以后就更爱去,成了习惯。
二人一前一后,才踏入房内,见着她母亲背影,贞观就问:“妈,我今年是几岁啊?”
大人们先后回过头来,唯有贞观母亲静着不动,伊坐在贞观大妗身旁,正提醒那红仕捡对了。
这下贞观只得耐心坐下来等着,谁知一旁她二姨开了口:“阿贞观肖牛,肖牛的今年七岁!”
像是气球一下扎了针,贞观一时间竟说不出话来;银蟾见此,立刻挨到她身旁坐下,抓了她的手轻拍着,却又仰头帮她询问:“贞观是说,我们读同一班,为什么我是六岁?”
“人家银蟾属虎!”
“属虎六岁?……为什么属虎就六岁?”
贞观这一问,众人差不多全笑了起来,连她母亲都抿了嘴角笑说道:“你今日是怎样?跑来番这个?”
说话的同时,她二姨等到了四色卒;于是众人放下手上的牌,重新和局。
她大妗伸手按了贞观的肩头,说是:“阿贞观,大妗与你讲,生肖岁数是照天地甲子算的,牛年排在虎年前,当然牛年的人大一岁!”
贞观这下问到关头来了:“可是,大妗,我们只差一个多月,银蟾只慢我四十二天!”
这下轮到她三妗开口了,伊一面替赢家收钱,一面笑贞观:“照你这样算法,世间事全都算不清了;你还不知道,有那廿九、卅晚,除夕出生的,比起年初一来,只隔一天,不就差一岁吗?”
贞观一时无话。
她三妗接下道:“等你大了,你才不想肖虎呢,虎是特别生肖,遇着家中嫁娶大事,都要避开……对了,你还多吃一次冬至圆呢!你忘记了?单单那圆子,就得多一岁!”
众人又笑;贞观腮红面赤,只得分说:“———其实…… 人家也没吃到———”
话未完,只听得房门前有人叫贞观,她待要起身,先听得她三妗笑唤道:“四婶,四婶,你快进来听!阿贞观在这里计较年岁,跟汤圆赖账呢!”
2
小学六年书念下来,贞观竟是无有什么过人处,虽说没押在众人后,倒也未曾领人先,拿个温吞吞第七名,不疾不缓,把成绩交上去;她母亲大概失望了,说了她两句,她外公却开口替她分明:“水红,你这句话层叠,想想看,你自己五叔念到东京帝大的医学士,也算得人才的,你知么?他到了上中学校,还一直拿第二十名呢!古人说大只鸡慢啼;提早会啼的鸡,反而长不大,小学的成绩,怎么就准了呢?”
她母亲不作声;她外公又言道:“你听我说:女儿不比儿子,女道不同男纲;识者都知,闺女是世界的源头,未来的国民之母,要她们读书,识字,原为的明理,本来是好的,可是现时不少学校课业出众的,依我看,却是一点做人的道理也不知,若为了念出成绩,只教她争头抢前,一旦失去做姑娘的许多本分,这就因小失大了———”
贞观觉得外公这话正合她的心,更是聚会心神来听。
“儿子不好,还是一人坏,一家坏,一族坏,女儿因负有生女教子的重责,可就关系人根、人种了,以后嫁人家为妻做媳,生一些惶恐、霸气的儿女,这个世间还不够乱啊?”
贞观想着外公的问话有理,因为今天早上,她还看到两个男生在巷口打架。
“从前你阿祖常说的:德妇才生得贵子。又说:家有贤妻,男儿不做横事。由此想来,才深切知道女儿原比儿子贵重,想开导伊们,只有加倍费心神了!”
“阿爹见的是!”
“这样说来,明儿等伊联考考完,叫她天天过来跟我念千字文!”
考完初中联考,贞观其实是无甚把握,然而心里反而是落了担子的轻松;到底这六年的学业总得给人家一个交代。最兴奋的,还是可以过外公家去念《妇女家训》《劝世文》。
她外公有大小一二十个孙子,除了她五舅未娶,其余都已成家。大舅早岁被日本兵征到南洋当军,十几年来不知生死。她大妗守两个儿子银山、银川过日子。二舅、三舅各有二男二女:银城、银河、银月、银桂、银安、银定、银蟾、银蝉。四房是一女一男:银杏、银祥,再加上贞观这班外孙儿女有事没事就爱回来,一个家不时地闹热滚滚。
开始与外公读书以来,贞观第一句熟记心上的是《劝世文》的起头:“天不可欺”“地不可亵”“君不可罔”“亲不可逆”。
刻骨铭心以后,她居然只会从头念起;也就是整段文字一从中间来,她便接不下去。一次,外公叫她们分段背,先由银月念起:“师不可慢”“神不可瞒”“中不可侮”“弟不可虚”“子不可纵”“女不可跋”。
跟着是银桂:“友不可泛”“邻不可伤”“族不可疏”“身不可惰”“心不可昧”“言不可妄”。
再来银蟾:“行不可短”“书不可!”“礼不可弃”“恩不可忘”“义不可背”“信不可爽”。
当银蝉念完:“势不可使”“富不可夸”“贵不可恃”“贫不可怨”“贱不可凌”“儒不可轻”时,贞观竟忘了要站起来,因为她还在底下,正小声的从头念起———
读《千字文》就更难了,字义广,文字深,十几天过去,贞观还停在这几句上头:“空谷传声,虚堂习听”,“祸因恶积,福缘善庆”,“尺璧非宝,寸阴是竞”。然而愈往后,理念愈明;书是在读出滋味后,才愈要往里面钻,因为有这种井然秩序,心里爱着———“乐殊贵贱,礼别尊卑”,“上和下睦,夫唱妇随”,“外受父训,入奉母仪”,“诸姑伯叔,犹子比儿”,“孔怀兄弟,同气连枝”。
等念到《三字经》时,更是教人要一心一意起来;从“———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弟于长,宜先知,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到“犬守夜,鸡司晨,苟不学,曷为人,蚕吐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如物,幼而学,壮而行,上利国,下便民,扬名声,显父母,光于前,裕于后———”
贞观是每读一遍,便觉得自己再不同于前,是身与心,都在这浅显易解的文字里,一次又一次地被涤荡、洗洁……
这本新入手的书,从拿到手的那一刻起,我就被它厚重的质感和精美的封面设计所吸引。封面上的设计元素,那种古典与现代交织的美学,让人忍不住想要一探究竟。内页的纸张选择也非常考究,触感温润,即使是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装帧工艺更是体现了出版方的心思,每一个细节都处理得非常到位,让人感受到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值得珍藏的艺术品。特别是精装版的处理,让整本书的份量和档次瞬间提升,即便是放在书架上,也显得格外大气。我一直偏爱这种用心制作的实体书,因为它能带来一种独特的仪式感,仿佛每一次翻阅都是对知识和情感的尊重。从排版上看,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流畅,这种对阅读体验的重视,是很多现代出版物所欠缺的。光是欣赏这本书的物理形态,就已经是一种享受了。
评分谈及阅读体验,这本书的重量感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它沉甸甸地握在手中,给人一种充实而可靠的感觉。这种物理上的“分量”,似乎也映射了它所承载内容的深度。我习惯在安静的夜晚,泡一杯茶,伴着柔和的灯光来阅读,而这本书的尺寸和厚度,恰好能提供一种稳定而踏实的手感,不像一些轻飘飘的平装书,总让人感觉拿捏不住。精装本的坚固性也意味着它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不必担心书脊会因为反复翻阅而松散脱落。封面材质的细微纹理,也使得它在手中不容易打滑,即便是手上有轻微汗渍,也能保持良好的抓握感。这种对人体工程学的考虑,虽然细微,却极大地提升了长时间阅读的舒适度,让人能更专注于文字本身。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无疑是其最大的亮点之一,特别是“珍藏版”这个定位,似乎在向读者传达一种不容忽视的价值感。我注意到书脊上的烫金字体,在光线下闪烁着低调而奢华的光芒,这绝不是随意为之的设计,而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它与整体的色彩搭配达到了完美的和谐。打开书本,那种淡淡的油墨清香扑鼻而来,这是新书特有的味道,让人心旷神怡。书页的切边处理得异常平整光滑,几乎没有毛刺感,这体现了极高的制作水准。对于我这种有轻微“洁癖”的读者来说,这种精细的工艺处理简直是福音。它让我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触摸、去感受这本书的实体存在,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内容的消费上。这样的书,即使是不阅读,仅仅是将它陈列出来,也能为我的书房增添一份独特的格调和品位。
评分我一直认为,一本好书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文字的魅力,更在于它如何以实体形态呈现在我们面前。这本“珍藏版”在这方面做得极其出色,它散发着一种“值得被珍视”的气场。从保护套的选用,到内封插页的设计,都透露出一种对经典的敬畏和对读者的尊重。特别是首次翻开时,书页之间的那种轻微的阻尼感,显示了装订技术的精湛。它不会像某些廉价书籍那样“一拉就开”,而是需要一个温柔的仪式才能进入其核心世界。这种保护性的设计,保证了无论我如何爱护它,它都会以近乎完美的姿态陪伴我度过漫长的岁月。这对于收藏者而言,无疑是最大的吸引力所在,它提供了一种持久的、有形的价值。
评分这本书的整体视觉感受是极其和谐统一的,从封面的色彩饱和度到内页的留白处理,都体现了一种克制而高级的美学。设计师似乎深谙“少即是多”的道理,没有用过于繁复的装饰来分散读者的注意力,而是用高质量的材料和严谨的结构来支撑起内容的重量。精装的硬壳包裹着书页,形成了一个坚实的堡垒,保护着内部的思想与故事。这种厚实的外观,给予了阅读者一种心理上的安全感,仿佛进入了一个宁静的、不受外界打扰的阅读空间。每一次从书架上取下它,都会因为它的质感而感到愉悦,它不仅仅是一件阅读工具,更是一种生活态度的体现,彰显了主人对品质生活的追求和对经典事物永恒价值的认可。
评分精装好书!好看!支持!
评分包装太差 书都皱了 无奈 只能麻烦换货了
评分包装太差 书都皱了 无奈 只能麻烦换货了
评分包装太差 书都皱了 无奈 只能麻烦换货了
评分很好的 正版书籍 很喜欢
评分包装太差 书都皱了 无奈 只能麻烦换货了
评分包装太差 书都皱了 无奈 只能麻烦换货了
评分包装太差 书都皱了 无奈 只能麻烦换货了
评分很好的 正版书籍 很喜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