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成的埃勒里?奎因——
青崎有吾
继《体育馆之谜》之后,再次为读者献上长篇青春推理小说!
暑假期间,横滨的水族馆里发生了一起案件。
好在现场只有十一名嫌疑人,警察信心满满地开始一一问询。
然而一个小时之后,三名警察沉浸在了谜一般的沉默中……
十一名嫌疑人都有不在场证明。
也就是说,所有人都被排除了嫌疑!
看来,这次也只好请“那个人”出马了——
青崎有吾,1991年生,作家。2012年,凭借《体育馆之谜》获得第22届鮎川哲也奖。2014年,《水族馆之谜》获得本格推理大奖第二名。以超缜密的思维方式被誉为“日本奎因”。
热闹的序曲
第一章夏天和丸美和我和尸体
第二章哥哥的搜查和妹妹的比赛
第三章侦探驾到,厘清不在场证明
第四章周日的约会和水边的实验
第五章过多的嫌疑人和过少的线索
第六章黄色拖布和蓝色水桶
寂静的尾声
穿过便门,来到隔壁的大厅。这里有一个从地面延伸到天花板的巨大水槽。水槽前眼下就聚集着人群,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接连不断。
亚克力玻璃的另一面,游弋着一只巨大的鲨鱼。治愈人心的水母~,然后立刻展示鲨鱼,让冲击效果倍增——估计这就是馆长的意图。这种配置的计算起到了效果,尽管知道接下来出现的会是鲨鱼,可是一旦亲眼看到,还是非常震撼。
圆睁的冷冰冰眼珠,光滑的灰色纺锤形身体。每当它改变方向,呈锐角的尾部和鱼鳍就将水体切割开来。水槽中没有礁石一类的装饰,唯有这巨大的鲨鱼,以君临天下的气势,游动在这片深蓝中。
“这是从去年开始饲养在此的柠檬鲨。向坂同学,你感觉如何?”
“……太壮观了。”
在这具有压倒性的气势之下,她能说出口的只剩这一句话。仓町也“哇——”地轻声欢呼,池同学则入迷得连嘴都合不拢了。
“它现在体长二米七。最大会到三米以上,所以它可能还会长长。”
比现在还要大——那就更可怕啦。
“水槽也是按照它的大小特制的。水质是二十四小时管理,如果出现异常情况,感应器就会通知我们。对了,你们知道柠檬鲨名字的由来吗?它是铅灰真鲨的一种,在大自然中的个体,身体呈柠檬色。人工饲养的话,就像你们看见的一样,多数会变成黑色……”
香织留下仓町等人做观众,继续听馆长解说,自己则奔向水槽。她夹杂在举着手机、数码相机拍照的游客当中,架好了单反相机。通透性很高的亚克力玻璃即使离得很近也不会反光,玻璃里面的景象十分清晰。
香织着迷地接连拍摄这气势雄伟的巨大身躯。她真希望柠檬鲨能够就在眼前游弋,可是这位任性的模特总是在水槽上部盘旋。不过,从下方朝上拍摄,也有其独特的精妙构图。她偶然看了一眼手腕上的数码手表,十点零六分。没想到采访和水母解说花了这么长时间。
“哇——”在她身后,传来了池同学慢半拍的感叹声。
“好大啊……”
“小池,真的一口就能被它吞掉的哦!”
“仓、仓町师哥,你别说那么可怕的事哦!”
“哈哈,不用担心。”
“柠檬鲨确实很凶猛,但是几乎没有袭击过人。尤其是人工饲养的鲨鱼,每次都按时喂食。即使潜水员跳进去,它也跟没看见似的,除非出了大事。”
“哦,原来如此。小池你看,太好啦。”
“这下总算放心了。”
一个转身,柠檬鲨又盘旋回水槽上部。香织用广角镜追寻着它的身影。
“不过,我经常听说有鲨鱼袭击冲浪的人。”
“事故当然是有的。不过全世界也就是一年几起而已。造成死亡的事故屈指可数。说明文字里说,在任何水族馆都不用过度害怕鲨鱼。”
鲨鱼又一个转身。一位看上去是水族馆常客的老人嘟囔了一句:“样子有点怪啊。”数码手表的显示跳到了十点零七分。
“鲨鱼吃人是电影制造的想象而已。只要不浑身是血地跳进它的控制范围正中央,是不会发生……”
几乎就在馆长说到这里的时候。
突然,一名男子,跳进了水槽。
落水,卷起细腻的水花,和浮力达成平衡的那一瞬间,停下。因为亚克力玻璃很厚,听不见声音。
一切都发生在玻璃另一面的静寂中,缺乏现实感。香织在无意识中按下快门,她手中的相机发出轻微的咔嗒声。
男子身穿弄脏了的黄色Polo 衫。略微染色的短发。纤细的手腕虽然肌肉发达,但是手脚都没有力量,完全漂浮在水中。
然后,一片红雾从他的脖颈渗出,溶解在水中。
男子是饲养员雨宫。
“……啊!”
有人尖叫起来。
鲨鱼再一次深潜,在香织等人的眼前快速掠过。接着突然爬升,张开大嘴,尖锐的牙齿散发着光芒。
“……呀!”
刺耳的惨叫声响起,紧跟着是一片混乱。
小孩子哭叫着。恋人们依然手拉手,只是年轻的女性已经倒下。有人想要沿着参观道路逆行逃走,有的则一动不动地呆立着。香织就是后者。她甚至忘记闭上眼睛,隔着亚克力玻璃,用如同被麻痹一般的视觉凝视着惨剧的发生。
从叙事结构上来看,这部作品展现出一种近乎古典主义的严谨和对细节的执着。作者似乎对传统侦探小说的范式进行了微妙的、近乎解构式的处理。我们期待的往往是线索的快速聚集和逻辑链条的瞬间闭合,然而,在这里,线索散布得如同星辰般遥远而微弱,需要读者付出极大的耐心去捕捉它们之间微弱的光谱联系。特别是在中期,叙事视角频繁地在不同人物之间切换,每一个视角的切换都像是在为你展示一块拼图的背面,你得到了新的纹理和色彩,却依然无法完全拼凑出全貌。这种处理方式极大地考验了读者的专注力,但也给予了那些享受“慢推理”的读者无上的乐趣。我非常欣赏作者对“动机”这一核心要素的处理,它不是单一扁平的善恶对立,而是交织着人性的幽暗、环境的压迫以及无法逃脱的宿命感,复杂得如同珊瑚礁的生态系统一样盘根错节。读完全书后,我发现自己对于许多看似无关紧要的段落,都有了新的理解,这证明了作者布局的深远和精妙。
评分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与其说是文学创作,不如说是一种诗意的哲思漫步。它充满了大量的比喻和象征,但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并非为了炫技,而是为了更深层次地表达主题。例如,对“光线穿透水面形成的光柱”的描绘,就不仅仅是物理现象的记录,更被赋予了某种神圣的、不可触及的真理的象征意义。我感觉自己读的不仅仅是一个故事,更像是在进行一场关于存在、记忆和时间本质的哲学探讨。作者似乎并不急于给出明确的答案,而是热衷于提出更深刻的问题。尤其是一些人物的内心独白,那些句子极长,结构复杂,但每一个词语的选择都精准到位,仿佛经过了无数次的打磨和推敲,最终才被允许出现在纸面上。这种高度凝练和富有张力的文字,使得阅读过程本身变成了一种精神上的探险,需要读者不断地停下来,咀嚼、回味那些蕴含的深层含义。对于追求文字美感的读者而言,这本书无疑是一场盛宴。
评分这本小说的开篇便如同一枚深海中的珍珠,在幽暗中闪烁着令人难以抗拒的光芒。作者对环境的描摹达到了令人叹为观止的程度,仅仅是通过寥寥数语,读者仿佛就能闻到空气中弥漫的咸湿气息,听到水流轻拍玻璃的微弱声响。故事的主角,那位沉静内敛的海洋生物学家,他的每一个动作、每一次凝视,都透露出一种与水世界融为一体的超然气质。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悬念时的手法,它不是那种突兀的“砰”然巨响,而更像是潮汐的规律性退去,留下一片片未知的沙滩,引人忍不住想要探寻之下究竟隐藏了何种秘密。书中的一些情节推进得极为缓慢,但这慢节奏却极具韵味,它让你有充足的时间去品味人物内心的挣扎和对未知的好奇心,而不是急于跳到下一个动作场面。那种在平静表象下涌动的暗流,才是真正牵动人心的力量。读到一半时,我甚至放下书,望向窗外,试图在现实的喧嚣中寻觅一丝那书中所描绘的,属于深海的静谧与神秘。
评分从整体的氛围营造上来说,这本书成功地构建了一个与外界世界几乎完全隔绝的“微观宇宙”。这个环境本身的封闭性和特殊性,成为了驱动情节发展的强大内驱力。书中的许多冲突,并非源于传统意义上的外部入侵,而是源于这个封闭系统内部压力积累后的必然爆发。作者对于细节的把握令人印象深刻,小到某种特定海洋生物的习性,大到特定气候模式对水体结构的影响,都展现出作者扎实的背景知识和严谨的研究态度。这种真实性极大地增强了故事的说服力,即便是最超乎寻常的事件,也仿佛就发生在我们身边,触手可及。更妙的是,这种真实感被巧妙地用来反衬主题的虚幻性——在极度写实的环境中,探讨最抽象的人类情感和道德困境。这种张力使得故事在平稳推进的同时,始终保持着一种令人心跳加速的危险感,好像下一页,这个看似完美的平衡就要被彻底打破。
评分读完此书,我感受到的并非是“破案成功”的释然,而更像是在经历了一场漫长的、近乎冥想的旅程后,终于抵达了目的地的平静。作者并未提供一个简单、整齐的“真相”来满足读者对终极答案的渴望,反而留下了一片广阔的、充满回响的空间供读者自行填充和解读。不同读者可能会对结尾的开放性有截然不同的解读,这恰恰是其高明之处。它拒绝被简单地归类或概括。书中的人物弧光也是如此,他们并非线性成长,而是在经历事件后,以一种更复杂、更晦涩的方式完成了自身的重塑。我尤其喜欢那种处理得极为克制的情感表达,那种无需言明的默契和心照不宣的痛苦,比任何激烈的言辞都更具穿透力。这本书需要时间和耐心去“消化”,它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边的快餐式读物,更像是一件需要反复摩挲、才能发现其不同光泽的艺术品,每一次重温,都会带来全新的感悟和体会。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人民文学出版社也有这么卡通化的封面,倒是很符合本书的题材内容。
评分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麦秀之感非独殷墟,黍离之悲信哉周室
评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评分新书马上剁手 这个作者的书不错
评分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活动期屯书存起来慢慢看
评分内容精彩,语言幽默,好看
评分暑假期间,横滨的水族馆里发生了一起案件。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