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季米特里奥斯·德米特里德斯 等 编,张连阳,曹钰,桑锡光 译
图书标签:
  • 创伤外科
  • 外科手术
  • 手术技术
  • 图谱
  • 医学
  • 医学教育
  • 临床
  • 急诊外科
  • 外科学
  • 创伤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571069
版次:1
商品编码:12352573
包装:精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05
字数:42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由多名来自美国著名高校具有资深临床经验的外科专家编著,《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按照人体解剖结构分为10篇共39章,主要介绍了各部位损伤常见手术的外科解剖、手术基本原则、显露范围、确定性治疗措施及技巧和陷阱。每个术式从皮肤切开到关闭切口,包含多幅细节图片,皆有详细的图解说明,将急诊外科及创伤外科中各常见术式以直观而又细致的方式呈现在读者面前。《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共引用600多幅高清彩图,皆来自真实人体,图文并茂,相辅相成。

目录

目录
第一篇 手术室常规管理 001
第1章 创伤手术室 001
一、手术室 001
二、设置和设备 002
三、保温 002
四、输血 003
第二篇 急诊室复苏性操作 005
第2章 环甲膜切开术 005
一、外科解剖 005
二、基本原则 006
三、特殊手术器械 006
四、体位 007
五、技术 007
六、技巧和陷阱 009
第3章 胸腔闭式引流术 011
一、基本原则 011
二、体位 011
三、置管位置 011
四、开放技术 012
五、经皮技术 013
六、胸腔引流管拔除 015
七、自体血回输 015
八、技巧和陷阱 015
第4章 急诊室复苏性剖胸术 017
一、外科解剖 017
二、基本原则 017
三、特殊手术器械 017
四、体位 018
五、切口 018
六、步骤 018
七、心外膜起搏 021
八、切口缝合 024
九、技巧和陷阱 024
第三篇 头部 025
第5章 颅内压监测导管置入 025
一、外科解剖 025
二、基本原则 025
三、颅内压监测类型 026
四、特殊手术器械 026
五、体位 026
六、步骤 027
七、技巧和陷阱 029
第6章 急性硬膜外及硬膜下血肿清除 030
一、外科解剖 030
二、基本原则 030
三、手术指征、器械、体位和切口 032
四、钻孔及去骨瓣 034
五、清除血肿及控制出血 036
六、关颅 038
第四篇 颈部 039
第7章 颈部创伤手术基本原则 039
一、外科解剖 039
二、基本原则 039
三、体位 041
四、特殊手术器械 041
五、备皮 041
六、切口 041
七、技巧和陷阱 042
第8章 颈动脉和颈内静脉损伤 044
一、外科解剖 044
二、基本原则 046
三、特殊手术器械 047
四、体位 047
五、切口 047
六、手术技术 048
七、技巧和陷阱 057
第9章 锁骨下血管 058
一、外科解剖 058
二、技巧和陷阱 068
第10章 腋血管 070
一、外科解剖 C 070
二、基本原则 070
三、特殊手术器材 070
四、体位 070
五、切口 071
六、血管显露 071
七、血管损伤的处理 072
八、关闭 073
九、技巧和陷阱 073
第11章 椎动脉损伤 074
一、外科解剖 074
二、基本原则 074
三、特殊手术器械 074
四、体位 074
五、椎动脉第1段显露 075
六、胸锁乳突肌切口入路 077
七、技巧和陷阱 078
第12章 气管与喉 080
一、外科解剖 080
二、基本原则 081
三、特殊手术器械 081
四、体位 081
五、切口 081
六、修复 084
七、技巧和陷阱 086
第13章 颈部食管 087
一、外科解剖 087
二、基本原则 087
三、特殊手术器械 087
四、体位 087
五、切口 087
六、食管显露 088
七、修补 089
八、技巧和陷阱 090
第五篇 胸部 091
第14章 胸部创伤手术基本原则 091
一、外科解剖 091
二、基本原则 091
三、体位 092
四、切口 092
五、技巧和陷阱 097
第15章 心脏损伤 098
一、外科解剖 098
二、基本原则 098
三、特殊手术器械 099
四、体位 099
五、切口 099
六、胸骨正中切口 099
七、左侧剖胸切口 101
八、心包切开 101
九、止血与心脏修复 101
十、心包关闭 105
十一、胸骨正中切口关闭 105
十二、术后评估 105
第16章 胸部血管 107
一、外科解剖 107
二、基本原则 110
三、特殊手术器械 111
四、体位 111
五、切口 111
六、显露 111
七、纵隔静脉损伤处理 114
八、纵隔内动脉损伤处理 116
九、技巧和陷阱 120
第17章 肺损伤 121
一、外科解剖 121
二、基本原则 123
三、特殊手术器械 123
四、麻醉注意事项 123
五、体位 123
六、切口 123
七、手术技术 124
八、关闭 128
第18章 胸部食管 131
一、外科解剖 131
二、基本原则 132
三、特殊手术器械 133
四、麻醉注意事项 133
五、体位 133
六、切口 133
七、标准后外侧剖胸手术 133
八、胸部食管显露 134
九、食管修复 137
十、腹部食管显露和修复 138
十一、组织加固方法 138
十二、技巧和陷阱 138
第19章 膈肌损伤 141
一、外科解剖 141
二、基本原则 141
三、特殊手术器械 141
四、腔镜修补 141
五、开放修补 142
第六篇 腹部 145
第20章 腹部创伤手术基本原则 145
一、外科解剖 145
二、基本原则 145
三、体位和皮肤准备 146
四、特殊手术器械 146
五、切口 146
六、腹腔探查 147
七、肠道吻合 151
从、腹腔关闭 151
九、技巧和陷阱 151
第21章 损害控制外科 152
一、基本原则 152
二、血管损伤损害控制 152
三、胸部损害控制 152
四、四肢损害控制 153
五、腹部损害控制 153
六、腹腔出血暂时性控制 153
七、肠液溢出控制 153
八、暂时性腹腔关闭 1541
九、负压治疗技术用于暂时关闭腹腔比较 157
十、确定性筋膜闭合 157
十一、技巧和陷阱 158
第22章 胃肠道 159
一、特殊手术器械 159
二、体位 159
三、切口 159
四、胃 159
五、小肠 162
六、结肠 164
七、直肠 165
第23章 十二指肠 167
一、外科解剖 167
二、基本原则 167
三、特殊手术器械 169
四、体位 169
五、切口 169
六、手术技术 169
七、技巧和陷阱 173
第24章 肝损伤 174
一、外科解剖 174
二、基本原则 176
三、特殊手术器械 176
四、体位 176
五、切口 176
六、手术技术 177
七、肝外胆管损伤 182
八、术后并发症 182
九、技巧和陷阱 182
第25章 脾损伤 183
一、外科解剖 183
二、基本原则 185
三、特殊手术器械 185
四、体位与切口 185
五、显露 185
六、脾切除术 185
七、脾修补术 188
八、脾部分切除术 188
九、脾网兜 188
十、技巧和陷阱 190
第26章 胰腺 191
一、外科解剖 191
二、基本原则 192
三、特殊手术器械 192
四、体位 192
五、切口 192
六、显露 192
七、胰腺损伤处理 195
八、技巧和陷阱 198
第27章 泌尿系统创伤 199
一、外科解剖 199
二、肾损伤 200
三、输尿管损伤 205
四、膀胱损伤 208
第28章 腹主动脉与脏器分支 210
一、外科解剖 210
二、基本原则 211
三、特殊手术器械 212
四、体位 212
五、切口 212
六、显露 212
七、Ⅰ区显露 212
八、横结肠系膜上方腹主动脉和脏器分支显露 215
九、横结肠系膜下方主动脉显露 217
十、Ⅱ区显露 217
十一、Ⅲ区显露 218
十二、腹腔干 218
十三、肠系膜上动脉 219
十四、肾动脉 221
十五、肠系膜下动脉 222
十六、技巧和陷阱 222
第29章 髂血管损伤 224
一、外科解剖 224
二、基本原则 224
三、特殊手术器械 225
四、体位 225
五、切口 225
六、手术技术 225
七、技巧和陷阱 227
第30章 下腔静脉 229
一、外科解剖 229
二、基本原则 229
三、特殊手术器械 230
四、体位 230
五、切口 230
六、显露 230
七、出血控制和腔静脉修复 232
八、肝后下腔静脉 235
九、技巧和陷阱 238
第七篇 骨盆 241
第31章 骨盆骨折出血外科控制 241
一、外科解剖 241
二、基本原则 242
三、骨盆骨折出血治疗 242
四、损害控制性手术 243
五、切口 243
六、技巧和陷阱 246
第八篇 上肢 249
第32章 肱动脉损伤 249
一、外科解剖 249
二、基本原则 249
三、特殊手术器械 250
四、体位 250
五、切口 251
六、显露 251
七、血管修复 25P
八、临时转流 254
九、技巧和陷阱 254
第33章 上肢筋膜切开术 255
一、外科解剖 255
二、基本原则 255
三、特殊手术器械 255
四、体位 256
五、上臂筋膜切开术 256
六、前臂和手筋膜切开术 256
七、筋膜切开术伤口管理 259
八、技巧和陷阱 259
第34章 上肢截肢术 260
一、外科解剖 260
二、基本原则 260
三、特殊手术器械 26P
四、体位 261
五、肘上截肢术 261
六、肘下截肢术 263
七、技巧和陷阱 267
第九篇 下肢 269
第35章 股动脉损伤 269
一、外科解剖 269
二、基本原则 270
三、体位 271
四、切口 271
五、显露与步骤 271
六、技巧和陷阱 272
第36章 胭动脉 273
一、外科解剖 273
二、基本原则 274
三、特殊手术器械 274
四、体位 274
五、切口 274
六、显露 275
七、损伤血管处理 276
八、其他考虑 278
九、技巧和陷阱 278
第37章 下肢截肢术 279
一、外科解剖 279
二、基本原则 279
三、特殊手术器械 279
四、体位 279
五、膝上截肢术 280
六、膝下截肢术 284
七、肢体截断术(膝下1287
八、术后处理 287
第38章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图书简介 引言: 在瞬息万变的现代医学领域,创伤外科以其高难度、高风险和极强的紧迫性,始终扮演着守护生命、挽救肢体的关键角色。面对各种突发性、暴力性损伤,创伤外科医生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凭借精湛的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做出最准确的判断和最有效的干预。而对于所有致力于投身这一领域、不断追求卓越的医者而言,获取权威、详尽、直观的手术技术指导,无疑是提升自身专业能力、优化治疗方案的基石。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正是应此需求而生,它并非仅仅是一本介绍创伤外科理论的书籍,而是一部融合了深入的理论阐释、系统性的技术梳理以及大量高质量、极具参考价值的图像资料的实践指南。本书旨在为广大创伤外科医师,包括但不限于主治医师、住院医师、进修医师以及医学院校相关专业的师生,提供一个全面、深入、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学习平台。通过精炼的文字阐述,结合精心挑选的视觉材料,本书将抽象的手术步骤具象化,将复杂的解剖结构清晰化,帮助读者构建起对创伤外科手术的立体认知,从而在实际临床操作中更加得心应手。 本书核心价值与内容概述: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的核心价值在于其“图谱”二字所蕴含的深意——它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更是视觉化学习的典范。本书的内容涵盖了创伤外科领域最常见、最重要、最具挑战性的各类手术技术,并以图文并茂的方式进行系统性地展示。 一、系统化的理论基础与解剖导引: 在进入具体的手术技术讲解之前,本书首先为读者构建起坚实的理论基础。这部分内容并非冗长的理论说教,而是紧密结合手术实践,精炼阐述创伤外科的核心理念、发展历程以及当前的研究热点。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对于创伤外科手术中至关重要的解剖学知识进行了细致入微的梳理。创伤的发生往往伴随着复杂的组织损伤,理解损伤的程度和范围,精确地辨识和保护重要神经、血管、脏器等结构,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本书通过高清的解剖学插图,结合手术视野中的实际影像,帮助读者建立起立体、动态的解剖认知,从而在术前规划、术中操作以及术后评估等各个环节都能游刃有余。 二、经典与前沿手术技术的全面呈现: 本书的主体部分,是对创伤外科领域各类手术技术的详尽展示。这些技术既包括了经过长期临床验证、历久弥新的经典手术方法,也涵盖了近年来随着医学科技进步而涌现出的前沿技术。 1. 骨折内固定技术: 这是创伤外科最基础也是最核心的技术之一。本书将深入介绍各种骨折的评估、复位和内固定方法,涵盖从简单的钢板螺钉内固定,到复杂的髓内钉、锁定钢板、外固定支架等。每一个技术环节都将配以详细的图示,展示不同骨折类型(如开放性骨折、闭合性骨折、粉碎性骨折、关节内骨折等)在不同部位(如四肢、骨盆、脊柱等)的手术适应症、禁忌症、术前准备、手术步骤、术中要点、并发症防治以及术后康复等。本书会详细阐述不同固定材料的原理、选择标准以及操作技巧,引导读者理解为何选择某种特定的内固定方式,以及如何在复杂情况下进行灵活运用。 2. 关节融合与置换技术: 对于严重关节损伤,特别是那些无法通过单纯内固定恢复功能的关节,关节融合或关节置换是重要的治疗手段。本书将深入探讨髋关节、膝关节、肩关节、肘关节等主要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不愈合、畸形愈合后的重建技术,包括关节融合的适应症、不同融合方式的优劣,以及关节置换术(全髋关节置换、全膝关节置换等)的术前评估、手术入路、假体选择、假体植入技巧、术后并发症处理等。对于创伤性关节强直的处理,本书也将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 血管、神经修复与重建技术: 创伤常常伴随血管和神经损伤,及时有效的修复和重建对于恢复肢体功能至关重要。本书将详细介绍血管缝合、搭桥、旁路移植等技术,以及神经的探查、评估、缝合、移植、神经鞘膜修补等方法。对于复杂血管损伤,如动脉瘤、假性动脉瘤、血管破裂等,本书将提供详细的手术演示和技术指导。对于神经损伤,除了直接缝合,还将介绍神经移植(自体神经移植、异体神经移植)以及神经减压等技术,帮助读者理解如何最大程度地恢复神经功能。 4. 软组织缺损修复与重建技术: 创伤引起的软组织大面积缺损,是创伤外科面临的严峻挑战。本书将系统介绍各类皮瓣、肌皮瓣、骨肌皮瓣、游离皮瓣、游离肌皮瓣等移植技术,以及带蒂皮瓣、局部皮瓣、全厚皮瓣、植皮等修复方法。针对不同部位的软组织缺损,本书将提供详细的皮瓣选择原则、设计技巧、血供评估、离断、转移、固定、关闭创口等全过程指导。同时,对于一些特殊的软组织重建需求,例如伴有骨骼暴露或感染的创面,本书也将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5. 感染性骨不连与骨髓炎的治疗: 创伤可能导致继发感染,进而引发骨不连或骨髓炎,给治疗带来极大的困难。本书将深入探讨这类复杂病例的诊断、评估以及手术治疗策略。这部分内容将涵盖清创、死骨清除、抗生素治疗、骨缺损的修复(如骨搬运、骨移植、Ilizarov技术等)、以及特殊感染的控制方法。对于慢性骨髓炎,本书将提供长期的管理和治疗方案。 6. 脊柱与骨盆创伤手术: 脊柱和骨盆的损伤往往伴随严重的神经功能障碍和潜在的生命危险。本书将重点介绍脊柱骨折脱位、椎体压缩性骨折、脊髓损伤等的手术治疗,包括减压、复位、内固定(前后路固定)、融合等技术。对于骨盆骨折,本书将分类介绍不同类型的骨盆骨折(如骨盆环骨折、髋臼骨折等)的手术入路、复位固定技术(如前后腹膜外入路、耻骨上入路、经坐骨神经入路等),以及骨盆重建的要点。 7. 显微外科技术在创伤修复中的应用: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许多以往难以处理的复杂创伤,现在可以通过显微外科技术得到有效解决。本书将介绍显微镜下的血管吻合、神经缝合、游离皮瓣和游离肌皮瓣的移植等技术,为读者提供掌握这些高精尖技术的指导。 三、图文并茂,直观易懂: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最显著的特色便是其极其丰富的图像资料。本书的插图和照片并非简单的示意图,而是精心挑选的、高质量的、具有代表性的手术视野影像、解剖示意图、X线片、CT/MRI影像以及术后恢复的对比照片等。 高清手术视野照片: 这些照片如同身临其境,真实地展示了手术过程中的关键步骤、组织层次、解剖标志以及器械的使用。每一个细节都力求清晰呈现,帮助读者在脑海中构建起手术的动态流程。 精美的解剖示意图: 结合手术视野,本书提供了精准的解剖示意图,清晰标示出重要血管、神经、肌腱、韧带等结构,帮助读者在术中快速准确地辨识和保护。 影像学资料分析: 书中包含了丰富的X线片、CT、MRI等影像学图片,并配以专业的解读,帮助读者掌握如何通过影像学评估骨折类型、移位程度、关节受累情况以及神经血管受损情况,从而制定最佳的手术方案。 器械与耗材图示: 对于常用的手术器械、内固定材料、移植物等,本书都提供了清晰的图示,并简要说明其功能和使用方法。 四、注重细节与临床经验的传递: 本书在介绍手术技术的同时,也高度重视细节的打磨和临床经验的传递。在每一个手术步骤的讲解中,都会突出关键的技术要点、可能遇到的困难以及应对策略。例如,在骨折复位时,如何避免二次损伤;在血管吻合时,如何保证血流通畅;在皮瓣移植时,如何评估和处理供血问题等。这些看似微小的细节,往往是决定手术成败的关键。 同时,本书也力求将作者和编者们丰富的临床经验融入其中,通过“经验之谈”、“注意事项”等板块,分享在实际操作中积累的宝贵心得,帮助读者少走弯路,快速成长。 五、针对性强,适应不同层次读者: 本书的编写体例兼顾了不同层次读者的需求。对于初学者,可以从基础的解剖结构和经典技术入手,逐步深入;对于有一定经验的医生,可以重点关注书中介绍的复杂病例处理、前沿技术以及疑难杂症的解决方案。无论您是正在接受培训的住院医师,还是希望进一步深造的专科医师,都能在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内容,并从中获益。 六、中文翻译,无障碍阅读: 作为一本优秀的医学著作,其语言的准确性和可理解性至关重要。《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的翻译工作由资深医学翻译专家和创伤外科领域的权威人士共同完成,力求在保留原文精髓的基础上,使译文更加流畅、准确、符合中文医学界的表达习惯。这确保了读者能够毫无障碍地理解书中的每一个字词、每一个概念,从而更好地掌握手术技术。 结语: 《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图谱(中文翻译版)》是一部集科学性、实践性、直观性于一体的创伤外科手术技术专著。它以其严谨的学术态度、系统的内容编排、精美的视觉呈现以及丰富的临床经验,为广大创伤外科医师提供了一个宝贵的学习平台。我们相信,通过对本书的学习和研读,您将能够深刻理解创伤外科手术的精髓,掌握精湛的手术技艺,从而更好地为患者的健康保驾护航,为创伤外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本书的出版,不仅是对现有创伤外科知识体系的一次梳理和总结,更是对未来创伤外科发展方向的一次展望。它将成为您案头必备的参考书、手术室里的得力助手、以及临床实践中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真是太厚重了,拿到手里就有一种扎实的工业感。封面设计简洁大气,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翻,但仅仅是看到那精美的印刷和纸张的质感,就觉得物有所值。我平时喜欢收藏医学类书籍,特别是那些图文并茂、内容严谨的著作,而这本书从装帧来看,就充满了学术的专业性。我特别期待能从里面学习到一些前沿的、在临床实践中非常有价值的知识。我之前也看过一些英文原版的创伤外科书籍,这次能有中文翻译版,对我来说简直是福音,毕竟阅读母语的书籍在理解上会更深入,也更省时省力。我是一名临床医生,每天都在面对各种复杂的手术病例,对创伤外科的进展一直非常关注。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看到了深入学习和提升手术技能的新契机。我打算近期就抽出时间,每天读一部分,慢慢消化其中的精华。我非常看重书籍的实用性,希望能从中找到一些能够直接指导临床工作,解决实际问题的宝贵经验。

评分

这本书的厚度确实让我感到有些意外,它传递出一种沉甸甸的知识分量,仿佛承载了无数位外科医生的智慧与经验。从封面设计上看,它并没有过多花哨的装饰,而是以一种朴实而专业的姿态展现在读者面前,这让我对书中内容的严谨性有了初步的信心。作为一名对创伤外科领域充满好奇心的读者,我一直渴望能够找到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和展示相关手术技术的权威著作。这本书的书名非常直观地表达了它的核心内容,这对于我这样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大的吸引力。我设想,书中会包含大量的精细插图和清晰的手术步骤分解,能够帮助我更直观地理解那些复杂的操作。我非常期待能从这本书中学习到创伤外科领域最经典、最核心的手术技巧,并了解它们在现代医学发展中的演变和创新。

评分

这本书的体量感非常强,拿到手里就能感受到一种学术的厚重和内容的扎实。封面设计简约而专业,没有多余的花哨,正是这种朴实无华的风格,反而让我对其内容的严谨性和权威性有了更高的期待。作为一名对创伤外科手术技术充满求知欲的读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全面地展示相关技术细节的书籍。这本书的名称就直接点明了它的主题,让我对它能够提供的内容有了清晰的认知。我设想,这本书中会包含大量精美的解剖图和手术步骤图,辅以详细的文字说明,能够帮助我非常直观地理解各种创伤外科手术的关键环节。我非常希望通过阅读这本书,能够深入掌握各种创伤外科手术的操作技巧,并从中获得宝贵的临床经验,从而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我在浩瀚的医学知识海洋中发现了一座灯塔,指引着我前进的方向。书的装帧设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的厚重感和专业气息扑面而来,这让我对其中所蕴含的知识分量充满了期待。我一直认为,对于创伤外科这样一个精细且极具挑战性的领域,系统性的学习和精湛的手术技巧是必不可少的。而一本优秀的图谱,往往能够将复杂的解剖结构、手术路径以及关键的操作要点,以最直观、最易于理解的方式呈现出来。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本,更是打消了我因语言障碍而在阅读国外原版文献时可能遇到的困扰。我渴望从这本书中获得最权威、最前沿的创伤外科手术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提升我临床实践能力的强大动力。

评分

这本书的体积之大,让我一度以为它是一本百科全书,而并非仅仅是一本关于创伤外科手术技术的图谱。拿在手上,它沉甸甸的重量,就已经预示着其内容的丰富程度和知识的密度。我喜欢这种厚重的书籍,因为它代表着作者的用心和内容的翔实,不像那些薄薄的册子,可能只是浅尝辄止。我平日里对医学图谱类书籍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是那些能够将复杂的解剖结构和精细的手术操作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和简练的文字结合起来的书籍。我一直认为,对于外科医生而言,精准的视觉化学习是至关重要的。这本书的中文翻译版,对我来说尤其具有价值,它能够帮助我更轻松、更深入地理解那些可能因为语言障碍而难以把握的细节。我期待它能成为我案头常备的工具书,随时查阅,解决疑难。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