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书将青楼文学聚焦于明代,对其进行了历史与文化的审视与评价,从而真正理解明代狭邪狂热的深层文化动机。解读青楼女子与才士文人、富商巨贾及市井百姓的文化互动与情爱交往,一睹明代市民生活图景,了解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的促发状况。
本书从古代女妓的历史与文化入手,结合元明两季的独特乐籍制度,并以此为基础,探赜明代青楼文化的历史渊源、存在状态与兴亡替嬗等事实。通过分析青楼女子与才士文人、富商巨贾及市井百姓的文化互动与情爱交往,进而觇睹明代市民生活之图景,并分析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的促发状况。
刘士义,就职于山西师范大学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博士,致力于元明清文学与性别文化研究。发表论文数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明代乐籍制度与文学研究”一项。
绪论
一 研究缘起、范围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思路及方法
第一章明代青楼文化的历史溯源
一 女妓文化、乐籍制度与明代青楼
(一)“娼”“妓”的历史溯源
(二)女妓文化的伦理阐释
(三)“娼妓”“妓女”与“青楼”
二 教坊、北里、酒楼、行院与明代青楼
(一)唐代教坊、北里与历代教坊制度
(二)两宋酒楼歌馆与明初青楼营建
(三)宋元行院与明代乐户
(四)乐籍制度与青楼名妓
三 青楼世界的文人文化营造
(一)青楼营建的文化背景
(二)别有情致的“家庭”空间
(三)青楼女妓的人文塑造
第二章明代青楼与文人品鉴
一 金陵十六楼与行院风俗
(一)明初金陵十六楼
(二)盒子会里的青楼风俗
(三)白眉神与青楼巫术
二 文人冶游与青楼品鉴
(一)明之前的冶游活动
(二)明代文人的冶游传统
(1) 明初官妓与朝士饮宴
(2) 佯狂避祸与纵情花酒
(3) 秦淮风月与文社诗会
(4) 狭邪狂热与文人反思
(三)明代文人青楼冶游与女妓品鉴
三 《江花品藻》与《莲台仙会品》
(一)杨慎与《江花品藻》
(二)曹大章与莲台仙会
(三)《燕都妓品》与京师风月
(四)《吴姬百媚》与《金陵百媚》
(五)明代文人的女妓咏评
第三章狭邪冶游与文士帮闲
一 《青楼韵语》与明人风月指南
(一)明代狭邪冶游的游戏心态
(二)“风月门”与《青楼韵语》
(三)《嫖经》与文人的冶游指南
二 文士帮闲与狭邪鼓吹
(一)潘之恒与女妓窥略
(二)梅鼎祚与《青泥莲花记》
(三)名士山人与狭邪纵游
(1) 王穉登与女妓的青楼因缘
(2) 张幼于之狂简争名与狭邪生活
第四章明末士妓的婚恋传奇
一 丘谦之与呼文如
二 钱谦益与柳如是
三 冒襄与董小宛
四 龚鼎孳与顾媚
第五章青楼文化与青楼文学
一 男女莫甚于狭邪——青楼文学中的情性世界
(一)青楼之陶情与文人之濡染
(二)羁魂游处怯,醉影别时寒—青楼文学的生命悲悯
(三)青楼文学的文体分野
二 人情各有寄,我独如秋风——名妓、游历与诗词
三 狭邪世界之下里巴人
第六章情欲、文学与明代性别文化构建
一 明人的情欲思潮与两性文化构建
(一)情、性与两性及明人启蒙运动
(二)明人情教思潮与女性文学关注
二 两性文化建构与女性文学编纂
(一)两性、才艺与女性文学
(二)女性文学的人文启蒙风潮
(三)学术与人文——明代女性文学的学术总结
三 世情、两性与艳情书写
(一)从女学说教到女性启蒙
(二)《丽情集》与“艳异”系列
(三)女性、两性与冯梦龙的情教理想
(四)“香艳”与“艳情”
结语
参考文献
一 古籍文献
二 今人论著
三 期刊论文
附录一 《嫖经》之经注条目
附录二 杨慎的《江花品藻》
附录三 《吴姬百媚》插图
这本《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的书名吸引了我很久,我一直对明代那个开放又压抑的时代背景下的社会风貌充满好奇。尤其想到青楼,它不仅仅是烟花柳巷,更是文人墨客聚集的场所,是许多文学作品的灵感源泉,也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侧面。我一直觉得,要理解一个时代的文学,绕不开对当时社会生活,特别是那些边缘但又充满活力的文化现象的研究。明代,一个承接宋元,开启近代曙光的时代,其文化艺术的繁荣,尤其是市井文化的兴盛,让我觉得青楼文化与文学的结合,定能勾勒出一幅生动鲜活的明代画卷。想象一下,那些才子佳人,灯红酒绿,诗词歌赋,都在这样的背景下孕育而生,这本身就足够引人入胜。我期望这本书能不仅仅是学术性的考证,更能带领我穿越时空,去感受那个时代的气息,体会那些隐藏在诗酒风流背后的真实生活。我对书中是否能深入探讨青楼女子作为文化载体,她们的命运与才情如何影响文学创作,以及这种文化现象背后所折射出的社会等级、性别观念等问题,有着极高的期待。
评分《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这本书,给我的阅读体验带来了极大的惊喜。我原本以为这会是一本较为枯燥的学术著作,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书中对明代青楼文化的细致描摹,以及它与文学创作之间千丝万缕的联系,被作者以一种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方式展现出来。我尤其着迷于书中对不同时期、不同地域青楼特色的区分,以及对其中涌现出的文学作品的深入分析。我感觉,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仅是在了解历史,更是在品味一种文化。那些曾经在青楼中吟诵的诗句,如今读来,依然能够打动人心,这足以证明其艺术价值。书中对青楼女子命运的探讨,也让我陷入了深思,她们在那个时代所扮演的角色,以及她们所承受的社会压力,都值得我们去关注。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让我们看到,即使是那些在历史长河中被边缘化的群体,也能够留下浓墨重彩的文化印记。
评分读完《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我的脑海中浮现出无数个画面,仿佛自己也置身于明代的某个繁华夜晚。这本书不仅仅是学术研究的成果,更是一次充满魅力的文化之旅。我一直认为,文学的魅力在于它能够触及人心的最深处,而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的结合,更是将这种触及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书中对那些流传千古的诗词歌赋的解读,让我看到了词人的情感倾诉,也窥见了时代变迁的痕迹。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青楼女子群体多角度的审视,她们的智慧、她们的无奈、她们的才情,都通过文字得以淋漓尽致地展现。这种对历史人物的尊重与还原,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的用心。这本书让我认识到,即使是在当时被视为“贱业”的青楼,也孕育了如此丰富多彩的文化,并且深刻地影响了明代文学的发展。
评分一直以来,我对明代文学的兴趣仅限于一些名家名篇,对于那些与市井生活,尤其是青楼文化相关的部分,了解甚少。《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的出现,恰好填补了我知识上的空白。我惊讶于青楼文化在明代文学创作中所扮演的如此重要的角色。书中所提及的那些与青楼紧密相关的文学作品,在阅读时,仿佛能感受到纸页中散发出的墨香与脂粉气交织的独特韵味。我尤其欣赏书中对青楼女性的描绘,她们不再仅仅是文学作品中的符号,而是被赋予了鲜活的生命和复杂的内心世界。书中对她们的才艺、命运以及与文人之间的情感纠葛的细致解读,让我对那个时代有了全新的认识。这不仅仅是关于文学,更是关于一个时代的女性命运,以及社会审美取向的变迁。我感觉,通过这本书,我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明代文人的情感世界,以及他们如何在这种特殊环境中寻找灵感和寄托。
评分初初翻开《明代青楼文化与文学》,扑面而来的是一种古老而又熟悉的气息。虽然我并非专门研究明史或文学的学者,但对于那个时代的繁华与隐晦,总有着莫名的向往。书中对明代青楼这一独特社会空间的多维度呈现,让我印象深刻。它不仅仅是简单的描述,而是试图去挖掘其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意涵。我特别关注书中对于青楼文学的分析,那些流传至今的诗词歌赋,在当时是如何被创作、传唱,又承载了怎样的情感与社会信息。我很好奇,那些被视为“才女”的青楼女子,她们的真实生活究竟是怎样的?她们的才华是否被时代所埋没,抑或是成为她们生存的一种方式?书中所涉及的文人雅士与青楼女子之间的互动,以及这种互动对当时文坛产生的微妙影响,也是我非常感兴趣的部分。总的来说,这本书让我看到了一个更立体、更复杂的明代社会,打破了我对青楼的刻板印象,让我对其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