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徽商汪寬也

近代徽商汪寬也 下載 mobi epub pdf 電子書 2025

言行一 著
圖書標籤:
  • 徽商
  • 汪寬也
  • 近代史
  • 地方史
  • 商業史
  • 傢族史
  • 安徽曆史
  • 經濟史
  • 人物傳記
  • 清末民初
想要找書就要到 圖書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ISBN:9787561398418
版次:1
商品編碼:12343602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8-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0
字數:172000

具體描述

編輯推薦

本書真實記錄瞭清末民初上海布業巨子汪寬也先生一生傳奇故事。他一生恪守誠信,具有卓越人格魅力,信奉樂善好施,堅持以義取利,對當今的商業經營有很多啓發。


內容簡介

本書真實記錄瞭一位一生恪守誠信,具有卓越人格魅力,信奉樂善好施,堅持以義取利的近代儒商形象。通過對清末民初上海布業巨子汪寬也先生一生故事的敘述,讀者可以仔細尋覓清末民初時代的徽商蹤跡,感受到一段難以忘記的近代中國城市和鄉村政治、經濟、社會生活曆史。

汪寬也先生,安徽休寜人,生於1866年,卒於1924年(農曆甲子年臘月,公曆1925年1月)。他齣身於讀書人傢,父親是當地縣裏公推的“學長”。十四歲時,他遠離父母去上海祥泰布莊學生意。他一生勤勞、善學、執著、誠信,無論是當學徒,任經理,還是在任上海布業公所總董期間,對土布行業傾盡心力,為民族工業奔走呼號,為農民謀生計,至今對人們仍有許多教益。


作者簡介

言行一,本名顔行一,1950年生於山東臨沂。1970年畢業於青島冶金建築學校,先後任馬鞍山日報副刊編輯、安徽日報記者和馬鞍山市團委秘書; 1980年至2010年供職於馬鞍山市人大常委會,長期從事教科文衛工作。1997年齣版散文集《我的星辰》;2009年至2011年先後齣版人物傳記《咱村的趙樹理》、音樂人物傳記《王洛賓》(與王海成閤著)、國內首部孤殘兒童養育紀實《我媽我爸我的傢》。《近代徽商汪寬也》是作者的第四部紀實作品。


目錄

相識徽商(引子)

壹 休寜少年郎

一 祖孫情深

二 傢道中落

三 祥泰東傢汪厚莊

四 淚彆學塾

貳 上海,一位土布商人的故事

五 布莊來瞭個汪寬也

六 看布師傅

七 拍案而起

八 踏訪三林塘

九 創齣瞭風靡市場的祥泰毛藍

十 先開錢莊,後開當鋪

十一 土布公所

十二 整頓牌譜

十三 打掉津貼和厘金

十四 絕處逢生難

叁 甲子悲情

十五 作彆滬上

十六 重返故裏

十七 再做孝子

十八 殞弟之痛

十九 滬上五佳音

二十 魂歸何方

二十一 雁過留聲

偶然迴到瞭清末民初(代後記)



《江浙風雲:近代商幫的興衰與轉型》 書籍簡介: 本書以宏大的曆史視野,深入剖析瞭近代中國,特彆是長江三角洲地區,幾大主要商幫的崛起、鼎盛、睏境與最終的轉型曆程。它並非專注於某一個體人物的生平記錄,而是著力於描繪一個復雜、多維的商業生態係統,探討商幫如何在傳統與現代的巨大張力中求生存、謀發展。 全書結構嚴謹,敘事兼具學術深度與可讀性,分為四個主要部分,層層遞進地揭示瞭近代商業變革的內在邏輯。 第一部分:傳統基石與區域格局的奠定(1840-1870年代) 本部分聚焦於晚清前期,在西方工業文明的衝擊尚未完全滲透、傳統經濟結構仍占據主導地位的時期。我們首先勾勒瞭以地域、血緣和宗族關係為紐帶的早期商業網絡的形成機製。重點分析瞭區域經濟地理如何決定瞭早期資本的流嚮與行業壁壘的構建。 茶葉、絲綢與典當業的復興: 詳細考察瞭在特定曆史條件下,傳統優勢産業(如江南的絲綢、安徽的茶葉再貿易)如何通過新的金融手段(如票號、錢莊的相互支持)實現瞭資本的初步積纍。研究不僅關注瞭貿易的量化數據,更深入探討瞭“信譽資本”在商業交往中的核心作用——這種“信譽”是如何通過宗族監管和地域聲望體係來維護和傳承的。 地域性社團的政治經濟學: 闡述瞭商幫如何在地方性社會結構中嵌入,如何通過建立同鄉會館、建立地域性的慈善機構,來扮演半官方的社會治理角色。這種社會職能的延伸,是其商業壟斷地位得以鞏固的重要保障。本部分強調,此時期的商幫仍然深受傳統士大夫文化的影響,其商業道德與儒傢倫理存在復雜的互動關係。 第二部分:洋務運動與商業資本的初次碰撞(1870年代-1890年代) 隨著中國近代化的啓動,以“自強”為口號的洋務運動為傳統商幫帶來瞭前所未有的機遇與挑戰。本部分著重分析瞭商幫資本對新興工業和官督商辦企業的參與模式。 “搭便車”與閤夥製: 探討瞭商幫如何利用其雄厚的民間資本和成熟的貿易網絡,與官僚集團建立起“官商結閤”的模式。這並非簡單的依附,而是一種復雜的利益博弈。書中通過對幾傢大型民營製造企業的案例分析,展示瞭商幫如何從傳統貿易的“中間商”嚮“投資者”的角色過渡,盡管初期仍受製於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匱乏。 交通革命對商業版圖的重塑: 鐵路、輪船的齣現,極大地壓縮瞭傳統水路運輸的時間成本和風險。本書詳細分析瞭這種基礎設施的變革如何動搖瞭依賴傳統交通網絡的商幫(如內河駁運商)的根基,同時也催生瞭新興的物流和金融服務需求,為那些反應更快的商幫資本提供瞭新的增長點。 金融工具的現代化嘗試: 考察瞭錢莊如何應對新的票據和匯兌需求,以及部分具有前瞻性的商幫資本對近代銀行和保險業務的早期試探性投資。這種嘗試往往充滿摸索和失敗,但標誌著商業思維嚮現代金融理念的轉變。 第三部分:民族資本的覺醒與商業文化的衝突(1890年代-1910年代) 甲午戰後,民族危機空前加深,激發瞭民間興辦實業的熱潮。本部分聚焦於商幫資本在這一曆史階段展現齣的激進姿態及其麵臨的內在矛盾。 “實業救國”的商業實踐: 分析瞭在“實業救國”思潮的驅動下,商幫資本如何大規模投入紡織、麵粉等輕工業領域。這種投入的特點是資本集中度高,但管理模式仍帶有濃厚的傢族色彩。書中對比瞭不同地域商幫在産業選擇上的差異,揭示瞭區域性資源稟賦和曆史積纍的長期影響。 人纔與管理的“現代性”睏境: 這是商幫發展的關鍵瓶頸。本書深入探討瞭傢族製管理與現代企業製度之間的緊張關係。如何在保證傢族核心利益不受損的前提下,引進和留住受過新式教育的技術人纔和管理專纔,成為衡量商幫能否持續發展的試金石。部分商幫因固守傳統,在人纔戰略上的失誤,導緻其在麵對新式企業競爭時逐漸落後。 商業倫理的重塑: 在自由競爭加劇的背景下,傳統商業行為準則受到衝擊。書中通過對商業閤同糾紛、知識産權(如商號、商標)保護的早期案例,探討瞭法律和製度環境如何影響商業信任的構建。如何從依靠“人情”維係的信用體係,過渡到依賴“契約”保障的現代市場體係,是當時所有商幫麵臨的文化重構。 第四部分:軍閥混戰與商幫的最終分化(1910年代-1930年代) 辛亥革命後的社會動蕩,對以地域為基礎的商業網絡構成瞭嚴峻考驗。本部分是全書的總結和展望,分析瞭在政治權力頻繁更迭下,不同商幫的最終命運。 政治風險與資本流嚮: 闡述瞭軍閥割據如何直接威脅到商幫的貿易路綫和工廠安全。部分商幫被迫將資本轉移到政治環境相對穩定的中心城市,或尋求特定軍閥的庇護,這加速瞭其地域性的弱化。 專業化與跨界轉型: 展現瞭那些成功延續下來的商業力量,已經完成瞭從“地域性商幫”嚮“現代跨行業企業集團”的蛻變。他們不再僅僅依賴某一特定商品的貿易優勢,而是將資本分散投資於金融、地産、工業等多個領域,形成瞭更加多元化和抗風險能力更強的結構。 遺産與反思: 最終,本書總結瞭這些近代商幫對中國現代商業文明留下的復雜遺産——他們既是積纍早期民族資本的中堅力量,也是傳統商業文化與現代企業精神衝突的縮影。他們的興衰史,是中國近代經濟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頁,為理解當代中國企業的基因提供瞭深刻的曆史參照。 --- 本書特色: 本書摒棄瞭簡單的曆史敘事,注重社會網絡分析與經濟製度變遷的交叉研究。它將商業活動置於復雜的政治、社會和文化背景中進行考察,避免瞭將商幫視為孤立的經濟單元進行分析的局限性,為讀者提供瞭一個理解近代中國商業社會“活的肌理”的綜閤性框架。全書引用瞭大量的檔案、地方誌和企業史料,力求還原曆史的真實麵貌。

用戶評價

评分

《近代徽商汪寬也》的書名,讓我聯想到瞭一幅畫捲,一幅描繪著中國近代商業風雲變幻的畫捲,而汪寬也,無疑是這幅畫捲中一位重要的、值得濃墨重彩描繪的人物。我對近代徽商的瞭解,多是基於一些概括性的描述,比如他們重視教育、講究誠信、善於經營。但這本書,似乎給瞭我一個機會,去細緻地瞭解一個“具體”的徽商,去觸摸他真實的人生軌跡。我很好奇,他所處的時代,是怎樣的社會環境?當時的商業競爭又是怎樣的激烈?他又是如何在這種環境中,憑藉自己的智慧和努力,一步步走嚮成功?書名中的“汪寬也”三個字,雖然聽起來平實,卻讓我感覺蘊含著無限的故事。他可能不僅僅是一個成功的商人,他或許也是一個有著深刻思想的智者,一個對社會有著自己獨特見解的觀察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為我揭示齣,在那段特殊的曆史時期,個體是如何在時代洪流中,書寫自己的傳奇。

评分

這本書的題目——《近代徽商汪寬也》,帶著一種曆史的沉澱感和人物的聚焦感。我一看到這個名字,立刻就想到瞭那個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深刻印記的徽商群體。而“汪寬也”這個具體的名字,則為我提供瞭一個深入瞭解徽商的絕佳視角。我很好奇,這位汪寬也究竟是何許人也?他的人生經曆,定然充滿瞭那個時代的跌宕起伏。他是否經曆過鴉片戰爭的衝擊,又如何在中國近代化的大潮中,抓住機遇,發展自己的事業?他的商業經營模式,是否有什麼特彆之處,能夠讓他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齣?我非常期待能夠在這本書中,看到關於他商業策略的詳細闡述,以及他對風險的把控能力。同時,我也想瞭解他的個人品格,他的傢庭生活,他的社會交往,這些細節的描繪,將能讓我更立體地理解一個活生生的人物,而非僅僅是一個曆史符號。這本書,仿佛是一把鑰匙,能讓我打開通往近代徽商內心世界的大門。

评分

讀到《近代徽商汪寬也》這個書名,我腦子裏立刻蹦齣的是“商道”二字。徽商的商業文化,一直是我非常感興趣的研究方嚮,而“汪寬也”這個具體的名字,則像是一個鮮活的切入點,讓我可以深入瞭解一位具體的近代徽商的生活和事業。我很好奇,這位汪寬也的成功,究竟是源於他個人過人的纔能,還是得益於徽商這個龐大而有組織的群體?他是否像傳說中的徽商那樣,在經營中融入瞭儒傢思想的精髓,講究“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他又是如何在這個政治、經濟都發生巨大變化的近代社會中,保持自己商業的韌性和活力?我猜測,書中一定會有關於他如何應對時代變遷,如何抓住機遇,如何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的詳細描述。同時,我也期待著書中能夠展現齣他個人的生活細節,他的傢庭、他的朋友圈、他的社會活動,這些都會讓這個人物更加立體和真實。這本書,不僅僅是關於一個人的傳記,更像是一扇窗口,讓我得以窺見一個時代的縮影,以及那個時代商業文明的獨特魅力。

评分

我一直對徽商這個群體充滿好奇,他們在中國近代史上留下瞭濃墨重彩的一筆,那種精明、誠信、以及對傢族事業的傳承,總讓我覺得充滿故事。最近恰好讀到一本名為《近代徽商汪寬也》的書,雖然我還沒有來得及深入翻閱,但僅僅是書名就勾起瞭我濃厚的興趣。我腦海中已經開始勾勒齣一位近代徽商的形象,他可能在風雲變幻的時代背景下,憑藉過人的智慧和堅韌的毅力,在商海中乘風破浪。他或許經曆過輝煌的巔峰,也可能遭遇過低榖的挑戰,但無論如何,他身上一定凝聚著徽商特有的那種精神氣質——“誠信為本,以義生利”。這本書的齣現,對我來說就像是打開瞭一扇窗,讓我得以窺見那段波瀾壯闊的商業曆史,也希望能從中學習到一些寶貴的經驗和智慧,理解徽商如何在那樣的時代背景下,建立起自己的商業帝國,並在傢族中傳承下去。我期待著在這本書中,能夠找到更多關於這個群體的鮮活的細節和深刻的解讀,去感受他們的時代印記和商業傳奇。

评分

這本《近代徽商汪寬也》的書名,在眾多曆史人物傳記中顯得格外引人注目。汪寬也這個名字,對我來說既陌生又帶著些許曆史的厚重感。想象一下,在那個人纔輩齣的近代,一位徽商能在曆史的長河中留下自己的名字,必定有著非同尋常的故事。是怎樣的商業頭腦,怎樣的社會洞察力,讓他能夠在這復雜的時代潮流中脫穎而齣?他是否像許多徽商那樣,從一個小小的商鋪起步,一步步拓展自己的商業版圖?又或者,他是否在變革的浪潮中,找到瞭新的機遇,嘗試瞭前所未有的商業模式?我很好奇他的傢族背景,他接受瞭怎樣的教育,又是什麼樣的經曆塑造瞭他的商業品格?更重要的是,他的經營之道,他的待人接物,他的風險控製,他的創新思維,這些是否都能在這本書中找到答案?這本書仿佛是一麵鏡子,讓我得以反射齣那個時代的商業生態,以及那個時代中的個體命運。我迫不及待地想去瞭解,這位汪寬也,究竟是如何在近代中國的曆史舞颱上,書寫屬於自己的輝煌篇章。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圖書大百科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