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永才院士传记 [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刘永才院士传记 [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2024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方效 著,《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总编委会 编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1-17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图书介绍

出版社: 中国宇航出版社
ISBN:9787515914237
版次:1
商品编码:12320111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8-02-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35
字数:296000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图书





图书描述

编辑推荐

  为了全面、系统地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把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和创新方法记录下来、传承下去,为中国航天事业积累精神财富,为航天强国建设提供有益借鉴,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研究决定,组织编写《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方效著的这本《刘永才院士传记》就是该套丛书之一。

内容简介

  《刘永才院士传记》采取传记的形式,生动翔实地记录了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飞航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科技委,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科技委顾问,国家某重点型号系列技术顾问、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内多个型号副总设计师、总设计师、型号总指挥刘永才院士历尽艰辛,攻坚克难,为国家现代化建设,为祖国的和平安全付出了巨大努力,献身祖国航天事业的光辉历程、崇高的精神世界,弘扬刘永才院士孜孜求实的科研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为中国航天珍藏珍贵的文化财产。

作者简介

  方效,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家协会会员,北京作协签约作家。北京自动化控制设备研究所高级工程师。

精彩书评

  ★“我们国家任何一个项目、任何一个型号都是系统工程,都是集体团队的工程。通过这本传记,借着我个人这个载体,宣传一种飞航的文化、巡航的精神,而不要着重宣传我个人怎么样,我这个人没什么。”
  “领导安排我干什么我就干什么,认真把交给我的每一个活儿干好,任务完成好,不出半点差错,个人从没考虑过那么多。有一句话叫:无私才能无畏。”
  “巡航导弹的成功是通过大家共同努力取得的,我只是众多研制人员中的一个,当选院士,也是代表大家当选。”
  ——刘永才

目录

引子
第一章 光明行
1.闯关东
2.围困
3.蒙童
4.自立自强
5.转折
6.导弹工程系
7.保送
8.起步
9.认识与实践
10.亲事和家事

第二章 二十年磨一剑
1.飞航导弹研制体系的创立
2.从仿制起步
3.三院起家弹
4.初试“风雷”
5.比翼双飞
6.简单纯真时光
7.“风雷”再起
8.老少同台
9.铁杆“鹰击六”
10.山重水复
11.崩塌
12.鹰击蔚蓝

第三章 韬晦年代
1.巡航导弹
2.光荣梦想
3.服从与跳级
4.风雨兼程
5.试飞

第四章 长剑行
1.肩负使命
2.攻关莫畏难
3.极致精准
4.恒心造恒“心”
5.聚力协同
6.软件工程
7.国家团队

第五章 傲气云霄
1.试验场7个月
2.一次成功
3.一根金属丝
4.长剑落虹
5.百炼成钢

第六章 空天无限
1.效能设计
2.体系筹谋
3.柔能克刚

第七章 中国制造
1.数字化制造
2.3DM
3.两化融合

第八章 且行且歌
1.爱才有癖
2.身教胜言传
3.行者无疆
刘永才大事年表
后记

精彩书摘

  《刘永才院士传记》:
  首次发射定于1967年9月29日,试验队员们站在距离发射阵地百米开外的礁石上观看发射,内心特别紧张。发射由基地的海军操作,一声巨响,导弹离轨起飞,拖着耀眼的火光飞向海天一线的远方,直至从人们的目光中消失。不久传来消息,导弹飞行正常,但没有俯冲,而是飞越了目标,打了个“最大射程”。
  因为是首次发射,只打自控段,对自导不做要求,三院独立自主研制的“争气弹”第一次发射算基本成功。后经对遥测结果进行分析,认为第一发导弹没有俯冲的原因,是由于自导雷达发生了故障。
  经过改进,同年10月27日,第二发导弹发射获得圆满成功。
  1968年10月2日和15日,两发大射程的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试验也获得成功,尤其是后一发,直接命中靶船,这对独立自主、自立自强的三院来说,无疑是莫大的鼓舞,很快向海军报请进行设计定型试验。
  此时正值“文化大革命”高潮期间,生产秩序极不正常,偌大一个有上万名职工的飞航导弹研究院,竟然凑不出满足定型试验数量要求的7发导弹,只能上下紧急动员,到处找544舰对舰导弹或者别的在研型号上的器件混装拼凑。
  1969年8月,三院拉着仅有的5发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奔赴海军试验基地展开设计定型试验,结果5发4中,失败的一发为距靶标256米的近弹,原因是天线回转角过小。1970年3月31日,试验队带着加班加点新赶制出来的两发导弹,再次奔赴渤海岸边,进行第二阶段设计定型试验。双发齐射,结果喜人,齐齐命中靶标。
  在科研生产的无序状态下,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以7发6中的优秀成绩,圆满完成了设计定型试验任务,实在难能可贵。因海军特总装备定型委员会工作不正常,1971年3月讨论之后,审查工作便陷入停顿,直到1974年8月5日才正式予以办理了定型手续。
  在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研制过程中,三院的技术人员从头到尾,踏踏实实地走完了导弹研制全过程,从总体到各分系统,从组件到关键零部件,从工艺到生产,均取得了至为宝贵的实践经验。
  “对有争议的问题先通过局部试验来解决分析,统一认识。”在三院以后的型号研制中,成为一条重要原则。
  誉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为三院起家弹,确实名至实归。除红外制导弹、降高弹、改装弹等后续几种发展型号外,性能可靠的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还在后来较长一段时期内,担负起新技术验证搭载平台的重任。多种制导方式、新的导航平台、动力系统验证等探索性实践,不少是搭乘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粗壮的弹体,第一次冲上蓝天的。这发坚不可摧的老弹,直至接近全部退役之时,还被改装成中低空靶弹,可谓鞠躬尽瘁。
  1970年10月,海鹰一号岸对舰导弹定型飞行试验也取得了成功。1974年8月,前后经过25发研制性飞行试验的海鹰一号岸对舰导弹,通过了海军军工产品定型委员会定型批准。
  此后相当长一段时期内,上游系列飞航导弹与三院的海鹰系列、鹰击系列并行发展。起步较早的上游系列,此后发展成为装备数量可观的舰对舰导弹系列,用于装备051型驱逐舰、护卫舰等大型水面战斗舰艇。
  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在上游一号舰对舰导弹的基础上增大了射程,但由于弹体加大,囿于舰上空间的限制,仅能成为岸对舰导弹。三院后期发展的小型化反舰导弹“鹰击八号”,以及由此衍生出的多平台、系列化导弹族群举世瞩目。
  这种海防导弹两大系列并行发展的局面,直到三十多年之后才发生根本性改观,这与三院广大工程技术人员准确把握飞航导弹技术发展方向,不懈追求科技制高点,敢为一流,持续辛勤付出是分不开的。
  国防科技是一项继承性很强的事业,它不仅表现在技术层面,更体现在设计思路、实践经验、管理方法的积累与传承。从某一方面可以说,没有海鹰二号岸对舰导弹,就没有鹰击六号空对舰导弹;没有鹰击六号空对舰导弹,就没有刘永才的事业根基。而如果把刘永才换成另一个人,三院引以为豪的巡航导弹发展过程,可能就会是另一番模样了。
  一般而言,一名航天科研人员在其职业生涯中,能完整经历一个型号的研制过程,已经少之又少,确属不易了,而刘永才参加总体设计,完整走过了中国第一型空射导弹鹰击六号的研制全过程,又作为型号总师,主持了中国首型巡航导弹打造历程始终。
  在慨叹幸运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把赞叹的目光聚焦在刘永才坚韧顽强、不屈不挠的意志品格之上,这才是他建功立业、名入史册的真正决定因素。这一点我们将会在以后的岁月中细细品味,领会。
  ……

前言/序言

  中国航天事业自1956年创建以来,已经走过50多年的发展历程。在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的亲切关怀和英明领导下,中国航天人团结一心、顽强拼搏、勇于创新、无私奉献,不仅取得了以“两弹一星”、载人航天工程和月球探测工程为代表的辉煌成就,孕育形成了航天传统精神、“两弹一星”精神和载人航天精神,也造就了一支技术精湛、作风优良的航天人才队伍。
  航天系统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就是这支队伍的杰出代表。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先后有50多位科学家和航天工程专家当选为两院院士。其中,有7位院士获得过“两弹一星”功勋奖章,2位院士获得过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他们不仅是航天成就的主要创造者,也是航天精神的重要孕育者和忠实践行者。
  中国航天事业是在新中国成立不久,工业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都很薄弱,帝国主义严密封锁,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的情况下发展起来的。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独立自主地创建起了中国的航天事业。
  航天型号研制是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很多领域,需要众人参与,必须大力协同、集智攻关才能完成。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在航天工程研制实践中,齐心协力,密切配合,实现了一次又一次技术突破,铸造了一项又一项辉煌成就。他们为祖国的航天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却淡泊名利,不计得失,将个人利益置之度外。
  航天事业属于尖端技术领域,难度大、风险高、技术复杂,在发展历程中碰到过很多难题,经历过各种坎坷,甚至遭受过重大失利。以航天院士为代表的中国航天人,在困难和失败面前不动摇、不退缩,树立百折不挠、锲而不舍、脚踏实地、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不断攻坚克难、勇攀高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树立了一座又一座丰碑。
  今天,在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迈进的征程中,航天院士的科学思想、创新意识、坚定信念和爱国情怀是全体航天人宝贵的精神财富。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和中国航天科工集团公司决定出版《中国航天院士传记丛书》,不仅是为了宣传航天院士的科研成就,总结航天院士的成长规律,更是为了传承航天院士的宝贵精神,使之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为“续航天梦、筑强军梦、圆中国梦”的伟大实践提供精神动力和思想源泉。
刘永才院士传记 [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

刘永才院士传记 [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mobi 下载 pdf 下载 pub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刘永才院士传记 [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刘永才院士传记 [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
想要找书就要到 图书大百科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评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刘永才院士传记 [Academician Liu Yongcai's Biography]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


分享链接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qciss.net All Rights Reserved. 图书大百科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