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于2024-11-15
“风行水上”畅销5年的精选随笔集
新增10篇经典文章,40幅知名画家趣味插图
豆瓣网十余年倍受欢迎的作者
读者们选出来的小品文大家
行走见识·家常里短·吃喝玩乐·礼俗掌故
嬉笑怒骂,皆成文章
被读者誉为继汪曾祺之后极富人情味和生活智趣的文字
本书是作家高军的一本散文经典,所描绘的是一幅幅市井画卷。高军笔下的人与故事充满智趣。他利用敏锐的触觉,观察细致入微,将日常的所见所闻,描摹得生动有趣。书中礼俗掌故、吃喝玩乐、行走见识、家常咸淡、邻里小事无所不包,热闹里头自有真意趣在。
顺其自然的闲话文体,倒出来的是五味俱全。几句随意漫谈,或让你捧腹大笑,或勾起你温情回忆,或让你大呼人间有爱,或让你唏嘘不已,或引你念起旧情人,或使你释怀旧恨……作品中嬉笑怒骂、娇嗔痛哭,皆智趣。
高军
网名“风行水上”。画家、作家,现居合肥。已出版随笔集《世间的盐》《橄榄成渣》。是近十年来豆瓣网ZUI受huan迎的作者之一。
读者亲切地称他“风老师”,说他乃奇人也,六十年代末生,高中未毕业,一路当过银行出纳,干过野外测量,做过小生意,卖过服装,做过装潢,摆过地摊,杂七杂八“捣鼓”过好几十种行当,唯yi没有间断的就是画画、读书、写字。
高军把厚重的生活写出轻松幽默感的书,一直对我的胃口。你甚至可以读一段给你的孩子,别以为他不懂,笑点和泪点没有太大年龄差别,这就是美的力量。
——张泉灵
风行水上的一脉可以追溯到远至魏晋时期《世说新语》的“人物品藻”,近可到汪曾祺的民间志这一脉。写人注重其“奇”、“怪”,看起来非常地有意思。
——浮尘录(邓安庆)
高军的文字不是咯噔咯噔敲出来的,是连描带刷画出来的,可见长袖飞舞、东张西望的兴致。所以说,这是本很道地的纸书。
——张佳玮
鼓浪屿丐帮圆桌会
002 电风扇
008 余教授
012 春风化雨
016 江西疯子
021 扬州乞丐
026 老刘和他的猫
030 火烧云
035 武功
041 鼓浪屿丐帮圆桌会
045 留得枯荷,静听雪声
048 假如明天来临
不合时宜的爱情
054 不合时宜的爱情
058 我说了,他就会杀人
063 中医世家(一)
067 中医世家(二)
071 上北京
074 倒霉大爷
077 来自巴厘岛的纪念
084 外国人在合肥
西瓜谱
090 猫头鹰会歌唱
093 西瓜谱
098 爱猫大老黄
102 护城河里的水鸟
105 鸟鸣涧
110 给牛把尿
114 我拿蚊子没有办法
117 飞机
120 奎湖
123 江边纪事
食四味
136 咬蛇
141 鳖精
147 巢湖有什么好吃的
154 花生米与鱼
159 素鸡、牛肉、茶叶蛋
164 胡适一品锅
169 年豆腐
174 南瓜粑粑
178 一粥一饭
181 食四味
一地鲜花
192 冰弦
196 一地鲜花
200 齐白石画白菜
204 黄宾虹的画室
209 粹然儒者—龙士先生
214 如此狂暴的灵魂!
219 巴黎还有好人
224 俱胝一指
海匪扛走了妙玉
230 海匪扛走了妙玉
233 王八拳考订
237 淡巴菰
241 且将新火试新茶
244 江南贡院
247 穿越
251 睡觉
255 味觉
259 无聊才读书
266 金不换
电风扇
秦大伯本名叫秦根生。他是一个了不起的发明家。他在回忆轻时代时,不会因为虚度时光而感到悔恨,也不会因碌碌无为而羞愧!他把他年轻时最好的时光都投入到制造电风扇的事业当中去了。他制造出本大院第一台电风扇,而且也可能是我们东市区的第一台风扇(工厂排风扇和鼓风机除外),就体积和排风量而言,至今没有哪台风扇能刷新他的纪录。
在我小的时候,电风扇还是个稀罕物儿,对我的长辈而言,这东西就更神圣了!合肥四城中除了华侨饭店和长江饭店有几台风扇之外,没有其他地方有风扇了。就这几台风扇还是饭店从上海带来的,华生牌,在饭店顶上悠悠转动着,把本城土著居民们的头都转晕了。这两家饭店都是五十年代初从上海内迁到合肥来的,一般重要会议开会住宿的客人都安排在那里住,最重要的原因—他们有风扇!一般老百姓别说看见电扇,连听也没听说过。土产日杂店里有卖铁扇公主的芭蕉扇,三河的羽毛扇、油纸扇、团扇、折扇,还有一种草编的通草扇子,软软的,扇出来的风带点植物的清香。讲究的女人有一把杭州王星记的檀香扇,晚上洗澡在盆里滴几滴花露水,洗完后换了拖鞋出来,坐在竹靠椅上,拿一把小檀香扇也不知是扇风还是看晚上天上出星星,愣怔半晌,顾盼生姿。她在等天上起凉风!可凉风老也不来,蝙蝠倒是在天上飞来飞去。坐不了一会儿,该美人的妈就喊:“妮娜!这天当真就热死人了吗?这么个大姑娘躺在外面成什么样子!你给我回来!”“我那良人啊!你躺在竹椅上,如同狐狸盘在香草山上。”小秦收回他那一双毒眼,心里暗自叹道。妮娜在盛暑中的煎熬让秦大伯—那会儿还是小秦—看得心如刀绞。他想为他暗恋的马妮娜发明一样东西,实实在在的,不玩虚的,这个东西一定是惊天地泣鬼神的,不然不干!
这个东西就是一把巨大的扇子,第一能造福马妮娜,给她一个不能不出来的理由;第二能造福我们全枪械修理所大院。小秦不缺少动手能力,他车、床、刨、铣全能。手巧,连钢精锅都能敲出来,我家有个很精巧的贮物盒就是他敲的。他先是到图书馆查书,所有和扇子有关的书都看。第一个设计思维是停留在铁扇公主的芭蕉扇子上。他想做大,在我们这个院子上空架设一条单轨,然后用根轴带动这把大扇子在院子的上空做往复运动,来搅动空气产生风力,风力朝向是马妮娜的闺房。这种风力大倒是足够大,但这涉及一个减速问题,如果这个问题不解决好,这个巨大的扇叶会不会破空而去,直接把马妮娜家的房子撞翻,把马妮娜一分为二?他一想到此处,不由得暗咬手指。这个人虽然动手能力很强,在计算上却是短板。一切科学的基础在于数学,万一计算不好,这把风扇在运行中失去控制,将会死伤无数的。
况且这个神启来源于街口“红霞日杂店”几个大妈的推陈出新。这五个大妈都胖,一个叫张风琴,一个叫许仙翠,一个叫王大芳,还有的就不说了吧,都是些村俗的名字。她们都长着两个奶,亚赛岳云的一对擂鼓瓮金锤。人胖就都怕热,在没有顾客的时候她们就把衣服下摆撩开,拿大蒲扇往里面鼓两把风。梨园行的人都知道,“武扇肚,文扇胸。媒婆扇后脖颈子。”她们学的是武行!她们拿店里的废纸箱做了一块巨大的推板,悬在屋上,用绳牵引,纸箱板在空中做往复运动,以产生风力,店内人等轮换拉绳。长夏无事,中午吃过饭,街上热成洪炉一样,除了偶尔听到一两声驴叫和蝉鸣,街上基本没了活物。店里胖大婶们横七竖八地倒成一片,跟发生了命案似的。屋顶上纸板如鬼魅一般地来来回回,一个大妈横仰在一懒凳上问:“买什么呀?”手里牵个不停。
这种风扇可以在电影《包氏父子》中看到。包国维的爹知道儿子喜欢抹发蜡,自己又买不起,只好到理发店里去讨—他儿子要抹一种叫“司丹康”的发蜡。开理发店的就有这么一具古老的风扇,一个小徒弟牵着来回鼓风。老秦这个发明思路一提出来,就遭到全院人的极力反对,认为这个东西会对人的生命造成威胁,还不如用蒲扇。谁听说过人被蒲扇扇死的?后来一个老修理工冯歪嘴说他:“你没吃过猪肉,还没见过猪跑?你到华侨饭店去看看猪是怎么跑的,看人家真正的电扇是什么样子又不犯法。等你看了,回来我们再想办法做!”旁边人都七嘴八舌地给他出主意,说华侨去得,你是国家主人怎么去不得?大不了不让人看,你回来就是了。
小秦抽了个休息天,跑到长江饭店和华侨饭店饱饱地看了风扇,回来直拍脑袋说:“鸡巴!太简单了!你说人家这脑袋怎么长的,我怎么就没想到呢?”然后指手画脚地跟人说,“电风扇就是三片叶,中间有个轴,外面有个罩罩。一转就生风,快转就风大一点,慢转就风小一点。干鸟嘛!早想到早做好了。”
过了没多久,小秦和枪械修理所几个好事之徒不知从哪儿弄来了一个教练机的螺旋桨,拿大板车拉来的。他们把这个螺旋桨拆了,一地的零件,然后对着图纸研究,小孩捧着碗在旁边看。他们对我们扬扬扳手,让我们走远点,别把小零件踢得找不到了。我们都怀着一种非常敬畏的心理看着他们,心里默默念道:做人当做这样的人!经过一冬一春的科研攻关,在小秦动念头做发明的第二年,我们全院老少爷们儿在夏天第一次用上非人力风扇了。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试风扇的那天黄昏,我会一直记着这个黄昏,记到死!全院老少爷们儿怀着敬神如神在的心情,早早从家里钻出来。有的人家为了抢主风口还争了几句。陈老六他爹是残障人士,在解放战争时受过伤,腿不好,只能拄拐走,公推他坐了首席。陈老六他妈在家里搬了一张小炕桌放在当院,分别做了青椒炒肉丝、臭干子,切了两牙咸鸭蛋,红白相间,一壶烧刀子。他们家好菜不给孩子吃,就两个老的吃。他家的口头禅是:“你们吃好的日子长着呢,小孩子要识礼知道不?”你们怎么不识礼?笑话。天上的云彩渐渐暗下去。天黑下来,先是深蓝,然后是普鲁士蓝,最后变成一种忧郁的紫罗兰色。又过了很久,升起一轮大月亮,红得跟什么似的。大院中笑语喧哗、人欢马叫的。男孩子在院中跑来跑去,时不时打哭一个。吃了亏的,不管地上有没有鸡屎,马上就仰卧在地,踢腾着双腿,不把身上滚个稀脏不算完。女孩子从家里往外搬凳子和竹椅子,往地上泼水,从家里端绿豆汤和切成块的西瓜出来。大家怀着非常激动的心情,等待那个非同寻常的时刻—吹风扇。马妮娜也从家里出来了,坐在一把小竹椅子上,把两条腿交叠在一起,巧笑倩兮!小秦打心里说:“妮娜,今天这一切,都是为你的!”他从心里伸出手来,向妮娜打了一个飞吻。
小秦他们几个把这只巨大的风扇从库房里推了出来,用大石头压在它的三角形支架上,然后高声地对乘凉的老少爷们儿说:“今天晚上我们吹风扇!因为这个风比较大,大家要有思想准备,看好自己家的孩子,别让他们瞎跑,让桨叶削到可不是玩的!”陈老六他爹说:“这一阵可热死了,不怕风大。扇死才痛快呢!送电吧!”彭南征合上电闸。彭南征是发明小组的成员。
这架风扇发出了巨大的轰鸣,一阵强风迎面扑来,飞沙走石,连地上的猫狗都被吹得斜飞起来,当时就把陈老六他爹的小炕桌给吹翻了,糊了他一脸辣椒丝。他正往下抓的时候,刚想骂娘,一看不好,妈的,这风扇不是要起飞了吧?这架风扇挣扎着要甩开身后的大石头,摇摇摆摆地往右边栽,似乎坐在眼前的陈老六他爹就是它不共戴天的仇人。陈老六他爹慌了神,双拐又捞摸不到,只好连滚带爬地闪避这个妖物。这架风扇一看一击不中,又转向左边。左边坐着冯歪嘴一家老少,一看风扇显灵了,端着绿豆汤就跑。坐在后面的马妮娜的布拉吉被吹起来了,两条大白腿一览无余,马妮娜半屈着身子,拼命用手往下掩,可怎么也掩不住。这个姿态后来在梦露的电影中才得以旧梦重温。全院的人以各种姿态在半空中飞行,跟夏加尔的油画似的。凡手边能抱的东西抱住,能拽的拽住,实在腾不出手的,拿嘴叼个晾衣服的绳子也成。所有的人跟东洋国鲤鱼旗一样横着飞起来了。可在当时妮娜的白腿差点把小秦的眼给晃瞎了,他正愣神的工夫,有一个凄厉的声音在喊:“拉闸—”小秦才回过神来,飞奔过去拉了电闸。这风扇断了电后倒还静如处子,它的叶片懒懒转动几下停下来,全院的人才算落了地。几个发明家围在旁边用探询的眼神看着小秦问:“是不是转得太快了?”
这架伟大的风扇后来经过调速后,终于发挥了它电风扇的功能。它被缚在两棵法国梧桐之间,如同普罗米修斯被缚在高加索山上。它咆哮着,摇摆着,时时想挣脱身上的束缚,时而向前,时而向后,服务着院内百来号人家。到了第三年,马妮娜出嫁了,不是嫁给发明家秦根生,而是嫁给她的一个高中同学。因为丈夫在东北的部队当连长,妮娜后来就跟着随军去了。这架伟大的风扇又转了三年,最后在一阵巨大的抽搐中冒出了黑烟,叶片又转了数下,才不转了。有人喊秦根生来修,秦根生嫌麻烦,没这个心思了。当时秦根生正在谈恋爱,女的在制钉厂当会计。坏风扇就这么扔在外面上锈,秋天下雨,冬天下雪,后来就锈得不成样子。雨淋在它身上,地上就留下一摊黄水。最后不知让哪个贪小便宜的卖给收废铁的了。那两棵法国梧桐到现在还活着,身上还留着捆风扇时绳索勒的印子。
西瓜谱
呸!昨天下午在外面买了一只西瓜,吃了以后彻底绝了我今夏对西瓜的念想。我对天发誓今年一口西瓜也不吃了,再买就是猪!这种瓜也好意思叫瓜?先不说瓤子红得那么可疑,就是持刀破瓜时的手感也不对劲,非常滞刀。好的西瓜应该是刀一碰到皮就自动地裂开了,然后是满室瓜香。一个月前我买了一只瓜,因为通过“望”“闻”“问”“切”都判断不出一只瓜的好坏,我就叫摊主打了一个“参子”(就是在瓜上开了一个三角形的洞),卖瓜的人用刀挑着瓜瓤递到眼前让我看,果然是红得耀眼。我提了回来之后发现方便袋子里淌了不少红色的汁水,不敢吃了,扔掉了!西瓜呀,你怎么堕落成这样了?
我在老家时随我叔种过瓜。我们那里主要种两种瓜:一种是“黑蹦筋”,一种叫“马陵瓜”。在村子的北面有个丘陵,黄色沙质土。顺着山坡有几口小水塘,山上多植马尾松和意杨,长得比平地慢多了,从栽下去到现在就像没有长过一样,样式倒长得奇丑。这种土质长不了什么东西,如种麦子会稀得像秃子的脑袋,一亩地一百斤也收不上,但适宜种瓜,适宜种红薯、花生、黄麻之类。越过山丘的东面是另一个村庄,叫山王庄,西面山坡是本村的地界,以山顶
的一长溜意杨为界。
山王庄种“黑蹦筋”,这种瓜非常大,黑皮,有暗花纹,一个有几十斤,皮也厚。摘瓜的时候常常看到李长胜的两个小兔崽子,一男一女,穿着红兜兜,一人推着一只大瓜在瓜垄中滚,瓜倒比人大。
他们村都是种这个瓜种,没有种别的。这种瓜因为个头太大不好卖,他们把瓜收回来,在正午的时候用小板车拖着走乡串户地卖。西瓜的上面盖着一层野草,怕把瓜秧晒蔫了,看着不水灵。
中午燥热,在凉床上翻来覆去的工夫,听到村外驴鸣似的吆喝—卖西瓜哟!脆沙瓤的大西瓜哟!买瓜的时候,一家老小或站或蹲在那里看,品评优劣,计较斤两。买一只大瓜碰巧还能饶个小香瓜。山王庄的小香瓜很精巧,像古代武将用的铜锤。金黄瓜皮上,一牙一棱凹进去,用一只芦苇片顺着小格棱划下去,可均匀分成数等份。瓤子如同香蜜,可以直接喝进去。小孩子连瓜带种子吃进去,跑着拉,种子又在地里长出来。古人曾称小香瓜为“粪瓜”,不把它列进上等吃食中。
大西瓜浸在井里,等睡一觉起来,瓜也凉得差不多了,提上来,先从蒂部切一刀,拿根蒂把刀抹了,怕有铁腥气,一刀下去,豁然自解,不由得赞一声好瓜,冰凉镇齿,又脆又沙,切成月牙块,大人小孩子见者有份,不吃也不行。家里大人谆谆教导孩子做人要有眼色,见人家准备切瓜时要自行走开。奈何馋涎不由人啊!看到别人买瓜、切瓜还是自动围上去,把一只指头伸在嘴里,痴痴地看,看得别人都不忍心吃下去,看到人手一块方罢休。
我们村子种“马陵瓜”,这个瓜种是蔡老汉从南京引种过来的,皮极薄,不耐贮存。种子是每年留好的大瓜,不摘它就由它长,成熟的时候喊一家小孩子来,下面放着瓦盆,种子吐大瓦盆里。种子淘洗后用草木灰拌和,做成饼状粘在墙上。我叔家有面墙上密密的都是这种饼,下面做着记号:搅瓜、奶奶哼(一种瓜)、菜瓜、黄瓜—列位看官!不知道你们吃过搅瓜没有?长条形,金黄色,成熟后摘回来,一切两半,放在饭锅上蒸,蒸熟后把一双筷子伸进去搅,故名“搅瓜”。搅出来的丝像粉丝或者米线一样,透明的,然后再放盐、蒜泥、熬好的香油,是夏季很好的一味凉拌菜。现在连这种瓜种也看不到了。“奶奶哼”是一种皮很皱的小甜瓜,每家都种。这种瓜结蒂的时候就是天生老相,皱皱巴巴的样子,但吃口极甜嫩。夏季早晨在菜园里,皱皱巴巴的瓜条上沾满了露水,摘的时候要小心往菜篮子里放,不然一下子就碰断了。它的瓤子是红色的,可以吃。
马陵瓜顶大也就长到十几斤重就了不得了,一般也就是七八斤重一个,白色的花纹,黄色的瓜瓤,纺锤形。没种瓜之前地里要刨出坑来,用大粪重重地浇一遍。西瓜喜欢大肥,长的时候中间还要追几次大肥。若想瓜甜,还要追施几次饼肥,到附近的油坊买榨油时压成的圆饼,回来用锤子打碎了,一把一把撒在瓜秧的根部,怕让雨冲走,在上面还要掩一把土,用脚踹实,然后就风一阵雨一阵地让它长着吧!瓜蔓抽起来很快,像慢动作的电影一样,看着看着就长出一截。等瓜长熟了,就要搭瓜棚看瓜了。在田间地头,竖四根木桩子,从家里拉来稻草苫个顶,苫好后再用草绳子把房顶络起来,不然一刮风就够瞧的了。杜工部写的“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就是这个样子。在四根柱子的中间架一张篾席子,人就睡在这上面看瓜。睡在床上,一伸脑袋就看到满天星斗。
马陵瓜因为瓜皮薄,最怕打雷。西瓜成熟后,天上一打炸雷,瓜田里的一些瓜就被震裂了,这时候我就下到地里捡瓜。这种一震即破的瓜最好吃,瓜瓤极嫩,入口就化了,没有一点絮的感觉,也没有一般西瓜那种入口的丝络感。口福好成这样,真是惭愧!惭愧!夏天在瓜田看瓜也是一种美好的体验,瓜地的四周有万千的虫鸣、蛙鸣似乎能把人浮起来。风从瓜棚中自由地钻来钻去,萤火虫鬼魂般在瓜垄中低飞。我跟我爷爷坐在瓜棚时,一人叼一支烟,抱着膝盖,两人都不说话,只见两个烟头子一明一灭。我到现在也想不通我爷爷为什么不干涉我抽烟呢?那时我才十几岁,就公然与他老人家对抽。而且他还给我买,好的归我,劣的归他。现在想想,真是怀念得紧啊。烟抽多了,口苦。我爷爷从瓜棚上下来,到田里摘一个瓜,托上来说:“我挑的这个,包好!”当然好了,从头到尾都是农家肥,这么精心种出来的东西不好,那真是没天理了。
马陵瓜摘下来要迅速地卖掉,在家放几天就倒瓤子了。这种瓜现在也没人种了,许多品种都没有了。上次一个朋友想养当地的土鸡,开车跑了好几天都没有找到。品种都杂了,都有洋鸡的血统了。洋鸡生长周期短啊,我在昆山吃奥灶面要了一小碟白斩鸡就是洋鸡,那鸡肉比我还老。洋鸡或洋瓜肯定是因为身上的各种优点被存留下来了,比如长得快、耐贮存,或者是个头大。好吃是可以忽略的了。现在想吃点好吃的东西,真难!所以有的时候看朋友在摇嘴咂舌说这个好吃那个好吃,我羡慕、嫉妒、恨的心理一齐涌上心头,这一回我就跟你比吃过的好西瓜,你没辙了吧!过去北京顺义、大兴都出过好瓜,庞各庄的“花苓”更是大大有名,现在大概都没了吧!地都盖房子了。
世间的盐(新版) 下载 mobi pdf epub txt 电子书 格式 2024
世间的盐(新版) 下载 mobi epub pdf 电子书京东物流没得说,快到飞起,东西也都有保障,赞!
评分书不错,速度也快,包装一般
评分书不错,速度也快,包装一般
评分字体较大,印刷不错。有送书签。
评分印刷清晰,满意,需要再来价格实惠
评分做活动时购入,性价比高,非常满意!
评分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评分还可以吧买了很多次了,会继续购买,等活动
评分质量不错,包装严实
世间的盐(新版) mobi epub pdf txt 电子书 格式下载 2024